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析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控制摘要: 目的 探讨我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评价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嘉荫县 2007 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防治监测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07 年共上报流行性出血热病人 32 例,年发病率为 281/10 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呈高度分散性,多见于农村;具有明显的秋冬季高峰,男性多于女性(24:8),多见于青壮年,占 87.50%,农民多见,占 78.13%。结论 采取疫苗接种、灭鼠和环境整理等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其流行。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预防 控制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以鼠
2、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但 HFRS 病毒的传播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流行史,全国除青海、台湾省外均有疫情发生。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本病年发病数逾已 l0 万,已成为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病原学】 出血热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的一个新属,称为汉坦病毒属。电镜可见病毒为圆形中等大小的颗粒,平均直径约 120nm(90160nm),有双层包膜,表面有微突,包膜内为颗粒线状结构,感染细胞的胞质内常见较多的包涵体。病毒的核酸为单链、负性 RNA 型。病毒对脂
3、溶剂很敏感,易被紫外线及 射线灭活,一般消毒剂(碘酒、酒精、甲醛等)均可将病毒杀灭。在自然情况下,本病毒仅对人引起疾病。在宿主动物中表现为隐性持续感染,无症状及未有明显病变。 【流行病学】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姬鼠属(主要为黑线姬鼠)、大鼠属(主要为褐家鼠、大白鼠)、鼠(棕背、红背) 、田鼠属( 主要为东方田鼠)、仓鼠属(主要为黑线仓鼠)和小鼠属( 小家鼠、小白鼠) 。在我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城市型(日本、朝鲜)和我国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我国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
4、,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目前认为其感染方式是多途径的,可有以下几种。 (1)接触感染:由带毒动物咬伤或感染性的鼠排泄物直接接触皮肤伤口使病毒感染人。 (2)呼吸道传播:以鼠排泄物尘埃形成的气溶胶吸入而受染。 (3)消化道感染:经受染鼠排泄物直接污染食物吃后受到感染。最近有报告在实验动物进行经口喂以带 EHFV 的食物感染成功的例据。 (4)螨媒传播:我国已查见革螨人工感染后一定时间内可在体内查到病毒,并可经卵传代,从恙螨也可分离到 EHFV,因此螨类在本病毒对宿主动物传播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5)垂直传播:曾报道从孕妇 EHF 病人流行的死胎肺、肝、肾中查见 EHFV 抗原,并
5、分离到病毒,及在胎儿上述器官组织查见符合 EHF 感染引起的病理改变,均表明EHFV 可经人胎盘垂直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在野鼠型多为 34及以下;但家鼠型疫区隐性感染率较高,有报告为 15以上。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病后在发热期即可检出血清特异性抗体,12 周可达很高水平,抗体持续时间长。 4.流行特征 (1)病型及地区分布: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北部和中部地区,包括日本(城市型及实验动物型均为大鼠型 EHFV 引起) 、朝鲜(城市型、野鼠型、实验动物型)、俄罗斯远东滨海区(野鼠型) 及我国( 野鼠型、家鼠型、实验动物型),正常人群
6、血清中发现 EHF 血清型病毒抗体的地区遍及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沿海港口城市的大鼠(多为褐家鼠)自然携带 EHFV 抗原或 (及)抗体,表明它们具有世界性分布,特别是在沿海城市大鼠中扩散传播,因此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2)季节性:全年散发,野鼠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季,从 10 月到次年1 月,少数地区春夏间有一发病小高峰。家鼠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初,从 3 月到 6 月。其季节性表现为与鼠类繁殖、活动及与人的活动接触有关。【预后】 本病病死率差别较大,野鼠型高,家鼠型低,从 320不等,一般平均 5左右。病死率高低不同的原因除与病型不同、轻重有关外,与治疗早晚、措施得当与否也有很大关系。死亡原因主要有:休克、肺水肿、心功能不全、尿毒症、腔道大出血以及继发感染等。病后恢复一般较顺利,少数重型病人可在病后遗有腰痛、多尿症状达 1 年以上。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仍以合理的液体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法。 预防低血容量休克、疏通微循环、保护肾脏、改善肾血流量,促进利尿,对于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抓好“三早一就”(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把好三关(休克、少尿及出血关)对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