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传统的护理工作程序是造成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护士操作的规范性、医务工作者自身的健康、各种侵入性操作、消毒隔离等问题都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护理工作关系密切,增强感染控制的意识,严格感染管理,可使感染率控制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 新生儿;医院感染;护理行为 中图分类号R722.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a)-136-02 Analysis of the newbor
2、ns hospital infection and the nursing behavior dangerous factors HUANG Yan-hong ( Liwan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17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Analysing the dangerous factors of the newborns hospital infection with the nursing behavi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Retr
3、ospectiv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to analyse the factor of the newborns hospital infection. Results:The traditional nursingprocedure is the main reason of air pollution in the disease room;Standardization of nursing manipulation、self health of medical workers,various invasive operation,disinfect
4、ion and isolation etc. They were the dangerous factors of the newborns hospital infection.Conclusion:The occurrence rate of the newborns hospital infection and nursing work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strengthening consciousness in control of infection,infection management strictly,can make the infect
5、ion rate to the lowest limit. Key word Newborn;Hospital infection;Nursing behavior 医院感染的发生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它的发生有内因和外因,但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和医院的环境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的机会较多。因此,严格规范护理行为,对降低医院感染特别是新生儿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 我院NICU收住的新生儿277例,其中,男170例,女107例。 1.2诊断标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3月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结果 2.1医院感染率 共调查277例NI
6、CU住院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11例,医院感染率4.85%。 2.2医院感染部位及构成比 医院感染好发部位排在首位的是眼,其次是呼吸系统和皮肤,见表1。 2.3 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的关系 住院 7 d以内(包括7 d)143例。发生医院感染3例,感染率2.10% ;住院时间超过7 d的134例,发生医院感染8例,感染率5.97%,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3.1病室空气 3.1.1床距大小对空气的影响由于医院条件所限,病种不同的肺炎、腹泻、败血症等新生儿不能分室居住,各种病原体高度集中,各种抵抗力弱的个体(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也高度集中,造成极大的医原性交叉感染的机会。
7、如腹泻入院的新生儿数天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等,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甚至一个病室数人被交叉感染。实践证明:床距大,感染者明显减少;床距小,感染者明显增加。为防止交叉感染,对不同病种患儿应尽量分室收治,同一种病急性期与恢复期也应尽量分开。 3.1.2人员流动对空气的影响如传统的工作程序的影响。由于新生儿病室工作性质工作人员相对较少,来往流动量大,特别在上午8001100是护士集中进行护理和各项治疗及查房的时间,此时也是空气中细菌数量最多的时间之一。因此,减少工作人员流动的问题,应积极开展新生儿病室的整体护理,由于新生儿病室不设陪护,因此,实行对新生儿的整体护理尤其重要;有计划地接受实习进修人员;严格
8、消毒隔离制度,特别是工作人员出入室要严格执行制度,如入室应戴帽、更换工作服等;建立科学的护理工作程序。如一切晨间护理及清洁卫生等影响空气质量的工作应在800前完成。 3.2接触性污染 3.2.1手的污染护士的双手在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与患儿有着频繁、广泛、直接的接触,若没有消毒隔离观念,即形成接触-污染-携带-传播的过程,给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带来极大威胁。临床上常见一些护士对下班时的洗手一丝不苟,而对在工作忙时为患儿治疗前的洗手却放松或忽视,直接造成患儿感染。本次调查病例中多数为接触性感染,主要是通过侵入性检查和治疗,以及工作人员的手污染导致感染。据报道,由于工作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
