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改革创新的小故事篇一:创新背后的故事用创新写就企业发展传奇的故事 创新背后的故事用创新写就企业发展传奇的故事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振国创新的故事 韩晓军创新背景故事的全景写意李振国与他的创业传奇他是一个发明“疏血通注射液”填补国家动物类中药复方针剂空白品种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一个志存高远、报国为民的共产党员和公益事业的光彩使者;还是一个运用和谐思想管理企业创造发展传奇的企业家。他,就是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振国。走进位于牡丹江市文化街 6 号的友搏药业,一尊寓意着“忠
2、心、诚心、爱心,心心相印”的红色雕塑矗立在友搏广场,与这个有着健康行业特质的制药企业相得益彰。李振国,一个脸上始终带着友善微笑的人,一个质朴、随和间透着刚毅和自信的人。故事,就从他的创业传奇说起八十年代初期,李振国就潜心于动物类中药新药的研究,他以水蛭和地龙组方,针对人类顽疾心脑血管疾病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艰苦科研。从他一头扎进这个连专家都不敢涉足的研究课题那天开始,这个后来被他称为“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几乎耗费了他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时光。千百次失败,科研经费严重不足,让他家徒四壁,两手空空,就连孩子阑尾小手术几百元的费用也让他着急上火,生活和科研一度陷入困境。很多好心人都劝他就此罢手,理由很简单:
3、动物类复方针剂异种蛋白过敏问题,是困扰中药学领域的瓶颈难题,药学专家都望而却步,作为非专业人士破解它的难度不亚于登天。李振国谢绝了大家的劝慰,继续咬紧牙关不惜四处举债,以顽强的毅力刻苦攻关。十年过去,一个具有抗凝血、促纤溶作用的动物类中药复方针剂至于在他的手中诞生,这意味着他不仅破解了药学上的科研难题,还填补了国家空白。1995 年 10 月,友搏诞生,从此,科技产业报国的理想和志向,也在李振国百折不挠的追求下露出曙光。创业发展 15 年,李振国带领的友搏药业,居危思进,不断创新,历经两次重大的体制变革,实现了体制和机制的同步创新。他成功地运用了和谐管理思想,营造出了“企业与员工和谐,企业与市
4、场和谐,企业与国家、社会和谐”的三个和谐环境,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引领到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并极具集团化产业发展潜力的省内驰名全国知名的高科技企业行列,书写了中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典范案例。通过如下一组数字,让我们确信李振国创造的传奇并非传说中的神话:截至 2009 年,企业注册资本是创业初期的 12 倍;2002 年以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年平均增幅超过40%; 企业经济规模和所有者权益与建厂初期比较,均增长了 500 多倍;资产总额与建厂初期比翻了 50 多倍;2009 年人均纳税超过 30 万元,连续多年跻身全省同 行业人均纳税前列;15 年累计为国家上缴税金 3 亿元,是创业初期
5、的 400 多倍;通过资本运作,友搏由单一的产品结构发展为拥有水针、冻干粉针、胶囊、片剂、茶剂五个剂型近 20 个中西药品种的产品系列,还增加了两个国内独家产品。创业以来,依托主导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场营销渠道,友搏直接和间接安置人员就业 2000 多人;15 年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 2000 多万元;截至 2008 年底,企业在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排名第 37 位;2009 年,以跨年度复合增长率 304%的成长速度跻身“中国成长百强企业”第 13 名。2011 年,友搏工业园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同时着手股份制改造,力争尽快跻身上市公司行列的宏伟目标也迈出可喜的一步。一个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征
