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强化林业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大力发展,人们对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在林业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促进了国有林业的发展。然而林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规划管理,比如说财务预算管理、项目管理等。很多林场采用了一定的措施来管理财务预算问题,但是,他们所采取的方式与当前先进的管理方法手段相比明显落后很多,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林场的发展。鉴于此,有必要就当前林业财务预算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指导国有林业健康发展,从而强化林业财务管理。 一、国有林场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是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会采用的一种管理方式
2、,我国就林业财务管理也采用相同的方法,有条理、有规划地对林业财务情况进行管理。国有林业全面预算管理是国有林场进行投资的重要通道,它是基于现代科学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合理的管理手段。可通过获得的数据,反映林场预期时间内的经营效果和财政状况,是国有林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在林场财务预算管理中,涉及很多内容,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国有林场财务状况及盈利预算;国有林场资金管理和分配;国有林场债务情况以及资金流出情况预算。 国有林业财务预算管理基于财务状况预算和经营成果,在科学、有效管理的指导下,就国有林场不同阶段的财务状况、资金流出、盈利情况、财务数据等进行预算与管理。在预算与管理过程中,不难发现,
3、国有林业财务预算管理的规划性,从而有国有林场总预算的美称。一般来说,每年都会对国有林业进行财务预算,同时会按照月份或者节气对林场的财务状况、资本、成果等进行相应的评估。 二、强化国有林场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采取财务全面预算来管理国有林场,可以很好地将各组织部门团结起来,共同就国有林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国有林业财务管理为己任,各部门责任到人,促进国有林业财务管理的细化和量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为此国有林业要想取得好的发展和经营成果,在林业财务管理时,需要抛开旧的、落后的管理观念,及时获取新知识、新观念来加强财务管理;也需要从国
4、有林场的发展前景和当下的财务状况着手,发挥好国有林场的管理能力,做好林场管理规划和财务预算,协调国有林场管理和规划的统一。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林业财务全面预算管理,促进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明确并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同时人员之间团结合作,从而实现国有林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各人员之间共同努力实现统一目标,保证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管理目标和部门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保证国有林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可行性。 三、当前国有林场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其重中之重是财务全面预算管理部分,为此,林业财务全面预算应当受到林场管理人员和工作部门的重视,然而,事实却与之相
5、反。虽然为得到上级的审核,在组建国有林场时,林场相关人员会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方法,但是这些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审核,得到上级的许可,而与林业财务管理预算不相符。 2.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国有林场都已实行林业财务全面预算管理方针来解决财务管理问题,但却并不成体系,都只是对林场的资金流动情况、利润进行统计预算。这种不成体系的预算使得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成为一个空白。纵然一些国有林场开始意识到实施林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组建了林业财务预算管理部门,比如业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等,对各部门进行职责分配,但总体上说这种管理不成章法、相当混乱。同时很多国有林场就预算管理组织建
6、设不足,导致在林业财务预算管理中问题频出;再加上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这使得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行为比较散漫、办事拖拖拉拉,从而影响了国有林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正常运行。3. 全面预算落实执行不到位(FAN) 国有林场虽然有了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但是并不能按规章制度对财务状况进行预算管理,从而难以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变化极快,财务预算如果不能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对各个阶段的预算管理制度做一协调,就会使其远离时代发展,终将被淘汰。此前就林业财务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的例子很多,比如许多国有林场的预算都仅仅是成本费用、经营成果的预算,对于预算会遇到的问题或预算结果是否
7、合理不予考虑,遇到的问题也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予以解决。 四、强化国有林场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1. 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国有林场财务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巨大工程,此间有很多工作要做,不仅耗时又费力,还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参与,因此要想做好这个工程就需要清楚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明确预算管理目标后,以国有林场的发展为根本,就不同环节的财务预算实施相应的预算管理来开展工作。国有林场的发展关乎我国生态环境和资源配置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关乎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林业财务预算管理时,有必要考虑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在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业务管理方式、财务预算方式、财务预算正确管
8、理方式,从而很好地将国有林场与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结合起来,促进国有林场的发展,避免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出现。 2. 完善预算管理组织建构 完善后的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管理主要由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财务预算管理信息部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部门三部分组成。其中国有林场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核心部分,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预算规划的制定、预算统计分析等内容。财务管理信息部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结果统计分析、预算结果考核、预算管理实行、各部门预算统计和与其它部门间的沟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部门,在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国有林场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细化预算管理工作
