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01月04日-9827)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01月04日-9827)1:作业分析的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的技能。()判断题对错 2:教育既与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同时又无阶级性,这是()的教育特征。单项选择题A、原始教育形态B、古代学校教育C、现代学校教育D、封建社会教育 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4: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管理者角色B、朋友角色C、示范者角色D、
2、服务角色 5: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单项选择题A、泰勒B、杜威C、布卢姆D、布鲁纳 6:下列有关听课的描述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听课者在听课之前不必设定具体的目的和任务B、听课是教师、教研人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工作任务C、听课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性活动,但是影响听课活动的主观因素很多D、听课是教育行政和教学业务部门检查、指导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7:对l9世纪以后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被称为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 8: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单项选择题A
3、、管理B、引导C、控制D、交往 9:主张教育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赫钦斯B、杜威C、卢梭D、涂尔干 10: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提出这个理论的是()。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赞可夫C、杜威D、加德纳 1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单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B、卢梭C、巴洛克D、杜威 12: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单项选择题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 13:课程目标的确立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判断题对错 14: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是法律制度的存在。
4、()判断题对错 15:整合了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方针B、教育法规C、评价目的D、教育目的 16: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单项选择题A、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B、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C、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17:对能力一般的儿童而言,高焦虑能促进他们的学习。()判断题对错 18:教师帮助学生体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主要靠()单项选择题A、发挥口语优势,进行生动阐述B、利用体态语言营造相应氛围,感染学生C、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自己体验D、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实际体验 19: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是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
5、、布置作业,并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制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制D、设汁教学制 20:教师在实践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为()。单项选择题A、尊重学生主体地位B、为人师表C、热爱学生D、注重礼仪 21:教育目的的本质是()。单项选择题A、培养社会精英B、提高人口素质C、促进社会发展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22: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单项选择题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 23:学生集体的特征首先是要有()。单项选择题A、集体舆论B、共同目标C、干部队伍D、活动 24:教师职业道德范畴随着教育劳动的发展和教
6、师职业道德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判断题对错 25: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肯普B、利普新C、科里D、迪克 26: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单项选择题A、目的B、制度C、结构D、任务 27:一份试卷的题量应使中等水平的学生()单项选择题A、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B、在规定时间的90内做完C、在规定时间的80内做完D、在规定时间的70内做完 28:在德育过程中,可以从知、情、意、行四因素中任何一方面人手对学生进行教育。()判断题对错 29: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提出来的。()判断题对错 30:“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
7、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这一条文规定出自()。单项选择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31:教师在对教具和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单项选择题A、讲解操作的要领B、讲解相关的书本知识C、指导学生观察D、激发学生的兴趣 32: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称()单项选择题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跨学科能力分组D、学科能力分组 33: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任务的需要与水平之间的矛盾。()判断题对错
8、 34: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单项选择题A、积极作用B、影响作用C、制约作用D、导向作用 35: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是()单项选择题A、热爱学生B、爱岗敬业C、为人师表D、团结协作 36: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道德教育模式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B、体谅关心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完善人格模式 37:备课的实质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背熟以便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判断题对错 38: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检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
9、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人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3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读书指导法?()单项选择题A、教师指导性阅读B、学生半独立性阅读C、学生独立性阅读D、预习性阅读 40:下面哪种表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单项选择题A、老师让背书,学生们认真地背书B、老师对学生说:“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结果这个学生成绩提高了C、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他D、老师穿得很漂亮,结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地配合老师 4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单项选择题A、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B、国家对培养人才的总要求C、人们对教育结果的认可D、
10、国家对教育结果的承认 42: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它具有强制性。单项选择题A、创新教育B、素质教育C、义务教育D、家庭教育 43: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单项选择题A、条件B、前提C、任务D、途径 44: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单项选择题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B、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C、创造能力D、观察能力 45:教学技能测评由教学技能测验和教学技能评价两部分构成。()判断题对错 46: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单项选择题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
11、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 47: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促使他陷入认知失调。?()?判断题对错 48:在当前,多媒体的显示功能非常强大,因而板书技能应当属于被淘汰之列。()判断题对错 49:初级中学教师职业劳动任务的二重性是指教书和升学率。()判断题对错 50: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单项选择题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2:答案A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D 解析 5:答案C 解析 布卢姆的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 6:答案D 解析 听课之前
12、需要有预定的听课目的;听课并不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任务,一个学期并没有几次;听课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观感受和评价,不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7:答案B 解析 8:答案D 解析 略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错误 解析 课程目标的确立取决于学校的性质、目的、任务以及制约学校课程的各种因素。 14:答案错误 解析 教育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它主要两种形态:一是教育法律事件,二是教育法律行为。(本解析由安宝蓝提供) 15:答案D 解析 教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
13、的最高准则。(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16:答案C 解析 根据教育学理论,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17:答案错误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D 解析 教育目的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22:答案B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正确 解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也会随之发展变化,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也随着教育劳动的发展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本题的观点是对的。(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
14、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因此,本题的观点是正确的。(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正确 解析 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多种开端)的特点,我们可以从知、情、意、行四因素中任何一方面人手对学生进行教育。(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9:答案正确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31:答案C 解析 32:答案B 解析 根据在班级内部分组这一特征,可以判定为内部分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3:答案正确 解析 34:答案D 解析 学校德育代表着主流的社会规范,所以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本解析由张恩
15、凯提供) 35:答案B 解析 36:答案B 解析 体谅关心模式是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7:答案错误 解析 38:答案C 解析 39:答案D 解析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A 解析 42:答案C 解析 43:答案A 解析 在书本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的那一章节。在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一、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授受者;二、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三、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4:答案C 解析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们的活动并无固定的规范、程式、方法可以套用。 45:答案错误 解析 46:答案D 解析 由广义的教育目的定义可知,广泛意义的教育目的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 47:答案错误 解析 48:答案错误 解析 49:答案错误 解析 50:答案A 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