6、的崭新企业正描绘着更加美好的蓝图。在经济效益显著的同时,李振国和他的团队也收获了诸多企业形象品牌的精神文明成果,成为一笔难得的无形资产。企业先后荣获省重大科技效益奖、黑龙江省名牌产品、黑龙江省用户满意企业、黑龙江省光彩企业、黑龙江省诚信企业、黑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东北三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单位、第三届全国诚信单位光荣榜上榜荣誉单位、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首届全国民营科技创新先进单位、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奖等。李振国也先后获得中国首届发明创业奖、黑龙江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黑龙江省优秀青年企业家、黑龙江光彩企业家、中国红十字自愿者之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百余项殊荣
7、。创新管理现场的故事写生李振国与他的和谐理念故事之一:营造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用真情凝聚团队。李振国对“凝聚和谐队伍”有这样的观点:“友搏的文化是什么,简洁地说,就是高兴和快乐。大家来友搏工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和蔼亲切,和谐相处;企业要把每个员工内心世界的愿望找到,让大家高兴和快乐地去实现梦想,每个人的内心就有了灿烂的阳光,我们就能为共同的事业努力工作,这就是友搏的文化。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关怀员工的生活冷暖和成长进步的故事变得丝丝入情。关心冷暖,体贴凝聚人心。员工家的婚、丧、嫁、娶、病,李振国和班子人员都会送去一份温暖的问候,这项“没有停顿和尾声”的温暖工程已持续了多年从未间断。最有趣也
8、最感人至深的是李振国与员工的特殊的沟通方式。隔三差五他会找些员工亲切交谈,聊家常,谈生活,讲工作,问心情,让员工把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有什么好建议讲出来。有时,和员工一道在餐厅酒店交流,像朋友加兄弟一样促膝谈心。生产车间一线的很多员工都愿意找董事长小聚,有时候董事长没在,他们酒喝到一半了,就打电话喊李振国这个大董事长“买单” ,这样普通的小故事很多,既表现了李振国做人平易和蔼,也折射出一个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朴实无华的沟通艺术。他还在公司内部建立了爱心奖学资金,资助和奖励那些孩子考上大学的员工,减轻他们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负担。创新培训,关怀职业生涯。从创建学习型企业要求出发,企业每年都要把生产停下
9、来,投入大量的培训费用对全员进行岗位技能和职业道德、文明礼仪的培训。每逢此时,李振国都会把新时代最前沿思想及时传递给员工,带动他们整体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此外,公司每年安排专职脱产培训,按照岗位职能指派专人参加专项岗位业务学习、交流活动,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到公司现场讲解,专家台上讲,相互研讨,培训方式新颖而实用。公司还购置了代表先进管理理念的各种电化教材,组织学习和研讨。将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相关法律法规、员工行为规范等学科的培训内容纳入培训之中,强化实际应用效果。有人问李振国:你下这么大的工夫培训员工,如果他不在友搏工作了,跳槽走了不白搭心血了吗?李振国的回答让人深切感知了他的豁达。他说:“
10、将来不管员工走到哪里,培训投入都不会浪费,至少到了其他企业新的岗位一样有用武之地,友搏这样做,对社会也是一个不小的贡献。 ”文化大餐,摆开精神盛宴。2002 年以来,李振国先后为员工修建了高标准的篮球场,安排了乒乓球室,设置了配有大屏幕投影音响设备的多功能厅,为员工开展各类文体竞赛活动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在友搏,从日常体育竞赛到节日文艺活动,从年终岁尾的表彰奖励到全员联欢才艺展示,文化活动贯穿全年的每个时段。多年来,李振国每年都组织全体员工外出旅游,路途远的,他就给员工集体包机往返双飞。转眼几年过去,从美丽的高山堰塞湖到银装素裹的滑雪场,从异彩纷呈的首都北京到旖旎多姿的海南三亚,从代表现代工业文
