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农村公路管护机制调研报告浅谈农村公路管护机制必须创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黄织铁路的建成通车,更是全县交通史上的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加之黔织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据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县在 2015 年前即“十二五”期间将建成黄织、织纳水、林织、叙织、黄织复线等多条铁路和黔织、厦蓉、毕织等多条高速公路,与目前过境的两省道和县乡公路一起构成_县大交通网络,制约_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更使_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将在试验区新
2、一轮改革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现状及未来规划2在全县大交通网络中,县道、乡道和通村公路将发挥连接县城乡镇村组户的基础性作用。截至_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为 2308.834 公里(油路) ,其中:县公路 246.567 公里(县道油路:235.226 公里) ,乡公路 281.954 公里(乡道油路:120.391 公里) ,通村公路1780.313 公里(通村油路:12.98 公里) 。按照县乡公路“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十二五”期间:一是在全县县级公路油路化全面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县乡泥路改造,目前乡公路泥结碎石路面还有 161.563 公里,按当前 85 万元
3、/每公里计算,需要建设资金约 1.39 亿元。二是进行通村油路改造。全县通村公路总计 1780.313 公里,在“十二五”期间要完成通村油路率 60%以上,预计总里程 1068 公里。按照现在物价水平,平均每公里造价在 65 万元左右,工程量较大的特殊地段将超过 65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每公里 35 万元,需要地方政府配套 30 万元左右) ,预计要完成“十二五”期间通村油路建设任务,县政府需要配套 3.2 亿元。以上两项计需建设资金 4.59 亿元。 二、农村公路管护存在的实际问题 公路建设资金是摆在县政府面前的一个问题,而农村公路管护是否到位又是关系已建公路能否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的问题所在。
4、建设是基础,管护是关键。农村公路有着线路多,里程长,分布广,密度大的特点,单纯依3靠国家补贴或地方自筹都面临着养护资金、养护机制等矛盾。因此,如果不及时探索和研究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的养管机制问题,将严重制约公路拉动经济和推动地方发展作用的发挥。在对全县 32 个乡镇进行通村公路管护情况的专项检查中,从实地检查和各乡镇反映的情况看,现阶段全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包括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水毁路段治理经费。按照 20_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时所确定的农村公路管护经费标准,县公路年公里标准为油路 6000 元、泥结碎石公路 20
5、_元,乡公路年公里标准为油路 3000 元、泥结碎石公路 1000 元,通村公路年公里标准为 600 元。县、乡、村公路管护经费分级近按比例承担,其中县政府承担 80%,地区承担 20%。通村公路省公路局每年每公里补助 500 元。今年县财政预算公路养护资金 242 万元,目前已到位 180 万元。随着物价不断上涨,养护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通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经费更加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通村公路才是真正涉及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大部分老百姓都生活在农村,所以通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但养护经费是严重不足的。有关部门提出“一分建三分养”,没有经费是做不到的,按照现在物价水平,每年每公里
6、至少需要 3500 元4才能真正养好和管好。据估算,全县农村公路要达到保畅的基本要求,以 2300 公里计算,管养资金缺口约 800 万元。二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受到建设资金投入、施工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已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在自然灾害来临如大暴雨袭击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垮塌、桥涵冲断等险情,严重威胁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据统计,至今年 6 月底,全县共有 15 条县乡公路遭水毁,涉及路面恢复 41673 平方米、坍方清理 4.4 万立方米、砌体工程 1.2 万立方米,需治理资金 474.85 万元;通村公路共有 37 条遭水毁,涉及坍方清理 3
7、100 余立方米、砌体工程 3700 余立方米、路面恢复 11.3 万余平方米,需治理资金 416.14 万元。两项合计共需治理资金 890.99 万元,这对县级财政来说是一项较大开支,给县财政带来不小压力。 三是农村公路未实行有效管理。根据交通部门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过于分散,而且很多通村公路是“断头路”,需原路返回,增加了巡查和管理的里程和难度。同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延伸和农村居民建房量的增加,特别是目前实施新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危房改造,部分群众利用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摆放建筑材料,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时有发生。目5前,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共有职工 30 人(
8、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 人) ,实际有部分人员长期承担公路管养之外的其他业务工作;养护县乡公路的工人有 80 人左右,许多路段由于缺乏资金,要做到保畅通都非常困难。总体上看,公路管养机构的现状是人员不足、资金不足、没有养护工程机械,油路养护没有机械根本没法进行,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要管好 2300 多公里的农村公路,根本不可能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 四是乡镇对通村公路管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管养措施落实不到位,相当一部分通村公路处于“失养”状态。从督促检查的情况看,现阶段各乡镇虽然按照县政府的要求成立了交通运输管理站,但基本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体制不明,公路管理站不属
9、于正式编制单位,其站长或负责人由乡镇政府其他人员兼任,工作人员也只是兼职从事公路管理工作,还达不到专人专职的要求;乡镇政府在经费投入方面也不能满足通村公路管养的需要,甚至有的乡镇没有投入管养经费, “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各乡镇政府签订通村公路管养协议并从事公路管养工作的人员缺乏基本的技能,缺少必要的机械设备,也不能满足通村公路养护的需要。 三、农村公路管护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 解决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6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把农村公路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责,纳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合理划分农村公路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权限,建立适宜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一是要积极探索农
