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课讲稿、党课发言稿同志们: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为机关干部职工上一次党课,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只能把这阶段集中学习的体会今天和大家共同一起学习交流,目的就是让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内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讲:一、充分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鲜明提出要围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同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
2、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2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第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两个 100 年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到 202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 2010 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来,习近平同志多次阐述了中国梦。中国梦的基础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重要遵循就是坚持中国道路、弘
3、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也是人民的梦,只有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才能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中国梦的战略构想,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中国梦,引导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正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3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党和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集体意识,打牢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基地。毛泽东同志曾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 。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团结向上的精神支撑,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人形象地说,一麻袋马铃薯,数量再多也无法拧成一
4、股绳、形成合力;只有团结得像花岗岩那么紧密,才能形成无坚不摧、无难不克的坚强力量。民族复兴中国梦,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她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当今中国所有群众和个体梦想的“最大公约数” 。加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就是引导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汇集起无坚不摧的力量。4加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
5、教育,有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有关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十分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他指出:“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6、,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 ”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同样十分重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他指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动一切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而奋斗”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并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把能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作为判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5的决定力量的观点。能否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祖国统一,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否把一切可以团结
7、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指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在推进事业前进的过程中,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迫切需要我们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凝聚起更加强大的智慧和力量。加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有助于畅通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渠道,让人民群众共
8、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实现中国梦奠定雄厚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创造中来,在充满创造活力的进取中实现光荣梦想。这就要求党和政府要为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开辟无限广阔的空间,搭建展现人民群众活力的广阔舞台,给人们创造更多的想干事、能干成事的条件;要提供更多的奋斗机会,保障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在人生跑道上尽展自我的风采,自觉做“中
9、国梦”的参与者、推动者、书写者;要制定公正的规则、科学的秩序,加快建立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敬畏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的社会氛围,让那些拼爹、找人现象再无滋长蔓延的土壤,让明规则战胜潜规则,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6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有助于引导人们更加坚守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实现中国梦的自信、自觉、自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上了一个大台
10、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些显著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充分证明我们选择的这条道路是科学的、正确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己经踏上攻坚路、步入深水区,前进中躲不开的困难和风险必须要应对,绕不过的“堡垒”和“关隘”必须要攻克,没解决的矛盾和难题必须要破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深化改革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难度也比过去更大。加强党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领导和团结全体人民凝聚共识、攻紧克难,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奋力前行。有了这样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形成共同的命运,产生共同的责任,才能实现政党和人民的团结
11、,才能实现中国梦增添持续不断的推动力量。7第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表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生命线。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党的群众路线历来是我们事业发展成功的根本保证。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凭着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才能生存、发展并壮大起来。
12、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曾经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正因为这样,人民群众才把党的事业看成是自己的事业,形成同共产宫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奠定了党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坚实群众基础。在和平建设时期,虽然没有了以往那种生死考验,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大为改变了,但是保持和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对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对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依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8历史告诉我们,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
13、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兴衰存亡的惨痛教训也深刻警示我们,能否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世界政党发展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失去了执政地位。1991 年,有着 93年历史、1500 万党员、执政 74 年的前苏联共产党一夜红旗落地、分崩离析;1993 年,连续执政 38 年、拥有“万年执政党”之称的日本自民党大选败北。1996 年,建党 111 年、执政长达 45 年的国大党选战失利;2000 年,拉丁美洲第一大
14、政党、前后执政 71 年之久的墨西哥革命制度沦为在野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也相继改旗易帜,变了颜色。为什么这些大党老党的政权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茫然无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政党内部出了问题,在如何对待人民群众这个重大问题上出现了根本性的失误。苏共执政后期,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由人民公仆蜕变成人民主主人,领导阶层成了特权阶层,党群、干群关系从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鱼肉关系,从而导致苏共垮台时苏联人民冷眼旁观、无动9于衷,甚至不少民众出现在对立的营垒中。苏共的历史悲剧告诉我们,困难不可怕,挫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流失。要清醒看到,
