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1月20日-1316)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1月20日-1316)1:一般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阶段。多项选择题A、选择B、认同C、接受D、赞赏E、行动 2: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单项选择题A、场独立型B、辐合型C、发散型D、场依存型 3: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单项选择题A、正加速型B、零加速型C、负加速型D、倒“U”型
2、4:智力测验所测量的是()。多项选择题A、言语能力B、数学能力C、记忆能力D、空间知觉E、推理能力 5:布鲁纳认为人类成功的理解知识的手段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知识再现表象B、动作再现表象C、图像再现表象D、符号再现表象 6: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实施。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中B、形成性评价之后C、标准参照评价D、教学过程之后 7: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互相接纳,能为达到群体的目标而共同努力的程度,称为()单项选择题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群体人际关系 8:态度的核心成分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 9:在促进迁移的教学方法中,“授之以
3、鱼,不如授之以渔”体现了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判断题对错 10:高效利用最佳时间属于学习策略中的()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元认知策略C、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11: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中就写道:“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从学习策略上看,这是属于()。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复述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 1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单项选择题A、有积极作用B、有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13:在教学设计工作中,中心是()单项选择题A、分析教学内容B、设计教学策略C、分析教学对象D、设计学习目标 14:下列能代表自我实现需要的描述是()。单项
4、选择题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B、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C、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15: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多项选择题A、一门自然学科B、一门社会学科C、一门自然与社会的交叉学科D、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16: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单项选择题A、可用因素B、微弱因素C、重要因素D、利弊兼有的因素 17: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是()。多项选择题A、知B、情C、意D、行E、态度 18:如孔子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就生动地描述了学习的迁移现象。()判断题对错 19:由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能够相对持久的
5、。()判断题对错 20: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单项选择题A、教材B、学生C、生存D、情境 21: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智商分布规律是()常态分布离散分布正态分布偏态分布单项选择题A、常态分布B、离散分布C、正态分布D、偏态分布 22: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判断题对错 23: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单项选择题A、自我控制B、自我认知C、自我指导D、自我学习 24: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行为的是()。单项选择题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25:在操作过程中
6、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单项选择题A、操作熟练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定向 26: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的现象称为()单项选择题A、过度学习B、复习C、记忆恢复D、强化 27: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 28: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青少年时期属哪个人格发展阶段()。单项选择题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9:学习就是个
7、信息加工过程。()判断题对错 30:共同要素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马斯洛C、贾德D、弗洛伊德 31:归纳式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迁移。()判断题对错 32: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判断题对错 33: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是()单项选择题A、觉知性B、能动性C、目的性D、社会历史性 34: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这是()单项选择题A、示范法B、系统脱敏法C、惩罚法D、行为塑造法 35: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的提出者是费茨和()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波斯纳C、巴甫洛夫D、皮亚杰 36:在工作记忆中为
8、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 37:学习中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都属于()单项选择题A、逆向迁移?B、重组性迁移?C、顺应迁移?D、同化性迁移 38:形式训练说重视学习的迁移,重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判断题对错 39: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一致倾向性B、评价的中心性C、核心特性作用D、片面性倾向E、全面性倾向 40:()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斯金纳C、苛勒D、陆钦斯 41:下列不属于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9、的是()单项选择题A、低耗性标准B、可能性标准C、价值性标准D、细致性标准 4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布卢姆C、桑代克D、斯金纳 43: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是相对独立地工作的。()判断题对错 44: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单项选择题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 45: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违纪行为B、多动行为C、问题行为D、强迫行为 46:学习的主体因素是指()。单项选择题A、学生B、教师
10、C、教学手段D、教学环境 47:概念和规则都有变式例子,都可设计变式练习。()判断题对错 48:青年初期是指年龄在()阶段的儿童。单项选择题A、611、12岁B、11、1214、15岁C、14、1517、18岁D、36、7岁 49:下列不是课堂情境结构的是()。单项选择题A、班级规模的控制B、课堂常规的建立C、课堂纪律D、学生座位的分配 50:下面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单项选择题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查看答案 1:答案A,D,E
11、解析 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选择、赞赏、行动三个阶段。 2:答案D 解析 场依存型是指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较多或完全依赖该问题空间中的线索,从这些线索中搜索信息。 3:答案C 解析 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4:答案A,B,C,D,E 解析 目前通用的智力测验而言,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如言语能力、数学能力、记忆能力、空间知觉、推理能力等。 5:答案A 解析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动作性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映像性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符号性表征(又称象征性再现表象)。(资料来
12、源当代教育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6:答案B 解析 7:答案A 解析 8:答案C 解析 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9:答案正确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二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体现出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15: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定位的理解。 16:答案C 解析 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13、17:答案A,B,D 解析 品德的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18:答案正确 解析 1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0:答案B 解析 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正确 解析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略 27:答案C 解析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28:答案D 解析 29:答案正确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桑代克在1913年以实验驳斥了形式训练说的谬误,并从其实验归纳出共同要素说以解释正迁移作用的原因
14、。 31:答案错误 解析 归纳式学习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迁移。 32:答案正确 解析 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个顺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33:答案A 解析 34:答案D 解析 35:答案B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9:答案A,B,C 解析 40:答案D 解析 为了证明定势对解决问题的影响,陆钦斯设计了“量杯”实验。 41:答案D 解析 教学目标选择的一般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条:(1)价值性标准;(2)可能性标准;(3)低耗性标准;(4)丰富性标准;(5)就高性标准。 42:答案C 解析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
15、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43:答案错误 解析 三者是相互联系在一起而工作的,学习者学习一般先认识自己的任务,然后监视自己的进展情况,并根据监视结果采取补救措施。 44:答案D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45:答案C 解析 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这就是明显的存在问题,所以这种行为叫问题行为。心理障碍是个人问题,比如自闭,题中虽然也含有一些心理障碍的因素但更多体现的是问题行为,此题为单选题,单选题是最优选择,所以选问题行为。 46:答案A 解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6、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体差异。 47: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8:答案C 解析 49:答案C 解析 课堂纪律不属于课堂情境结构,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等。 50:答案B 解析 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差异度)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在题中所给的四个事例中,只有“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体现了垂直迁移。因为角和直角、平角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同,前者高,处于认知结构的上位;后者低,在认知结构中处于下位,这两个概念在认知结构中形成了两个层次。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