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庆云2015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庆云2015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1: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判断题对错 2:强化法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判断题对错 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是()单项选择题A、直觉思维B、聚合思维C、逻辑思维D、发散思维 4:在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中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是()单项选择题A、 依法执教B、 热爱学生C、 团结协作D、 爱岗敬业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多项选择题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
2、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6: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单项选择题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 7: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B、具备教育教学的知识技能C、掌握评价学生的科学手段D、有较高的知名度 8:以下属于早期迁移理论的是()多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经验类化理论E、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9:“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传承的。单项选择题A、巴黎大学B、剑桥大学C、柏林大学D、哈佛大
3、学 10:以下关于教学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A、两者没有关系B、两者既有关系又有区别C、两者完全等同D、教学评价以测量、测验的客观描述为基础E、测量和测验的结果通过教学评价来判断 11: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单项选择题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12: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兴趣及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属于()。单项选择题A、地方课程B、国家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 13:课堂教学环境包括( )。多项选择题A、教师B、教学器械C、课堂物理
4、环境D、课堂社会环境 14: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单项选择题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检验假设D、论证假设 15: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单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16:初次与某人交往,当得知他是一名大学教授时,马上断定他很有学问、有修养、性情温和、待人民主。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此种现象属于()。单项选择题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马太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 17:某老师未经学生允许私自将学生的作文编人自己编著的优秀作文集,对该老师的做法叙述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该老师的做法没有侵害学生的著作权,因为作文不算“作品”,
5、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B、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著作权C、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财产权D、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利 18: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在一起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教室多的情况下教学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9:“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于得不错”是教师成长历程中哪个阶段的表现?()单项选择题A、关注自我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 20:下列说
6、法中,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也是连接对称点线段的中点B、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连接对称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C、矩形是以对角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D、线段是以其中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21:一般而言,过度学习达到一定程度时,效果较好,这个程度经研究为()。单项选择题A、100%B、80%C、150%D、200% 22: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3: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
7、单项选择题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 24:一个小学生总是一遍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了多少台阶。判定这个学生可能有的心理问题是( )。单项选择题A、学习困难综合征B、焦虑反应C、厌学症D、强迫症 25: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梅伊曼 26: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多项选择题A、熟练掌握劳动技术B、初步学会生活自理C、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D、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27: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单项选择题A、4年B、6年C、5年D、9年 28:相
8、对于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判断题对错 29:德育过程是由()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多项选择题A、德育理念B、教育者C、受教育者D、德育内容E、德育方法 30: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 )。单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31: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判断题对错 32:与杜威的现代教育论观点相反的是()的传统教育论。单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B、杜威C、奥苏贝尔D、华生 33: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单项选择题A、言语信息B、智慧技
9、能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 34:某单位有五名业务骨干小张、小王、小赵、小丁、小李参加了一次技能测验,他们的测验成绩为:小赵没有小李高,小张没有小王高,小丁比小李高,而小王不如小赵高。 请问,小张、小王、小赵、小丁、小李测验成绩谁最高?()。单项选择题A、小丁B、小王C、小赵D、小张 35: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个要求反映的教学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 36:少先队文化内容的层次是()。多项选择题A、少先队组织管理文化B、少先队活动文化C、少先队礼仪文化D、少先队辅导文化E、少先队理论文化 37:户籍在某市的灵灵已满六周
10、岁,要在本地上小学了,她应该选择()。单项选择题A、户籍所在地的任意学校考试入学B、家庭住址所在地的任意学校入学C、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近入学D、家庭住址所在地的学校考试入学 38: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单项选择题A、计划策略B、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 39:教师道德修养就是提高教师的道德认识、陶冶遭德情感、锻炼意志、培养习惯的过程。()判断题对错 40: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多项选择题A、身体状态的剧变B、内心世界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觉醒D、独立精神的加强E、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41: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判断题对错 42:导入提问与一般课堂提问
11、的区别是()。单项选择题A、问题具有启发性B、问题表述清楚明白C、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正确回答D、仅仅依靠现有知识无法完全回名 43:根据材料回答TSE题: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起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TS这位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A、不尊重学生B、过于自信C、对待质疑学生一棒喝退D、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4:下列关于人文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朝代是隋朝B
