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07 年年度报告摘要(股票代码:601628)二八年三月二十五日 1 重要提示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刊载于http:/。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阅读年度报告全文。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公司 2007 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已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和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香港审计准则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
2、的审计报告。公司董事长杨超先生、负责财务工作的副总裁刘家德先生、总精算师邵慧中女士及财务机构负责人赵立军先生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2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A 股 H 股 美国存托股份 股票简称 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 股票代码 601628 2628 LFC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纽约证券交易所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 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 16号 公司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 16号中国人寿大厦 邮政编码 100020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 http:/www.e-电子信箱 ire-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
3、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刘廷安 蓝宇曦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 16 号中国人寿大厦 23层 电话 01085659999 传真 01085252210 电子信箱 ire-3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1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百万元 2007 年 2006 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2005 年 营业收入 281,294 228,220 23.26 175,298 利润总额 34,794 17,289 101.25 4,151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8,116 14,384 95.47 4,377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8,133 14,444 94.77
4、 4,39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5,942 112,305-23.47 72,214 2007 年末 2006 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 增减(%)2005 年末 总资产 894,604 727,085 23.04 523,672 归属公司股东的 股东权益 170,213 115,557 47.30 62,769 3.2 主要财务指标 2007 年 2006 年 本年比上年 增减(%)2005 年 基本每股收益 人民币 0.99 元 人民币 0.54 元 83.33 人民币 0.16 元稀释每股收益 人民币 0.99 元 人民币 0.54 元 83.33 人民币 0.16 元扣除非经常
5、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人民币 1.00 元 人民币 0.54 元 85.19 人民币 0.16 元(接下表)1自2007年 1月 1日起,本集团执行财政部于2006年2 月15 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本报告比较年度数据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追溯调整后的结果重新列报。下同。(接上表)2007 年 2006 年 本年比上年 增减(%)2005 年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16.52 12.45 32.69 6.9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注1(%)19.68 16.13 22.01 7.2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16.53 12.50 32.24 7.0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6、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注2(%)19.69 16.20 21.54 7.31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人民币 3.04 元 人民币 3.97 元-23.47 人民币 2.70 元 2007 年末 2006 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05 年末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人民币 6.02 元 人民币 4.09 元 47.30 人民币2.35 元 注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期初归属于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期末归属于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2)注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期初归属于公司股东的股东
7、权益+期末归属于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2)注3:涉及股东权益的数据及指标,采用归属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涉及净利润的数据及指标,采用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百万元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7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 32 所得税影响数-8 合 计 17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百万元 项目名称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当期变动 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 37,369 25,110-12,259 24,48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39,463 417,513 178,050 43,568 合计 276,
