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和会计理论创新投稿,获得点数。 014 年 1 月 29 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 号公允价值计量,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又一重大举措,更是首次对会计计量单独制定准则,也是对“会计的核心职能是会计计量”观点的积极回应。这在会计学术界、准则制定机构和会计实务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显然,公允价值计量概念和准则的出现是会计理论中的重大创新,这涉及到会计基本理论的多个方面,包括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会计核算程序论文,亦对会计核算基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质量要求等基本概念产生了影响或创新,并对现有的会计实务核算,费毕文毕百万交流论
2、文平台,百万万篇 w.fr 计算.n 文毕文交文交,如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等也产生了一定冲击,在会计学教学过程中,这些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尝试对以上内容进行理论分析,以期更深入解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及其预期产生的后果。 一、公允价值计量基本概念辨析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和公允价值会计是三个紧密联系但又各不同的概念,时常被当作同一词来使用,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来看,这并不合适。因此,研究公允价值相关问题时,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清晰界定显得尤为必要。我们认为,首先,公允价值是一种会计计量属性,通常与成本相对应,是个名词短语。当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用来计量资产或负债等项目价值时,才能称为公允价值计量。即没有公允价
3、值,公允价值计量就无从谈起。更进一步地,从财务会计的核心是财务报告的角度来看,当期末提供的财务报表项目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这才是公允价值会计(张白玲、杜孝森,2009)。鉴于公允价值计量是公允价值和公允价值会计中间一环,也是关键环节,本文的讨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一词。 2014 年 7 月 29 日,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进行了修订,主要是对第四十二条第五项进行了修改,也就是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了重新定义。原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新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
4、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这一定义的修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回应。通常而言,基本会计准则对具体会计准则具有统驭作用,具体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仿佛是个例外,或许是因其重要性,出现了具体准则影响基本准则的修订的情况。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本论文来源于 fr 业论 free 文下 lw.n 载计毕业,修改后的公允价值定义更完善、更科学。首先,交易主体的认定更科学准确,市场参与者比较客观,而熟悉情况的双方比较主观和模糊。其次,新定义明确了交易时点,即计量日,这界定了计量的时间范围,使得公允价值的取得更精准。再次,交易方式的界定更加
5、清晰,从公平交易改为有序交易,一项交易是否公平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即使某些交易不公平,会计系统也应当进行核算。新准则明确界定了交易的方式即为有序并对交易活动给出范围,提出公允价值计量确认的环境只能是主要市场和最有利市场,而非其他。实际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了投资者和公众对交易的信心。最后,新定义扩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旧准则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是“能够交换或清偿 ”的,新准则表述为是能够 “出售或转移”的资产或负债 ,即企业能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不仅仅限于能够交换或清偿的资产或负债,但凡符合能够出售或转移的资产或负债的条件都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实际上大大扩大了
6、会计要素中资产或负债的计量范围,表明公允价值在我国正在被越来越重视并逐渐被加强其运用(徐雅楠,2015)。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核算程序的创新 众所周知,会计核算程序包括会计确认、计 0De 论文,毕业量、记录和报告等四个紧密结合的环节。而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规范,这里主要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这三方面产生的影响或创新。 (一)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是会计程序的第一环节,解决当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系统是否以及何时进行确认的问题。比较而言,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许多经济业务是无法核算的,但该业务的确对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全面反映交易或事项对会计主体产
7、生的财务影响,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予以确认。从这种意义上讲,公允价值计量拓宽了会计确认的内涵,也大大改进了会计系统的反映功能。 (二) 会计计量 当确定对某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时,首先是定性确认,但要确实地进入会计系统,会计计量是关键,会计计量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定量确认。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两部分。计量单位通常采用名义货币单位,而不同的计量属性的功能各不相同。因此,计量属性对于会计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为例,通过简单比较,可以发现,历史成本注重实际发生,侧重静态反映,属于保守计量;而公允价值还关注价值的潜在影响或预期变化,侧重动态反映,属于开放计量。以交易性金融资产
8、为例,由于其价值波动比较大,在会计期末的价格发生重大变化时,如果还是以初始入账价值计量,显然不符合客观事实,这时就需要采用公允价值进行期末计量。事实上,应该在期末对所有资产项目进行现时价值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必然选择,这大大提高了会计计量的准确性,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捕捉会计环境变化对会计主体的财务影响至关重要。 (三)会计报告 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程序的最后一环,财务报告是最终产品,直接面对市场,面对财务信息使用者,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效性。按照传统的历史成本模式报告的财务信息存在滞后性,势必会造成误导,严重影响了财务报告的有效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9、的出现,为改善历史成本报告信息带来曙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报告财务信息提高了信息可信度,使用者通过报告信息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到当期资产负债项目的现时价值,这样的信息会具有更高的预测性。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对改善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大有裨益。三、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核算基础的创新 会计核算有两种记账基础,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究其原因,权责发生制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简单,但其最大缺陷在于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损益,不符合产权要求,也会混乱产权关系。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应用范围会进一步缩小,权责
10、发生制的应用空间会更大。权责发生制要求按照权利或责任的发生为依据,而非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可以说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更广泛采用,会促进权责发生制的推广,或者说权责发生制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杜孝森、张白玲,2009) 。这是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对权责发生制认识的一个创新。 四、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创新 会计基本假设,又称会计基本前提,是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工作不能脱离这些假设,无论会计发展程度如何,都要符合这些假设,不能违背或冲击,但可以扩展其内涵。目前,公认的会计假设有四个,即会计主体、持
11、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出现,大大拓展了会计主体的范围。特别随着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原来有些新产品因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无法核算的,现在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了。而且,会计主体对会计环境的反应可以更多地包含在会计核算中来,例如,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资产或负债的潜在影响,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被合理考虑,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衍生出更多的会计主体。 (二)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正常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因破产、清算、解散等而不复存在。只有在这一假设下,资产或负债项
