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论《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几点深思.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18384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几点深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论《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几点深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论《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几点深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浅论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几点深思浅论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几点深思 导读: 摘要: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容易出现的一些理由,分别从分级标准的规范性理由;分级过程中学生产生的心理理由;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设置理由;分级以后教学手段和策略要与时俱进;班级规模大小理由;以及成绩的评定标准等六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意见和倡议,它能进一步推动计算机分级教学的科学性,改善计算机分级的教学效果。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分级标准;心理;课程设置;教学策略;班级规模;成绩评定1009-3044(2014)02-0346-03为了适应目前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显得特别重要, 尤其是

2、使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相结合,进一步体现出计算机在不同专业应用方面的差异性, 实施计算机分级教学是大势所趋。目前各个高校非常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并且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施计算机分级教学。1,2 但由于地区差异、学生水平差异、课程设置与教学策略不合理等因素出现了教学效果不很理想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该文分别从分级标准、分级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理由、课程设置、教学策略、班级规模、以及成绩考核等六个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要取得较好的分级教学效果须注重以下几个理由。1 分级的标准目前各高校对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进行分级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对入学后新生进行计算机知识考核,根据考试成绩对学生划分等次;

3、第二种是不考核,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掌握情况自主选择等级;第三种是以专业为依据进行分级,相同专业在同一等级。3从以上可以看出分级策略较多,但是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几点深思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icrosoft office 一级考试系统的方式,设计一个符合自己学校情况的模拟系统,重点考查学生对计算机一级基础知识的考查,该系统应该涉及的知识面足够广,但是深度不宜太深,可以将成绩划分若干个等级,例如低于 60、60至 80、80 分以上,低于 60 的进入一级,80 分以上的直接进入二级,60 至 80 这一区间的学生不妨给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如果他认为他的成绩侥幸成分偏大,他可以

4、选择一级;如果他认为虽然没有超过 80 分,但其实他可以做的更好,那么他可以选择二级,这样更能体现出 性和科学性,毕竟任何考试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偶然性。2 分级产生的心理理由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分级教学是学生入校后进行考查,根据测试成绩来划分等级,不像英语或者数学的分级,英语和数学分级可以直接参考高考的英语与数学成绩。由于高考中没有计算机这一项成绩,仅通过进校以后的一次考试进行等级划分,由于此次考试成绩一部分学生会“沦落”为低等级,可能这些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被“歧视”的错觉,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抬不起头,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从而违背了分级教学的初衷。所以学校在分级工作展开之前一定要先做好

5、学生的思想工作,通过海报或者 X页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要将为什么要分级以及分级的科学性与必要性讲清楚、讲透彻,消除学生在分级后产生的顾虑,以良好的心理迎接分级教学。3 课程设置要合理一般可以将计算机基础分为二至三个层次, 进行分层次以及模块化教学,去适应学生专业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4 计算机基础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一般包含操作系统、OFFICE 以及 X 络基础等内容;计算机软件基础是指 VB 或 C 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原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则包含多媒体技术应用、X 络应用、X 站设计以及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

6、。不少高校将计算机基础分为两个层次,那么也可将上述的第二与第三层次划分为一个等次。大学计算机基础面对的是大一新生,在计算机基础的课程设置时必须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学生本身计算机水平的差异;二是专业差异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不同需求。高校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根据自己的专业结构去设置课程,找到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让计算机更好的为专业服务,让学生全面发展。甚至可以参考国外很多高校的做法,就是教学内容可以允许学生和老师以商量的方式来决定,切实保证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4 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要与时俱进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应用型

7、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往往课时数量又偏少, 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学策略和手段一定要改革,要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按照“因材施教,分级指导,重视基础,强化应用”的教学观念进行组织教学。以精讲多练、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来实施课堂教学。对于低层次的班级,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这种情况宜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操作部分最好的在机房授课,老师边讲学生边练,讲练结合。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将刚刚听到的,通过及时的上机操作真正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且他们的课程大都以应用为主,所以任务驱动是比较适合的教学策略。它和“精讲多练”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以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主,老师讲课时间减少,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完成任务,老师以辅导答疑为主,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5 班级规模大小要适中不少人认为专业课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这就导致不少高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班级规模划分理由上处理的不很妥当, 浅论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几点深思 导读: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