8、832 442,623 165,791 68,053 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包括已实现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3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单位:百万元 企业会计准则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 净利润注 1 28,116 38,879 净资产注 2 170,213 205,500 差异说明(a)递延佣金、手续费和业务及管理费 在企业会计准则下,佣金支出、手续费支出和业务及管理费全部计入保单获取当期的利润表中。企业会计准则下精算准备金的计提方法考虑了首年费用超过标准保单费用的部分财务影响。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与承保新保及续保业务直接相关且根据这些业务的变动而变动的费用支出为递延
9、费用。长期传统型保险合同的递延承保费用根据预计保费的恒定比例,在预期保费收取期间内摊销。而长期投资型保险合同和投资合同的递延承保费用按照预计将在合同期限内实现的预期毛利现值的恒定比例在预计合同期限内摊销。(b)保险合同和投资合同保费收入、给付及准备金 在企业会计准则下,本集团将长期保险合同分为寿险合同和长期健康险合同,并将当期收到的保费收入和支付的给付确认在当期利润表中。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本集团将长期保险合同划分为四类:长期传统型保险合同、长期投资型保险合同、含有选择性分红特征的投资合同以及不含选择性分红特征(接下表)(接上表)差异说明 的投资合同。后三种合同的保费收入和相关利息计为相关保
10、单账户的存款,准备金为对一年期及一年期以内的保险业务为承担未来保险责任而按规定提取的准备金。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短期保险合同的保费在保单责任期限内按照所提供的保险保障的比例确认为收入。(c)冲回固定资产评估增减值及其相关的折旧费用 在企业会计准则下,本集团已确认由资产评估增值产生的资本公积(主要为固定资产)。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场和设备,一旦会计主体选用了成本法核算固定资产即不得再对固定资产按评估价值计量。因此,在企业会计准则下确认的资产评估增值及其相关的折旧费用应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报表予以冲回。注 1:净利润指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注 2:净资产指归属于公
11、司股东的净资产。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本次变动前 本次变动增减(,)本次变动后 数 量 比 例(%)发行新股、送股、公积金转股 其 他 小 计 数 量 比 例(%)一、有限售条件股份 1、国家持股-2、国有法人持股 19,323,530,000 68.37-19,323,530,000 68.373、其他内资持股 900,000,000 3.18-300,000,000-300,000,000 600,000,000 2.12其中:境内法人持股 900,000,000 3.18-300,000,000-300,000,000 600,000,000 2.12
12、境内自然人持股-4、外资持股-其中:境外法人持股-境外自然人持股-有限售条件股份合计 20,223,530,000 71.55-300,000,000-300,000,000 19,923,530,000 70.49二、无限售条件股份 1、人民币普通股 600,000,000 2.12+300,000,000+300,000,000 900,000,000 3.182、境内上市的外资股-3、境外上市的外资股 7,441,175,000 26.33-7,441,175,000 26.334、其他-无限售条件股份合计 8,041,175,000 28.45-+300,000,000+300,000
13、,000 8,341,175,000 29.51三、股份总数 28,264,705,000 100.00-28,264,705,000 100.00限售股份变动情况 本公司于 A股首次公开发行时网下向配售对象配售股份共计3亿股,于 2007 年 4 月 10 日起开始上市流通(自 2007 年 1 月 9 日起,三个月限售期满)。本公司已于2007年4月9日发布提示性公告。该公告刊登在 2007 年 4 月 9 日的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中国保险报。4.2股东持股情况表(1)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单位:股 股东名称 股东 性质 持股比例(%)本报告期末 持股总数 报告期内 增减 持有有限售条件
14、股份数量 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国有股东 68.37 19,323,530,000-19,323,530,000-HKSCC Nominees Limited注1 外资股东 24.35 6,881,723,15313,494,903-未知 Richbo Investment Limited 外资股东 1.52 428,358,620-已质押 428,358,620股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注2 其 他 0.18 50,000,000-2,085,000 50,000,000-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注2 其 他 0.18 50,000,000-1,494,000 50,000,000-
15、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注2 其 他 0.14 40,000,000-156,000 40,000,000-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注2 其 他 0.14 40,000,000-40,000,000-五矿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2 其 他 0.14 40,000,000-921,000 40,000,000-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注2 其 他 0.14 40,000,000-782,000 40,000,000-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注2 其 他 0.14 40,000,000-40,000,000-注 1:HKSCC Nominees Limited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注2: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16、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五矿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在本公司 A 股发行中,通过战略配售成为本公司前十大股东,其持有的战略配售股份限售期为 2007年 1月 9日至 2008年 1月 8日;注 3:本公司未知前十名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2)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单位:股 股东名称 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 股份种类 HKSCC Nominees Limited 6,881,723,153 境外上市外资股 Richbo Investment Limited 428,358,620 境外上市外资股 中
17、国工商银行诺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35,594,796 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证券投资 26,579,216 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银行大成蓝筹稳健证券投资基金 20,767,177 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工商银行汇添富均衡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17,378,091 人民币普通股 景福证券投资基金 13,807,419 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险分红 10,971,956 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工商银行景顺长城精选蓝筹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10,361,986 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工商银行博时第三产业成长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10,000,000 人民币普
