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衡学生心理,要从细微处做起教育资源库每个学生的存在都是一道特别的风景,这风景里鲜活的生命之树凭借着各自的尊严而博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个班主任和语文老师,面对自己的学生,我最担心的就是误读了他们的心灵碎语,并可能因为自己的局限性自觉不自觉地贬损了他们的自尊世界。因此,在教育教学生活中,我格外注意揣摩学生的心理,尽量避免师生间产生隔阂,让学生始终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下面,谈谈我成功的几个侧面。课堂内外课堂上,小学生大多喜欢发言,尤其是成绩优秀的学生,竞争更为激烈,把老师提问的次数谁多谁少都看得很重要。如果叫张某多,李某就不高兴;叫李某多了,张某就不开心。比如
2、,有一次去家访,一位优秀生家长反映,孩子感觉到这几天老师好像不喜欢自己了,因为上课老师提问他的次数变少了。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只能是一个细节,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却是何等的重要。所以,从此以后,我在提问这件事上,也格外注意平衡其心理,最大限度地保持他们旺盛的学习热情。课堂提问时基本不重复名字,让大家感到老师很公正。对于发言欲望不强的学生,我也不放弃,这节课叫不到,下节课就一定叫到,有时候组织课堂活动,一行行、一排排地提问。如问题有难度,全班都参与,集体讨论,自由发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这样做也激活了中下等学生的求知欲。本学期开始,中午吃饭时,班主任要下学生的餐桌“蹲点” 。开始,我
3、并没在意,连续一星期都坐在第一桌,第二周的星期一,我端着买好的饭菜,走向学生的餐桌时,猛然发现我们班一排四桌,每张桌子的一头都给我摆好了一张凳子。(原饭桌边只有学生坐的凳子,老师坐的凳子,要临时搬来。)我走近时,每桌的学生都喊:“ 张老师,到我们这桌来。”这时,事事力求公正的我才意识到自己又犯了一个“ 错误”。于是,我灵机一动,马上宣布:“这星期我和第二桌同学一起吃饭,以后就这样轮流,好不好?”同学们高兴得拍起手来。看着这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默默告诫自己,以后要精心对待全体学生,千万不能因自己的疏忽而伤了孩子们那稚嫩娇脆的心。从此,课间与学生闲聊,组织外出游览活动等,我都时时处处注意不冷落任何
4、一个学生,让他们知道在我的眼里,他们每个人都是可爱的;在我的心里,他们每个人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作文批改时加拿大专家冈斯谢尔那通过大量的心理学试验表明,学生的极度疲劳往往是由于经常的失望和失败所造成的。我在作文批改中,也发现了这一点。如果这次批改完给“良”,下次又给 “良”,等到第三次给 “及格”,学生还有什么信心写下去?一次次失望,产生心理失调。基于此,我在作文批改时,特别注意每个学生的作文成绩,每次批改前,我都要翻翻前面的作文,看看前面的成绩,力求这次的成绩比上次有所上升,让学生总看到希望,尽量避免让其经常体验失望的痛苦。当然,也不能每次都迁就他,如果这回没写好,那就在文中找“闪光点” ,
5、可在课上讲评时去读,让他们仍拥有一点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中慢慢提高水平。比如,有一次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动物,并配上插图。我在批改中,发现一名写作一般的学生画的插图特别精致,一只鸟笼里关着两只鸟。为了画好这幅图,他一定化了很多功夫!尽管他写的作文并不是很精彩,但是我给他打上了“优” 的成绩,并给写上了带有激励性的评语,讲评时,我给全班同学欣赏了这幅插图。当时,这位学生激动得脸通红。后来,他对作文感兴趣了,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事实说明,我们老师只有善于不断地调节学生的心理,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保持长久。批评以后小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行为上都处于不稳定、不成熟时期,所以会免不了经常犯错
6、误。我们老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但是,假如学生犯了错,非当众批评不可的话,老师就不要犹豫、心软,为了规范班级行为,学生心理暂时“失衡” 是必要的。但过一二天,还需找他谈话。一是让他反省自己的错误,二是在心理上战胜他。作为学生,挨了老师的批评,自然惴惴不安,担心老师会对他(她)有成见,自己因而在同学中降低了威信。一旦老师找他谈话,他会感到出乎意料,同时也会感到温暖。如:前几年,我刚接任的六(1)班里,有一名男生迷上了打电子游戏。开学不久的一天晚上,他父母打电话到我家,说孩子没回家,附近又找不到,问我知不知道他的去向。我心里一下子着急起来,放学时,是我送同学们出校门的,他好好的,怎么这么晚还没回家
