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i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委托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新金科材料有限公司 评 价 单 位 : 宁 夏 特 莱 斯 环 保 科 技 有 限 公 司2017 年 4 月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i目 录前言 51 总论 .81.1 评价目的 81.2 编制依据 81.3 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121.4 评价标准 121.5 评价等级 181.6 评价范围 211.7 评价因子 211.8 评价时段与评价重点 231.9 环境敏感及环境保护目标 232 工程概况 .292.1 项目基本概况 292.2 项目建设内容 292.3 项目原辅
2、材料及能源消耗 302.4 主要设备清单 332.5 公用工程 342.6 厂区与车间平面布置 362.7 厂界周围状况 372.8 项目进度安排 373 工程分析 .443.1 工艺流程分析和产污环节 443.2 物料平衡、水平衡图 463.3 运营期污染物源强及排放情况 483.4 施工期污染源及排放情况 543.5 环保治理措施 564 区域自然环境 .584.1 地理位置 584.2 地形地貌 58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i4.3 气候条件 584.4 水力资源和水文特征 594.5 土壤与植物资源 605 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615.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 615.2 环境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645.3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665.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685.5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70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46.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46.2 地下水影响预测与评价 766.3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96.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56.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76.6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887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957.1 项目风险识别 957.2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1017.3 最大可信事故 1037.4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1057.5 风险管理 1067.6 事故应
4、急预案 1127.7 与汕尾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联动措施 1237.8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1318 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 .1328.1 水污染物防治措施分析 1328.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1338.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1358.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分析 136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i8.5 交通运输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分析 1368.6 环境保护措施经济可行性分析 136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89.1 项目总投资与环保投资估算 1389.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89.3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389.4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13810 环境管理与
5、环境监测 .14010.1 目的 14010.2 环境保护机构 14010.2.3 环保机构定员 .14110.3 厂内环境管理 14110.4 环境监测计划 14210.6 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14411 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14611.1 项目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14611.2 选址合理合法分析 14611.3 与其他相关文件的符合性分析 14611.4 与 深圳 (汕尾) 产业转移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和审核意见的符合 性分析 14711.5 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14911.6 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5011.7 小结 15012 结论 .1531
6、2.1 项目概况 15312.2 工程分析 15312.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5512.4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措施 15612.5 环境风险分析 15712.6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58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i12.7 公众参与结论 15812.8 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15812.9 清洁生产结论 15912.10 综合结论 15912.11 建议 159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前 言1、项目概况 目前, 传统导电剂主要靠进口, 日韩厂家占据了国内导电剂的主要市场 , 控制了传统导电剂的价格话语权。 碳纳米管是唯一实现国内厂家为主导
7、的导电剂产 品, 在性能及价格上远远优于其他到电剂。 为抓住市场发展机遇, 占据碳纳米管 导 电 剂 市 场 有 利 先 机 , 为 我 国 从 电 池 生 产 大 国 转 型 成 为 电 池 生 产 强 国 尽 一 份 力 量。 深汕特别合作区新金科材料有限公司拟投资 12000 万元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新建年产 100 吨碳纳米管和 1600 吨纳米导电浆料项目, 项目占地面积 24266.16m2,建筑面积 42815.46m2,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形成年产 100 吨碳纳米管和 1600 吨导 电浆料的生产规模。根据 中华 人民共 和国环 境保护 法 、 中 华人民 共和国 环境影 响评价 法
