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析方方池莉小说与武汉生活哲学方方池莉小说与武汉生活哲学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方方池莉小说与武汉生活哲学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武汉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内容摘要:本文从方方的中北路空无一人和池莉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出发,具体分析了武汉生活哲学的三个表现层面:一,武汉人情意的特殊表达;二,武汉底层人民的幽默与智慧; 三,武汉人“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生命哲学。关键词:方方小说 池莉小说 武汉生活武汉是一座叫人又爱又恨的城市。这里的夏季炎热得柏油路在眼皮底下跳动,这里的码头文化使得人人说话都像是在吵架;但这里的武昌鱼、热干面、精武鸭脖都叫全国人民流口水,这里的男人和女人
2、们可以用最真实的声音在一起说笑。武汉绝对不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但这座城市的生活里,其实也充满着诗意。在码头文化孕育的武汉三镇上,武汉女人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象和风格,她们可以像男人们一样独挡一面,但也可以不动声色地妩媚风骚。这使得武汉女人用她们的泼辣与可爱,似乎成为了独立于传统作用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第三种存在。在我看来,方方和池莉,这两位从武汉走出的,号称“新写实派”的女人,常常被评论家们定性为“无性别写作”方方池莉小说与武汉生活哲学 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在她们的作品中,看不出女性写作的缠绵和私密,反而是令人惊讶的真实和深刻,这大概也是她们是武汉女人的理由吧。这两个武汉女
3、人分别用市井眼光和知识分子视角刻画和审视着武汉,表现出武汉生活中的各种酸甜苦辣,武汉人普通但真实的喜怒哀乐,展现了一个原生态的武汉。从方方的风景和池莉的烦恼人生开始,评论家们总结出的武汉是一个被生命的原始残忍和人情的冷漠充斥的城市。无论是江汉路还是花楼街,占据这座城市的都是一地鸡毛和烦恼无奈,但武汉人还是像牲畜一样顽强而倔强地活着。的确,在方方和池莉的文字里,表现出的都是艰难生活目前状况里爱的湮没,是活着的艰难和生命的卑微。她们只谈现实而不谈理想,她们都刻意淡化浪漫而着重强调真实,这使得武汉这座城市看起来确实是毫无诗意可言。但是,正如这些生活在武汉土地上的人一样,他们在抱怨这里的拥挤和炎热时,
4、怀揣着的都是一种生活下去的温存。方方和池莉在展现武汉生活的美与丑时,也在传达一种存在于武汉浑浊空气中的生命哲学,一种生长在这些粗俗巷里的生活诗意。在她们众多的优秀作品中,我认为方方的中北路空无一人和池莉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最能表现出这种存在于武汉烦恼生活中的生命哲学和温暖诗意。一.武汉市民生活哲学首先表现在对于情意的特殊表达都知道武汉人火爆、泼辣、刀子嘴豆腐心,这些特点在最亲密的人之间表现得更为明显。父子之间常常是不见“子不言父之过”的儒家思想,而是“与天斗,与地斗,与老子斗,其乐无穷”;而夫妻之间也从不见“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传统礼仪,而是大呼小叫、鸡飞狗跳的言语大战。但在这些唇枪舌
5、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都是武汉人最真实的亲情与爱情。这些没有粉饰的情意用一种最羞涩但最纯真的方式存在于武汉人心中。在中北路空无一人中,我们看到的是主人公郑富仁和其父亲充满泪与笑的复杂关系。父亲似乎坚持着他那辈子的正义思想,一生都对郑富仁说教大于关怀,郑富仁虽然一辈子都穷困潦倒,但也传承了父亲的正直。他们之间虽然没有一句抒情的话语,但在心里都把血浓于水看作天大的事。文中开头,当郑富仁在赶送父亲上医院的途中,看到没落的武重厂门时,郑富仁安慰父亲说:“时代不同了。你们厂早就没得戏了。你操那些心做么事?躺倒,命要紧! 父亲说,屁话!厂子都没得了,命有么事用?他的声音满是悲哀。郑富仁说,这才真是屁话。”在
