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事专业: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浙江省 151 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推荐人选情况登记表姓 名: 潘 鹏 举 单 位: 浙江大学 部 门: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浙江省 151 人才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二一三年制填 表 说 明一、此表填写者为申报省 151 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候选人。二、第二至第六项栏目内容起讫时间均为 2008 年 1 月至今。其中,获奖栏须填写县市级以上重要奖项,如市科技进步奖等;项目(基金)资助栏须填写县市级以上项目(基金)或重要横向项目;代表论文和著作栏填写最能代表本人贡献和水平的已发表论文、著作(教材) 、译著等。三、此表报送到省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截止日期为 2013
2、 年3 月 30 日。一、基本情况姓 名 潘鹏举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0.6籍 贯 河南省 政治面貌 党员 党政职务文化程度 博士研究 生 学 位 博士 专技职务 副教授毕业时间 2009.3 所学专业 化学工程 从事专业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 2 寸照片,请务必提供)毕业学校 日本 东京工业大学 工作时间 4 年工作单位 浙江大学 化工系 邮 编 310027单位 0571-87951334 手机 15868492991联系电话住宅 传真E-mail 曾入选何种人才工程及层次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在何单位 从事何工作 备 注主要简历2011.32009.42005.102005.4200
3、2.91998.9至今2011.32009.32005.82005.32002.7浙江大学 化工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3M 中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化工系郑州大学 化工学院教学、科研研究学习、研究技术研发学习、研究学习副教授、博导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工程师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学术组织名称 所任职务 备 注学术组织任职情况2012.42011.42006.4至今至今2011.3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中国化学会日本高分子学会客座研究员会员会员二、获奖情况获奖名称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级别 等级 排名 获奖时间浙江大学教学成果奖多举措提升化学工艺学课程质量 校级 二等 5 2012.12注:奖励级别分“国家级
4、” 、 “省部级” 、 “市地级”及“县市级” ;等级指“一等奖” 、 “二等奖”及“三等奖” 。县市级奖项限 4 项。三、获项目(基金)资助情况项目(基金)名称 项目(基金) 来源 项目(基金) 级别 金额(万元) 起始年度 终止年度 排名含生物可降解嵌段的氢键键合两亲性超分子共聚物的胶束化与溶液自组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 76 2013 2016 1基于 ATRP 和点击化学法的生物降解聚酯接枝改性与功能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 25 2012 2014 1生物基聚乳酸结晶中的异相诱导成核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教育部 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基金项目省部级 10 2011 2
5、012 1聚乳酸的表面共价修饰与功能化研究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项目省部级 10 2011 2013 1密 国防预研基金项目省部级 5 2011 2013 1无 浙江省科协“育才工程”资助项目市地级 1 2012 2013 1食品软包装用耐蒸煮油墨与丙烯酸型醇水油墨浙江华宝油墨有限公司 委托项目横向项目 20 2012 2014 1PVB 树脂粉结构剖析与制备工艺分析优化浙江德斯泰塑胶有限公司 委托项目横向项目 40 2012 2014 1PVC 树脂透明性评价及透明料的加工配方设计新疆石河子中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委托项目横向项目 20 2012 2014 1Study on c
6、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L- lactide) and development of poly (L-lactide)-based biomedical materials with high performance日本理工学振兴会 研究助成项目省部级 1.6 2008 2009 1Synthesis and Micellation of Supra-molecular Amphiphilic Copolymers Based on Complementary Nucleobase Hydrogen-Bonding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项目
7、省部级 15 2012 2014 2Eluc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equence-Specific Phenomena of DNA-Grafted Nanoparticles日本文部科学省 新学术领域研究项目国家级 550 2009 2013 4注:项目来源指“发改委项目” 、 “科技厅项目” 、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等;项目级别分“国家级” 、 “省部级” 、 “市地级”及“县市级” 。县市级项目及排名第 4 以后项目限 4项。四、代表论文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期刊号 发表时间 论文类别索引情况影响因子被引用次数1) Temperature-Variabl
8、e FTIR and Solid-State 13C NMR Investigations on Crystalline Structure and Molecular Dynamics of Polymorphic Poly(L-lactide) and Poly(L- lactide)/Poly(D-lactide) StereocomplexMacromolecules0024-9297 2012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国外期刊SCI/EI 5.48 02) Thermoresponsive Micellization and Micellar Stability of Poly(N- Lang