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 及 广东 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的有关规定,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对项 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为此, 建设单位委托宁夏特莱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该 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我司接受委托后 , 立即组织有 关人员认真分析了项目工程的主要内容、 性质及建设方案, 进行了深入的现场调 查, 收集了与工程有关的社会、 经济和环境现状资料, 结合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 作, 按照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 新建年 产 100 吨碳纳米管和 1600 吨纳米导电浆料项目(送审
9、稿) 。受 深 汕 特 别 合 作 区 农 林 水 务 和 环 境 保 护 局 委 托 , 2017 年 4 月 17 日 , 广 东 省环境技术中心在广州市主持召开了新建年产 100 吨碳纳米管和 1600 吨纳米导 电浆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专家复核会。 根据专家复核意见, 我单位进一步收 集了相关资料, 并对现场做了进一步调查, 在此基础上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改和完 善,完成了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2、项目特点 项目类别属于信息化学品制造, 主要生产碳纳米管及导电浆料, 生产工艺属国内先进工艺。 项目不属于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本) 及其修改条
10、目 中限制类及淘汰类中项目。 项目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 该园区已经通过区域环评 , 且集中供水、 供汽、 污水集中处理及排水已完善 ; 建设项目建成后, 全厂污染物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经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 符合 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导向目录 ( 试行) 的要求。 项目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 属于工业用地, 项目拟建地供水 、 供电设施齐备 ,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经过处理后可稳定达标排放, 污水预处理达接管要求后排 入集中处理,尾水排入边溪河,区域基础设施环保设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会产生废气、 废水、 固废和噪声。 废气主要为碳纳米管 生产裂解工序排出的混合
11、气体 (氢气、 氮气和非甲烷总烃) 及导电浆料生产产生 的非甲烷总烃; 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 项目主要噪声 源 空 压 机 、 风 冷 机 、 砂 磨 机 、 球 磨 机 等 。 针 对 项 目 特 点 , 建 设 单 位 采 取 了 有 针 对 性的废气处理方案和废水处理方案, 均可实现达标排放。 总体来说项目对生产过 程中的各项污染均采取了有效措施。 建设项目生产废气均达标排放; 污水经化粪 池预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接入鹅埠园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厂界噪声达标; 所有固废均得到有效处置。总量可在区域内平衡。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作为化工项目,投入运营后还应关
12、注以下环境问题:(1)工艺废气(主要是裂解废气等)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控制措施;(2)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及控制措施;(3)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控制措施;(4)环境风险(主要是仓库存储的溶剂等)防范措施和应急体系的建立。 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见图 1.1-1。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7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一阶段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 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它有关文件2 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 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2 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3 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
13、准制定工作方案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调 查、监测与评价建设项目工 程分析1 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 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3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5、报告书主要结论图 1.1-1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工 作 程 序 图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选址合理, 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采用的各项污 染防治措施可行, 总体上对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较小。 本报告书认为 , 在各项环保 措施、风险防范到位的情况下,从环保角度来讲,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行的。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81
14、总 论1.1 评 价 目 的1、通过环境现状调查、资料收集,在详细的工程分析基础上,预测项目建 成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 范围, 以满足拟建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 过当地环境承载力,同时论证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并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2、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建议,以达到保护区域 环境质量的目的,并为工程设计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3、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为管理部门决 策、为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提供依据。1.2 编 制 依 据1.2.1 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 年 4 月 24 日修订,2015 年 1 月1 日起施行
1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16 年 7 月 2 日修订, 2016 年 9月 1 日起施行;( 3)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水 污 染 防 治 法 , 2008 年 2 月 28 日 修 订 , 2008 年 6月 1 日起施行;(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2015 年 8 月 29 日修订, 2016 年 1月 1 日起施行;(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2016 年 11 月 7 日修订;(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 年 3 月 1