1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C、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孔子D、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主要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45: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差异的反应。()判断题对错 46: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他律阶段B、前习俗阶段C、自律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4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 48: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单项
13、选择题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个人魅力D、举止端庄 49:绅士教育放在首位的是()单项选择题A、德行的教育B、骑士技术C、军事教育D、文化知识教育 50: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单项选择题A、专业知识B、教育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相关学科知识 5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单项选择题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B、老鼠打洞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52: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师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单项选择题A
14、、活动性B、生活性C、开放性D、综合性 53:学校作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单项选择题A、认识B、设计C、设想D、安排 54:坚持性善论,主张儿童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发展需求。这一理论特征反映的德育模式是()单项选择题A、模仿模式B、认知模式C、体谅模式D、行动模式 55:小学课程设计要体现()的高度统一。多项选择题A、科学性B、时限性C、具体性D、思想性E、预测性 56:启发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判断题对错 57:下列有关艺术常识。说法正确的是()。单项
15、选择题A、“唐三彩”中的“三彩”是指三种颜色B、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C、山水画只是呈现自然景观,而不呈现人物形象D、“金陵三杰”是指徐悲鸿、张大千和任伯年 58:某乡镇小学学生王某因病需休学一年,其父母应向()提出申请。单项选择题A、所在学校B、市教育局C、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县级或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9:发展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判断题对错 60: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以突破重点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为目的的说剖是()。单项选择题A、研究性说课B、示范性说课C、检查性说课D、评比性说课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16、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答案D 解析 D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4:答案C 解析 5:答案A,B,C,D,E 解析 略。 6:答案B 解析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 7: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略。 8:答案A,B,C,E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B,D,E 解析 教学评价和测验测量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测量、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教学评价的主观判断必须以客观描述为基础,测量和测验的结果必须通过教学评价来判断。 11:答案B 解析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
17、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故选B。 12:答案C 解析 校本课程就是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兴趣及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 13:答案C,D 解析 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本体考察测验的四度。信度是测验的基本指标,效度是测验的最高指标。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16:答案D 解析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17:答案B
18、解析 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发表权,任何人不得未经许可发表其作品。中小学生的作文也是作品,是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教师随意采用,侵犯了学生的著作权。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处于关注生存阶段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20:答案C 解析 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也是连接对称点线段的中点,故A项正确;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连接对称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故B项正确;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但它的对角线不是对称轴(正方形除外),故C项错误;线段是以其中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故D项正确。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19、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题干中的小学生出现的可能是强迫行为。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故选D。 25:答案B 解析 在世界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他还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6:答案B,C,D 解析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故BCD项为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 27:答案B 解析 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小学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小学教育机构统称为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6年。 2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9:答案B,C,D,E 解析
20、 德育过程包括四个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0:答案D 解析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故选D。 31:答案错误 解析 32:答案A 解析 33:答案B 解析 34:答案A 解析 由题干可知小李小赵,小赵B王b张。小丁小李即小丁小李小赵小王小张。故答案选A。 35:答案B 解析 36:答案A,B,C,D,E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21、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结合题干,本题选C。 38:答案B 解析 学习策略不属于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属于学习策略。 39:答案正确 解析 40:答案A,B,C,D 解析 身心两方面逐步成熟是青年期的年龄特征,其余选项为少年期阶段特征。 41: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2:答案A 解析 43:答案A,B,C,D 解析 44: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主要思想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源自于魏源的海国图志。 45
22、:答案正确 解析 46:答案C 解析 47:答案B 解析 48:答案A 解析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言语和行动上教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49:答案A 解析 50:答案A 解析 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专业知识。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能够清晰把握自己所教学科领域内的知识,深入地理解其精髓,把握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内容。 51:答案D 解析 52:答案C 解析 品德与生活在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征,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53:答案D 解析 54:答案C 解析 55:答案A,D 解析 小学课程设计要以通俗的、小学生能理解的形式体现高度的科学
23、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56:答案错误 解析 57: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唐三彩是指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金陵三杰”是指徐悲鸿、张书旗和柳子谷。故本题选B。 58: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故选C。 59:答案错误 解析 发展到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60:答案A 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