15、我们党己经成为一个具有 8000 多万党员的执政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容易使一些党组织和党员产生忽视群众工作的倾向,使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大为增加,而执政党统揽全局的地位,也容易使我们党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由于党掌握着政权,我们可以把各种资源都利用、调动起来,为群众谋利益,同时也带来了权力的蜕变,而且执政的时间越长,其危险性也越大,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符合人民利益,从根本上讲党的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党的自身建设上,确实存在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比如,在干部队伍中,高高在上,养尊处优,对群众漠不关心的有之;专柜跋扈,作风粗暴,对群众强迫命令的有之;欺上瞒下,伪造政绩,使群众
16、吃苦受罪的有之;徇私枉法,官官相护,让群众有冤难申的有之;拉扯钻营,跑官要官,致群众强烈不满的有之,贪图享乐,腐化堕落,令群众深恶痛绝的有之;甚至仪仗权势横行霸道,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引起群众切齿痛恨的也不乏其人。这些现象虽然是少数,但确实是客观存在,确实有蔓延之势,确实要高度警惕,确实应尽快改进。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败坏党的声誉,损害党群关系。它们与许多社会10热点总是交织在一起,使许多矛盾更容易激化,甚至对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政治稳定构成潜在威胁。面对各种风险和考验,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才能启发群众的觉悟,使他们正确理解党
17、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他们对党的政治认同,才能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对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来讲,则必须常思立党之本,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常怀赶考这心,始终牢记“两个务必” ,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放在心上、落到实处,把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党的执政基础就一定会更加牢固,我们党就会更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和发展党行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加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核心问题是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
18、持。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法宝。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11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标准。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否始终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这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历史使命: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9、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具坚定性的因素。认真接受群众监督,注意听取群众的评价,这本身就是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转化为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普遍重视密切同人民群众关系,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不愿做群众工作,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感情不深,摆不正同群众的关系,认为群众工作是
20、革命战争年代的事情,现在过时了,埋头业务工作,忽视群众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的领导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旧法不管用,新法不会用,不懂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不会说群众语言,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引起群众的抵触和反感;有的领导干部不敢做群众工作,面对大量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畏难12发愁,遇到群体性事件惊慌失措,有的甚至处置失当,激化矛盾,使工作遭受严重损失,等等。这些问题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提高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高度重视并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己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紧密结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迫切
21、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权力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扎扎实实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我们作出的决策、采取的举措、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重要的实践基础。132、为什么说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
22、,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封建,赢得人民解放,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强盛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基本愿望。中国共产党作为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全心全决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始终把实现上述目标作为自己的根本追求,并为之浴血奋战、顽强拼搏。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群众路线,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在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着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高举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深入工农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革命原理,启发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革命觉
23、悟,推翻了“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922 年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的决议案明确提出:共产党不是学会或一般的革命团体而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分子所组成的政党。为了把党建设成为革命的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从二大起,党的许多重要会议都把指导群众运动的问题列入会议的重要议程,并且做出相应的决议案,比如劳动运动、农民问题、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决议案。在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特殊政治环境使党的一些组织和党员忙于国民党的工作,出现了忽视群众工作的现象。1922 年 10月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确定了党接近无产阶
24、级、农民、知识分14子和各阶层基本群众的基本方针。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毛泽东鲜明地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抗战时期,毛泽东在总结抗战十五个月的形势时指出:“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党的群众工作全面展开。为了巩固统一战线,争取抗战力量,1939 年,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 ,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群众工作的决定。尤其是经过延安整风,使党有条件对建党以来多年的群众工作和领导工作进行系统的理论提炼,从而形成了成熟的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这个理论成果主要反映在党
25、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和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之中,七大强调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极端重要性,将群众路线概括为党的三大优秀作风之一,提出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在此后的解放战争中,数百万共产党员通过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在群众中扎下根,得到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为党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文化极为落后,人民生活极为困苦。迅速恢复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的切实愿望。我们党始终把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决定
26、性条件,做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开展“三反”和整党,正是我们党反对脱离群众,加强执政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场重大斗争 1956 年 9 月,党的八大总结了我们党执政七年来的经验教训,要求全党坚持群众路线,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要求全党继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防止个个崇拜,避免个人专断。然而,八大的正确主张并未能坚持下去。鉴于确有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增长了脱离人民群众的不良习气,毛泽东于 1957 年 3 月发表了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讲话,他严肃地指出:“我们的同志应当注意,不要靠官,