16、日起施行;(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2010 年 12 月 25 日修订;(9)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201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修改)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 十八号,2015 年 4 月 24 日起施行;(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6 年 7 月 2 日修订;(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15 年 4 月 24 日起修订;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9(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8 月 28 日起施行;( 1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清 洁 生
17、产 促 进 法 , 2012 年 2 月 29 日 修 订 , 2012年 7 月 1 日起施行。1.2.2 全国性法规依据(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 253 号令,1998 年 11 月 29 日实施;(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国务院第 284 号令,2000年 3 月 20 日实施;(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令第 33 号) ,2015 年 6 月 1 日施行;(4)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16 年 8 月 1 日起执行;(5)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2005 年 1
18、0月 1 日实施;( 6) 危 险 废 物 转 移 联 单 管 理 办 法 , 环 境 环 保 总 局 , 1999 年 10 月 1 日 实 施;(7)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和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201298 号;(8) 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 , (环发201054 号) ;(9) 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意见的通知 , (国办发2003100 号) ;(10)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 年 1 月 8 日;(11)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2004 年 7 月 1 日实施;(12)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19、 9号令,2011 年 3 月 27 日;(13)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 关条款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 ,2013 年 5月 1 日实施;(14)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 年 4 月 2 日发布;(15) 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 号;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01.2.3 地方法规、规章(1)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 ,2015 年 1 月 13 日修订;(2)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2012 年 7 月 26 日第四次修正 ;(3) 关于同意实施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 , 粤府函201
20、1 29 号;(4)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1999 年 11 月 26 日施行;(5) 关于同意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复函 ,粤办函2009459 号;(6) 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 ,粤府办20007 号,2000 年 2 月 15 日;(7) 广东省用水定额 , (DB44/T1461-2014) ;(8)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2012 年 1 月 9 日施行;(9)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 ,2010 年 7 月 23 日施行;(10) 广东省实施办法 , 2010 年 7月 23 日施行;(11)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
21、 (2014-201 7 年)的通知 ,粤府20146 号;(12) 关于印发的通知 , 粤府20146 号;(13) 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 (环 办201430 号) ;(14) 广 东省人 民政府 关于印 发广东 省水污 染防治 行动计 划实施 方案的 通 知 (粤府2015131 号) ;( 15) 关 于 印 发 广 东 省 主 体 功 能 区 规 划 的 配 套 环 保 政 策 的 通 知 , 粤 环 20147 号 , 2014 年 1 月 27 日 ;(16) 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粤府办200836 号) ;(17) 广东省突发事件
22、应对条例 (2010 年 7 月 1 日) ;(18)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粤发 201126 号) ;(19) 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2016 年 9 月 22 日印发;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1( 20) 广 东 省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印 发 广 东 省 主 体 功 能 区 规 划 的 通 知 , 粤 府 2012120 号;(21)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 (2014 2017 年)的通知 ,粤府【2014】6 号,2014 年 2 月 7 日;( 22) 关 于 印 发 的 通 知 粤 环20147