18、通股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的说明 中国工商银行诺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工商银行汇添富均衡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工商银行景顺长城精选蓝筹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和中国工商银行博时第三产业成长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托管人均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大成蓝筹稳健证券投资基金与景福证券投资基金存在关联关系;除此之外,本公司未知其他前十名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其他股东间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4.3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3.2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1)法人控股股东情况 控
19、股股东名称: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法人代表:杨超 注册资本:46亿元 成立日期:2003年7月21日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前身是 1999 年 1 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 年经保监会批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或管理活动:主要从事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人身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或国务院批准的资金运用业务;各类人身保险服务、咨询和代理业务;国家保险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等业务。(2)实际控制人情况 实际控制人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4.3.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
20、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00 68.37%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 1现任董事情况 姓名 职务 性别 年龄 任期 年初持股数 年末持股数 股份增减数 变动原因报告期内从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万元)(税前)是否在股东单位或其他关联单位领取报酬、津贴 杨 超 董事长 执行董事 男 58 2006 年 6月 16 日开始 0 0 0/199 否 万 峰 执行董事 男 50 2006 年 6月 16 日开始 0 0 0/188 否 时国庆 非执行董事 男 56 2006 年 6月
21、16 日开始 0 0 0/-是 庄作瑾 非执行董事 女 56 2006 年 6月 16 日开始 0 0 0/-是 龙永图 独立董事 男 65 2006 年 6月 16 日开始 0 0 0/25 否 孙树义 独立董事 男 68 2006 年 6月 16 日开始 0 0 0/27 否 马永伟 独立董事 男 66 2006 年 6月 16 日开始 0 0 0/25 否 周德熙 独立董事 男 65 2006 年 6月 16 日开始 0 0 0/27 否 才 让 独立董事 男 51 2006 年 6月 16 日开始 0 0 0/27 否 魏伟峰 独立董事 男 46 2006 年 12 月 29 日开始
22、2000(H股)2000(H股)0/27 否 合计/2000(H股)2000(H股)0/545/注:1、根据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本公司董事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但独立董事连任时间不得超过六年。2、职务为截至本报告提交时的任职情况,薪酬按相关任职期间计算。3、吴焰先生已于 2007年 1月 26日、1月 31日先后辞任本公司董事、总裁。2现任监事情况 姓名 职务 性别 年龄 任期 年初持股数 年末持股数 股份增减数 变动原因报告期内从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万元,税前)是否在股东单位或其他关联单位领取报酬、津贴 夏智华 监事长 女 52 2006 年 6月 16 日开始 0 0
23、 0/165 否 吴卫民 监事 男 56 2006 年 6月 16 日开始 0 0 0/85 否 青 戈 职工代表 监事 男 57 2006 年 6月 15 日开始 0 0 0/86 否 杨 红 职工代表 监事 女 41 2006 年 10 月 16 日开始 0 0 0/83 否 田 会 监事 男 56 2006 年 6月 16 日开始 0 0 0/12 否 合 计/0 0 0/431/注:1、根据公司章程,本公司监事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2、职务为截至本报告提交时的任职情况,薪酬按相关任职期间计算。3现任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姓名 职务 性别 年龄 任期 年初持股数 年末持股数 股份增减数 变
24、动原因 报告期内从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万元,税前)是否在股东单位或其他关联单位领取报酬、津贴 万 峰 总裁 男 50 2007 年 9月开始 0 0 0/188 否 林岱仁 副总裁 男 50 2003 年 8月开始 0 0 0/174 否 刘英齐 副总裁 女 50 2006 年 1月开始 0 0 0/174 否 刘家德 副总裁 男 45 2003 年 8月开始 0 0 0/184 是(已上交公司)周 英 纪委书记 男 54 2006 年 11 月开始 0 0 0/82 否 苏恒轩 总裁助理 男 45 2006 年 1月开始 0 0 0/142 否 刘乐飞 首席投资 执行官 男 35 2006
25、年 7月开始 0 0 0/143 是(已上交公司)刘安林 首席信息技术执行官 男 45 2006 年 7月开始 0 0 0/129 否 刘廷安 董事会秘书 男 46 2003 年 11 月开始 0 0 0/133 否 邵慧中 总精算师 女 54 2007 年 3月开始 0 0 0/603 否 合计/0 0 0/1,952/注:1、职务为截至本报告提交时的任职情况,薪酬按相关任职期间计算。2、万峰先生于 2007年 9月 26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临时会议上,被委任为本公司总裁。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6.1.1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6.1.1.1 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26、6.1.1.1.1 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及净利润 单位:百万元 项 目 报告期末数 上年同期数 增减率(%)营业收入 281,294 228,220 23.26 营业利润 34,819 17,378 100.36 净利润 28,297 14,479 95.43 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及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业务持续稳定发展,保险业务结构的不断优化,投资收益大幅提升。6.1.1.1.2 保费收入分地区情况 单位:百万元 地 区 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保费收入比上年增减(%)江苏 19,150 3.55 广东 16,030 12.04 山东 12,829 9.12 河北 12,746 12.61 河南 1