27、不要靠职位高,不要靠资格吃饭。 ”他认为,真正靠得住的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切实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毛泽东提出,我们党要教育党员和干部放下自己的架子,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才能保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本色,才能使党永远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15质。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们党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执政规律缺乏深刻的了解,对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生了偏差,轻视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致使人民的生活 20 多年没有多大提高。1958 年至 1960 年的三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违反了实事求是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28、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尤其是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脱离群众、违背民心的错误,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历史发展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人民的要求,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果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一场伟大革命,而这场革命的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
29、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邓小平多次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我们改革的总目标就是“为了使我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从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提出了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重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该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复杂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
30、己的各项任务。必须尽快满足人民群众对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才能巩固共产党执政的社16会基础。邓小平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然后把它上升为科学理论,作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 ”改革的政策、措施是群众发明创造的,不是哪个领导人的功劳。他又提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我的功劳就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 ”这是邓小平群众面的生动体现。邓小平还把人民“拥护不拥护” 、 “赞成不赞成” 、“高兴
31、不高兴” 、 “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衡量是否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唯一标准。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央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1989 年 12 月,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对于密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以及他们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关系,有效地贯彻群众路线,起了积极的作用。1990 年 3 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
32、和国家的盛衰兴亡。1994 年 9 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该决定要求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发扬民主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17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
33、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通过总结我们党和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危险是脱离群众。 ”他说:“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胜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领带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加强。 ”他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是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江泽民同志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满意不满意
34、为根本准则,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一切工作中,我们都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不能变,全心18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历史唯物主认观点不能丢。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
35、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中去。在这样的思想理论指导下,1998 年年底,一场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内容的“三讲”教育活动,在全国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起来。在 1994 年到2000 年先后进行两轮农村基层组织集中整顿和建设后,从 2000 年 11 月底开始,一场为时两年的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轰轰烈烈开展,有效强化了基层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提高了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核心理念,是我们党理念和实践的重要思想基础。2003 年,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活中强
36、调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要紧的。在全心全19意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的思想指导下,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成为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指导思想。至于在群众工作中,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也有多次阐释和说明。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上,他一再强调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强调必须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
37、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从而使党的群众工作建立在与群众关系更为直接和现实的基础上,使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总结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提出要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长效机制,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XX 年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又强调指出: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
38、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核心价值。在这种为民执政思想的指导下,胡锦涛同志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为群众诚心诚意办事实,尽力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事实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反映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展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切实把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
39、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境界。 2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2012 年 11 月 15 日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来表明下大气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两天之后,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他说:“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 XX年 12 月 4 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此后,习近平在调研考察过程中又践行这些规定,为全党作出表率。全国上下遂掀起一番轻车简从改进会风的浪潮。今年 1 月 5 日