11、明的华东五市到雄伟绮丽的黄山胜景,无不留下友搏员工难忘的足迹和惬意的笑声,让大家尽情挥洒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更增添了员工对企业的眷恋之情,不仅成为向世人展示友搏人生活品位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也是员工洗去疲惫,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休闲之旅、文化之旅和心灵之旅。利益驱动,兑现温暖承诺。 “我们的老板李振国一点也不抠门儿。 ”这是员工对领头人李振国发自内心的评价。是的,他提出的“先社会、再员工、后股东”的分配顺序,最终成为友搏的利益分配理念,让员工很感动。2005 年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员工的工资薪酬福利待遇也随之不断增加,员工在本地区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始终保持在行业前列。企业每年都按照效益情况及时为
12、员工涨工资。到了年底,股东还按照效益增幅、岗位性质、责任大小、贡献多少给予特殊的“压岁奖励” 。逢年过节,总是周全地考虑好福利发放。女工过节,公司就把礼物和祝福送到每个人的手上。员工们在这样的亲情激励下,更加热爱公司,工作热情更高,自觉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屡屡创造出好的生产经营业绩。用人公正,换来心平气和。友搏创业之初,李振国就立下了一个规矩,任何领导者的亲属都不能进入企业工作,所有员工都要面向社篇二:企业文化理念小故事 13 个企业文化理念小故事 13 个故事之一:安全与隐患的故事碳素厂成型车间 孙宏伟安全与隐患也不知争吵争斗多少万年了,但一直未休战过。召集就象中东和平进程一样,道路还是那样
13、坎坷不平。隐患常常洋洋自得地说:“我不乱则已,一乱就会一鸣惊人,谁还敢小看我?小煤矿我给它搞爆炸过;烟花鞭炮厂我给它搞炸平过;飞机我给它搞坠毁过;汽车我给它搞撞翻过;轮船我给它搞沉没过;就连商场、娱乐场、大森林我都给它搞着火过。我是来无踪去无影,想来就来,愿走就走,谁能奈我何?” 安全听后不得不承认隐患说的都是事实,但不承认这都是隐患的能耐。安全叹息道:“都是那些少数人不重视我的存在,也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记在心上,终于养患成祸,不出事故才怪呢!” 今年九月,隐患钻入成型车间沥青库的烟道里,人们一不留神,我就把烟道点着了,但安全也有欣慰的时候。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已经出台,成型车间加
14、强了安全防范措施,将我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没有给企业造成多大的损失。从根本上解决与隐患长久性争吵争斗的遗留问题,看你隐患还能猖獗到几时? 隐患看到安全生产法后,沉思再三,以后还是小心点为妙,决定躲远点。失去了以往的生存空间,哪还有我的市场了? 隐患看来还是比较知趣的,贵有自知之明。故事之二安全小故事:某书记的安全“金点子”碳素厂成型车间 耿文东“他的安全点子就是多!”许多干部职工这样称道党支部书记。某书记自从担任某企业党支部书记后,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安全管理中,多动脑筋多想点子,使安全工作常抓常新。 某书记面对问题,变压力为动力,想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金点子” 。班前五分钟
15、为使职工上岗前有个好心情,他利用班前五分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采取故事会或小游戏等形式,点评工作重点、安全薄弱环节、职工心态。还将每名职工的“全家福”照片,悬挂在班组的建家板上,让职工在班前班后会都能深切感受到家的温馨;制做 “安全承诺卡” ,把安全环保方针编印成朗朗上口的短语,由职工亲人在承诺卡上签字,使职工每天在工作中能够看到亲人得亲情寄语。“1+1” 安全责任针对职工实际,他探索实行了“1+1”安全责任教育,中心与每个职工家庭都签定了安全自保幸福家庭协议,明确了企业、职工及其家属的安全教育权利和义务,教育职工家属要吹好安全枕边风,吃好全家团圆饭,确保亲人工作好心情。同时,建立事故档案,将
16、事故分析处罚意见通知职工家庭,做到安全事故家庭不知情不放过,把安全责任延伸到了企业和家庭。安全警示某书记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契机,创新“学习+激励” 管理机制,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发生在职工身边的多例侥幸事故,编印了事故案例警示录 ,人手一册。同时,开展“安全深度会谈” ,每天企业干部、班组长、职工三个层次汇谈安全,互相启发自我教育。建立“安全不放心人”排查教育制度,设立安全补习班,凡被亮黄牌者到安全补习班学习合格后方可上岗;亮红牌者找到安全联保监护人签定合同后,方可上岗。并把承诺落实到安全中,开展安全“三不伤害” 、 “四不放过”教育,自觉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