27、1,784 8.10 中国境内其他地区 124,083 8.47 6.1.1.1.3 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2007 年,中国保险市场保持了增长较快的良好势态,保险资金总投资收益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本公司坚持以发展传统型和分红型产品为重点,不断提高保险业务和产品的盈利能力;坚持以发展长期性期交业务为主,注重实现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促进业务的稳定增长;坚持以个险销售为主渠道,充分发挥团险、银邮等其他渠道的作用;坚持实施整体发展目标与局部竞争目标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全年实现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市场地位保持领先,业务结构持续改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经营效益显著提升,公司治理日趋完善,基础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
28、力迈上了新台阶。本公司是财富2007 年公布的“世界 500 强”和世界品牌实验室评选的“世界著名品牌 500强”的中国人寿集团的核心成员。2007年12月,本公司在首届“2007香港公司管治卓越奖”评选中,荣获“2007香港公司管治卓越奖大奖”。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业务结构持续改善 截至 2007 年 12 月 31 日,本公司实现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1,966.22 亿元,较 2006 年同期增长 8.53%,本公司在保持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继续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力度。2007 年,本公司实现首年期交保费收入278.56亿元,较2006年增长 14.42%。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内含
29、价值为人民币2,525.68亿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 38.78%。2007 年一年新业务价值为人民币 120.47 亿元,较2006年增长14.94%。2007 年,本公司坚持以发展传统型和分红型产品为重点,在保持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继续致力于业务结构调整,面对市场竞争主体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满期给付集中、续期止收多的压力,保持了在中国寿险市场的领先地位。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统计数据,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下本公司市场份额为39.7%。投资收益大幅增加,经营效益显著提升 2007 年,本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 845.80 亿元,较 2006 年增长79.82%,推动本公司 20
30、07 年的总投资收益率进一步提升至 11.07%(注:总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初投资资产-期初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期末投资资产-期末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2),投资资产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请参见“6.1.1.2.5 投资资产”),较2006年提高 3.02个百分点。于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总资产达人民币8,946.04亿元,较 2006 年同期增长 23.04%;股东权益达人民币 1,710.89 亿元,较2006 年同期增长 47.37%;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为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5.25倍。2007年,本公司净利润(归属于公
31、司股东的净利润)达人民币 281.16亿元,每股基本与摊薄后收益达人民币 0.99元,均创历史新高。销售渠道稳固,服务品质提升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共拥有超过 15,500个营销网点和约 63.8 万名保险营销员。保险营销员持证率为 97.9%,较 2006 年底提高了 3.2个百分点。本公司团险销售人员超过1.3万人。此外,本公司拥有超过9 万个分布在商业银行、邮政储蓄、信用社的银行保险代理销售网点,客户经理逾1.8万人。三大主要销售渠道基本保持稳定,销售资源共享及交叉销售初见成效。2007年,本公司成功举办首届“国寿客户节”,并首次推出全新服务品牌“国寿1+N”,致力为客户提
32、供差异化、专业化的服务。2007年,本公司顺利完成了中国寿险行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中满期给付,年内支付满期保险金超过人民币 500亿元,给付总件数约250万件,充分展现了本公司高效的服务能力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加强内部管控,防范经营风险 2007 年,本公司完成了业务管理、客户服务、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省级集中工作。同时,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推进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的遵循工作、加强风险管控、加大对重点工作的审计力度,防范化解经营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根据美国证券法律的相关要求,公司管理层已经完成了针对截至2007 年 12 月 31 日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并认
33、定相关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公司收到了独立审计师对于截至 2007 年12月31日公司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无保留的审计意见。管理层的评估报告和独立审计师的审计报告都会包括在公司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20F表格中。坚持以人为本,提升队伍素质 本公司坚持推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理念,致力于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并以此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07 年,本公司加强了对分公司管理层的优化调整,分公司管理层更加年轻化、专业化,更具市场竞争能力。2007 年,本公司继续致力于整合公司内外部教育培训资源,初步建立起适应公司经营发展需要的教育培训体系。通过
