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培养.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3293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培养09 思政 梅星 2009300130082【摘 要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在实践与创新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全球化的趋势难以也不可避免,价值多元、文化多样的新形势对我国传统的文化体系发起冲击,文化的冲突与价值的融合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推广和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机遇。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有着特殊的价值,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她)们是文化的继承者,容易受到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他(她)们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容易影响他人甚至整

2、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导向。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尤其是道德观的培养,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德育 价值观 大学生随着中国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在更深和更广的层次上进行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融与价值整合也在逐渐加强,生活中,我们都能切身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有些令人耳目一新,有些则让人难以接受。那么在这众多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因素的影响下,我们的大学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究竟如何呢?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的调查现状据“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在树立人生理想问题上,选择“有理想,并为实现理想

3、而努力”的大学生占 65.8%,选择“有理想,但觉得要实现很困难”的占 30.6%,而选择 “无所谓理想,每天能过得去就行”的占 3.7%。对于大学生的信念观,认为“总是有信念支持”的大学生占 40.4%, “有时有信念支持”的占 52.8%。大学生对于偶像的态度是怎样的,还存不存在崇拜的情结?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界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上海师大、上海大学等高校学生媒体做的一项调查显示:50%的研究生没有崇拜的偶像者,而在有崇拜偶像的研究生群体中,娱乐明星仍是崇拜“大头” ,其他崇拜对象排名次序依次是:父母、政治领袖、企业家、文化名人、专业导师、自己。此项调查共发放问卷 405 份,回收 39

4、8 份,问卷有效率达 95%。而在道德观方面也有相关调查,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调查显示:在 10 类道德品质或者关系中,当问及“你最看重人的哪 3 种品质或关系”的问题时,选择比例前五名的选项依次为“诚信” 、 “关爱” 、 “宽容” 、 “负责任”和“沟通” ,选择比例依次为 74.70%、65.40%、65.17%、49.49%、35.89% ,前五名的选项均为积极道德意识。当被问及“你觉得现在的人实际上哪 3 种品质或相互关系居多”的问题时,选择比例前五名的选项依次是“相互利用” “冷漠” “不负责任” “欺诈” “关爱” ,选择比例依次为62.49%、54.8

5、6%、43.52% 、34.64%、29.19% ,前五名的选项有 4 项是消极道德意识。这说明大学生心里期许的道德品质或关系与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品质或关系存在极大的反差。南开大学学生组织开展了一次针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最不文明行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 19 项当代大学生最不文明行为中,前五项分别是“在自习室大声喧哗” “随地吐痰” “侵犯他人隐私” “对待老师和同学没有礼貌”和“乱扔垃圾” 。其他不文明行为有:“吸烟、酗酒” “考试作弊” “在课桌上乱刻乱画” “在公共场合行为不雅” “浪费粮食” “使用不文明的口头语言” “墙上涂鸦” “擅自使用他人物品” “随意践踏草坪” “公交车上不

6、让座” “不将餐盘放回到指定回收处” “不注意宿舍卫生” “盲目攀比、追求名牌” “上课时吃东西” 。 1除以上调查结果外,我本人也曾做过一项有关于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德育素质状况的调查问卷,当问及“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有何发展趋势”时,排在前两项的是“逐渐降低”和“逐渐提高” ,这两项的比例占到了 74%,虽然这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大学生,而且调查数量有限,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的状况,但是这也说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再结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今天的大学生群体中的确存在着道德观与价值观上的问题,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作为社会上最年轻、最有活力的知识分子群体,大学

7、生的整体素质代表着整个国民素质的发展趋势,如果大学生的素质不高,那么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如果大学生都没有希望了,那么这个国家也就不会有希望,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二、 大学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环境1、 道德观与价值观教育的形式首先是课堂教学。目前各大高校均开设有公共政治课和思想道德修养一类的课程,但是根据我自身了解来看,大部分学生对高校开设的德育课程不感兴趣,理由是“内容老套、缺乏时代性” “形式单一” “学生参与性不强、缺少互动”等,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据此否认德育课程教学的作用和重要性,我们所要做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寻求课程教

8、学的改革措施,使之更能贴合当今的实际,更加实用,更能被广大学子所接受。其次是辅导员队伍。现在各高校都有大量的辅导员队伍的存在。 2据统计,截至 2006年年底,全国高校共有本科生专职辅导员 69198 人,党员比例为 77%,21 岁-30 岁的比例为 6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 91%。这个数据在近几年还在不断增长,所以辅导员队伍对于本科生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来说的确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但是目前在许多高校的许多辅导员岗位上,这一作用并未很好地发挥,许多本科生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辅导员的面,所以针对这一点,学校应当有所改进,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工作,使之在本科生道德观与价值观教育中发

9、挥应有的作用。再次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各类校园文体活动以及比赛的开展,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在比赛与活动的过程中将一些道德与价值观念以主题或者项目设置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这一形式在高校中应该大力开展,既能丰富大学生活,也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形式。目前比较成熟而且效果比较好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校园公益活动、学习先进集体或个人、志愿者服务等。最后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在高校中都有开展,时间一般是每年暑假和寒假期间。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也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一个上升的过程,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有能提高能力。除此之

10、外,还有利用网络空间、组织户外素质拓展等形式,这些都可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应用。2、 道德观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我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品德教育,一个是理想教育。品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3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倡导,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实现从适应性成长到创造性成长的转变,即必须将强调人对社会适应与服从的社会工具教育,转变为开发人的潜能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目的教育。其实1 以上摘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 2009 沈壮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年版 第 200-201页2 摘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 2009 沈壮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11、 年版 第 207 页3 摘自: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管理研究何独明 主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72页单从教育的本来目的而言,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而非其能力, 资治通鉴中有这样的记载: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说的就是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培养能力。而对于大学生道德观的培养,品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理想教育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它是科学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正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崇高的人生追求,帮助其建构科学的价值体系,所以在学校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增大理想教育内

12、容的比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意识和价值追求。三、结语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与文化冲突、价值与价值交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正面临着一个信仰缺失、价值紊乱的社会环境,这对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健康的、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并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做好高校的大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培养工作,一方面是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是加强教育形式的创新,使之具有更强的参与性和实际效果。【参考文献】1、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 2009 沈壮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年版 2、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于教学管理研究何独明 主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