9、职责,落实到人 前面所述在建立了国有林场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后,有必要在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结合各部门工作特征以及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所体现的不同,细化国有林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职责,各部门责任到人。这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团结相互交流解决问题,给各部门人员明确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目标。除此之外,各部门在实行财务预算时,不仅要做到人员责任到人,也要时刻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并细化,形成高效、合理的预算管理方式,从而确保国有林场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更好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4. 创新财务预算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素养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而创造
10、新的、人们需要的物品的一种方式。同样地,随着国家对林业发展的重视和对生态环境要求的提高,国有林场通过创新财务预算方法,也使得林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合理。财务预算作为整个林业预算管理的关键,不仅起着表率作用,也为林业财务预算管理提供新的预算方法供参考。为此国有林场在引进财务预算方法时,要联系实际、结合预算管理目标、结合现存问题来创造新的、适用的预算方法。与此同时,应当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养为重任,通过聘用新型人才或是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来提高工作人员素养,从而促进国有林业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 五、小结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强化我国林业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则是当前国有林场财务
11、预算的重点。本文通过概述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强化国有林场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从而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林业产业始终是国家农业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交通、建筑等多个行业都具有一定的基础意义。现代林业属于科学发展的林业,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林业多种功能,必然需要在其管理工作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且注重产业链条的形成与培养。随着市场需求状况的不断发展,林业资源的开发越发不合理,导致林产品供给缺口的不断扩大,林业经济发展本身迎来了更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为解决发展过程当中所遭遇的各方面问题,需对其进行进一步明确随即采用相应的科学方法来推
12、进林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完善,使得林业生产技术得到提高,引导林业经济朝向更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方向发展。 一、林业经济管理的内涵 林业经济管理旨在对于林业生产的过程当中涉及到的各项工作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管理、保护,并通过培育、保护以及利用等环节来进行工作的一种管理措施和方法。结合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林业经济管理能够对森林资源的各种效益得到持续科学利用提供保证,同时也是实现林业生产基础和公益事业的关键所在。林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林业经济管理的工作流程以林业的生产周期为基准,从而保证林业生产的自然生成和管理的长期稳定性;第二,林业经济管理需要结合现实经营的各种风险,实现林
13、业生产工作的健康需求;第三,从林业的经营成果和效益方面入手,以此作为基础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工作,使得生产工作顺利进行并不断得以完善。 二、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林业资源实质上就是森林资源,指的是一个地区的林地、林木、森林以及依附于这些环境当中的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以及微生物的总和。自我国进入建设时期以来,森林资源遭受到大规模的开采和浪费,现如今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并不乐观。即便总量多,物种丰富,宜林地区广阔,但由于我国沉重的人口压力,导致人均资源少,而且在空间的分布上也不尽合理,生产力低下、不合理的森林结构等问题都为林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而在开发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4、对于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环境质量的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我国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要想使得这一系统正常顺利运行,必然需要其各个发展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同时也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一)森林资源不足,开发过度 由于我国本身的市场经济特点,长久以来林业发展道路上始终存在着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质量下滑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森林资源的人均储蓄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对森林的过量采伐使得木材比例不断减少,在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上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同时,对于森林的开采用度方面,法律上具有明确规定,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和量的限度范围内
15、,如果一味地进行过度开采,一方面无法为森林的自然效力提供保障,一方面会破坏森林的自我恢复能力。而我国当前正处于新时代社会建设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程度不断深化和扩展,对于林业资源的开发正在不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城市化的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森林面积,缩小林地范围而导致森林资源不断减少,其管理保护工作也逐渐发展至十分严峻的趋势。 (二)林业改革配套措施较为落后 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作为林业经济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不断的深化使得我国现有的许多林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得到了明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众积极性的激发。但是在林权制度改革之后,现有的管理体制已然不能够完全适应当下林地和林木的合
16、理经营和合理流转的需求。在对森林资源的评估、林业科技法律信息的咨询以及森林资源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方面都出现了一定欠缺,无法保证相应配套措施的合理落实,在林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上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改善。 (三)林业产业化较低 目前,我国的林农普遍采取的是分散经营的模式,其产业化程度较低,相应的行业协会缺乏建设。这种现象一方面阻碍了林业产业与市场的接轨,不利于销售,另一方面在林业产业化的深化发展上也发挥不了推动作用。此外,林业的产业化发展还面临其他问题,就是发展失衡,在区域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地区林业管理工作较为科学化,其产业链与规模的发展都已经较为成熟,而一些地区即便拥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
17、源,但缺乏正确的管理和引导,也无法实现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林业产业化不完善,因而无法实现与市场的准确接轨。(四)林业经济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林业经济管理工作实施的目的,在于实现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并不断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林业相关激励政策没有切实明确这一目标,在林业致富的问题上明显认识不足。集体林权改革应以激励广大林农积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工作作为主要任务,通过对林业产业发展的促进以及对林业生态环境的需要来推进林权改革顺利进行。而当前的林业经济管理上经常出现投入偏差的现状,没有充分考虑经营林业的条件和其他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差距。而林业市场上的领头企业也没有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众多企业还处于探索阶段,没
