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02月08日-356)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02月08日-356)1:教师实现教育创新不需要做到()单项选择题A、更新教育观念B、敢想敢做C、不断探索D、使用网络 2:“按照一定标准对被评价者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予以总结性的等第评定,以显示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评价方法()单项选择题A、等第法B、操行品语法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D、模糊综合测评法 3: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全班学生学好功课、提高智力。?()判断题对错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关系的是()单项选择
2、题A、递进关系B、参透关系C、互补关系D、转换关系 5:单项选择题教育的终身化是()的特点。单项选择题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20世纪以后的教育D、后工业社会教育 6: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思想政治教育C、课外活动D、教学 7:关于班级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是学校班和级的总称B、学校按照一定的教学任务和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正式群体C、仅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D、具有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矫正学生行为等功能 8:在教育过程中,旁人可以插话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微格教学B、模拟教学C、介入教学
3、D、研究教学 9:非指导性教学法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它可以使学习者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自发学习中。()判断题对错 10:社会主义教育有着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是一致的。()判断题对错 11:古代中国的教育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单项选择题A、道冢B、法家C、墨家D、儒家 12: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小学教育B、初中教育C、高中教育D、大学教育 13:在人类历史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便有什么社会性质的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单项选择题A、本质属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 14:说课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4、)单项选择题A、说课准备B、说课设计C、说课实施D、说课反思 15: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该模式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容相结合,创立了新的认知行为主义学说。()判断题对错 16: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判断题对错 17: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人的多方面发展的和谐发展学说C、空想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D、关于人的发展的理想 18: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单项选择题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19:小学社会活动类课外话
5、动包括()。单项选择题A、参观活动B、有偿的社会服务C、家务劳动D、野营和行军 20: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锻炼法。()判断题对错 21:学校组织的艺术团队活动是属于()单项选择题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工具型课程 22: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单项选择题A、导入、详述和汇总B、导入、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 23:()是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单项选择题A、学习B、同伴交往C、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活动D、课外活动 24:“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
6、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25:分数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判断题对错 26:作为非正式群体的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负面的。()判断题对错 27: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判断题对错 28:不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B、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C、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D、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29:日本广岛大学教授冈德雄把课堂上积极的气氛称为()单项选择题A、防卫型气氛B、消极的气氛C、抵制型气氛D、支持型气氛 30:德育具有()。单项选择题A、社会性、历史性B、社会性、历史性、阶段性C、社会性、历
7、史性、民族性D、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 31: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关键在于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作风B、领导的作风C、学生的作风D、家长的作风 32:教育政策比教育法更具有时效性。()判断题对错 33: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性作用。()判断题对错 34:以下对师生关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上是授受关系B、人格上是平等关系C、本质上是朋友关系D、道德上是促进关系 35: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实体B、学校C、学校教育系统D、终身教育 36: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人与人的关系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C、主
8、体与客体的关系D、人与物的关系 3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说明教师劳动具有()单项选择题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效性 38:青年初期的年龄阶段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6、711、12岁B、11、1214、15岁C、14、1517、18岁D、17、1825岁 39: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全班学生学好功课,提高智力。()判断题对错 40:公民行为能力分类只与自然人的年龄有关。()判断题对错 4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单项选择题A、课程表B、教科书C、学期教学进度D、教学大纲 42:根据课程管理层次,可以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9、)判断题对错 4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 44:高中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职业道德信念B、为人师表C、班级升学率D、依法执教 45: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判断题对错 46:女生在生理发育的速度上快于男生,一直到青春期,女生的心理成熟水平都较男生高,这说明心理发展存在()单项选择题A、连续性B、差异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 47:“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的特点单项选择题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 48: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
10、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教师负责制。()判断题对错 49:教学效果是评价选用教学方法好坏的唯一标准。()判断题对错 50:最古老、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实践法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使用网络只是教师实现教育创新的一种可以利用的手段。而更新教育观念、敢想敢做、不断探索则是教育创新所必备的思想观念。(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答案A 解析 3:答案错误 解析 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形成志向远大、学习勤奋、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因此,本题的观点是错的。(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4:答案B 解析 解析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相互关系表现为转
11、换关系、递进关系和互补关系。 5:答案C 解析 20世纪以后的教育呈现出终身化的特点。 6:答案D 解析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师生进行各项教育活动,探究活动的主阵地。 7:答案C 解析 班级不仅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资料来源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8:答案C 解析 9:答案正确 解析 10:答案错误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12:答案B 解析 教育的不同阶段中,初中教育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
12、阶段。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正确 解析 16:答案错误 解析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德育个体发展功能应注意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错误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学校组织的艺术团队活动是属于拓展型课程。 22:答案A 解析 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人、详述和汇总。 23:答案C 解析 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活动是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24:答案D 解析 25:答案错误 解析 26:答案错误 解析 27:答案错误 解析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它的
13、内容比艺术教育要宽阔的多。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D 解析 日本广岛大学教授冈德雄把课堂积极的气氛称为“支持型气氛”,把消极的气氛称为“防卫型气氛”。 30:答案D 解析 31:答案B 解析 校风中的学风和教风是中心,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关键在于领导的作风 32:答案正确 解析 33:答案正确 解析 34:答案C 解析 师生关系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 35:答案C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C 解析 39:答案错误 解析 40:答案错误 解析 41:答案B 解析 在我国,课程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三种形式。 42:答案错误 解析 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43:答案A 解析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44:答案A 解析 45:答案正确 解析 46:答案B 解析 47:答案A 解析 网络教育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新型教育,通过网络媒介传播教育文化。 48:答案错误 解析 49:答案错误 解析 50:答案C 解析 讲授法是以某种主题为中心,有组织、有系统的口头讲授。讲授法中包括讲解、讲述、讲演等不同的讲授形式,讲授法是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法,同时又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