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建设推进月活动大会局长讲话 在全区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提纲 王建 (2021年8月16日) 区委、区政府花一整天的时间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区上下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年”各项工作部署,找准差距,强力推进,为顺利完成“保二争一”目标大干全年最后四个半月。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向全区传递一个强烈信号,就是在高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为实现“五年翻两番”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关键时刻,大家肩负的责任只能加码不能降低,重大项目的突破只有高潮没有低潮,加快发展的步伐只能提速不能放缓。可以说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查找不足、落实责任的督办推进会,也是一次相互学习、比学赶超的鼓劲加压会,更是一次
2、凝聚力量、大干当前的誓师动员会。上午,我们观看了项目建设专题片,有关区领导做了点评。刚才,各园区、镇街都做了表态发言,希望大家按照既定的工作部署 1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切实增强危机意识、紧迫意识、主动意识 今年以来的项目建设情况,可以概括为“三个有”: 1.有成效。一是有效投入不断扩大。全区年初确定的86个重点项目中,一二三产重点项目51个,到7月底,有41个开工建设,开工率达80.4%,完成投入3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7.7%。二是经济指标增幅较快。1-7月份,列统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利润分别增长52.4%、49.88%、61.30%、60.91%,
3、全部工业用电量、列统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以上增幅均居全市前列。新办私营企业户数、引进区外民资项目注册资本均超过全年目标任务,民营经济净增注册资本10.9亿元,完成年底计划的78%,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25个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区有12个指标列全市第一,6个指标列全市第二。三是项目建设机制逐步完善。“领导挂钩联系、部门包干服务”、重大项目限时办结等制度得到较好落实。通过集中会办、现场办公等方式,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进程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2.有亮点。一是农业项目推进较快。上半年,实施 22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7个,项目总数超过海陵区和农业开发区,其中已竣工项目7个,
4、在建项目10个;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5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78.4%,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44.46%。二是工业集聚度不断提高。扬子江中药产业基地、益海粮油棕榈油精炼及包装、三福船舶数字化造船、中航船舶伟业拆船、华夏重工等项目进展顺利,医药、船舶、粮油食品、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21.7亿元,同比增长63.8%,高出列统工业增幅11.4个百分点。壁纸、汽摩配件等特色产业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区共引进和实施壁纸项目4个,现有壁纸生产线50多条,壁纸产业产值增长63.3%,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壁纸产业基地”。总投资5亿元的万向汽车轮毂轴承项目成功落户,汽摩配件产业上半年产值增长50.6
5、%。三是服务业引资取得较大进展。总投资5亿美元的台湾国际新城项目落户高港高新区,占地近1平方公里,涵盖了五星级花园酒店、外商会所、台胞学校、购物中心和高品质住宅等众多内容,该项目的实施将可以极大地提升高港的城市功能。 3.有差距。一是对照市交目标,利用外资必须发力。利用外资的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外向度。 31-7月份,我区实际利用外资7049万美元,占市交指标的50.3%,欠序时进度8.3个百分点。二是对照周边市区,重大项目亟待突破。缺少重大项目支撑仍是需要我们警醒、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泰州沿江各市(区)相比,今年我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最少,分别比泰州经济开发区、靖江市、泰兴
6、市少6个、14个和11个。上半年,靖江市实施5亿元以上项目11个,20亿元以上项目4个,单体项目投资最大的达到60亿元,全年有望形成船舶、金属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上半年,泰兴市实施1亿美元或10亿人民币以上项目达到15个,虹桥开发区与常州钟楼区启动跨江合作,积极承接苏南产业转移。三是对照序时要求,推进力度仍需加大。通过今天的会议,我们可以发现,园区、镇街之间发展不平衡性大,有些地方扎扎实实,有些地方虚虚实实;一些签约项目“听到的多、看到的少”,迟迟不能落地;少数项目圈地时间长,久久不见真动作;不少项目的推进速度慢于原先确定的序时要求,形象进度和年初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对照全年任务和序时要求
7、,我们必须认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一着不让保增长促发展,确保全面和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二、坚定信心,狠抓关键,切实把握好方向、关注好动向、引导好投向 所谓把握好方向,就是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所谓关注好动向,就是要密切宏观经济走势、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上级的政策取向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央企的投资动向,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所谓引导好投向,就是通过服务引导、政策激励,鼓励企业加大有效投入,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做大做强。具体来说,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1
8、.抓好机遇,在项目招引上求突破。项目招引是项目建设源头工程、一号工程,必须加大力度,加快突破,确保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并为今后一段时期高港的发展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一要进一步明晰招商思路。当前,要致力把握四个机遇、瞄准四个方向,即:把握长三角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泰州长江大桥通车在即的机遇,围绕推动跨江合作,以上海、苏南等发达地区为方向,深化观念对接、产业对接、园区对接;把握医药城北园产业化和资本化加速推进的机遇,以招引医药生产企业为方向,依托扬子江药业集团,以招引医药生产 5企业为方向,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把握欧元动荡和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增强的机遇,以欧洲为方向,积极赴欧招商,