12、目的公允价值才能有效获取,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巩固和加强,更加凸显持续经营的重要性。例如,当采用公允价值对某项资产的预期经济利益进行评估时,持续经营假设不可少。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的会计期间,从而可以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公允价值计量是时点动态计量,可以进一步缩小会计期间,可以随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提供更及时的会计信息。 (四)货币计量 采用货币计量是会计的根本特征之一,该假设强调,企业发生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或事项都应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当然,其他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业务可以采用定性描述适当披露。在历
13、史成本模式下,许多事项或情况是无法进行会计确认的,因为无法取得历史成本。但采用公允价值就不同了,在历史成本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公允价值或许是存在并可靠取得的,这样就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核算了,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扩大了货币计量的内容。 五、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创新 会计是具有反应性的,当会计环境发生变化时,为了实现会计目标,必须对会计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采用对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当前关于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研究比较多,无论是规范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多数是从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基本特征进行比较。张先治、季侃(2012)认为:我国
14、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尚未达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初衷,而可靠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重要的要求,但并不是全部要求,而其他要求也会受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进而又影响了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对每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进行分析讨论。 (一) 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当资产或负债项目的价值受到交易或事项的影响时,会计系统要按照实际的影响进行反映。比如,公司持有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当在期末计量时,就需要根据当前
15、的实际情况来反映,因为股票价格的波动这一客观事实确实对企业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产生了影响。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以资产项目为例,资产的历史成本可能与当前的公允价值相差很大,对于信息决策者而言,显然公允价值信息要比历史成本更有利于未来决策,这不难理解,因为离未来决策越近的信息的预测性越高。所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预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
16、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对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而言,最基本的要求是,当看到报告数字时,能直观地确定现在的资产和负债价值,而不是过去的历史成本。显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期末计量和报告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这又分为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纵向可比要求企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对相同或类似的经济业务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保持一贯性。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不同的资产项目的计量时点是不同的,严格来讲是不能纵向比较的,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统一为期末时点,就可以纵向可比了,这样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可比才具有可行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0De 论文,毕业 0De
17、论文,论文台百万毕业 free 计算,毕业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形式为依据。这一要求在具体应用时通常只涉及到具体经济业务的定性确认,例如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该要求应当作为企业的资产处理。但有时虽然没有显着的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但资产或负债价值已经实质发生了变化。这也需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进行确认计量。(六 )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抽象地说,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运动,所有资金运动都需要进行会计核算,所有影响企业资金运动的交易
18、、事项或情况都是重要的,也都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有些情况对企业资金价值的影响,如物价波动等是无法核算的。此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必然选择,这是符合重要性要求的。 (七)稳健性 稳健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对各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稳健性要求的典型例子。公允价值计量与稳健性要求存在一致性和矛盾性。具体说来,对于已经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客观反映资产的现时价值,这是稳健性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但是对于发生增值的资产来说,如果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是要进行会计处理的,但这显然违背了会
19、计稳健性的要求。这种矛盾现象需要予以正视和解决。从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角度出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正确的选择。由此看来,稳健性要求只是部分地(对于减值资产而言)符合公允价值计量,而增值资产也同样需要公允价值计量。 (八) 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这样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时效性直接影响到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有效性。通常认为,及时性要求“今日事,今日毕”,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当具体的会计凭证取得或编制后要及时登记账簿,编报报表;另一方面,当某些事项或情况对企业资产或负债价值很可能产生影
20、响时,哪怕还没有具体实现,也需要及时进行会计反映。我们认为,这方面是更重要的,此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必要的,因为历史成本计量在这些情况下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六、公允价值计量对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创新 以上是从基本的理论出发展开讨论,事实上,公允价值计量对具体的会计业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影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众所周知,为了合理进行资产定价和收益确定,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但公允价值的采用在很多程度上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必要性提出了挑战。如果对固定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那么固定资产折旧存在的必要性便不复存在,而是在期末将公允价
21、值变动额计入当期成本或损益,这势必对产品成本计量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对生产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一般计入产品成本,但金额一般是预先估计的,通常不再考虑固定资产价值的波动,比较保守和模糊。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价值波动来自当期的市场状况,保持开放性,将公允价值变动额计入产品成本就比较准确,这也有助于改善产品成本会计核算。七、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学教学的影响 会计理论的研究要服务于会计教学,特别是重大会计理论的创新势必会影响到会计教学,对于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尤为明显。这不仅是理论问题,上升到准则制定层面,对教学的影响就更突出了。因此在会计学教学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需要强调和强化,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
22、然。首先,会计学教学要求密切关注新准则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不与会计实务脱节。会计教科书的修订或再版总是具有滞后性,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固守教材,要审时度势地将新的准则或理论介绍给学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保持开放和发散思维。其次,要从广度和深度来加强对会计基本概念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理念,会用会计思维分析问题和解 0De论文,毕业 0De 论文,毕业决问题。 八、总结与讨论 本文讨论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基本会计理论的影响和创新,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公允价值计量所产生的影响是重大的,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方面都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对此给予更深切的关注和探讨。当然,这些讨论是以公允价值是可靠取得为前提的,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实际所产生的经济后果还需要经验数据的进一步检验。J0De 论文,毕业 0De 论文,平台.nlw.n 台毕业毕毕业,文论文交.n 毕毕业论文交文毕业论毕业设,毕业 投稿,获得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