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议中国当代实体唱片的盈利模式转型.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19977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中国当代实体唱片的盈利模式转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议中国当代实体唱片的盈利模式转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浅议中国当代实体唱片的盈利模式转型摘 要:自实体唱片业运营开始,随着中国市场特殊性的逐步显现,被盗版唱片和数字音乐挤压的实体唱片在夹缝中生存。在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如何利用自己的实力扬长避短,调整盈利模式,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战略,如何有效的实施其营销战略,不断困扰着中国实体唱片运营商。本文从中国当代实体唱片的盈利模式视角出发,探讨其转型的必要性及其转变路径。 . 关键词:实体唱片 ;盈利模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88-0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大陆的实体唱片业运营始于 1978 年左右,自 20

2、世纪90 年代开始国际大批知名唱片公司涌入,中国唱片市场在迎来了第一批海外唱片公司开拓者。随着中国市场特殊性的逐步显现,盗版唱片的不断猖獗,互联和数字音乐对传统唱片业冲击的不断加大,国内外唱片公司在中国音乐市场上屡受重创,实体唱片发行数量和销量直线下滑。在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如何利用自己的实力扬长避短,调整盈利模式,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战略,如何有效的实施其营销战略,不断困扰着中国实体唱片运营商。考察域外的实体唱片音乐服务商的经验,借鉴国内天娱、华谊等知名实体唱片企业盈利模式转型的成功实例,可为中国实体唱片业者带来启示。 二、中国当代实体唱片传统盈利模式历史沿革 中国大陆唱

3、片公司运营始于 1978 年,经历了产业萌芽期、产业形成期、产业革新期三个阶段:产业萌芽期,产业形成期,产业革新期。 三、中国当代实体唱片盈利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1.岌岌可危的唱片经济。音乐产业内的分配比例问题是音乐产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只是最初没有盗版和数字音乐,加上受众市场很大,即使是薄利,也是多销,所以分配比例不公平的问题就被忽略了。千禧年后,由于盗版猖獗,数字音乐盛行,上游的制作方和下游的零售方所占的利益分配比例比较低,因此音乐行业走向了衰落,唱片行业也在夹缝中生存。 2.新型产业模式的诞生。进入 21 世纪后,实体唱片行业就呈现出多维度发展的趋势,络通过改变音乐载体和传播渠道、改变创作、

4、改变制作、改变从业者、改变销售模式和销售渠道、改变消费者进而颠覆了唱片产业的原有商业模式。在整个唱片产业价值链的前端,是唱片公司的音乐资源、艺人资源以及音乐人的智力成果;在整个唱片产业价值链的中端,包括音乐节、演唱会、商业演出等,这些都依赖前端提供资源;在整个唱片产业价值链的末端,有音乐转播、现场演出 DVD、明星周边等。 四、中国当代实体唱片盈利模式转型的路径 1.商业价值的挖掘。音乐文化艺术的商业价值实现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并进入市场运作后的必然。唱片作为音乐的一种载体形式,其根本的商业价值在于给予音乐爱好者们心灵上的一种慰藉与享受,唱片行业应该认识到音乐作品的售卖

5、本质就是唱片企业的营销策略中的一种,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销售服务,音乐作品的销售必须与企业的经营战略适配的前提下,为企业的最终销售服务,系统规划,长期运行,才能取得良好的和预期的营销效果,亦能够挖掘音乐作品的商业价值,最终实现唱片企业的营利目的。如今售卖唱片,与其说这是一场音乐作品水准的 PK,不如说营销手法的斗秀。2.产业间合作。全球化趋势把音乐融入入现代化的浪潮已成不可阻挡之势,音乐作品不断被市场“打磨” ,跨领域、跨行业的交叉合作不断涌现,实体唱片的跨界产业间合作亦不例外。第一是唱片的商业赞助,这有利于唱片公司在唱片生产前期就获得资金,如果运用得当,还可以丰富唱片的内容和噱头,比如台湾歌唱

6、组合五月天的专辑获得卡通动漫公司赞助,赠送玩偶;第二是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例如签售会、签唱会等,对餐饮、酒店等行业的带动等,唱片公司完全可以在这些地方投资,以实现产业间的互相利润带动。 3.产业链整合。唱片行业隶属于音乐产业这个大门类,因此唱片公司应当注重自己与音乐产业链的整合。笔者认为,具体的做法是融合艺人开发、音乐创作、音乐制作、剧场、创意、录音棚、展览中心、艺人经纪、影视、广告等,利用产业的聚集效应,来拓展实体唱片的盈利。 4.唱片衍生品。伴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消费也日益多样化、个性化,音乐作为大众最为青睐的精神消费品也不例外,音乐衍生品的开发也是为了针对不同的音乐消费目标客

7、户,笔者认为实体唱片也应当看到这个商业契机。以往的实体唱片也曾经认识到这一点,企图开发唱片的衍生品,但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过于单一,主要是 t 恤、勋章、海报等,实际上这些产品的利润空间并不大,再有就是产品并不适合市场需求,例如 t 恤的质量和设计欠佳等。因此,根据市场细分的理论,笔者认为应当开发出中高端的唱片衍生产品,例如瑞典摇滚乐队发行了一份用冰块制造并限量 10 张的唱片,冰做成的专辑绝对能够播放,虽然会有一些颤音和爆音。 五、结语 传统音乐产业是以唱片的发行和销售为盈利核心的,但是面临着盗版的泛滥和数字音乐的低廉价格,实体唱片不得不在音乐市场上节节败退,如果不转变思想,寻求实体唱片盈利模式的转变,最终的结果是整个实体唱片行业的土崩瓦解。为了生存,实体唱片可以从商业价值再挖掘、音乐产业链整合、产业跨界合作、唱片衍生品等环节作出积极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