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01月16日-9807)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01月16日-9807)1:教师的指导属于影响学习迁移的()单项选择题A、主体因素B、客体因素C、无关因素D、主导因素 2:在我国的学者看来,组成人的“智力”的基本因素中,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注意力B、观察力C、记忆力D、思维力 3: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属于学习策略的()。单项选择题A、资源管理策略B、元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D、认知策略 4: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中激励的策略。()判断题对错 5: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
2、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_。单项选择题A、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 6: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单项选择题A、纪律约束B、方向C、方向和范围D、范围 7: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8: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 9: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个阶段的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加涅D、班杜拉
3、1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单项选择题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 11: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成就动机源泉需要的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的需要B、交往的需要C、自我提高的需要D、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12:()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单项选择题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 13: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 14:在安德森提出的心智技能三阶段中,()阶
4、段的任务是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认知B、联结C、自动化D、内化 15:过度的抑郁症,通常伴随着严重的()单项选择题A、强迫症B、焦虑症C、恐怖症D、人格障碍 16:学校规定学生做作业必须用蓝笔,教师批改作业必须用红笔,这是运用了感知的哪一条规律()。单项选择题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17:品德是先天形成的。()判断题对错 18: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过程是该门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判断题对错 19: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单项选择题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20:
5、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单项选择题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21: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 22:课堂气氛的类型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积极的课堂气氛B、消极的课堂气氛C、反抗的课堂气氛D、中立的课堂气氛 23: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内部言语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 24:()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单
6、项选择题A、程序教学B、组织教学C、个别化教学D、指导教学 25: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 26: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模仿B、从众C、认同D、内化 27:观看乒乓球抽球录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确度演示这一动作的动作技能目标是_单项选择题A、模仿B、准确C、连贯D、习惯化 28: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的占优势的较稳定的情绪状态,称为()单项选择题A、心理状态B、心理气氛C、群体规范D、群体舆论 29:1924年我国第一
7、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单项选择题A、陶行知B、廖世承C、潘菽D、蔡元培 30: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判断题对错 31:如孔子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就生动地描述了学习的迁移现象。()判断题对错 32: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_。单项选择题A、敬业精神B、渊博的知识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D、高超的能力 33: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_。单项选择题A、无关系B、有负相关C、有利有弊D、有显著的相关 34: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
8、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单项选择题A、有所不同B、相类似C、有一定联系D、没有必然联系 35: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巴甫洛夫B、桑代克C、托尔曼D、斯金纳 36: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单项选择题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 37: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这是()。单项选择题A、头脑风暴训练B、推测与假设训练C、自我设计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 38:教学过程中测量的主要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测验B、观察C、访谈D、实验 39: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
9、行动的现象被称为()。单项选择题A、认同B、服从C、从众D、内化 40: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对象不同B、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41: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非正常学生为主,对于正常学生没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判断题对错 4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单项选择题A、有积极作用B、有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43: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 44: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的、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单项选择题A、智力技
10、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 45: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问尚无共同活动的()。单项选择题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 46:健康就是指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判断题对错 47:在睡眠的_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脑电波主要以波为主。()单项选择题A、入睡期B、潜渡睡眠期C、深度睡眠期D、中度睡眠期 48: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单项选择题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学媒体D、教学环境 49:个体努力克服障碍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称为()单项选择题A、动机B、期待C
11、、成就动机D、自我效能感 50:在心理学史上,冯特于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D 解析 组成人的“智力”的基本因素有: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其核心是思维力。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3:答案A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答案A 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C 解析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也称描述性知识。 8:答案A 解析 加涅(1965
12、)把正迁移又分为横向迁移(水平迁移)和纵向迁移(垂直迁移)两种。(资料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9:答案A 解析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A 解析 在日常教学中可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13:答案C 解析 在教学程序中,教学事项就是由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 14:答案B 解析 认知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即联结
13、阶段是程序化的过程。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错误 解析 品德的形成具有后天性,人的品德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他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9:答案B 解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0:答案D 解析 前摄抑制是指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的学习和记忆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作用。这两种抑制现象一般是在学习两种不同的、但又彼此相似的材料时产生的,但学习一种材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两种抑制现象。如题中所说,学习一
14、个较长内容的材料,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起首部分没有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末尾部分没有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而中间部分则受到了两种抑制的影响和干扰。 21:答案D 解析 22:答案D 解析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A 解析 略。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心理气氛是指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的占优势的较稳定的情绪状态。(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1:答案正确 解析 32:答案C 解析 33:答案D 解析 34:答案B 解析 略。 35:答案A 解析 36:答案C 解析 3
15、7:答案D 解析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很多,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和形态扩散。 38:答案A 解析 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借助的方法是测验。 39:答案C 解析 40:答案B 解析 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差生、后进生、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故两者概念不同。 41:答案错误 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为主。 42:答案C 解析 43:答案D 解析 44:答案D 解析 45:答案A 解析 松散群体指的是成员间没有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46:答案错误 解析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47:答案C 解析 48:答案D 解析 49:答案C 解析 50:答案正确 解析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