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11月26日-7384).docx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633587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11月26日-738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11月26日-738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11月26日-738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11月26日-7384)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11月26日-7384)1:在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单项选择题A、教育目的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B、教育目的是客观的C、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D、教育目的是抽象的 2:通俗地讲,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加学生的学的活动。()判断题对错 3: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单项选择题A、热爱学生B、严谨治学C、为人师表D、教书育人 4: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教师主体”。()判断题对错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读书指导法?()单项选择题

2、A、教师指导性阅读B、学生半独立性阅读C、学生独立性阅读D、预习性阅读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 7:教师在观察教室里进行班级活动时,可以发现三类力量,其中一种力量是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行为的力量,我们称其为()单项选择题A、消极力量B、中性力量C、惰性力量D、积极力量 8: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 9:优良教风学风需要从常规管理抓起。()判断题对错 10: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便是具有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3、)判断题对错 11: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单项选择题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 12: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程类型属于()。单项选择题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学生课程D、教师课程 1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 14: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单项选择题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15:课堂讲授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

4、手段。()判断题对错 16: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判断题对错 17:教学目标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描述。()判断题对错 18:教学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关注对象应当面向()单项选择题A、问题学生B、优秀学生C、每位学生D、个别学生 19:传授新知识的问答法是以学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为前提条件的。()判断题对错 20: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班主任工作B、教学管理C、思想品德教育D、各科教学 21:学校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学生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会B、少先队C、共青团D、同辈群体 22: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单项选择

5、题A、奖励越多越有利于学生进步B、奖励应适度C、只应奖励优等生D、某一行为连续的奖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3: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单项选择题A、学记B、礼记C、史记D、左传 24: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和发展性B、社会实践性和阶段性C、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D、不平衡性和均衡性 25:目前我国中小学校与学生家庭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召开家长会B、传递书信C、打电话D、给家长寄送校刊 26: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单项选择题A、时教必有正业B、君子之教。喻也C、藏息相辅D、不凌节而施 27:教学工作的

6、基本规范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目标B、教学组织形式C、教学原则D、教学方法 28:教师不仅是教育信息源,也是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媒体。()判断题对错 29: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判断题对错 30: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锻炼法。()判断题对错 31:教学设计的最高表现是()单项选择题A、创造性B、易控性C、突显性D、预演性 32:学生学业成绩检测与评定的方法主要有考察和考试两种,考查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A、口头提问、书面作业检查、随堂学绩测验B、书面作业检查C、随堂学绩测验D、作业检查 33: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目的是()单项选择题A、德智

7、体美劳B、德智体美C、德智体D、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34:教育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判断题对错 35: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要部分,也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判断题对错 36:教育具有阶级性,任何社会的教育宗旨都是相同的。()判断题对错 37: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单项选择题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 38:行动研究不是一种方法和技术而是一种新的研究理念和类型。()判断题对错 39:教师不是使用工具去加工劳动对象,而是以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教育才能作为劳动手段去影响学生,这种工作的主动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性。单项选择题A、示

8、范性B、系统性C、长期性D、复杂性 40:教学技能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形成的习惯性的教学行为方式。()判断题对错 41:成功教学法的核心是形成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力机制。()判断题对错 4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体现了_教学原则。()单项选择题A、巩固性B、理论联系实际C、循序渐进D、启发性 43: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需要而做出的失范行为被称为()单项选择题A、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B、目的型失范行为C、传统型失范行为D、情感型失范行为 44:“最近发展区”理沦假设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赞科夫B、维果

9、茨基C、皮亚杰D、布鲁纳 45: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一般被称为【】单项选择题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校本课程D、核心课程 46: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彼此相关,可以相:互取代。()判断题对错 47:教师义务的实质是教师的职责()。单项选择题A、在行为上的体现B、在意志上的体现C、在信念上的体现D、在意识上的体现 48: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班级领导核心。()判断题对错 49:概念形成的主要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接受学习B、有意义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没有正确答案 50: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单项选择题A、

10、教学计划B、教学设讨C、教学大纲D、教材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教育目的是有主观和客观之分的,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从主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首先是指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考虑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2:答案错误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错误 解析 5:答案D 解析 6:答案D 解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其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法。 7:答案B 解析 中性力量,指不增进也不

11、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 8:答案D 解析 班级授课制最早是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他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我国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9:答案正确 解析 10:答案正确 解析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 11:答案A 解析 学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认识同学,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错误 解析 16:答案正确 解析 17:答案错误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因材施教原

12、则是指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差异,有效地进行差别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19:答案正确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23:答案A 解析 A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正确 解析 29:答案正确 解析 30:答案错误 解析 31:答案

13、A 解析 32:答案A 解析 33:答案A 解析 34:答案错误 解析 35:答案正确 解析 36:答案错误 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是以巩固和发展统治阶级自身利益为根本宗旨的。 37:答案C 解析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一节课只完成一个任务,有时一节课则需完成多项任务。所以,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情况,课的类型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38:答案错误 解析 39:答案A 解析 40:答案错误 解析 41:答案错误 解析 42:答案C 解析 43:答案D 解析 44:答案B 解析 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45:答案C 解析 46:答案错误 解析 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是不同的,它们是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47:答案A 解析 48:答案正确 解析 49:答案B 解析 50:答案A 解析 教学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他考试类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