6、这简短而直白的对话中,我们看到的是儿子对父亲的心疼和安慰。而当父亲被送入急诊室后,郑富仁“神经一直绷紧着。虽然他跟父亲吵架的时候比和气的时候要多,但他还是不想他死。什么理由都没有,就因为他是父亲。没有人比他们两人的关系更亲近。少了他,郑富仁会觉得身后少了一座山。背心空空敞开,会有凉风嗖嗖袭来。就算郑富仁从来也没在这山上倚过靠过,可他却习惯了有遮有挡。”这几句话直接地表现出了郑富仁对于父亲大于言表的爱。而在父亲做完手术后,“郑富仁走出病房,门还没有关严,便听到了父亲的鼾声。那声音,怎么听都觉得有些不对劲,郑富仁想,你跟我的架都没吵完,你莫想走这早。我不得让你走的。”这近乎赌气的语气,正是一种用武
7、汉方式表达的真爱。这些爱不是那些喃喃细语可以掂量的,因为武汉人爱也爱的火爆,爱也爱的直接。而对待夫妻之情上,武汉人表现得也是深沉而热烈。中北路空无一人中,郑富仁的妻子刘春梅在夜里又与他争吵,“连踢了他几脚,见他忍着不动,伸手在他大腿上揪了一把,咬着牙说,嫁给你这样窝囊的男人,真是八辈子倒霉,十辈子晦气!腿有些疼,但郑富仁还是把心里的一股气忍了回去。同睡在一床被子里,郑富仁脑袋中所有的理由都不会传达到刘春梅那里。它们只能闷在心头深处。”这表现了武汉男人在表面“小男人”的畏缩背后,存在的其实是隐忍和坚强,更是一种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以及对于妻子的疼爱和呵护。而在刘春梅错误地卖掉了那包羊毛衣后,“这一
8、晚,刘春梅在床上嚎到半夜。郑富仁没有阻止她,也没有安慰她。郑富仁在板凳上坐了半夜。他仿佛什么都没有想,只是听刘春梅的嚎哭。他是个男人,发不出这样的声音。不是他的喉咙不行,而是不能。什么理由都没得,他一生下来,这个世界就告诉他,像他这样的男人,永远不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但是他这样的男人却无力停止住老婆悲伤的哭声。他想,不晓得姆妈有没有像这样哭过,如果她这样哭了,老头子会么样办呢?”武汉男人在这里又一次表现出对于妻子的心疼,对于身上责任的担心,对于自己作为男人身份的审视。郑富仁虽没有大本事,没有挣大钱,但他确有一个男人最基本的使命感和一个丈夫的责任心。他对于自己妻子的疼爱和保护都是行于无言之中,默
9、默地承受一切来自生活的压力与窘迫,只想给自己的女人一片简单安逸的生活。而这一点,要比一万句罗曼蒂克的甜言蜜语要来的真切。而刘春梅作为一个武汉女人,在泼辣能干在背后也是满满的一湾柔情。在走投无路时,她愿意为这个男人到街口去下跪,在被丈夫拖回家后,“两个人没有说一句话。刘春梅闷声闷气地下了一锅面条,郑富仁闷声闷气地吃了一大碗。洗澡时,郑富仁受伤的手不方便,刘春梅便过来帮忙。刘春梅的手在郑富仁背上来回搓动,让郑富仁觉得浑身筋骨都舒服。洗完澡,刘春梅又替郑富仁重新包扎了伤口。他们还是没有说一句话。半夜里,刘春梅醒了,用劲踢了他一脚,说不准砸锅卖铁,不准去卖血,不准去卖肾。郑富仁把手搭在她的身上,说我晓
10、得。郑富仁不敢把脸对着刘春梅,他怕她看到自己眼睛里有水。”刘春梅向丈夫踢出的一脚是复杂的,那既是爱也是恨,爱他无须解释,恨他只怪他不心疼自己。而那句似命令又似哀求的“不准砸锅卖铁,不准去卖血,不准去卖肾”,更是直接地表达出女人对丈夫的心疼。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夫妻生活中的打打骂骂,但也是武汉式的甜言蜜语,这里没有花前月下,但充满了真实而朴素的关切与心疼。二.武汉人的生活哲学还表现在底层人民的幽默与智慧当中在脏话与俏皮话之间,武汉人用自嘲的方式缓解生活的压力,用唇齿相击的快感冲淡生命的无聊。在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中,嫂子们都表扬猫子说:“猫子真是个好男将哦,又体贴人又勤快,又不赌不嫖。”哪知猫子却
11、说:“你们又不接客,么样晓得我不嫖啊?”这充满汉味幽默的回答使得一个女人跑上来拧猫子的嘴。其他几个咬牙切齿笑,说:“这个小狗日的!”你骂一句我骂一句,却是道出了生活中的和谐和快活。而当夜幕降临,“竹床阵”一排开,某一嫂子膝下的小男孩爬竹床一下子摔跤了,哇地大哭。她丈夫远远叫道:“你这个婊子养的聋了!伢跌了! ”嫂子却拎起小男孩,骂道: “你这个婊子养的么样搞的么!”幽默的猫子说:“个巴妈苕货,你儿子是婊子养的你是么事?”嫂子笑着拍了 方方池莉小说与武汉生活哲学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方方池莉小说与武汉生活哲学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武汉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得你,老婆晚间骂你
