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课标下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629642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下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下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课标下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得力助手,实验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需要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因此,教学形式要随之改革创新,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创新;综合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应把着力点放在实验功能的开发上。新的课程观要求:全面的化学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需要训练

2、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最有效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启发式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维的前提,只有通过全面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多次实际训练,才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观察要具有全面性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有些实验在学生做完探究实验活动后,教师有必要再进行探究演示实验。探究演示实验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过程。演示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巩固知识,还能有效地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于高一学生来讲,由于实验基础差,在观察时往往容易被某些新奇的化学实

3、验现象所吸引而遗漏了说明化学变化实质的观察内容。例如,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中,对Na燃烧只注意实验步骤,而忽略了燃烧所产生的黄色火焰、生成新物质的颜色和状态。这种片面性如不克服,将影响后面知识的系统性。 2.通过观察,抓住实验本质 在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下,启发学生如何观察,怎样去观察,怎样由观察到的表面现象通过逻辑分析引导到实验本质,使学生通过一次探究演示实验的观察得到专业知识的同时,观察能力也得到提高。以化学必修1第四章氨的性质一课中浓盐酸和氨水反应的实验为例,本实验是利用HCl气体与NH3反应产生大量白烟证实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法是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上浓盐酸和浓氨水,两者只

4、要靠近(无须接触)就有上述现象。两玻璃棒间的距离是关键,既要保证实验现象明显,又要让学生看清楚两玻璃棒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是冒白烟,其本质是氨与HCl发生了反应。虽不到半分钟的实验观察,通过白烟这一实验现象使学生掌握了氨的化学性质,也巩固了浓盐酸和浓氨水易挥发的物理性质,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利用实验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究把浓盐酸换成浓硫酸、浓硝酸,是否也有同样的实验现象?这样,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程序,着重培养其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传统的教师演示实验一直是按“教师提问教

5、师做演示教师归纳结论”的公式化的过程进行。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克服此弊病,变被动为主动,我采用了将某些实验让给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程序。这时,学生遇到的问题很具体,需要什么药品、仪器,如何操作等,迫使他们必须动脑筋去思考。程序设计好后,让几位设计比较典型的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分析他们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操作是否规范。这样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把注意力都吸引到实验中来。这种实验方法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也可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方法,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牢固掌握学过的知识。 三、学有所用,联系实际,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前后贯穿,并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是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衡量教与学的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如,学到必修1第四章硫和氮的氧化物一课时,有必要补充硫化氢的性质,硫化氢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与实际联系起来。比如,我们南宁前几年有一条臭名远扬的水沟(现为民歌湖),特别在夏天就更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有些工厂往沟里排废水,其中里边有大量的含硫化合物包括硫化氢,又由于硫化氢不稳定且易挥发,故经太阳光照射下气体挥发出来具有恶臭。现在经过综合治理之后已经好多了,现在还有天鹅在那里放养呢。教师注意类似于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既有整体性,又有内

7、在联系,而且还能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中,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获。 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观察的目的是探索与发现,从而达到对事物变化及其规律的认识。中学生因受传统思维方法约束少,正处在思维和想象力最活泼的时期。在教学过程中,其方法和解决问题思路不能受限于教材,更不能死搬硬套,探究实验也是一样的。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可采用多种手段来完成探究实验。如,在学习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中,有关“钠”的化学性质时,除了探究钠在空气中燃烧及与水的反应实验以外,最后还可以探究和某些盐溶液(如FeCl3)反应,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同时有气体放出,而不是钠从其盐溶液中置

8、换出铁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因为钠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NaOH再与FeCl3反应生成了红褐色沉淀Fe(OH)3,这样做会引导学生探索未知实验,培养其创新精神与意识。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跟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努力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促进教师和学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刘美莺.化学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2005(01). (作者单位 韦盛志: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周艳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