23、 号 , 2014 年 1 月 27 日 ;( 23) 广 东 省 实 施 差 别 化 环 保 准 入 促 进 区 域 协 调 发 展 的 指 导 意 见 ( 粤 环201427 号,2014 年 12 月 3 日) ;(24) 汕尾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 ;(25) 汕尾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006-2020 年) ;(26) 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8-2020 年) ;(27) 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28) 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导向目录(试行) ;(29) 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片区详细性控制规划 。1.2.4 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1)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2.1-2016,环境保护部;(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保护部;(3) 环 境影响 评价 技术导 则地 面水 环境) HJ/T2.3-93, 原国家 环保总 局;(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环境保护部;(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环境保护部;(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 ,环境保护部;(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住房和城乡建
25、设部;(9)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1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T50433-2008;(11)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12)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 190-2007) ;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1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 50434-2008) ;1.2.5 其他相关资料(1)深汕特别合作区新金科材料有限公司环评委托书 ;(2)项目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3)各种监测、调查资料和有关图件。(4)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专家评审意见(5)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专家复核意见1.3
26、区 域 环 境 功 能 属 性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属性见表 1.3-1。表 1.3-1 项 目 所 在 区 域 所 属 功 能 区 分 类序 号 项 目 功 能 类 别 执 行 标 准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类 边溪河、南门河均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 GB3838-2002) 中 的 类 标 准2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二类区 执 行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 GB3095-2012) 二级标准3 声环境功能区划 3 类 区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 3 标准。4 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 类 韩江及粤东诸河汕尾海丰地下水水源涵养区5 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 否6
27、 是否自然保护区 否7 是否风景保护区 否8 是否水库库区 否9 是否水源保护区 否10 是否在污水处理厂集水范 围 内 是,鹅埠园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1.4 评 价 标 准1.4.1 环境质量标准1.4.1.1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根 据 深 圳 ( 汕 尾 ) 产 业 转 移 园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可 知 , 边 溪 河 和 南 门 河 均 为类地表水水质功能区, 均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 标 准 。 具 体 标 准 值 详 见 表 1.4-1。 项 目 所 在 区 域 水 系 分 布 及 水 功 能 区 划 情 况 见 图 1.4-
28、1。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3表 1.4-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单位: mg/L( pH 值除外)序 号 项 目 类 标 准 值1 水温() 周平均温升1,周平均温降22 pH(无量纲) 6 93 溶解氧 34 CODcr 305 BOD5 66 氨 氮 1.57 TP( 以 P 计 ) 0.38 挥发酚 0.019 石油类 0.510 LAS 0.311 SS* 8012 粪大肠菌群 20000*SS 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水作标准值。1.4.1.2 地 下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根据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 (粤办函2009459 号)
29、。 项目位于 “韩江及 粤 东 诸 河 汕 尾 海 丰 地 下 水 水 源 涵 养 区 ”, 见 图 1.4-2, 执 行 地 下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GB/T14848-93)中的类水质标准,见表 1.4-2。表 1.4-2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摘录(单位: mg/L, pH 除外)序 号 指 标 类标准1 pH 值(无量纲) 6.58.52 总硬度 4503 氨 氮 0.24 铅 0.055 铜 1.06 铬(六价) 0.057 锌 1.08 镉 0.019 砷 0.0510 镍 0.051.4.1.3 大 气 环 境 质 量 标 准根 据 深 圳 ( 汕
30、 尾 ) 产 业 转 移 园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可 知 , 项 目 所 在 区 域 属 于 环境空气质量 2 类功能区。SO2、 NOx、 PM2.5、 PM10 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中二级标准 ; 非 甲 烷 总 烃 参 照 执 行 大 气 污 染 物 综 合 排 放 标 准 详 解 规 定 的 相 关 标 准 。 见 表 1.4-3。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4表 1.4-3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单 位 : mg/m3污 染 物 1h 平 均 值 24h 平 均 值 年 平 均 值 备 注SO2 0.50 0.15 0.06NO
31、2 0.20 0.08 0.04PM2.5 - 0.75 0.35PM10 - 0.15 0.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 2.0 -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规定的相关标准1.4.1.4 声 环 境 质 量 标 准根 据 深 圳 ( 汕 尾 ) 产 业 转 移 园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可 知 , 工 业 区 内 执 行 3 类标准。 项目所在地为工业区, 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类标 准,交通干线两侧执行 4a 类标准。项目所在地为工业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 准 ( GB3096-2008) 3 类标准 , 东面为