10、村公路养护市场化的路子。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公路管理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并且对新形势下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允许和鼓励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养护工程专业队或公司,参与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竞争,逐步转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护企业,推向市场。农村公路管养社会化的优势在于改变目前公路管护单位(农村公路管理所)人员不足、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以提高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也有利于公路管护单位更有效地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对公
11、路改善、大中修、绿化、水毁专项修复等适宜于市场竞争的养护工程,应逐步推向市场,实行招投标,以促进养护工程市场的发育,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一改革的关7键是县级财政必须有足够的财政预算投入,以保证公路养护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是对农村公路管理所进行调整和充实,突出管理、服务职能,为推动农村公路管护市场化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县农村公路管理所现有人员一律不得承担交通部门其他工作任务,进行专业培训后,成立办事高效,人员精干、面向社会的新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对列养的农村公路进行调查,负责监督并调控的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这两个思路主要针对县乡公路管护而言。 对于乡镇通村公路管护,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
12、方面进行加强: 第一,要理顺通村公路管护关系,明确乡镇人民政府的管护责任。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和交通部颁布并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 贵州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 、 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农村公路的小修保养工作,县道、乡道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村道在乡(镇)交通运输管理站的指导下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因此,乡镇人民政府应作为本乡镇辖区内通村公路管养工作的组织者,乡镇交通运输管理站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规划和建、养、管工作的具体实施。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13、,负责全8县通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统筹协调,着重做好通村公路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对各乡镇交管站工作人员、养护工人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的审核、发放和监督使用工作。 第二,要建立以政府分级投入为主体,发动企业参与和群众自愿的原则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增加通村公路管护投入。要对通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是关键。这是做好农村通村公路管养的最基本的保障条件。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的养护资金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要求由地方财政投入固定的、有限的资金对通村公路进行良好的养护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按照现行的通村公路管养标准,仅为年公里 1100 元(省级补助 50
14、0 元/公里,地、县配套 600 元/公里) ,在目前的物价水平上要保证通村公路通畅,实在是杯水车薪。很多乡镇由于财政困难,基本上没有资金投入到通村公路管养上来,也没有建立多种筹资渠道,使得公路管养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因此,要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问题,必须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在这方面,少数有矿山企业的乡镇已尝试由企业投入资金养护涉矿公路或进行通村公路改造,但这仅是少数通村公路,对于大部分沿线无矿山企业的通村公路而言仍需依靠当地受益群众筹资来进行管养,可通过“村规民约”或“一事一议”等方式来确定9受益群众出资额度,作为现行年公里 1100 元管养标准的补充。乡镇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群众筹
15、资工作的监督,以防止摊派行为的发生和充分用好有限的公路管养资金。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管养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以确保管养措施落实到位。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目前我县农村公路管理所结合县的实际制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逐级签订了养护责任合同(其中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 但还缺乏与之配套的奖励机制,在这方面应进一步进行完善。乡镇交通运输管理站要相对专业化,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励机制予以兑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在农村
16、公路养护管理中,受益农民应成为农村公路管养的主体,各乡镇可结合实际组建通村公路管养队伍,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如组建通村公路管养队伍存在困难,也可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将管护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公路受益村民组、农户头上,签订责任书,实行组、户联管,以户为主的通村公路管养责任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农村公路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管理,是我们当前面10临的新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认为,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高效、科学的公路管理及养护体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只有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引起重视,同心协力,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好有关措施,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就一定能更好地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发挥农村公路应有的作用。 (编辑: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