40、,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又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干部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 ”并且强调, “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其后的 1 月 7 日,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习近平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从严治警,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努力让人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的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引起社会关注,备受各界赞扬。 21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
41、是扫除“四风”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将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风的问题,这可抓住了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执政为民,是坚持党的宗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务实,主要是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实事求是,讲实话、做实事、重实效;清廉,是反对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显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与此针锋相对,我们必须对作风之弊、行为这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作风看似无形,但其实群众时时
42、能感觉到;作风不是物质力量但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人民群众不仅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评价党的工作,也通过身边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来了解党、评价党。可以说,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度。 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的地方,一些干部成天忙于文山会海,工作就22是开会、发文、传达,大干部传达到小干部,大机关传达到小机关,层层开会、层层发文、层层传达,与人民群众接触很少,对实际情况了解很少,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空转” ;一些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不听取群众意见,漠视群众利益,使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发生扭曲、变形、变异,使干群关系对立、紧张,群众怨言迭起,有的地方甚至产生了影响社会稳
43、定的问题;一些干部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欺上瞒下,引发群众强烈反感。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重的地方,一些干部沉溺于吃喝玩乐,比阔气、比排场、比特权、任意挥霍公款,结果导致“三公”经费居高不下,吃拿卡要和接受会员卡、商业预付卡等问题频出,楼堂馆所滥建屡禁不止,部分领导干部的办公用房、配车等工作生活待遇严重超标,饱受群众诟病。 “四风”已经成业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的严重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阻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是对症下药,是对百姓呼求的回应。 对于干部作风问题的危害,老百姓感触最深,同样,对于干部作风的转变,老百姓也感觉敏锐。去年
44、12 月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立即在全国兴起一阵新风,短短半年时间,取得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6 月,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 2665 个,给予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的 2290 人次。人民群众普遍反映,八项规定的出台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对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充满期待。从目前看,这股新风力度依然强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贯23彻八项规定为切入点,聚焦到作风建设上,在作风建设中,又集中解决“四风问题。 整治“四风” ,要形成长效机制,必须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相结合,走一条不靠政治运动,而是在加强思想、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
45、的新路子。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正是贯穿了通过改革逐步铲除滋生“四风”的土壤条件,用制度巩固规范改革成果的精神。强调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比如,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用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挥棒”推动作风转变。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这体现出把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把对“四风”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扫除与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相结合的思路。按照这一思路走下去,不仅教育实践活动会取得实效,而且在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面会踏出一条新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凸现了顶层设计、高层示范,政治局
46、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别人做到的,政治局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政治局首先不24做。政治局带头“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并把政治局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情况公之于众,推动党务公开,以求得到党内外的监督。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也体现了真抓实干的精神和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只有扫除除形式主义,为民务实的优良作风才能得到更好发扬;只有扫除官僚主义,党才能切实担当起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只扫除享乐主义,党员干部的心才能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心紧紧贴在一起;只有扫除奢靡之风,人民群众才能自觉地从感情上向党聚拢。四、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如何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在教
47、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明确哪些观念?理清哪些思路?我认为应从五个方面看。 一是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活动落实下去。要在实践中做到不虚、不空、不偏,首先要在理论上做到清醒、明白和不糊涂。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和政治逻辑这个层面上,理清五方面的问题;谁是群众,群众在哪儿?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为什么会存在脱离群众的问题;怎么理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如何走进群众、深入群众,25进而转变工作作风? 二是“群众是谁,群众在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看起来很简单,大家好像也都知道。但熟知不等于真知。当前有些党员领导干部,认为联系自己小部门、小圈子内的人,或者联系个别老
48、板、企业家,就是联系群众,这种想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群众应该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群众应该是社会中的最大多数,是一部门工作所涉及范围内的最大多数。具体到党和政府的各个部门、特别是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的干部来说,群众就是 13 亿中国百姓;对于地方工作的党员干部来说,群众就是所辖区一方水土之内的老百姓。群众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拥有共同利益。群众固然表现为每处具体的人,但群众以是一个综合的政治概念,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经济利益的人在社会转型期限,不同社会群众之间的利益分化比较大,如果不找到其中的利益,那么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就会陷入被动。群众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代表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49、概而言之,群众就是社会中代表历史进步方向的、有共同利益的最大多数。只有满足上述三点,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联系的才是真正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也才能真正走到群众。 三是党员干部是不是群众?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理解。本质上,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是群众但就党性来说,他们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就权利来26说,党员干部跟群众享有共同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各方面权利,没有也不能有任何特权;但是就责任来说,党员干部又要比普通群众肩负更多的责任。所以,共产党人不能丢掉群众的立场,但也不能回避先进的义务。这样理解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就能既把他们放在群众中,又能让他们走出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四是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前面我专门讲了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人民群众,是基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基于一个政党的执政基础,更重要的是基于我们的价值追求。如果不去为人民群众服务,那么我们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所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党的存亡、兴衰、成败。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要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