18、有明确的管理目标。随着相关制度改革的不断收入,林农对政策的稳定性也秉持一种怀疑态度,不分林业区域的划分界限不明晰,林农的收益也无法得到保障。 三、林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对策 (一)更新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时俱进是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演变过程,现代林业产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是林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必然性选择。首先,需要建立科技发展观念以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当前的林业发展处于市场竞争力较差的状态,科学技术含量低,很多时候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所以应当以科技发展观的树立作为林业产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同时,在建立现代林业产业模式当中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争形成可
19、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够保证林业资源的正常健康构成,也能够保持其正常开发情况下的供给,为林业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证。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随即增收加大林业技术普及推广的力度,从而确保资源存活率,在新造和抚育管理方面都能够有所提高,进一步逐渐增大市场占有率。 (二)加强管理制度改革 确定林业的产权制度是建立现代林业管理制度的基础条件,建立产权明晰的林业管理制度,激发林业建设的主动积极性,能够使得林农工作者更加关心社会的集体物资利益,将自身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进行紧密的结合。林业经济管理制度改革的推进必须加强其可操作性,使其分类经营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并在林业效
20、益的补偿制度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完善。与此同时,建立管理制度、管理机制和管理机构相互结合的管理体制亦是十分重要的,在这种较为完善的制度下,林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将会更为顺畅有效,应有意识的将管理机制应用于管理体制的核心部分,包括利益机制和权力机制,这些相关机制的明确建立能够帮助林业经济管理工作更加有所依据,使得保障管理机构也能够正常运行。所谓的利益机制指的是针对林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各方面利益进行均衡划分与管理,尽可能的实现利益的公正化,利益机制可谓是管理机制的主体内容,应当建立更为合理高效的利益机制来促进林业建设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应对各种发展过程中的临时问题。对林业管理机构的改革应当着重
21、关注政府相关方面的职能,有针对性的组建高效林业管理系统,协调好农业管理系统与各个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且政府职能的转变目的在于建立起更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应当积极响应其职能的目标,建立林业市场的配套体系,通过相互协调来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在各配置方面也予以相应的加强,从而更加方便其他体系与林业管理体系的关联性树立,从而为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贡献。 (三)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产权的合理安排和明确,由于林业经营周期比较长,所以其承包契约必须是长期稳固的,林区产权的安排在长期中必须是清晰的,如果无法保证其未来产权的清晰必然无法保证其未来收益的稳定。林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激励
22、机制的存在意义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如果林区产权不清楚,激励机制亦无法产生效果。在这种前提之下,制定的策略应当满足激励的条件。一是要确保林农的经济收益,让林农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环境中,建立合法有序的产权交易,让林农可以选择适当的承包对象进行林权流转,使得林业生产发挥在林农经济收入过程中的作用。对林农的积极参与林业产业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并对其开发林业区域予以适当保护,增强林业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效应。此外还可以通过病虫害防控机制的建立,加大对林业承包生产的支持,让林农切实获得应有效益并对林业资源进行有力保护,有效维持生态平衡。而在林业产业链结构的建设方面,目前工作还不够深入,为此林业管理的
23、重点应当从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宏观调控的模式,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主导林业产业化的具体方向,从而使得市场能够在此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产业链得以进一步深入。 (四)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济化道路 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追求长远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和观念,这一观念的建立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无损于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当代最值得倡导且最为科学的发展基本要求。而作为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资源对于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可谓是我国宝贵的财富。虽然林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面对今天的社会发展现状,对该项资源的开发和用度还在不断增大,且森林资源本身的生长周期较长,
24、如果出现过度开采的状况,则会超过森林再生的速度,使其供不应求,造成不可逆转的毁灭性的后果。现如今沙尘天气的不断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森林以及各种其他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黄土高原也曾是林地,可由于上千年的过度开垦最终沦为了荒凉之地。所以,即便我国的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面对人口压力和粗放经营等市场特点,森林资源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威胁。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的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化道路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建立新的资源利用模式,才能够有效保护林业资源,使其充分发挥各种有利作用,使得林业经济产业化道路顺利展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各项制度的改革是加强其管理效力并解决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面对我国当前的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如果不正确认识森林资源的开发意义,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仍然有所忽视,只会导致森林资源的无端浪费和林农经济收入的较低水平。为适应新时代的林业发展需求,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不利于森林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并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正确落实制度管理并着重认真对待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林业产业的深化发展,不断提高科技水平。逐步形成监管有力、办事高效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