7、?我连忙帮忙打听消息。结果,几乎打遍了全班同学家的电话,也没人知道他的下落。直到 10 点多,他父母打电话来告诉我孩子找到了,是在电子游戏房找到的。第二天,我在晨会课上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两天后的放学,我又找他单独谈话,当然我的语气变得关切而缓和了。首先,让他知道,他是个在劳动、体育、文明礼貌等方面很不错的学生,老师很喜欢并欣赏他;其次,跟他说老师批评他的原因;第 3,向他道歉,老师批评时的态度不够好,请他谅解;第 4,让他明白,如果继续沉湎于打游戏机,会有哪些不良后果?当我说到第三点时,他流出了眼泪,也许是激动的泪。(没想到老师会做错了事向他道歉)谈话后,并不算结束,因为在老师和同学之间,学
8、生更重视在同学中的面子。我又利用课堂、班会找机会表扬他,肯定他爱劳动、有礼貌,让全班同学知道,老师没有因为批评过他而嫌弃他。如果说这个学生挨批评时,心里还像衣服一样有褶,那现在算被老师的“熨斗” 熨平了。后来,这名男生在我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就像“戒毒” 一样终于告别了游戏机房。家校联系班主任是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为了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巨大的合力,保证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议、家庭访问、接待家长来访、打电话等形式,加强与家长联系。我呢,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还经常与家长进行书面联系。学期初,我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本练习本,学生知道这是我让他们专门
9、记载回家作业的,而家长已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知道,这是我与他们的联系本。每天早晨,我把本子收起来,当天有突出表现的同学,我会在他们的本子上写上一二句鼓励的话。如:“您的孩子钢笔字写得很漂亮!”“您的孩子对值日工作很负责!”“您的孩子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学生!”放学后学生带回家中,家长看了,自然会知晓。如果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有进步,家长也可以写在本子上,我再用适当的方式加以表扬。这样,一周内,每个同学至少都能写上一二次,特殊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几乎每天都要写。比如,班里有一名男生,学习基础很差,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老是拖拉,同学们都不爱跟他一起玩,家长也对他失去了信心。为此,他很自卑。有一次,我布置的
10、回家作业是让大家搜集关于恐龙的资料,第 2 天,他带来了一本介绍恐龙知识的书,他说:“这是昨晚特地上新华书店买的。” 尽管其他同学也都完成了任务,但为了鼓励他,上课时,我就让他第一个上台交流。下课后,我在他的本子上写了一句话:“您的孩子很爱学习,昨天的回家作业完成得非常出色!”平时难得受到表扬,而且都是“口说无凭”。这次,黑字落在白纸上,一回家,他就迫不及待地拿给父母看,家长自然明白老师的用意,于是也写了一句鼓励的话。第 3 天,他第一个到校,喜滋滋地把本子交给了我。这天,他上课的表现特别好,我又在他本子上写下了一句话:“您的孩子今天上课很认真,而且能举手发言。”就这样,在后来一段时间内,根据
11、他的表现,我先后在他的本子上写下了:“您的孩子今天写的字很端正。”“您的孩子真棒,听写词语全对,得了优!”“您的孩子真勇敢,回答出了别人不敢举手回答的问题。”“您的孩子这次写的作文有进步!” 而家长,也时常写上他在家里的进步表现。渐渐地,这名男生找回了失去的自信,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上课专心了,能按时完成作业了。经过努力,在期末考试时,他居然语文、数学考了“双优” 。就这样,这一句句用来和家长联系的鼓励性话语,成了我设下的一个个美丽的“圈套”,让学生觉得老师时刻都在关心着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引导着他们发扬优点,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积极进取在班里蔚然成风。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能手。”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也告诉我,教师只有博得学生的信赖、敬佩,才能使工作事半功倍。友情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