17、不放过,事故责任没有落实不放过,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克服“三违”现象,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某书记点点滴滴的方法,营造了安全教育的软环境。故事之三专家与报酬碳素厂成型车间 孙宏伟企业生产设备坏了,导致停产,请了不少专家,都无济于事。无奈,只好请外来专家,那专家只简单的瞧了一会,然后外来专家就说了一句话,三言两下就使设备运转起来。检修人员不服:你就这一句话,不该拿这么高的报酬。专家说:我为了能说这一句话,我已经研究了几十年,知识的价值是用时间来恒量的吗?难道你们希望我花几个月时间修好它,才能拿这报酬?故事之四分粥的故事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凭什么我要听你的?凭
18、规则。体现规则最好的故事就是分粥的故事。碳素厂成型车间 耿文东7 个人在一起分粥,推举出了一个大家公认的最公平的分粥人。前几天还不错,但是,时间一长,掌勺的人就拥有了一种权力,有了权力就会有腐败,尤其是在没有严厉的规则约束的时候。三五天之后,当一个人对掌勺的人说了几句好听的之后,他碗里的粥就多了一点,他多了一点自然就有人少了一点,就有人饿肚子了。这时,就有人抗议了,说我们不能再用这个人了,我们一人一天轮流分吧。但轮流分的结果是只有分粥的人吃得饱,其他 6 个人都吃不饱。最后大家又达成共识:我们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得了。分粥委员会成立了,在分粥时有人分粥有人监督,最后人们发现这时只有分粥的和监督的
19、人吃饱了,其他 5 个人都吃不饱。最后,这 7 个人终于明白了:让谁来分都没用,最重要的是要制定一个规则,也就是谁分谁就最后一个拿粥。这样,不管谁来分粥,都能做到公平了。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组织,或是一个部门,或是一个团队,都必须用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则远比人的自觉性管用得多。故事之五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碳素厂成型车间 孙宏伟2004 年 9 月,因为赶制产品,某车间炉子严重破损,造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内在质量不合格。经鉴定,该批次产品不能达到某外商的质量要求,被定为不合格产品,经领导研究全部返回流程,企业直接损失达数万元人民币。这起事故引起了管理层的关注,不合格产品全
20、部销毁,有关责任人受到了严厉考核。从这件事情上,提醒全体员工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提高质量意识。故事之六不开隐患车,处处保安全碳素厂焙烧二车间 马留法近日,焙烧二车间天车班员工徐志勇在西五吨天车上正在工作,起吊时,他突然感觉吊钩猛地一沉,凭直觉,他判断出是钩头出现了故障,随立即停车。经检查发现,钩头一侧固定夹板的螺丝松动、滑脱,如不检修,钢丝绳有脱槽的危险。他立即向班长汇报,并通过值班室联系钳工处理,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不开隐患车,处处保安全” 。该车间通过班前会、车间班子成员参加班组安全活动等形式,向员工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分析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工作中应注意
21、的安全事项等,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车间现有配备先进的多功能天车两台,五吨天车五台,堆垛天车一台。日常工作中,要求天车工在车上交接班, “不开隐患车,处处保安全” ,有问题在交接时当面清楚,该处理立即联系处理,不留隐患。车间主任熊辉在车间班前会多次强调:“生产耽误了可以弥补回来,可是因为车况不好,存有安全隐患,出现安全事故,不管是对员工的人身,还是对生产设备,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安全是天,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与每位员工息息相关,实实在在的,要落实到车间的每个岗位,体现到具体工作中。 ”正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目前车间的安全工作已深入班组
