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拜泉小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拜泉小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1:现在时间的凌晨1点至3点,按古代的五更计算是( )。单项选择题A、一更B、二更C、三更D、四更 2:信息检索根据检索对象不同,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A、二次检索、高级检索B、分类检索、主题检索C、数据检索、事实检索、文献检索D、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单项选择题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4:社会
2、主义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教育。()判断题对错 5:中国老百姓无论怎样穷、怎样苦,也往往要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孩子上学念书。他们很清楚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才可能拥有未来。运用到国家政策层面,毫无疑问,教育只应该是公益事业,是烧钱的事业。 这句话中“烧钱的事业”可以理解为()。单项选择题A、教育是一项非常费钱的事业B、对教育应该投资而不应从中谋利C、对教育的投资可能无法收回成本D、国家应该增加教育投资力度 6:墨家主张教育要“复归”人的本性,一切任其自然。()判断题对错 7: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多项选择题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
3、务难易D、身心状态E、运气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旬叫对句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C、词是唐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D、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在戏剧作品中,供状物叙事之用,是戏剧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9:颜回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
4、响的一致性原则 10:以下园林建筑中,不属于皇家园林的是()。单项选择题A、颐和园B、承德避暑山庄C、圆明园D、拙政园 11: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单项选择题A、教师自编测验B、非测验性测验C、案卷分析D、谈话 12:在中国,()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多项选择题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E、朱熹 13: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中()是信息的提取和输出。单项选择题A、识记B、保持C、回忆D、遗忘 14: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C、教师和学生D、教育领导和
5、教师 15: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概念不同B、对象相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16: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客体B、主体C、介体D、实体 17: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单项选择题A、内部而稳定的归因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18: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多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E、因材施教原则 19: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单
6、项选择题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一致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20:发展性评价重视量化的评价方法。()判断题对错 2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单项选择题A、地藏经B、金刚经C、大藏经D、道德经 22: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是违法的。()判断题对错 23: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单项选择题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24: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可以( )入手。多项选择题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C、提供多种变化,促进
7、知识的概括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25: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单项选择题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26: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目标B、教学结果C、教学测量D、教学评论 27:下列不属于努力管理策略的是()。单项选择题A、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B、激发内在动机C、正确归因D、有问题请教老师 28: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
8、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29: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干扰的影响。()判断题对错 30:我国最早用白话翻译外国小说的周桂笙,曾翻译了一篇外国小说(),被公认为我国第一部直译小说。单项选择题A、巴黎茶花女遗事B、四日C、默D、毒蛇圈 31:师生共享,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判断题对错 32:“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出自下面哪位的观点()。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 33:课外活动呈现出的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自愿性B、广泛性C、多样性D、自主性E、交流
9、性 3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单项选择题A、食品B、烟酒C、生活用品D、书本 35: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单项选择题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 36: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的制定都受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判断题对错 37: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 38: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是()单项选择题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下位学习 39: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
10、是()。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梅伊曼 40:学习者如果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自身内在因素,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影响。 ()判断题对错 41:下列选项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单项选择题A、提问B、划线C、列提纲D、利用表格 42: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单项选择题A、7岁B、3岁C、12岁D、18岁 43: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教育达到失衡状态,这是()教养方式。单项选择题A、权威型B、民主型C、放纵型D、漠视型 44:德育内容决定了德育目标。()判断题对错 45: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能否充
11、分考虑教学情境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46:技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和手段。()判断题对错 47: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判断题对错 48:人格是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其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性格B、气质C、能力D、情感 49: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单项选择题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0: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判断题对错 51:()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单项选择题A、人口的性别结构B、人口的年龄结
12、构C、人口的文化结构D、人口的阶级结构 52: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总目标,对学习时间作出总安排,并列出学习日程安排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53: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单项选择题A、大教学论B、学记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 54: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 )。单项选择题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55:某老师在教“笔”这个生字时,她拿起一支毛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
13、做的,学生说是竹子做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了个“毛”字)。然后告诉学生说:“竹头下面加个毛字,合起来就是笔”字。”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的教学原则。单项选择题A、理论联系实际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巩固性 56:下列哪些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多项选择题A、权威B、民主C、放纵D、信任E、容忍 57:苛勒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判断题对错 58: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工程师的工程设计,都是想象()。单项选择题A、预见功能的体现B、补充功能的体现C、代替功能的体现D、发展功能的体现 59:教
14、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单项选择题A、实践活动B、认识活动C、课外活动D、兴趣活动 60: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单项选择题A、陶行知B、廖世承C、潘菽D、蔡元培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其中凌晨1点至3点为四更。 2: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信息检索根据检索对象不同,一般分为数据检索、事实检索和文献检索。 3:答案B 解析 4:答案错误 解析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5: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阅读文段时会发现“是是”两句表示的是并列关系,因此要想准确
15、理解“烧钱的事业”的具体含义,就应该明确“公益事业”的特点,它与“烧钱的事业”是互为阐述、互为补充的同义项。而B项强调“投资而不谋利”恰好为“公益事业”的特点,因此B项可以解释“烧钱的事业”的含义,为正确答案。 6:答案错误 解析 这是道家的教育主张。 7:答案A,B,D 解析 从内在性维度上看,能力、努力、身心状态是自身内在因素。 8: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散曲作为曲的一种体式,是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供清唱吟咏之用,以抒情为主,也称清曲。 9:答案B 解析 根据这句话的含义和疏导原则的定义,可知其反映的是德育的疏导原则。 10:答案D 解析 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
16、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拙政园屡换园主,直到20世纪50年代,恢复初名“拙政园”,故拙政园为私园,并不是皇家园林。故选D。 11:答案A 解析 略。 12:答案B 解析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 15:答案A 解析 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概念不同。后进生是对学生的一种总体评价,他们通常有较多的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则是一个教育性概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一行为而言的,其主体可能是后进生,也有可能是班级中的优秀学生。 16:答案B 解析 17: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A,B,C,D,E 解析 19:答案D 解析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重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20:答案错误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B,C,D 解析 AE属于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25:答案C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 27:答案D 解析 努力管理策略包括激发内在的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归因、自我奖励等。D项属于学业求助策略。 28:答案D 解析 29:答案正确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
18、睛】最早用白话介绍外国小说,并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直译小说的是周桂笙的毒蛇圈,但真正开我国直译文学的先河的却是鲁迅兄弟。鲁迅与周作人的域外小说集标志着我国直译小说的开始。 31:答案正确 解析 32:答案A 解析 33: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课外活动的特点这个知识点,课外活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组织上的自愿、内容上的广泛、形式上的多样和活动上的自主性。 34: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35: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
19、动机的定义。 36: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C 解析 39:答案B 解析 在世界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他还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40:答案错误 解析 归因于自身内在因素,则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或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象。 41:答案A 解析 42:答案B 解析 43:答案C 解析 44:答案错误 解析 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内容。 45: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长的第三阶段,而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 46: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7:答案正确 解析 人类社会早期教劳是结合的,密不可
20、分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脑体分离,脑力劳动者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从事教育活动,于是产生了学校。 48:答案A 解析 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因而,性格便成为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9: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略。 50:答案正确 解析 51:答案B 解析 略。 52:答案C 解析 53:答案A 解析 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教育论的作者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故选A。 54:答案D 解析 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 55:答案B 解析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6:答案B,D,E 解析 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故B、D、E选项为合理的。 57:答案正确 解析 58:答案A 解析 59:答案B 解析 我国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学生的一种特定的认识过程。 60:答案B 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