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05日-2199)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05日-2199)1:下面属于内部感觉的是()多项选择题A、味觉B、嗅觉C、平衡觉D、运动觉E、机体觉 2:上位学习又称()。单项选择题A、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3:记忆的重要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识记B、保持C、再认D、储存 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学习行为B、社会理论C、社会生活实践D、文化视
2、野 5: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单项选择题A、消除敏感反应B、消除肌肉紧张C、呈现厌恶刺激D、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单项选择题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 7: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 8:_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单项选择题A、能力B、态度C、道德D、情绪 9: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借助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测验B、观察C、访谈D、实验 10:注意有两个特点,它们是指向性和_。()单项选择题A、集中性B、概括性C、抽象性D、具体性 11: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
3、问题解决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多项选择题A、发现问题B、表征问题C、理解问题D、提出假设E、检验假设 12: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官能心理学B、人本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 13: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单项选择题A、1798B、1879C、1789D、1897 14:会讲英语的入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负迁移C、纵向迁移D、逆向迁移 15:就上述材料而言,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用了下列哪些措施?()多项选择题A、实施启发式教学B、唤起学生
4、的恰当的动机水平C、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D、妥善进行奖惩 16: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17: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多项选择题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E、自我调节 18: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单项选择题A、垂直迁移B、水平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19:陈述性知识的哪种基本单元储存了空间联系的信息()。单项选择题A、命题B、时间序列C、产生式D、表象 20:按照研究的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对所了解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
5、和行为特征的方法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心理测验法C、谈话法D、自述法 21: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多项选择题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 22:在小学阶段,学校不开设化学、物理课程,这是受()单项选择题A、学生认知发展制约B、师资力量制约C、仪器设备制约D、课程复杂性制约 23:“如何造就天才儿童”这类问题属于()的问题。单项选择题A、有结构B、无结构C、感性D、逻辑性 24: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其种类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逻辑推理E、相似推理 25: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
6、养()。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信念 26: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单项选择题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 27:以下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多项选择题A、自省智力B、空间智力C、社交智力D、情绪智力E、体能智力 28: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有意义接受学习B、无意义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接受学习 29:教育心理学诞生于()。单项选择题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 30:并列结合学习比较困难,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判断
7、题对错 31: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规则系统或技能构成,是学习技巧和学习技能的组合。()判断题对错 32: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单项选择题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评价D、自我监控 33:健康的体质,特别是健全的脑,是智力发展的心理前提。()判断题对错 34: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_单项选择题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 35:假如背一段文字,从头到尾记10遍就记住了,那么根据“过度学习”原理,记()最高效、最经济。单项选择题A、20遍B、15遍C、12遍D、25遍 36:根据我国传统教育心理学,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知识的识
8、记阶段B、知识的理解阶段C、知识的巩固阶段D、知识的运用阶段 37: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得到的规律是()单项选择题A、进程均衡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无明显变化 38: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39: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多项选择题A、连续性B、独立性C、阶段性D、稳定性E、可变性 40:按照学习进程进行的分类,做笔记属于()。单项选择题
9、A、促进选择性注意的策略B、促进新旧知识联系的策略C、促进新知识长期保存的策略D、促进短时记忆的策略 41: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有的学生不愿意为他所不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动机B、学习兴趣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 42:在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判断题对错 43: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容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单项选择题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44: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发现
10、学习B、接受学习C、掌握学习D、观察学习 45: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_趋势。单项选择题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 46: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单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47:_是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保留瞬间的记忆。()单项选择题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久记忆D、长时记忆 48: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单项选择题A、基本过程B、全部过程C、主要过程D、系统程序 49: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A、总括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E、并列
11、学习 50: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多项选择题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 查看答案 1:答案C,D,E 解析 2:答案B 解析 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 3:答案B 解析 4:答案C 解析 5:答案D 解析 6:答案C 解析 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T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7:答案C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A,C,D,E 解析 表征问题是理解问题阶段中的一个步骤。 12:答案A 解析 形式训练说是一种最早
12、对迁移现象进行系统解释的学说,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A,B,C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A,B,C 解析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 18:答案A 解析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题干中所说的“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实际上指的就是两种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9:答案D 解析 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位是组块:安德森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组块:时间序列、表象和命题;时间序列储存的是个体对事物发生的时间顺序的知觉;表象是表征物体物理特征和空间结构的信息组块;
13、命题是表征观念及概念间的有意义联系的信息组块。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A,B,C,D 解析 E选项为程序性知识。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A,B,C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略。 27:答案A,B,C,E 解析 ABCE【解析】本题考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属于识记型题目。加德纳强调,人类的心理能力中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七种不同的智力:言语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智力、社交智力、自省智力。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科学的教
14、育心理学由此诞生。 30:答案正确 解析 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因此,进行这样的学习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 31: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2:答案A 解析 33:答案错误 解析 34:答案C 解析 35:答案B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B 解析 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称为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提出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 38:答案A 解析 39:答案A,C,D,E 解析 40:答案A 解析 41:答案D 解析 42:答案错误 解析 在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43:答案B 解析 44:答案A 解析 45:答案B 解析 46:答案B 解析 47:答案A 解析 48:答案D 解析 测验是测量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 49:答案B,C,D 解析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50:答案B,D,E 解析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