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农村中华粉笔第一村刘大锋应城刘垸粉笔村粉笔村的故事.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23219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华粉笔第一村刘大锋应城刘垸粉笔村粉笔村的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中华粉笔第一村刘大锋应城刘垸粉笔村粉笔村的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中华粉笔第一村刘大锋应城刘垸粉笔村粉笔村的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粉笔第一村刘大锋应城刘垸粉笔村粉笔村的故事刘大锋特地为刘垸粉笔赋诗一首: 七律黄滩景春台湖尾尾溜春鱼,碧畈条条润夏渠。赤岸林幽鸣曲径,黄滩酱馥叩皇居。棉花有誉三村种,粉笔无尘半宇书。物阜人明歌景秀,情东富水伴民舒。让刘垸村的粉笔走到全球甚至全世界就是这样的一拨年轻人,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刘垸村,希望能够帮父辈把粉笔卖到全国甚至全球世界上去,希望把祖祖辈辈传统的产业,发扬光大,让家乡人都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这样粉笔面临着夕阳产业,但是回家乡创业的大学生刘大锋却要让粉笔成为朝阳产业,他正在自信的在家乡的产业道路上改变着家乡的发展,带领家乡刘垸村人一起走上幸福的大道上。中华粉笔第

2、一村的由来和发展历史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被评为“乡土拔尖人才”的刘大锋在刘垸村粉笔产业发展的两个节点起了关键作用引进先进模具和彩色粉笔制作工艺。最初,刘垸村制作粉笔的模具是由两块木板拼起来的,只有几十孔。后来,刘大锋到当时国内粉笔生产的技术前沿南京学习,带回当时更为先进的 360 孔模具。当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手工作坊生产粉笔,每年做 200 至 300 吨石膏粉笔,就近销售到天门、汉川、孝感。看到有利可图,越来越多的农户学着做起了粉笔。但直到 1989 年,刘垸村只有刘大锋能制作彩色粉笔 其他农户的粉笔都是单一的白色。1989 年,刘大锋接到来自墨西哥和马来西亚的两笔 3 万箱粉笔的外贸

3、订单。当时都是作坊式的家庭加工厂,刘大锋自己生产能力不足,他便趁机向村民公开了彩色粉笔的制作配方和工艺,与 100 多户村民共同完成了外贸订单。从此,少数人的生意变成了全村的产业。刘垸村“一村一品”的粉笔产业雏形逐渐显现。刘大锋指着自己的一幢楼房,笑眯眯地说:“我家也没种地,就靠做粉笔,20年前就建起了这房子。 ”如今,刘大锋在应城城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全村 385 户,有 340 户从事粉笔生产,占国内市场份额的 30。2005 年,全村粉笔行业产值 18 亿元。这就是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 一个因粉笔而闻名全国的小村,号称“中华粉笔第一村” 。一个人与一个产业粉笔,是刘垸村的传统产业。刘垸村人

4、多地少,人均几分地。解放前,刘垸村集体就开始利用应城“三宝”之一的石膏资源制作“浆粑” ,用来给糙米“加白” 。 “浆粑”的制作工艺与粉笔类似,至于谁是最先转型做粉笔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刘垸村民众说纷纭。但现在的刘大锋无疑是最早的一批。 “没有刘大锋,就没有刘垸粉笔产业的今天!”有人这样评价刘大锋。“目前,村民人均纯收入在 4500 元以上 95 以上的农户住进了楼房。”刘大锋感慨地说。记者的话:刘垸粉笔,是农村能人利用地方资源发展经济的一个典型。在农村,一个产业往往就是在一个或数个刘大锋这样的能人带动下兴起的。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选好像刘大锋这样的“乡土拔尖人才” ,从某种程度上说,就

5、是选好了一个产业。一个产业与一只“无形的手”告别了“小打小闹”的刘垸粉笔,迎来了大发展时期。“现在一户年产 2 万箱粉笔,都超过了原来全村的生产能力。 ”刘大锋介绍,目前全村的饱和生产能力在 150 万箱以上。随着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张,本地粉笔市场立即趋于饱和。此时,刘垸村人果断地走出去跑销售,100 多个经销人员陆续开赴全国各地,订单也源源不断地飞回来。但另一个问题又凸显出来 外销面临着运输成本过高的问题。黄滩镇政府多次派人外出考察后,积极动员大户外出办厂。目前,刘垸村在北京、云南等 23 个省市区建立了生产基地,有效开拓了外地市场 1998 年 5 月,刘大锋黄滩粉笔集团公司组建成立。这是黄

6、滩镇把粉笔产业做大做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一大举措。公司成立后投资上马膏粉厂、包装厂、印刷厂等项目,在原有单一的粉笔加工基础上,走出了一条集生产、模具开发、印刷包装、运输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路子。与粉笔集团同时成立的还有粉笔协会,协会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并共享市场信息。为叫响刘垸粉笔品牌,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黄滩镇通过粉笔公司和协会 实行原料、工艺、包装、品牌“四统一” ,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提升, “文峰”牌粉笔,文华牌粉笔,在市场上声名鹊起,系列产品畅销国内,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记者的话:一家一户的生产,如何与大市场衔接?黄滩镇巧用市场这只“无形的

7、手” ,把分散的家庭作坊拧在一起,规避了风险,壮大了产业,发展了生产力。一个夕阳产业和一个村的未来“粉笔产业是夕阳产业。 ”尽管刘垸村的粉笔产业红红火火 刘大锋却抛出有些悲观的观点。刘大锋的观点来自于粉笔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原来每家都是铆足了劲地生产 现在多数都是做做停停。经销人员在外面拿订单也越来越困难。粉笔协会成立后 曾试图不断拓展粉笔的应用领域 相继开发出了玩具粉笔、医用粉笔等新产品。普通粉笔也发展到微尘、无尘两大系列 20 多个花色。刘大锋生产的高档微尘粉笔,颜色鲜艳而不上手,主销上海等国内高端市场。普通粉笔一箱 50 元左右,而他的微尘粉笔卖到 150 元。刘垸村目前的主导产品“文峰”

8、牌微尘、无尘粉笔,产销量居全国首位。 “这些只能延缓 衰落的过程,却不能改变衰落的结果。 ”刘大锋分析,现在粉笔厂越来越多 学校使用却越来越少 多媒体教学设施正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尽管开发了一些新产品,但市场前景不明朗,也远远满足不了村民庞大的生产能力。一方面担忧,一方面又信心十足,刘大锋说,我们可以把小小的粉笔做成亿元产业,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记者的话:“夕阳产业”总有没落的一天。当一个村子失去了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何在?如何让村民安居乐业?这不仅仅是刘垸一个村面临的难题。就像刘垸村成为“一村一品”的范本一样,我们希望刘垸村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范本衰落的过程,却不能改变衰落的结果。 ”刘大锋分析,现在粉笔厂越来越多 学校使用却越来越少 多媒体教学设施正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尽管开发了一些新产品,但市场前景不明朗,也远远满足不了村民庞大的生产能力。一方面担忧,一方面又信心十足,刘大锋说,我们可以把小小的粉笔做成亿元产业,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记者的话:“夕阳产业”总有没落的一天。当一个村子失去了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何在?如何让村民安居乐业?这不仅仅是刘垸一个村面临的难题。就像刘垸村成为“一村一品”的范本一样,我们希望刘垸村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