9、muir 0743-7463 2012第一作者国外期刊SCI/EI 4.19 0isopropylacrylamide)-b-DNA Diblock and Miktoarm Star Polymers3) Effects of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on Crystal Modification and Phase Transition of Poly(butylene adipate) in Their Blends: A Novel Approach for Polymorphic Control
10、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1520-6106 2012通讯作者国外期刊SCI/EI 3.70 24) Nucleation Effects of Nucleobases on the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Poly(L-lactide)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1438-7492 2012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国外期刊SCI/EI 1.99 15) Fractionated Crystallization, Polymorphic Crystalline Structure,
11、and Spherulite Morphology of Poly(butylene adipate) in Its Miscible Blend with Poly(butylene succinate)Polymer 0032-3861 2011通讯作者国外期刊SCI/EI 3.44 56) DNA-Functionalized Thermoresponsive Bioconjugates Synthesized via ATRP and Click ChemistryPolymer 0032-3861 2011第一作者国外期刊SCI/EI 3.44 137) Polymorphism a
12、nd Isomorphism in Biodegradable Polyesters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0079-6700 2009第一作者国外期刊SCI/EI 24.1 748) Blending Effects on Polymorphic Crystallization of Poly(L-lactide)Macromolecules0024-9297 2009第一作者国外期刊SCI/EI 5.48 279) Layered Metal Phosphonate Reinforced Poly(L-lactide) Composites with a Hi
13、ghly Enhanced Crystallization Rate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1944-8244 2009第一作者国外期刊SCI/EI 4.53 2710) Uracil as Nucleating Agent for Bacterial Poly(3- 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 Copolymers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1616-5195 2009第一作者国外期刊SCI/EI 3.89 1111) Roles of Physical Aging on
14、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and Induction Period of Poly(L-lactide)Macromolecules0024-9297 2008第一作者国外期刊SCI/EI 5.48 2312) Polymorphic Transition in Disordered Poly(L-lactide) Crystals Induced by Annealing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Macromolecules0024-9297 2008第一作者国外期刊SCI/EI 5.48 5613) Conformational and Mi
15、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y(L-lactide) During Glass Transition and Physical Aging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0021-9606 2008第一作者国外期刊SCI/EI 3.33 1014) Effect of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n Crystal Modifications and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Poly(L-lactide)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
16、ce1097-4628 2008第一作者国外期刊SCI/EI 1.29 4815) Poly(L-lactide)/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Nanocomposites: Prepar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Polymer Physics0887-6266 2008第一作者国外期刊SCI/EI 1.53 16注:类别指国内外期刊、国际会议等;索引指 SCI、EI、ISTP、ISR 等;论文限 15 篇,在业内公认的国内外顶尖刊物所发表论文不限篇数。论文
17、除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外,均不计分。五、代表著作著 作 题 目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书 号 类别 排名注:类别指教材,专著,译著。六、专利情况专利名称 专利类别 批准时间 申请地区 是否授权 是否通过实质性审查 排名用于表面施胶的淀粉改性接枝共聚物乳液的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中国 正在审查 1/4一种大豆蛋白共聚物乳液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中国 正在审查 1/4复合软包装用双组份无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中国 正在审查 2/2注:专利类别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发明专利不限数量,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均限 10 项。七、学术技术工作情况(包括拟开展的重要科研
