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扶绥2018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扶绥2018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1: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单项选择题A、谋划策略B、调节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 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单项选择题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 3:下面对几种文体的有关常识叙述得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诗歌形式多样,就表达方式来说,有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就体
2、裁来说,有旧体诗和新诗B、散文这种体裁,精粹简练,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自然环境D、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 4: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是()。单项选择题A、个性B、好奇C、创新D、努力 5: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单项选择题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浒传故事情节的是()。单项选择题A、温酒斩华雄B、倒拔垂杨柳C、景阳冈打虎D、醉打蒋门神 7:基础型课程
3、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读、写、画B、读、画、算C、画、写、算D、读、写、算 8:教学环境不是学习与教学的五大要素之一。()判断题对错 9: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横向迁移C、特殊成分迁移D、非特殊成分迁移 10:下列关于作家的作品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胡风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国统区文学C、孙犁的
4、荷花淀是反映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D、一代风流、红旗谱、闪闪的红星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 11:少先队队员应为7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判断题对错 12: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 13:物种起源是哪位科学家的名著()。单项选择题A、孟德尔B、拉马克C、魏斯曼D、达尔文 14:技能学习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单项选择题A、讲解B、示范C、练习D、反馈 15:“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结合当前教师自身实践,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
5、教师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辞辛劳B、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不厌其烦地去教导学生C、这段文字充分说明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D、教师要用仁者之心去爱护学生、关心学生 16: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的是()。单项选择题A、文化B、教育C、学校D、知识 17:PowerPoint与Word的不同之处是()。单项选择题A、Word文档不能保存为Web页B、PowerPoint演示文稿不能存为纯文本文件C、Word没有普通视图D、它们之间可以插入对象的类型不同 18:课文掌声写的是残疾小女孩小英获得同学们给她的两次掌声,从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活泼开朗的人
6、。孙老师在学生朗读体悟后问学生:你是如何理解这个故事的?对学生的说法,孙老师并没有给固定的答案。从自主学习的角度分析,与孙老师的初衷不一致的是()。单项选择题A、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可以淡化B、自主学习中学生被期待形成自己的知识C、自主学习要避免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D、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会分析、综合和评价 19: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单项选择题A、发展学生个性B、坚持“循序渐进”C、促进“温故知新”D、加强“教学相长” 20:教学过程的首要事件是()单项选择题A、引起学生注意B、提示教学内容C、唤起先前经验D、呈现教学内容 21:正常的小学生心理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
7、是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存在千差万别,这反映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 连续性B、 差异性C、 不平衡性D、 顺序性 22: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练习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发现法 23: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判断题对错 24: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多项选择题A、定向性与顺序性B、连续性与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均衡性E、关键性 25: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其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单项选择题
8、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26:“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单项选择题A、初期B、中期C、后期D、各阶段都可能 27:把人分为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三种集团或三个等级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孔子 28:江珊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这种行为属于()。单项选择题A、自我认识B、自我反省C、自我体验D、自我调控 29: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趋势。单项选择题A、递减B、不变C、递增D、倒U型发展 30: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多项选择题A、观念性
9、B、客观性C、外显性D、简缩性E、展开性 31: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下列画家时代最早的是()。单项选择题A、阎立本B、唐寅C、郑板桥D、文征明 32:下列作者、作品、朝代对应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诸葛亮诫子书汉B、贾谊过秦论汉C、韩愈秋声赋宋D、王安石捕蛇者说宋 33:“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与之不相符的理念是()。单项选择题A、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精神B、只表扬不批评C、发挥人的主体性D、对人要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 34: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判断题对错 35:根据需要的起源,通常把人的需要分为()。多项选择题A、生理性需要B、物质需要C、
10、社会性需要D、精神需要 36:“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可接受原则 37:心理健康就是无失败、无冲突、无痛苦。 ()判断题对错 38:“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单项选择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9:智商(IO)等于()。单项选择题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C、
11、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40:美国人力资本理论者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A.17%B28% C33%D70%单项选择题 41: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2: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构成一个经验锥形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桑代克C、皮亚杰D、戴尔 43:在学习一份书面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多项选择题A、结尾部分B、都一样C、开始部分 ?考_试_大-在_线_考_试_中心D、中间部分E、不一定
12、4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现教育目的。单项选择题A、关心学生的学习B、教书育人C、班主任工作D、教学 45: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单项选择题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46:某山区的教师林老师根据本地区植物种类繁多的特点,带领教师编写了某某山区的植物的教材,并在全区进行推广授课,这突出体现了林老师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C、课堂教学的组织者D、课堂教学的管理者 47: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单项选择题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准备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
13、 48:在下列操作中,不能打开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操作是()。单项选择题A、右击“我的电脑”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命令B、在“开始”菜单的“文档”选项菜单中选择任意一个文档后,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命令C、在“开始”菜单的“程序”选项菜单中选择“Windows资源管理器”命令D、右击“开始”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命令 49: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我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达50%70%,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B、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状态C、社会安定、经济发
