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戚墅堰中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docx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627960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戚墅堰中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戚墅堰中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戚墅堰中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戚墅堰中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戚墅堰中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1: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奥苏贝尔认知发现说B、苛勒完形一顿悟说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2:认知内驱力、自提高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单项选择题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3: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4:焦虑是各种神

2、经症的共同特征。()判断题对错 5: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单项选择题A、1岁B、3岁C、12岁D、18岁 6: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单项选择题A、重要力量B、主要力量C、内部动力D、外部动力 7:关于错觉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B、错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心理的原因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 8:维纳认为,学生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包括()多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易E、教师 9:由于人的发展的客观条件不一样,其发展的过程与结果也有差异,这说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的特征是()单

3、项选择题A、顺序性与阶段性B、不均衡性C、个体差异性D、整体性 10:学校与企业的区别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设置目的上的不同,育人与盈利之别B、手段不同C、与政府关系不同D、产出不同E、“生产”过程及内容不同 11: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 12:通过研究和学生有关的书面材料。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的一种方法属于了解学生常用的方法中的()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书面材料分析法C、谈话法D、调查法 13:下列选项中,对“只有内正其心外修其行,才能表里如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若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则必能

4、表里如一B、不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则不能表里如一C、若能表里如一,则必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D、要想表里如一,就必须内正其心外修其行 14: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是()。单项选择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称为()单项选择题A、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6:课堂教学中有交流传递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提问方式B、程序学习方式C、小组学习方式D、研究方式E、讨论方式 17:教师职业道德的文化价值反映了教育对自身文

5、明和社会文明的系统思考和追寻,体现出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意蕴。()判断题对错 1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单项选择题A、起主导作用B、起决定作用C、不起主导作用D、起基础作用 19: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的组成部分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情感的内驱力B、认知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20: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这种教学方法叫()单项选择题A、参观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练习法 21: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单项选择题A、崇高的职业道德B

6、、文化科学知识C、过硬的教学基本功D、教育理论知识 22:()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于此。单项选择题A、教学目标B、教学目的C、测评D、教学策略 2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单项选择题A、主动性B、自我同一性C、勤奋感D、自主性 24: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小学生一般达到了()。单项选择题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5: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 26: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有()多项选择题A

7、、教学目的和任务?B、教学内容?C、时代要求D、学校环境?E、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7:1957年,()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单项选择题A、美国B、苏联C、英国D、法国 28: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多项选择题A、难度B、效度C、信度D、标准化E、知名度 29:个人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看法就是()单项选择题A、自我概念B、自尊C、自卑D、意识 3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31: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人主张教育目

8、的的()单项选择题A、泛目的论B、个人本位论C、无目的论D、社会本位论 32:将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比较方法B、演绎方法C、分析方法D、综合方法 33: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单项选择题A、人际关系B、群体凝聚力C、群体规范D、课堂气氛 34: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表达方式是()。多项选择题A、制度文化B、活动文化C、学校环境文化D、设施文化E、形态和体系文化 35: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人们视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判断题对错 36:晓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发出的声音时,就

9、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属于感觉的哪种现象?()单项选择题A、适应B、对比C、联觉D、统合 37:班级管理的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目的的教育性B、内容的广泛性C、对象的不成熟性D、对象的不稳定性 38: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判断题对错 39: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包括()多项选择题A、强调内容的统一性B、强调内容的实用性C、课程主要内容来自儿童的经验D、课程的主要内容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E、课程的主要内容来自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 40:中学教学原则包括()。多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E、循序渐进原则 4

10、1:作为知识获得的首先环节,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单项选择题A、抽象B、概括C、直观D、比较 42:班马的六年级大逃亡被称为“探索性小说”,其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单项选择题A、情节曲折动人悬念迭起B、充分调动幻想、夸张、荒诞、变形等表现手法C、善用隐喻象征,饱含思辨性和哲理性D、以主人公的内心独自来叙事结构小说 43:教学案例是包含问题与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教学实践。()判断题对错 44:目前我国中小学校与学生家庭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召开家长会B、传递书信C、打电话D、给家长寄送校刊 45: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法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目