34、建立“中国人寿网络学院”、加强讲师培训队伍建设、增加内外部培训项目等,持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加强品牌建设,履行社会责任 2007年,本公司继续积极实施品牌化战略,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推动中国人寿品牌从知名品牌向杰出品牌、从行业品牌向社会品牌、从国内品牌向国际品牌的转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2007年8月,“中国人寿”品牌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世界著名品牌 500 强”,并连续四年入选其“中国十大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达人民币 588.67亿元。本公司高度重视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等政策性业务,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合业务已覆
35、盖 14 家分公司的 84 个县(市、区),比 2006 年新增 42 个县(市、区)。2007年3月,本公司推出了针对农村市场,符合农民保险需求的“国寿新简易人身两全保险”(“新简身险”)。本公司继续深入推进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保险保障服务的工作,本公司西藏分公司于 2007年5月正式开业。2007 年,本公司各类慈善捐款总额超过人民币 1,700 万元。本公司发起捐建的 18 所“中国人寿长征小学”已陆续投入使用。本公司捐资5,000万元人民币发起设立的“国寿慈善基金会”,已启动了“健康新村工程”和“国寿乡村医疗扶贫计划”等大型公益项目,该基金会2007年度各类慈善捐款总
36、额为人民币675万元。2008 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本公司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向奋战在抗灾一线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职工和公安干警捐赠灾害期间的短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时,“国寿慈善基金会”向受灾地区捐款人民币1,000万元。6.1.1.2 公司的主营业务及其经营情况 6.1.1.2.1 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目前,本公司的保险业务经营分为个人人寿保险业务、团体人寿保险业务和短期险业务三个业务分部。个人人寿保险业务主要指对个人销售的长期保险合同及分入的个人保险业务,包括个人定期和终身、两全、年金保险。团体人寿保险业务主要指对团体实体销售的长期保险合同,包括团体定期和
37、终身、年金保险。短期险业务主要是指短期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产品的销售。单位:百万元 原保险合同 保费收入 2007年度 2006年度 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个人业务 163,485 150,437 8.67 团体业务 21,126 19,556 8.03 短期险业务 12,011 11,176 7.47 合计 196,622 181,169 8.53(1)个人业务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个人业务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为人民币1,634.85亿元,占同期总保费收入的 83.15%,较2006年的1,504.37亿元增加了 130.48 亿元,增长 8.67%。个人业务保费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两全保
38、险以及终身保险保费收入增长所带动。(2)团体业务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团体业务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为人民币211.26 亿元,占同期总保费收入的 10.74%,较 2006 年的 195.56 亿元增加了 15.70亿元,增长 8.03%。团体业务的保费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团体年金保险保费收入增长所带动,扭转了 2006 年团体业务保费负增长的局面。(3)短期险业务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短期险业务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为120.11亿元,占同期总保费收入的 6.11%,较2006年的111.76亿元增加了8.35亿元,增长7.47%。短期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开发了多款短期险产品,加大了市
39、场营销的力度。6.1.1.2.2 营业支出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营业支出为 2,464.75 亿元,较 2006 年的2,108.42亿元增加了356.33亿元,增长16.90%。本公司营业支出主要构成如下:单位:百万元 项目 2007年度 2006年度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赔付支出 69,406 24,377 184.72 退保金 43,661 28,958 50.77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16,056 14,647 9.62 业务及管理费 16,323 13,211 23.56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67,185 113,220-40.66 保单红利支出 27,473 16,586 65
40、.64(1)赔付支出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赔款支出及长期险给付为人民币 694.06 亿元,较 2006 年的 243.77 亿元增加了 450.29 亿元,增长 184.72%。其中,长期险给付为人民币 628.66 亿元,较 2006 年的 178.81 亿元增加了 449.85 亿元,增长 251.58%。赔付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到部分保单满期给付较为集中的影响。(2)退保金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退保金为人民币 436.61亿元,较2006年的289.58亿元增加了 147.03亿元,增长 50.77%。退保金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资本市场分流以及企业年金政策实行的影响。(3)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41、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为人民币 160.56 亿元,较2006年的146.47亿元增加了14.09亿元,增长9.62%。本公司保费收入的增长和业务结构调整带动了手续费和佣金支出的增长。(4)业务及管理费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业务及管理费为人民币163.23亿元,较2006年的132.11亿元增加了31.12亿元,增长23.56%。本公司业务及管理费的增长主要原因是由于业务的增长以及内部管理升级投入的增加。(5)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为人民币671.85亿元,较 2006 年的 1,132.2 亿元减少了 460.35 亿元,减少 40.66%。本公