22、,深入到每位员工的心中。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了, “三违”现象没有了,形成了较为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促进了生产安全的有序进行。故事之七企业文化质量创新小故事碳素厂焙烧二车间 马留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是员工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了质量,企业就没有了市场,员工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这道理都懂;另一方面是靠每个岗位员工用自己的双手干出来的。事无巨细,凡是能提高质量的措施都要用到实际工作中。这道理明白!这不,焙烧二车间调温工序开展质量文化创新活动以来,调温岗位的员工无论是开展有关质量的讨论,还是做一件能提高质量的实事都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无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23、”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就从其中最平凡的一件小事说起吧。调温工序在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填充料氧化问题填充料湿度太大或是颗粒太大,都容易引起炉表面覆盖的填充料氧华、着火。这时若不及时覆盖填充料,极易使制品氧化,出现氧化这一废品类型。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都是由调温工叫来多功能天车放料补料。但这次对调温工序乙班的一名普通员工齐魁来说,就不那么好使了。他在上炉上巡视时发现,二系统北一料箱有氧化现象,而东多功能天车正在检修,只剩下另一台多功能天车还要急于完成当班生产任务。怎么办?是等着放料还是自己动手补料?幸好氧化面积不大,齐魁没有多想,他急忙找来桶和铁锨,顾不上炉面上的炙热和粉尘,就近丛熟坯链式
24、输送机下面掏填充料,然后一桶桶的倒在氧化面上。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淌,他全然不顾,直到确信该处不会再氧化为止。这只是调温工序的员工日常工作的缩影,是再平凡不过的小事。但正是这样看似简单、平常的小事,却在保证着焙烧制品的质量。从近几个月质量报表看,制品的氧化几率很低,完全在可控制范围内。类似这样的小事还很多很多,类似这样提高产品质量的小事在焙烧二车间其他班组也越来越多。故事之八我为降本增效做贡献碳素厂焙烧二车间 刘海涛“料仓上部发现一个漏洞?”7 月 15 日 上午 ,钳工班钱晓虎和李红强在日常的天车巡检中发现西台多功能天车料仓上部的大盖上有一个鸡蛋大的漏洞,这一漏洞严重影响了多功能天车的吸料能力
25、,巡检完毕后,他们立刻把这个问题报告给了班长。车间在接到反映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拿出了检修方案:更换料仓大盖,具体细节由钳工班检修人员操作。料仓大盖重 100 多公斤,料仓距地面有十几米高,如何将这笨重的铁家伙运到料仓上部?在过去,只有请求车间派辆吊车,这样既省力又省事,可是班长张帮武站出来对大家说:“大家伙想一想,一台吊车一个台班 1600 元,半个台班也就 800 元,我们仅仅吊一下就花去车篇三:创新重要性的事例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也刚刚开完,在部署落实明年的经济工作。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好像和以前的提法有点不一样,以前有些文件讲把改革贯穿于经
26、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好像把创新两个字摆到前面去了,是不是有更深的含义?后来我请教了有关起草人,起草人说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多。但是可以看出,在经济结构调整当中创新的重要性,在三中全会的通报当中有很长的一个篇幅讲到创新问题,建议健全鼓励原始创新、基层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一个很长的篇幅。但是这里面
27、的每一句话,恐怕都是一篇大文章。张国宝:我可能没有前面三位老前辈他们那么高的学术造诣,从理论上、法制上来进行尝试,我只能讲故事,从我自己的工作实践当中碰到一些什么事,有什么感悟和大家进行一些交流。张国宝:最近由于工作关系,我到美国去看什么呢?我们第三代核电的一个最关键的部件组泵,组泵就跟人的心脏一样,核电站也是这样,从它开始运转,它里边的泵就不断的泵,就好象把人的血液在身体里循环一样,一直到核电站退役都在工作,如果它不工作了,心脏就不跳了,可见这个工作的重要。一了解这家公司,他的创始人是发明飞机的怀特兄弟,发明飞机以后,他自己就设立了一个飞机制造厂,曾经在美国历史上是美国第二大企业,但是现在这