14、展,对外交往频繁D、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比世界上其他民族更富有智慧 50: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多项选择题A、接受B、反应C、评价D、组织E、性格化 51: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单项选择题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52: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实现的。单项选择题A、定势B、讲解C、启发D、迁移 53: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 5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单项选择题A、1862年B、1901年C、1904年D、1911年
15、 55:学校可以实施教育行政处罚。()判断题对错 56: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是()。单项选择题A、社会B、家庭C、学校D、教师 57: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单项选择题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58: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单项选择题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 59: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单项选择题A、相应的背景知识B、概括水平C、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
16、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D、A、B和C 60:顿悟说的奠基人是()。单项选择题A、考夫卡B、魏特默C、苛勒D、托尔曼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2:答案C 解析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体现在:首先,因材施教;其次,教学上的不断更新;最后,教师的“教育机智”。故选C。 3: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小说三要素有: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 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 5:答案C 解析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
17、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答案A 解析 “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 7:答案D 解析 读、写、算,是作为公民所必需的“三基”。 8:答案错误 解析 9:答案D 解析 非特殊迁移又叫一般迁移。 10: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B项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作者是艾青;C项孙犁的荷花淀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D项闪闪的红星的作者是李心田。 11:答案错误 解析 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成为队员。 12: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陶冶法的定义。 13:答案D 解析
18、 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是可以这样说的。”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习需要身体力行。作为教师,就更要做到永无止境地学习。故选A。 16:答案A 解析 康德认为,文化是在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文化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 17:答案B 解析 在PowerPoint中,通过“文件”菜单下的“另存为”命令,可以将演示文稿保存为其他类型的文件但是不能保存为纯文本格式的文件。 18:答
19、案A 解析 自主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主动的思考,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是主导者的角色,所以教师的角色没有淡化。 19:答案A 解析 课堂教学是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所以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而课外活动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正常的小学生心理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是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存在千差万别,这反映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B差异性 22:答案B 解析 主要的教学方法有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迄今为止
20、,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讲授法。 23:答案错误 解析 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4:答案A,B,C,D 解析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5:答案C 解析 教师在讲课时一般要求按照学生的活动规律,有必要地走动和辅之以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 26:答案B 解析 B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期。 27:答案B 解析 柏拉图根据理性、意志、情感在德行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同将人分为三等。 28:答案D 解析 自我调控指对自己的
21、管理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约束、自我调节。 29:答案A 解析 遗传因素在人的一生中,总体上是呈递减趋势的,它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30:答案B,C,E 解析 【解析】该题考查操作技能的特点。操作技能具有动作对象的客观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和结构上的展开性 31:答案A 解析 阎立本是唐代画家,唐寅和文征明是明代画家,郑板桥是清代画家。故选A。 32: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A项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B项过秦论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
22、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C项秋声赋是北宋欧阳修的作品。D项捕蛇者说是唐代柳宗元的散文作品。故本题选择B项。 33:答案B 解析 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表扬激励为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并不是只表扬不批评。故选B。 34:答案正确 解析 35:答案A,C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错误 解析 心理健康不是无失败、无冲突、无痛苦,而是能在这些情况下做有效的自我调整,且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 38:答案A 解析 39:答案A 解析 智商简称IQ。IO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40:答案C 解析 舒尔茨对l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
23、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l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 41:答案A 解析 42:答案D 解析 识记性试题。戴尔(1946)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构成一个经验锥形。(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3:答案A,C 解析 中间部分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影响,一般效果不好。 44:答案B 解析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45:答案D 解析 46:答案B 解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要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林老师编写教材的做法是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的体现。故选B。
24、47:答案C 解析 配置性评价,也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48:答案B 解析 启动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方法如下: (1)用“开始”菜单启动:单击“开始”按钮,移动鼠标指向“程序”菜单项,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Windows资源管理器”菜单项。 (2)双击桌面上创建的“资源管理器”的快捷方式图标。 (3)右击“我的电脑”“回收站”“我的文档”等图标或“开始”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命令。 (4)用键盘操作:按快捷键Ctrl+Esc打开“开始”菜单,利用上下和左右键选择“程序”菜单中的“Windows资源管理器”菜单
25、项,按Enter键启动。 49: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这段时期政治统一、社会安定、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发展都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0:答案A,B,C,D,E 解析 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 51:答案A 解析 各方面内驱力随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52:答案D 解析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 53:答案D 解析 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54:答案A 解析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
26、同文馆。 55:答案错误 解析 56:答案C 解析 略。 57:答案C 解析 58: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A项伽利略对天文学的贡献是自制望远镜,观测到一些肉眼看不见的行星,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性,并没有说明行星的运动和图像。C项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但他不是第一个说明行星的运动和图像的。D项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B项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用科学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打破了基督教之前所宣扬的“神的力量”。 59:答案D 解析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60:答案C 解析 顿悟说的奠基人是苛勒。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