42、司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部分保单满期给付释放准备金的影响。(6)保单红利支出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保单红利支出为人民币274.73亿元,较2006年的 165.86 亿元增加了 108.87 亿元,增长 65.64%。保单红利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分红业务快速增长,以及分红保险账户投资收益率的提高。6.1.1.2.3 净利润 单位:百万元 项 目 2007年度 2006年度 营业收入 281,294 228,220 营业支出 246,475 210,842 营业利润 34,819 17,378 利润总额 34,794 17,289 净利润 28,297 14,479 归属公司股东的净
43、利润 28,116 14,384 2007年本公司净利润达到282.97亿元,较2006年的144.79亿元增加了 138.18亿元,增长 95.43%。公司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投资收益大幅增长所致。6.1.1.2.4 主要资产构成及变动 本公司截至2007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为人民币8,946.04亿元,较2006年底的7,270.85亿元增加了 1,675.19亿元,增长23.04%。本公司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等,组成如下:单位:百万元 2007年12月31日 2006年12月31日 项目 金额 占比(%)金额 占比
44、(%)银行存款类 199,684 22.32 231,042 31.78 交易性金融资产 25,110 2.81 37,369 5.14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5,053 0.5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17,513 46.67 239,463 32.93 持有至到期投资 195,703 21.88 176,559 24.28 长期股权投资 6,452 0.72 6,071 0.83 其他资产 45,089 5.04 36,581 5.04 资产总计 894,604 100.00 727,085 100.00 本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主要为金融资产。本公司的金融资产主要为债权型投资、股权型投资和
45、定期存款等。本公司有关投资的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与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和公允价值的确定有关。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而非被迫或清算时,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换的金额。本公司在估计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假设为:债权型投资:通常其公允价值以其最近的市场报价为基础来确定。如果没有最近的市场报价可供参考,公允价值可根据观察到的最近发生的交易价格或者可比较投资的最近的市场报价或当市场不活跃时通过估值方法确定。股权型投资:其公允价值以其最近的市场报价为基础来确定。如果没有最近的市场报价可供参考,公允价值可根据适用的市盈率或经修正的以反映证券发行人特定情况的价格/现金流比率估计确定。对于公允价值
46、不能可靠计量的股权型投资,以其成本减减值准备计量。结构性存款:当没有交易活跃的市场存在时,本公司运用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模型定价等估值方法确认其公允价值。本公司使用美元掉期利率做为基准利率计算相应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由于结构性存款的复杂性,当缺少市场公开价格时,使用了大量的专业判断和假设。这些会计估计以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估值方法和假设为基础。定期存款(不包括结构性存款)、保户质押贷款、债权计划投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资产负债表上账面价值近似为公允价值。6.1.1.2.5 投资资产 2007 年,本公司根据市场情况持续对投资组合配置比例优化调整,在坚持以固定收益类债券投资为主的投
47、资策略的同时,提高了权益类投资的投资比例,投资收益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的投资资产为8,502.07亿元,较2006年的6,868.04亿元增加了1,634.03亿元,增长 23.79%。全年实现的总投资收益为人民币 845.80 亿元(总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 2006 年 470.36 亿元增加了 375.44 亿元,增长 79.82%;全年实现的总投资收益率为11.07%(总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初投资资产-期初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期末投资资产-期末卖出回购金融
48、资产款)/2),较 2006年提升了3.02个百分点。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的投资组合按持有目的分类:单位:百万元 2007年12月31日 2006年12月31日 投资资产 金额 占比(%)金额 占比(%)银行存款类 199,684 23.49 231,042 33.64 交易性金融资产 25,110 2.95 37,369 5.44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5,053 0.59-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17,513 49.11 239,463 34.87 持有至到期投资 195,703 23.02 176,559 25.71 保户质押贷款 5,944 0.70 2,371 0.34 债权计
49、划投资 1,200 0.14-合计 850,207 100.00 686,804 100.00 银行存款类 截至 2007 年 12 月 31 日,本公司银行存款类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996.84亿元,较 2006年的2,310.42亿元减少了313.58亿元,减少13.57%。全年实现的投资收益为人民币90.94亿元,较2006年的82.07 亿元增加了 8.87 亿元,增长 10.81%。银行存款类资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07年定期存款到期数量较多。交易性金融资产 截至 2007 年 12 月 31 日,本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51.10 亿元,较 2006 年的 373.69
50、亿元减少了 122.59 亿元,减少32.8%。全年实现的投资收益为人民币308.73亿元,较2006年的54.75亿元增加了 253.98 亿元,增长 463.89%。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根据市场状况,为降低市场波动对本公司的不利影响,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于 2007年下半年降低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比重。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截至 2007 年 12 月 31 日,本公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50.53亿元。全年实现的投资收益为人民币 2.18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截至 2007 年 12 月 31 日,本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175.13亿元,较2006年的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