11、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B、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的制约C、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D、对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46: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以及()。单项选择题A、社会文化研究B、家庭环境研究C、学校环境研究D、班级气氛研究 47:中学高年级中,最好的教学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特朗普制 48:学记中说:“学不躐等”。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单项选择题A、因材施教原则B

12、、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49: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多项选择题A、课程目标B、课时分配C、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D、学科设置E、学科顺序 50: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单项选择题A、动力B、动机C、条件D、基础 51:一般而言,对学习动饥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单项选择题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 52:教学技能训练应围绕的中心是()单项选择题A、系统的教育理论B、现代教育理念C、教学实践D、教师本人的教学技能现状 53:过度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行为

13、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定等属于哪类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单项选择题A、禀赋优异儿童B、智能不足儿童C、学习困难儿童D、情绪困扰儿童 54: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单项选择题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 55: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理解问题是首要环节。()判断题对错 56: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的论争。单项选择题A、知识与能力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C、分科与综合D、知识与思想 57: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洛克B、夸美纽斯C、赫尔巴

14、特D、杜威 58: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 59: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就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教育理念 60:下列观点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过多的奖励会使学生产生对奖励的依赖心理B、不必要的奖励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C、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D、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对立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奥苏贝尔的代表理论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认知发现说是布鲁纳的代表理论。 2:答案A 解析 3:答案B 解析 道德情感

15、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 4:答案正确 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C 解析 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 7:答案C 解析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其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并且不可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 8:答案A,B,C,D 解析 维纳认为,学生学习成败包括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A,B,C,D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格塞尔认为,人的所有能力都受成长规律的制约,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12:答

16、案B 解析 书面材料分析法是指通过研究和学生有关的书面材料,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的一种方法。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13:答案A 解析 “内正其心外修其行”是“表里如一”的必要非充分条件。A项“若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则必能表里如一”是错误的,这种表述忽略了表里如一的其他条件,使前者成为后者的充要条件。 14:答案A 解析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 15: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6:答案A,B,C,E 解析 研究方式无交流传递。 17:答案正确 解析 从定义的关键词“职业道德”和

17、“文化”去考察定义的正确性,可以发现定义是合理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A 解析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3)学期前(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5)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成年早期(18-30):亲密感

18、对孤独感;(7)成年中期(30-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8)成年晚期(50岁以后):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D 解析 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26:答案A,B,C,E 解析 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有: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时代要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7:答案B 解析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8:答案B,C,D 解析 量表的效度、信度和标准化都属于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29:答案A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31:答案D 解析 孔德、涂尔于、赫尔巴特等人主张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19、 32:答案C 解析 分析方法是指将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法。 33:答案D 解析 34:答案C,D 解析 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形式。 35:答案正确 解析 36:答案C 解析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作联觉。 37:答案A,B,C 解析 班级管理的特点有目的的教育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不成熟性。(资料来源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8:答案正确 解析 39:答案A,B,D,E 解析 40:答案A,B,C,D,E 解析 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因

20、材施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中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41:答案C 解析 42:答案D 解析 班马的儿童小说六年级大逃亡塑造了李小乔这么一位辍学在外的流浪少年形象。他在六年级时离家逃亡,近半年的时间一直在外闯荡,过着名副其实的流浪生活。作者打破传统的惯用手法,以主人公李小乔的内心独自来叙述他与一个叫安丽的14岁少女的旅途邂逅,从而展示了一个少年真实的精神世界。 43: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4:答案A 解析 45:答案D 解析 46:答案A 解析 47:答案D 解析 48:答案B 解析 49:答案B,C,D,E 解析 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1、50:答案A 解析 社会对个体的客观需要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直接动力。 51:答案A 解析 一般而言,将学习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激励作用最大。因为这样会促使他克服自己在能力、运气等方面的固有认识,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进而形成动机激发的良性循环。 52:答案C 解析 53:答案D 解析 54:答案C 解析 55:答案错误 解析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首要环节是发现问题。 56:答案A 解析 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知识与能力的论争。(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57:答案C 解析 58:答案B 解析 59:答案A 解析 60:答案D 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他考试类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