12、保姆成了后妈也由不得你,至于你是上班还是下岗那就方方池莉小说与武汉生活哲学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更由不得你了。”底层人民用看似毫无逻辑的解释接受残酷的生活,对于生命的艰辛,他们像阿Q 一样用自嘲的方式自我化解。于是当郑富仁把这一些都想通了之后,面对这个猫子一巴掌,说:“哪个骂人了不成?不过说了句口头语。个巴妈装得像不是武汉人一样。”在嬉笑和打骂之间,我们读出的却是武汉人毫不遮掩的率性和可爱,最脏的骂语可以成为最普遍的口头禅,这种生活的随性和坦荡也只能在武汉人的生活中才看得到。武汉人生活的智慧也表现在自我嘲笑与自我安慰当中。面对生活的重压,人生的烦恼,只有武汉人可以在打打闹闹、嘻嘻
13、笑笑之间将自己释怀。同样是在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中,在这幅武汉市民的纳凉图中,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王厨师说:“个杂种,我漂洋过海不晓得跑了多少国家和城市,个杂种,他们的油条都是软皮隆咚的,只有我们武汉的油条是酥酥的。”许师傅说:“咳,提不得喽。说那上海吧,十里洋场,过早吃泡饭;头天的剩饭用开水一泡,就根咸菜,还是上海!北京首都哩,过早就是火烧面条,面条火烧。广州深圳,开放城市,老鼠蛇虫,什么恶心人他们吃什么。哪个城市比得上武汉?光是过早,来,我们只数有点名堂的”王老大搬起指头就数开了: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老谦记的牛肉
14、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汰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王老太的牙齿不关缝,气一急谱出了一挂口水。她难为情地用手遮住了嘴巴,说:“丢丑了、丢丑了,老不死的涎都馋出来了。”在这幅温馨而简单的生活图景下,我们从底层人民有些无知和可爱的“没乐找乐”里,看出的是武汉人生活的诗意与智慧。快乐着最简单的快乐,似乎就是他们生活中的哲理。同时,武汉人生活中的智慧还表现在,他们对自我存在的深思,对于周围环境的解构。武汉人对于自身生活方式的反思,同时又结合汉味的幽默和自嘲来排遣心中的苦闷,这正是武汉人生命哲学的最高境界。在中北路空无一人中,面对高速发展的
15、武汉,“郑富仁时常会产生幻觉,觉得自己仿佛并没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四十多年,他走到哪里都只有陌生。有时候的郑富仁会怀疑自己有毛病,为什么别人都欢天喜地的事,他却无法体会到这份欢喜;为什么别人觉得日渐幸福的生活,他也捕捉不住这种感觉。刘春梅说你这是顽固。人人都在进步,就你在退步。儿子却说,这是你老了。郑富仁想,或许是我没有进步,或许是我老了。而这个世界却总也不肯老,每天都努力地扮着年轻。于是他和这个世界的差距便越来越大。”这看似有些悲观和消极的思想正是表现出小人物对于自身处境的深思,但同时,又可以用武汉式的思维为自己解围,“看完了,心里也清楚了。世上的事,什么都由不得你。路怎么开由不得你,房子怎么
16、盖由不得你,开店还是开厂由不得你,别人把你叫穷人还是叫富人由不得你,爹要娶亲娘要病死由不得你,老婆晚间骂你保姆成了后妈也由不得你,至于你是上班还是下岗那就方方池莉小说与武汉生活哲学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更由不得你了。”底层人民用看似毫无逻辑的解释接受残酷的生活,对于生命的艰辛,他们像阿 Q 一样用自嘲的方式自我化解。于是当郑富仁把这一些都想通了之后,面对这个让他彷徨的中北路,面对这个即将弃他而去的时代,他也是含泪而笑,继续前行,“郑富仁的车哐哐当当地行驶在中北路上,有些孤单有些落寞。他想,你们不骑也好。老子一个人骑一条大路,晓得几舒服。” 三.武汉生活中的特别诗意还展现在武汉人那
