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06日-3655)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06日-3655)1: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单项选择题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B、养成竞争意识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D、促进团结协作 2: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 3:“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
2、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单项选择题A、积极型B、对抗型C、消极型D、失控型 4: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单项选择题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 5: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行为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定等属于哪类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单项选择题A、智能不足儿童B、禀赋优异儿童C、学习困难儿童D、情绪困扰儿童 6: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教育心理实验C、调查法D、经验总结法 7: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多项选择题
3、A、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B、需求层次的等级是绝对的C、较低层次的需要占有主导地位D、人类动机来自对事实的解释E、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8:教师职业角色形成所要经历的阶段是()多项选择题A、角色认知B、角色准备C、角色认同D、角色信念形成E、角色学习 9:共同要素说是以一系列实验为基础提出来的,它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沃尔夫C、詹姆斯D、贾德 10:()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单项选择题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11:1966年提出动作技能的七层次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安德森B、韦特海默C、乌申斯基D、辛普森 12: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
4、起积极作用。()判断题对错 13:海德出版人际关系学,解开归因研究序幕的年份是()单项选择题A、1954年B、1958年C、1957年D、1945年 14: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单项选择题A、课堂制度B、课堂文化C、课堂纪律D、课堂气氛 15:下列关于智力测验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现行的智力测验所评估的智力代表了与学业成就有关的能力B、智力测验的操作必须规范C、现行智力测验的结果能预测未来事业的成就或生活美满D、智力测验的结果解释必须慎重 16: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_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单项选择题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 17: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
5、室是在()单项选择题A、1877年B、1879年C、1781年D、1780年 18: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有成功概率为()。单项选择题A、25%B、50%C、75%D、100% 19:常常不自觉地静默端坐,因而对外界刺激缺乏适当反应的儿童属于()单项选择题A、禀赋优异儿童B、智能不足儿童C、学习困难儿童D、情绪困扰儿童 20: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 21: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垂直正迁移B、水平正迁移C、垂直负迁移D、水平负迁移 22:下列属于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单项选
6、择题A、观察法B、测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 23:_是内驱力的主要代表,认为机体需要产生内驱力激发有机体的行为。()单项选择题A、弗洛伊德B、奥尔德弗C、马斯洛D、赫尔 24:艾里克森认为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人格培养任务是()单项选择题A、自主感B、主动感C、勤奋感D、自我同一感 25:学习者利用原有的概念来理解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种概念学习方式叫做()。单项选择题A、概念同化B、概念分析C、概念形成D、观念转变 26:练习曲线的作用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表示练习的结果B、帮助人们分析、考察动作技能随练习量的增加而改进的一般趋势C、描述动作技能随练习时间的变化D
7、、检验学生的心理素质 27: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具体目标B、行为目标C、心理目标D、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28:_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单项选择题A、应激B、应对C、应付D、应答 29: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换说 30:专家解决问题时由于善于应用一般解题策略。所以他们比新手解决问题快而且不易出错。()判断题对错 31: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多项选择题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B、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C、消除非理
8、性观念D、用激将法刺激学生,让他们通过逆反心理产生正面的动力E、帮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 32: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单项选择题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 33:“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所反映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强化原理B、认知失调说C、从众说D、观察学习说 34: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称为()。单项选择题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35:有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这种认知方式属于()单项选择题A、冲动型B、场依存型C、沉思型D、
9、场独立型 36:性格根据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以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单项选择题A、独立型B、经济型C、外倾型D、意志型 37: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什么教学?()单项选择题A、愉快教学B、个别化教学C、情境教学D、理想化教学 38: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是()单项选择题A、群体凝聚力B、群体压力C、群体规范D、群体舆论 39:自我效能感理论最早提出的是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班杜拉B、麦克里兰德C、奥苏伯尔D、阿特金森 40: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教师更多的关注课堂中发生的_。单项选择题A、活动B、细节C、经验D、形式 41: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
10、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单项选择题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 42:根据福勒和布郎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下列哪阶段()。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感受 43: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弗洛姆B、罗杰斯C、马斯洛D、弗洛伊德 44: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学习能力强,其归因是()。单项选择题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B、外部、稳定、不可控的C、内部、稳定、不可控的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韵 45:()借用古希腊
11、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业的影响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单项选择题A、布朗B、福勒C、罗森塔尔D、维纳 46: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上的失调状态。单项选择题A、知觉B、思维C、情绪D、行为 47: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问题的知识是()单项选择题A、理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感性知识 48: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奥苏伯尔C、加涅D、苛勒 49: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单项选择题A、专业知识B、教育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相关学科知识 50: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
12、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这一效应称作()单项选择题A、福勒和布朗效应B、费斯廷格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马斯洛效应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竞争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能使集体的生活变得富有生气,避免或减轻学生对日常作业的单调感,增强他们学习的乐趣,同时能激发个人的努力和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个人树立的标准和志向,以缩小能力与成绩之间的差距。 2:答案B 解析 3:答案C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D 解析 情绪困扰儿童是指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所困扰的儿童,其心理行为特征有: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等。 6:答案A 解析 7:答案A,C
13、,E 解析 略。 8:答案A,C,D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r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初巾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11:答案D 解析 识记性试题。1966年提出动作技能的七层次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辛普森。(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2:答案错误 解析 此说法是错误的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C 解析 现行的智力测验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还主要是传统的智力因素理论,它偏重于个体的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和空间关系等方面,其结果一般反映的是人的分析能力,或者说只是一种和学业成就有
14、关的智力,与未来事业的成就和生活美满没有必然的联系。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A 解析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即以他人行为为行为参照;二是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B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30:答案错误 解析 新手解决问题时使用的是一般解题策略,而专家解决问题时应用的是以往知识经验,可以直接对问题做出正确的表征。(本解析
15、由张恩凯提供) 31:答案A,B,C,E 解析 教师引导学生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有: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消除非理性观念;帮助学生不时体验成功。 32:答案C 解析 考查恐怖症定义,应识记。 33:答案D 解析 34:答案A 解析 35:答案B 解析 36:答案D 解析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A 解析 39:答案A 解析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于1977年提出。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C 解析 42:答案B 解析 43:答案C 解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44:答案C 解析 根据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模式,能力高低属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45:答案C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6:答案C 解析 47:答案B 解析 48:答案A 解析 49:答案A 解析 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 50:答案C 解析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