32、创富路为支路, 因此东面也执行 3 类标准。表 1.4-4 声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单位:dB(A ) 声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3096-2008) 声 环 境 功 能 区昼 间 夜 间3 类 65 551.4.1.5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标 准土壤 环境 执行 土壤 环境质 量标 准 ( GB15618-1995)二 级标 准,具 体标 准 值见表 1.4-5。表 1.4-5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15618-1995) ( 摘 录 ) 单 位 : mg/kg项 目 二 级 类 标 准pH 7.5镉 0.30 0.30 0.60汞 0.30 0.50 1
33、.0砷(旱地) 40 30 25砷(水田) 30 25 20铜 50 100 100铅 250 300 350铬(旱地) 150 200 250铬(水田) 250 300 350锌 200 250 300镍 40 50 60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5项 目 位 置图 4.1-1 地 表 水 环 境 功 能 区 划 图项 目 位 置图 4.1-2 地 下 水 环 境 功 能 区 划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6项 目 位 置图 4.1-3 环 境 空 气 功 能 区 划 图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1.4.2.1 污 水 排 放 标 准项 目 污 水 排 入 鹅
34、埠 园 区 一 体 化 污 水 处 理 站 处 理 , 根 据 园 区 管 委 会 提 供 的 资 料,该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工程已于 2016 年 3 月完成。因此,待项目建成投产 时,鹅埠园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可接纳项目产生的废水。项 目 食 堂 废 水 经 过 隔 油 池 预 处 理 后 与 其 他 生 活 污 水 通 过 化 粪 池 处 理 达 到 鹅 埠园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接管标准后, 经园区污水管网纳入鹅埠园区一体化污水 处理站做进一步处理; 污水排放执行鹅埠园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限值要 求和 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三级排放标准两者较严者 。 鹅 埠
35、园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出水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7(GB18918-2002)一级 B 标准和 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中较严者,鹅埠园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污水排放标准具体见下表。表 1.4-6 废 水 污 染 物 排 放 执 行 标 准 单 位 : mg/L 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 值 ( 第 二 时 段 )序 号 控 制 项 目污水厂 进水水 质 三 级 标 准 一 级 标 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染排放标准 一 级 B 标 准鹅埠园区 一体化污 水处理站 出水水质 要 求1 pH 6 9 69 69 69 692
36、SS 200 400 20 20 203 BOD5 150 300 20 20 204 CODCr 300 500 40 60 405 NH3-N 20 / 10 8 86 TP 3 / / 1 17 石油类 / 20 5.0 3 38 动植物油 / 100 10 3 39 LAS / 20 5.0 1 11.4.2.2 废 气 排 放 标 准项目生产产生的废气主要为 H2、C 3H6、非甲烷总烃,由于目前国家没有发布 H2、 C3H6 的检测标准, 国内外也没有 H2、 C3H6 排放标准的资料, 因此项目的 H2、 C3H6 用 非 甲 烷 总 烃 表 征 , 其 中 非 甲 烷 总 烃
37、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大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限 值 (DB44/27-2001)中的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具体见表 1.4-7。表 1.4-7 工 艺 废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最 高 允 许 排 放 速 率 (kg/h) 无 组 织 排 放 监 控 浓 度 限 值污 染 物 最高允许排放 浓度(mg/m 3) 排 气 筒 高 度 (m) 二 级 标 准 监 控 点 浓 度 (mg/m3)非甲烷总 烃 120 15 8.4周界外浓度最 高 点 4.0食堂油烟排放执行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 (GB18483-2001) 中表 2 中小型规模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
38、最低去除率要求,见下表。表 1.4-8 饮 食 业 油 烟 排 放 标 准 ( 试 行 ) ( GB18483-2001)规 模 小 型 中 型 大 型基准灶头数 1,3 3,6 6对应灶头总功率 10 J/h 1.67,5.00 5.00,10 10对应排气罩面总投影面积(m 2) 1.1,3.3 3.3,6.6 6.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 3) 2.0净化设施最低去处率(%) 60 75 85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81.4.2.3 噪 声 排 放 标 准施工期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中的噪声限 值标准。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 工
39、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3 类标准。具体限值详见表 1.4-9 和表 1.4-10。表 1.4-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单位:LeqdB(A)类 别 昼 间 夜 间噪声限值 70 55表 1.4-10 工 业 企 业 厂 界 环 境 噪 声 排 放 标 准类 别 昼 间 dB(A) 夜 间 dB(A)3 类 65 551.4.2.4 其 他 控 制 标 准1、 一 般工 业固体 废物 贮存 、处理 场污 染控制 标准 (GB18599-2001) 及其 修改单;2、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7-2007);3、
4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4、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及其修改单。1.5 评 价 等 级1.5.1 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项目产生的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汇入化粪池, 处理后经 园区污水管网排入鹅埠园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 鹅埠园区一体化污水处 理站尾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水体边溪河,最后汇入南门河。根据 深圳 (汕尾) 产业转移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可知纳污水体为边溪河 属 于 小 河 , 水 质 功 能 要 求 为 类 , 外 排 废 水 量 9.72t/d, 水 质 复 杂 程 度 简 单 , 根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