9、约占30%1,应引起高度重视。护理工作要求有“慎独”精神,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有为患者负责的观念。护士必须具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和良好的无菌操作技能,每项操作前后都必须认真、彻底、有效地洗手;遇有传染性疾病的婴儿应立即进行隔离,采取消毒防护措施。因工作繁忙无洗手时间保障的,可采用快速手消毒法,并注意指甲缝、手指间等细菌密集处的消毒,对护士的手应经常检测感染情况。 3.2.2物品的污染接触患儿的护理用品及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不严格,忽视对喂奶用具的清洗消毒、配奶卫生及尿布、包被、毛巾等护理用具的一人一品使用情况,也是造成院内感染的原因之一。因此,新生儿被服、小毛巾消毒后方可使用,喂奶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10、暖箱每天清洁,定期用电子消毒灭菌器消毒,新生儿出院后用过的物品及床单位全部更换消毒。定期对物体表面做细菌培养。 3.3护士成为传染源 护士既是患者的治疗护理者,同时又可能成为病原菌的传播媒介。如患流感、肠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护士常常带病工作,对患儿构成了医院感染的潜在威胁。因此,护士应注意个人卫生,如患感染性疾病应暂停其对新生儿的护理。应加强对新生儿科护士的健康监测,定期体检,对有肺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者,应立即进行工作调整。 3.4呼吸道侵入操作的感染 新生儿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使用污染的吸痰器、氧气湿化瓶及吸氧、吸痰导管是常见患儿医院感染原因之一。 3.4.1吸氧的污染与
11、预防新生儿病室收治的患儿80%需要吸氧,氧气装置的消毒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对连续使用的吸氧管道做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5%,90%的氧气瓶中带菌,菌种多达10余种2,培养表明,湿化瓶使用24 h即有菌生长。因此,湿化瓶应每天更换蒸馏水,湿化瓶一用一消毒,连续吸氧的湿化瓶和吸氧管道每周一次清洁消毒,浸泡于0.2%过氧乙酸内1530 min;吸氧面罩用消毒剂擦洗。 3.4.2吸痰的污染及预防需要吸痰的患儿较多时,吸引器由一个患儿转用另一患儿,而且贮液瓶内潮湿、污物较多,细菌易生长,增加了感染机会,所以不能轻视对吸引器的消毒管理。每次吸痰后应及时倾倒污物,对持续间断应用的吸痰负压瓶及连接外导管
12、每日更换消毒一次,换他人用时必须随时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吸痰导管应做到一人一次一管。新生儿重度窒息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气管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呼吸机管道应用消毒液浸泡,每天更换。 3.5静脉输液引起头皮感染、静脉炎 经临床观察,儿科在同期内静脉输液造成皮肤感染、静脉炎,其中新生儿占93%,分析其原因,除与病室空气污染和个体防御机能低下有关外3,还与下列因素相关。 3.5.1穿刺局部消毒不彻底由于新生儿头皮薄嫩,特别是初生儿胎脂多不易清理,经反复涂擦消毒刺激后,易引起局部皮肤发红,影响血管选择。有的护士为了便于血管选择和节省穿刺时间,便减少消毒程序,而达不到消毒目的。预防: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13、,对头皮胎脂厚需要输液患者,应提前510 min用石蜡油擦拭干净。如毛发较多者,应剪去毛发,强调一人一刀一针,严禁多人共用一备皮刀。 3.5.2食指消毒不严造成局部新的污染对于头皮静脉不显露者,护士常采用食指触摸法来寻找血管,虽然有的护士在消毒所穿刺部位时完全合乎要求,却忽视了对食指的严格消毒,触摸消毒穿刺部位后造成新的污染。预防:穿刺部位一经消毒后,如需要触摸法寻找血管时,也应对食指进行严密消毒处理。 3.5.3头皮针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对于静脉穿刺困难者,常可见到护士用一个头皮针经反复穿刺失败后(已经污染),将头皮针悬挂在滴管上,等数分钟换人后对原头皮针经简单消毒仍继续使用,有潜在的引起局
14、部感染的危险。所以在输液过程中,对头皮针疑有污染或脱出需重新穿刺者,必须更换头皮针。 3.5.4头皮针、药液长时间对局部的刺激根据病情需要持续输液且静脉穿刺困难者,护士为了减少麻烦,头皮针在一个部位长时间固定,由于局部受药液和头皮针长时间刺激或污染,常引起局部感染或静脉炎发生。因此,对长时间维持输液者应每24小时更换输液部位及输液用具1次,并尽可能使用静脉留置针。 医院感染是危害患儿健康和影响疾病康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护理工作关系极为密切,因为护士是监控医院感染系统的具体实施和执行者,特别是新生儿科护士应增强感染控制意识,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率控制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牛秀成,张树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88-89. 2史兰峰,常少敏.吸痰装置细菌污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4,4(3):170. 3黎玲,井玉琦,王佩东,等.86例小儿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1):36. (收稿日期:2007-10-3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