17、种“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生命哲学当中相比于余华的活着,方方和池莉笔下的人生同样是充满了存在的艰辛和生命的卑微,但是,在这些血与泪组成的生活片段中,我们却看不到人性的绝望和放弃,看到的都是苦中作乐的温暖,都是含泪而笑的坚韧。这也正是从打码头发家的武汉人身上挥之不去的生命动力,那些贫贱与烦恼的生活都因为生活本身而变得有作用。所以,在看到这群成天打打闹闹的武汉人的生活之后,读者似乎也能从他们生活的不易,以及他们依然前行的力量中发现一丝令人感动的东西。那些存在于武汉生活中的诗意由于生命存在的本身而变得质朴而简单,也正是因为这一份简单的感动而成为最真实的生命哲学。在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中,我们看到的
18、是在武汉这要命的夏日里,武汉人用笑话释放被汗水浸湿的神经,他们用最朴素的苦瓜炒肉装点生活的滋味。“猫子说:今天,就是今天,下午四点,我们店一支体温表在太阳下呆了两分钟,水银就冲破了玻璃管。男人扬起眉毛,半天才说:真的?猫子很高兴,吐出一串烟圈。男人说: 你说吓人不吓人,多热!还要不要人活嘛! 猫子豪迈地笑,说:个婊子养的,我们不活了! ”一个“豪迈”传神地展现了武汉人的风貌,他们在这片被烈日笼罩的土地上,向生活豪放地骂一声“个婊子养的”,再一边高喊着“我们不活了!” 一边继续豪迈地行走于各自的生活中。这是一种何等释怀、何等浪漫的生活态度。而在中北路空无一人中,生活的压力使得小人物在社会底层总感
19、到喘不过起来,正如郑富仁的眼里是很难看到风景一样。“他为温饱天天奔波,压心头的事情一件摞着一件。每一件事都是一块石头,压在他的背上。一个天天都背着石头的人,何曾又会有风景入眼。看风景需要一份从容和悠闲,对于郑富仁来说,这两样东西都是奢侈品,离他太远了。”但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在命运的坎坷中低下头来,他用汉味的深思模式排遣心中的苦闷,所以他可以在空无一人的中北路上,依然十分洒脱、十分豪迈地骑着自己的破自行车,一直朝生命的终点骑下去。“虽然发软的腿更加发软,郑富仁倒也顶得住。这样的时候,很多。咬咬牙也就过去了。他早已经习惯这样的状态。”这句话看似有些辛酸,但生活就是这样,充满痛苦与不易,但是武汉人
20、用自己的生活哲理将他们消化,获得的是生活下去的勇气。如果说方方和池莉的小说中,武汉人这种近似“自欺欺人”的生活哲学是一种无知的话,那也是一种智慧的“无知”,一种升华了的阿Q 精神。在面对生活的玩弄和祸福的无常时,自我安慰是十分必要的。在面对命运的不公和社会的黑暗时,对于生命的麻木也许是一种对待生活的隐忍。无论生活是甜蜜还是艰辛,我们都要勇敢地直视生活的本真面目,并坚定地走下去。正如这两篇小说意味深长的结尾一样。池莉这样写着,她们“纵情大笑。燕华说:小点声伙计,武汉市就现在能睡一会。小包掩住口,吃吃笑个不住。燕华驾驶着两节车厢的公共汽车,轻轻在竹床的走廊里穿行,她尽量不踩油门,让车像人一样悄悄走
21、路。”在这如地狱般炎热的日子里,武汉人悄悄地度过他们的一天,生命还是一如既往地,像不带油门的大公交车一样滑过,留下两旁人们各自生活的滋味。作家面对这群顽强而天真的武汉人,表现得更多的是理解、欣赏和心疼。而方方在结尾里,她这样说:“夜真是深得厉害,冷风便在这夜深之处呼呼地吹着此时的中北路上空无一人。郑富仁行在这空空的街路上,突然觉得自己心里也空得厉害。他想起父亲常常挂在嘴上话,心里空,空空荡荡的。这时候他体会到这种空荡的感觉。郑富仁暗自道,本来不想空空荡荡的,哪晓得比原先还要空空荡荡。人生就是这样呀。”在生命的寒夜里,无论是感到孤单寂寞还是害怕无助,我们都要沿着生命的方向继续行走下去,因为这就是生活的无奈,但这也是生命的作用。面对这样为了活下去而活着的武汉人,感叹道,“人生就是这样啊”,不难看出她的理解和同情,但更多的是对于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反思。但总之,无论是池莉笔下的生活的炎热,还是方方笔下的生命的心寒,武汉人还是秉承着自己“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生活哲理,在一地鸡毛的烦恼人生中活出自己的生活诗意,让读者获得一些感动。而这两位从武汉走出去的女作家,也是想从她们熟悉的生活故事中传送出一点真实的人生感悟,也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一项新鲜而具有独特的生活色彩的文学构筑。苏也,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6 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