41、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 HJ/T2.3-93) , 具体见表 1.5-1, 确定 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表 1.5-1 水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等 级 划 分评 价 内 容 项 目 指 标 评 价 等 级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 1000m 3/d地表水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简 单 三 级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9C评 价 内 容 项 目 指 标 评 价 等 级地表水域规模 小地表水水质类别 1.5.2 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 境影 响评价 技术导 则 地下 水环 境 ( HJ610-2016)的 规定 ,项目 属 于 “L 石 化 、 化 工 ”的 “85、 基
42、 本 化 学 原 料 制 造 ”, 地 下 水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项 目 类别为类。项目所在地属于工业用地,为韩江及粤东诸河汕尾海丰地下水水源涵养区, 不属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外的补给径流区, 也不属于其他环境敏感区 以 及 分 散 式 居 民 饮 用 水 水 源 地 , 对 照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地 下 水 环 境 ( HJ610-2016) 表 1, 确 定 项 目 地 下 水 环 境 敏 感 程 度 分 级 为 不 敏 感 。 根 据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地 下 水 环 境 ( HJ610-2016) 表 2, 项 目 地 下 水
43、评 价 工 作 等 级为二级。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见表 1.5-2。表 1.5-2 地 下 水 评 价 工 作 等 级 分 级 表项 目 类 别 环境敏感程度 I 类 项 目 类项目 类项目敏 感 一 一 二较敏感 一 二 三不敏感 二 三 三1.5.3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为非甲烷总烃。 根据项目工程分析结果, 采用 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的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 的 Pi 值。 Ci 100%ioi式中: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 3; Coi第 i 个
44、 污 染 物 的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 mg/m3。 一 般 取 GB3095 中 1 小 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 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 可取日 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参照 TJ36 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评价等级按照表 1.5-3 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表 1.5-3 大 气 评 价 工 作 等 级 分 级 判 据评 价 工 作 等 级 评 价 工 作 分 级 判 据一 级 Pmax80%,且 D10%5km二 级 其 他三 级 Pmax10%或 D10%
45、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表 1.5-4 大 气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工 作 等 级主 要 污 染 物 Pmax(%) D10%(m) 评 价 级 别无组织排放 非甲烷总烃 0.45 0 三 级由表 1.5-4 可见, 项目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max 为 0.45, D10%为 0m, 对 照表 1.5-3 分析,确定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为三级。1.5.4 声环境评价等级项目位于环境噪声 3 类功能区, 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 高 量 在 3dB(A)以 下 , 且 受 影 响 人 口 数 量 变 化 不 大 。 根 据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声环境 (HJT2.
46、4-2009)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1.5.5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项目占地面积为 24266.16m2。 项目影响区域内没有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 态敏感区, 且规划面积小于 2km2。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HJ192011) 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表 1.5-5 生 态 影 响 评 价 工 作 等 级 划 分 表名 称 工 程 占 地 ( 水 域 ) 范 围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 面积20km2 或长度 100km面 积 2km220km 2 或长度 50km 100km面积2km 2 或长度 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 一 级
47、一 级 一 级重要生态敏感区 一 级 二 级 三 级一般区域 二 级 三 级 三 级1.5.6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根 据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风 险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 HJ/T169-2004) 附 录 A( 规 范 性 附录) 中表 2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表 3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名录, 以及 危 险化 学品 重 大 危 险源辨 识 ( GB18218-2009)可 知:项 目各 类风险 性物质 均未 超 过其临界储存量, 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因此, 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 为二级。金科深汕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11.6 评 价 范 围(1)大气环境根
48、据 环 境影响 评价技 术导 则大气 环境 (HJ2.2-2008 )的 规定 ,评价 范 围以项目地块为中心,半径为 2.5km 的圆形区域。(2)地表水环境 项目废水依托园区废水管道排放, 结合 深圳 (汕尾) 产业转移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中的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确定项目评价范围为: 从鹅埠园区一体化污 水处理站排污口上游边溪河 500m 至下游 1500m 以及边溪河汇入南门河下游 500m 处。(3)声环境根据 环 境影响 评价技 术导 则声环 境 (HJ2.4-2009)的 规定 ,项目 声环 境评价范围为项目红线外 200m 以内的区域范围。(4)地下水环境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 HJ610-2016) 中的有关规定 , 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因此, 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为以项目区为 中心,4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