28、个 EMD 公司很小,后来波音这些飞机制造企业起来以后,他就竞争不过他们,就改为生产汽车的某些零部件,当然也是很重要的零部件。后来转到现在,生产核电站的组泵,当然也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但是企业的规模和当年来讲已经小了很多。所以我就有一个很大的感悟,在工业领域当中要当一个百年老店,我感到实在太难了。张国宝:近两年可能大家都注意到科达、摩托罗拉、最近索尼也不行了,诺基亚这些曾经的世界品牌逐渐的推出了历史舞台,或者没有了,或者被别人兼并了。这个诺基亚在移动通信发展过程当中,其中起过很好的作用,也是一个世界上销售手机最多的一个企业,克强同志当副总理的时候,我陪同他到诺基亚,诺基亚的总裁在他们的会所,
29、一个非常漂亮的河边上请克强同志说话,我这个人有时候嘴不大把门,我就和诺基亚的总裁讲,我说现在听说一个苹果,中国很多人在讲苹果,我说诺基亚会不会哪天被人家竞争过了,你不行了?我讲这个话,总裁脸上就很不高兴,就说了我们不怕,他竞争不过我们,如何如何讲了很多。我说怕不怕不是你说了算,是市场说了算。很多中国人都谈到要买苹果手机,没有说要买诺基亚手机,我说你得注意到这一点,这一回谈话不是很高兴。但是后来不幸让我言中,不管他自己愿意不愿意,诺基亚被别人兼并了。大家已经看到在手机领域当中,苹果也好、三星也好,就开始崛起。所以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张国宝:我经常告诫中国的一些企业,我说你们在某一个时间可能很辉煌,
30、但是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自傲,要如履薄冰。在这个时候今天你的产品很畅销、很名牌,也许过一段时间你就退出历史舞台了。这样的历史在我的工作生涯当中也非常之多。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不会造彩电,凡是有机会出国的人都弄个指标,首选买一台彩电。所以国家下定决心要搞彩电,后来果然把彩电产业建立起来了,这里头实际上很复杂,因为做一个彩电,不光是大家看到的一个整体,要有一大堆东西都武装起来。曾经我们国家彩色显象管的电视剧变成了世界第一,年产 1000 万台,而且出口在世界上也独占鳌头。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液晶了,国内企业就在考虑,液晶将来会不会代替显象管,也开了研讨会,当时我也认识几个在彩电行业的大佬,比如说波壳,他的
31、老总叫李恩,很多大学都请他叫演讲,我说液晶出来了,会不会哪天代替你?他说不会的,起码 20 天不会有问题,尽管这样国家还是搞了论证,请了业内最顶尖的一二百名专家论证中国今后显示屏的发展方向,最后的结论专家们说液晶代替不了显象管,结论是这个结论,说这个液晶只能用在笔记本电脑、小屏幕上,21 寸以下,太大的 35 英寸以上还得用等离子,中间这一档 21 英寸到 35 英寸左右还都用显象管,这是专家们的意见。现在回想起来,专家的意见也有局限性。而且专家举出了很多液晶的问题,比如说屏幕做不大,耗电等等。但是他们讲的问题,后来恰恰是液晶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最后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韩国、日本八带线、九带线、
32、十带线都出来了,我们中国现在虽然也有京东方这样一些企业还可以也做了,但是跟人家还有差距,市场占有率从我们原来 1000 万台电视剧,但是现在显示屏很多都是国外的。跟专家们的论证不一样,并不是大家想象的笔记本电脑,液晶屏越做越大,而且也很清晰,并不是专家说的那种情况。那么原来的那些电视机厂基本上不行了。这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张国宝:像这样的例子远不止,我们的数码相机也是这样。刚开始有数码相机的时候可能就几十万象素,后来一二百万象素,个头也不大,很小,大家玩玩。但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也写了个东西,就是说要重视数码技术的发展,后来也组织过专家论证,专家们说数码相机不可能代替光学相机,第一没有它清晰
33、度高、第二想扩大这样,已经形成了全球的服务体系。北京市来讲多少个街道有一个洗相店,早就给你准备好了,所以就把它否掉了。我还坚持让他们搞这项,我这流言蜚语也出来了,张国宝喜欢照相,所以他让我们搞这个东西。当时领导拨了 1000 万研究数码相机,但是 1000 万搞不出什么玩意儿。张国宝:尽管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目前来讲跟别的国家在数码技术上的竞争,我们还是比人家晚了一个节拍,这么大的市场,我们没有抓住。我举这个故事,就是创新的重要性。张国宝:我再讲两个故事。一个是华为,华为任正非、孙亚风(音)他们几个人创业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们,一直到现在很了不起。早年的时候,刚改革开放我和一些领导人出访到了