18、项目或研究领域、年度学术计划、参加或拟参加的国内外培训、重要学术交流活动等,限 1000 字)申请人主要从事生物基高分子等绿色聚合物材料、高分子聚集态结构与性能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简介如下:1) 首次发现了生物基聚乳酸(PLA)的多晶、物理老化、以及无规共聚酯的共晶行为,揭示了其结晶相态结构形成与演变的机理以及其对性能的影响,为结晶高分子加工中相态结构与性能的调控提供理论指导。2) 提出了相容性共混、共晶等调控聚合物结晶相态结构的新方法,基于相态结构调控制备了高性能材料,将 PLA 的热变形温度由 60提高至 110,制备了耐热生物基材料。3) 开发了基于天然大分子的功能、精细
19、高分子材料。首次制备了含 DNA 的温度敏感型共聚物,实现了含 DNA 核壳胶束在基因检测和分离中的应用,开辟了一种基因检测和分离的新方法。申请人近年来发表 SCI 论文 46 篇,其中高分子材料领域顶级刊物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1 篇,Macromolecules 10 篇,影响因子大于 3.0 论文 24 篇。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与引用,论文已被 SCI 他引 558 次,第一作者论文被 SCI 他引 445 次,单篇最高被SCI 引 112 次。其中申请人的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09, 1, 402 一
20、文入选该刊物 2009 年的 Most cited papers;申请人的 Macromolecules 2007, 40, 6898 一文已被 SCI 引 112 次,被引频次在 Macromolecules 刊物同年度出版的 1296 篇论文(含综述)中排第 16 位(在高分子物理领域的论文中排第 1 位);申请人的 J. Appl. Polym. Sci. 2008, 107, 54 一文已被 SCI 引 48 次,被引频次在该刊物 2008 年及之后出版的约 1 万篇论文(含综述)中排第 1 位。申请人受邀担任日本最著名研究机构之一理化学研究所(RIKEN)客座研究员,曾获日本国政府奖
21、学金、中国教育部“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和日本理工学振兴会针对优秀青年学者的研究助成基金,入选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受邀担任 J. Am. Chem. Soc., Macromolecules, Biomacromolecules, J. Phys. Chem. B, Polym. Chem., Polymer, Ind. Eng. Chem. Res., Carbohydr. Polym., Polym. Int., J. Mater. Sci., J. Appl. Polym. Sci.等国际期刊审稿人。拟开展的重要科研项目:今后将主要开展生物基高分子等绿色聚合物材料
22、制备、高性能化、功能化领域的研究,结合正在主持的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拟开展的主要研究项目与内容如下:1) 通过分子链拓扑结构的调控以及加工成型中多晶相态结构的控制,制备高强度、高耐热的生物基 PLA 材料。2) 利用活性配位聚合,合成以结晶性生物基高分子为硬段的 ABA 型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通过链段结晶调控共聚物的纳米聚集态结构,从而制备高性能生物基弹性体材料。年度学术计划:培养期的前三年内,年度计划安排如下:第一年:通过分子链结构与加工条件优化,制备高耐热生物基 PLA 材料。拟参加全国高分子年会。第二年:合成以 PLA 为硬段的热塑性弹性体。拟参加国际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研讨会,拟
23、赴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学术交流。第三年:研究嵌段共聚物的纳米聚集态结构,制备高性能的生物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拟参加国际高分子物理研讨会。八、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限 800 字)基于申请人在生物基高分子等绿色聚合物材料、绿色聚合工艺方面的研究,多项成果已取得了工业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1) 所开发的聚乳酸/亚麻纤维的生物基绿色复合材料已应用于日本 NEC 公司的手机等电器制品中,所开发的金属磷酸盐和尿嘧啶类成核助剂已用于日本 Kaneka 公司和尤尼吉卡公司的生物基塑料(聚乳酸、聚 3-羟基丁酸酯共聚物)制品的成型加工中。2) 利用天然生物基高分子淀粉、大豆蛋
24、白的乳液接枝共聚合,开发了用于纸张表面施胶的生物基胶乳,已在企业实现工业化应用,比传统施胶剂丁苯胶乳节约成本约 40%,预计经济效益约 100 万/ 年。3) 利用天然大分子植物油为多元醇,开发了用于复合包装的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正在中试生产,预计经济效益约 100 万/年。4) 针对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制备和纯化过程中耗水量大和树脂性能差的问题,与企业合作,对其水相沉淀聚合工艺进行优化改进,使每吨物料耗水量降低 20 吨,实现了聚合工艺的绿色化。另外,通过对树脂粉颗粒形态和聚合物链序列结构的优化调控,提高了产品性能,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预计经济效益约 1000 万/年。另外,申请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物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等绿色聚合物材料领域,该类材料及技术是缓解和解决能源危机、地球温暖化和塑料垃圾“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文明”社会,在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公 示 情 况根据浙江省 151 人才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部署文件要求,我单位已对申报人员所填报的申报内容,在单位内部进行全信息公示。公示结果无问题。单位盖章2013 年 月 日单 位 意 见盖 章2013 年 月 日主管厅、局(地、市、区、县)意见盖 章年 月 日专家评审意见签名:年 月 日联席会议审批意见盖 章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