34、一些国家,我和赵东晚(音)同志,陪他到日本去重数字交换机,叫模拟式交换机,日本人淘汰下来的。那时候华为开始有几个人创业,那么我们到了加拿大去参观北方电信,他就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边境上有一片风景优美的风景区,有湖泊,生活条件非常好。有 4000 个研发人员,其中也不乏中国在美国、加拿大留学,留在那里工作的人。当时我一看以后,我的心基本上凉了,我认为可能中国,我这辈子可能看不到我能赶上人家的希望。首先硬件条件我都没办法提供给我们的研发人员,他那个地方能够吸引那么多的科研人员,我们哪有那个条件?我们暂时做不到。所以我觉得估计在我这辈子没有多大希望了。但是我预计错了,现在的华为早已经把北方电信竞争过了,
35、北方电信现在没了。当年的那一批北方电信、网讯(音)这一批企业现在很弱势了。张国宝:华为为什么能做到这样?我也搜集了一些材料。华为确实在创新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我也搜集了一些数据。2012 年华为销售收入是 2201 亿人民币,研发费300 亿人民币,占销售收入比值 13.7%。一般讲国际上企业如果能拿出 3%的销售收入来搞研发就不错了,但是 5%的话更好了,说明你重视研发。但是华为的研发费用比例高达13.7%,这个在一般的工业企业当中可以说非常少。同时华为也认识到自有知识产权技术的重要性,开展了专利技术战略,他们老跟人打官司,大家都知道,原来斯特在路由器上跟人打了一场官司,最后庭外和解,但是这
36、个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他们意识到了自有技术的重要性,所以就开展了叫做专利技术战略。到了 2012 年底,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 41948 件,其中在外国申请的专利是 14494 件,累计获得专利授权 30240 件。所以正是由于高强度的创新投入,华为能够成长为一个世界瞩目的高技术公司而脱颖而出,但是它可能还有别的一些因素,但是我认为创新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华为并不是很寄希望于政府对他的支持。张国宝:华为稍微小有名气的时候,朱镕基总理曾经到他那个地方去看,一看了,人家介绍不错,朱镕基马上表态,你要什么条件我支持你,你资金紧张,给你解决 3亿人民币贷款好不好?他当着朱镕基面说好好。但是我看得出来他
37、并不是很积极。等到回来以后,我们坚决落实朱镕基指示要给他贷款,他不要,他不愿意跟你挂得太紧。到现在他都不上市,所以他并不是非常希望你这个政府一定要跟他挂得那么紧,相反他在创新上下了很多工夫。张国宝:再讲一个我自己经历的另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没有华为那么有名了。山东烟台的万国(音)公司,当时还是在华国锋那个时候,我们国家要引进 13 套成套装备,烟台合成革厂,每个人有一个小黑皮包,那个时候中国人不会做,所以就引进了。合成革是什么东西做的呢?MDI,带了 1 万吨的做这个东西。后来这个玩意儿用途很广,比如说汽车里面的内饰,包括董明珠你们搞的冰箱的制冷绝缘的那一部分,都是 MDI 做的,用处很多。
38、在第八个五年计划当中,国家计委列了 5 个项目要搞这个 MDI,一个是辽阳、一个是淄博、一个是淮安,还有一个烟台,还有一个我记不清了,每个规模都很大,5 万吨,不会做就引进。结果 5 年计划列在本子上列了 5 年,5 年计划完了以后,一个都没列进来,别人知道你中国不会做,不转让。那个时候只有 6 个国家,8 家企业可以生产这个东西,最知名的就是德国的拜尔,还有一个黑斯曼公司比较有名,剩下的都是小喽罗,像匈牙利也有一个。他们认为你中国不会造,市场很大,5 年过去了,没有一家公司。烟台就是从 1 万吨放大到 4 万吨,后来又放大到 8 万吨。外国看中中国市场,但是他要独资,他不愿意和你合资,拜尔就
39、想来中国投资,后来选到了上海朝京(音) ,那个时候全世界单线最大规模 15 万亿,谈了好几年下不了决心,弄得我们非常烦,但是你没办法,你不会。这时候烟台找来了,说我们 8 万吨成功了,你能不能支持我们搞到 16 万吨?我说行,但是我说我不懂,你告诉我知识产权是不是你自己的?会不会打官司?我说打官司你负责。第二个你有没有把握,他说有把握。我说有把握就行,你去干。他就首先选择宁波大蟹岛(音) ,当时搞了一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42 万吨的一条线,已经超过了拜尔,最后成功了。现在在大蟹岛(音)已经是 100万了。这个产品不仅冰箱、皮面子这些东西,还包括一些军用产品,还包括建筑房屋,房屋的那个模块式的房
40、子,就拿他这个材料来做。后来又兼并了匈牙利的一个公司,成为中国走出去,兼并国外公司的一个成功案例,现在已经是在东欧一个比较好的企业,匈牙利政府也很高兴。原来烟台这么一个小厂通过自己创新,变成这个领域当中,把这些大牌都甩在后面,成为世界产量最大的,而且目前仍然生机勃勃的这么一个企业,我觉得创新在里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杨为同志你们要搞这个说推荐一个企业,我曾经推荐他,让他们来讲一讲,后来我也找了他们。第一说时间来不及了,第二人家也不愿意来,人家要低调做事。这又是一个例子,创新的重要性。张国宝: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努力,我觉得中国的整体的工业技术水平实际上有了飞跃,我们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总体
41、来看,应该看到中国整体工业技术水平已经跟世界的技术水平有大大的缩小,而且在有些领域当中达到,甚至于超过世界性的水平,这一点我们也要看到。就整体来讲我也给大家提供一些数据,就拿机械制造业为例,2000 年我国机械装备的工业总产值是 1.44 万亿元,2005 年达到了 4 万亿元,增加了很多了,从一万多增加到4 万多;2010 年达到了 14.38 万亿,又翻了 3 倍到 4 倍,年均增长 25%;2010 年的资产总额达到 4.4 万亿,十一五比十五翻了一番,相当于 5 年再造了一个机械工业,这是很了不起的,反映了我们制造业的进步。根据统计 2009 年机械产品的销售额达到 1.5 万亿美金,
42、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大国,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85%。我原来分管过的能源领域也是这样,近十年来我国能源工业快速发展,也得益于我们的创新,我们装备的国产化。张国宝:从 2004 年起,我国平均以每年 1 亿千瓦的装机速度增长,创造了奇迹。不仅国内的电站全部采用了国产设备,2008 至 2012 年还分别出口发电机组 1452 万千瓦、1540 万千瓦和 3012 万千瓦,这个数量有多大。最后一年2012 年是 1584 万千瓦,比前一年有所下降。五年共计出口了 9236 万千瓦,向印度出口就达到 4639 万千瓦,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力设备的提供者。可以看到我们装备制造业的进步,是
43、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么多数据可能有些同志没有什么概念,我就给大家讲,80 年代的时候,那个时候举全国之力为 500 万千瓦而奋斗,全国就干 500万千瓦。我们光一年出口 3000 多万千瓦,一年装机就到了1 亿千瓦。英国装机容量大概 7000 到 8000 万千瓦,中国每年装机容量超过英国,不是一年两年,是连续 5 年、6 年、7 年以这样的速度来发展。过去有人讲过买是买不来一个现代化,我现在深有体会,如果当年没有搞创新,我们自己能做这些设备吗?即使有那么多外汇,拿到国际市场买,买一万千瓦的发电设备没有。张国宝: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今年大家注意到没有?羊肉涨价比猪肉要快,什么人吃羊肉?少数
44、民族。所以羊肉涨价快了以后,民族同志有意见,希望能够平抑羊肉的价格。中央也很重视,我们有那么多外汇储备,我们拿点钱买不就完了吗?大家都同意。结果一买发现国际市场上没有那么多羊肉,市场流通的羊肉能够贸易的就 10 万吨,而且你一买可能价格就上升起来了。如果我去买,也可能把发电设备的价格就提高了,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定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张国宝:我前几天碰到了我一个老朋友,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的市委书记蒋洪昆(音) ,原来他在南京当市长。他主动给我谈起一件事情,他就讲苏州从 2000 年到 2010年这 10 年当中业绩非凡,一共投入了多少要素呢?10 年当中苏州一共投入人力 350 万人,包括外来的民工到苏州就业的。使用土地 104 万亩,就是说有 104 万亩土地从农用地转为了工业用地,创造了万亿元的产值,本级财政收入增加了 1000 亿元,可以说苏州是咱们改革开放非常佼佼者的一个城市,这些数字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但是他也讲到了,这种靠要素高强度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维持了,你怎么还能拿出 104 万亩地来?拿不出来了,没有了。那么下一步苏州靠什么来发展?只有靠体制机制的创新,靠科技创新才能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不能靠原来的要素投资,增加人、增加土地、增加投资,单靠这个不行,一定要靠体制机制的创新、要靠技术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