9、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人才,实施研发和设计外包;把握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和“江苏台商周”举行的机遇,以台企为方向,大力引进台资企业落户高港。中秋节期间,全省将举行“江苏台商周”活动,商务局从现在起就要牵头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在活动期间,高港能邀请一批客商、签约一批项目。二要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要推广高新区壁纸产业招商的做法,积极依靠国家级的产业协会、行业协会和发达地区的商会、协会,进行委托招商;要放大益海粮油发展的成功经验,认真做好落户企业的服务工作,促其增资扩股或引进项目,进行以商引商;要探索市场化的招商机制,聘请一些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进行中介招商。三要进一步落实
10、招商责任。1-7月份,实际利用外资除白马镇外,其他镇街都没有完成序时进度,核心港区、高新区、临港经济园完成年度目标都不足20;7个经济部门除商务局外,其他6个部门都没有达到序时要求。各园区、镇街及综合经济部门要对前期的招商工作进行回头看,对意向项目要落实专人跟踪确保早签约;对签约项目要落实专人服 6务,确保早开工。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载体,要当主角、挑大梁,力争在11月份之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强化引导,在企业项目开发上求突破。项目建设,企业是主体,政府是主导。各园区、镇街及综合经济部门要认真做好引导、指导工作,确保企业项目开发方向准、速度快、效果好。一要把项目建设与企业改造提升结合起来。继
11、续用好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政策,加快设备更新、工艺改造,不断培育新的生产力。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支持苏中天线建好国家级检测中心、三福船舶和旺灵绝缘材料组建院士工作站。鼓励企业紧盯产品材料供应、生产销售等上下游环节,通过资本嫁接、技术嫁接、品牌嫁接等方式主动与央企、外企、上市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加快产学研合作,实施品牌战略、标准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参与行业、产业标准的制订。推进企业上市“模拟上市”是事关企业健康运行、事关高港工业经济运行质态和竞争力。经信委、发改委、金融办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实,早见效、早出成果。二要把项目建设与新兴
12、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在抓好华强照明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发的led和uhp新光源等新兴产品项目的同时,要结合“十 7二五”规划编制,制定好我区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划,以更大的力度、更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开发新兴产品,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三要把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引进结合起来。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企业适应未来竞争的根本之要,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当务之急。要坚持政企联动,抓住后危机国际人才加速流动、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有利时机,引进一批企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组织部要牵头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今后政府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原则上是根据企业需要引进、放到企业培养锻炼,真正使人才有用武之地,能发
13、挥所长。经信委要认真实施好企业高管培养计划,通过学习深造、研讨交流等形式,不断拓宽企业家视野,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3.突破瓶颈,在项目协调服务上求突破。项目推进快不快、好不好,关键在服务;制约因素能不能有效破解、加快破解,根本靠创新。一要破解难题。在用地上,要从政策、方式、方法等方面对前期的拆迁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完善好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要加快研究制定我区的“三臵换”实施办法,推动拆迁;用充分运用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点供等政策,争取更多的用地指 8标。在资金方面,要坚持“争”、“贷”、“融”、“引”,多管齐下,信贷资金、上级配套资金、民间资金,多资并用,为项目建设提供切实的资金
14、保障。经信委要在帮助企业融资8.6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银企对接工作,为企业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力争全年为企业融资15亿元以上。各金融部门要强化“双赢”理念,在服务地方发展中提升效益、拓展空间。区金融办要出台驻区金融机构考核奖励办法,对为高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予以重奖。二要用好政策。要把政策研究到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发展六大新兴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培养引进人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七个文件。市委、市政府也即将出台实施“双轮驱动”战略的意见和政策。这为我们推进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各园区、各镇街及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深刻
15、领会其重要内涵,不断增强推动项目建设的自觉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政策争取到位。发改、经信、科技、财政等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精心包装项目,积极争取支持,力争我区有更多的建议进规划、更多的项目进笼子、更多的资金进盘子。要把政策配套到位。在落实促进工业企业加快发展奖励办法、工业企 9业高位嫁接奖励办法(试行)和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发改、经信、财政等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政策意见,制定出台我区的具体实施办法。三要强化服务。区四套班子领导要带头做好项目挂钩工作,对挂钩项目的实施进度要了胸中有数,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确保所挂钩的项目有
16、序推进。各服务包干部门要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及时做好有关手续的办理和相关审批的对上对接协调工作,真正落实“包保”责任。发改委、经信委、建设、规划、国土、环保、安监、消防等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三、集中精力,落实责任,切实提高组织程度,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建设进度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事关全局、影响长远。全区上下必须集中精力,落实责任,确保取得实效。 一要以更宽的思路谋划项目。要以科学规划引领项目集聚。按照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要求,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认真编制医药、船舶、粮油食品、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和壁纸、汽摩配件等特色产业发展详 10规。
17、根据规划,编制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定期发布项目建设与储备情况,吸引国资、外资投向我区重点项目,加速产业集聚。要加强园区功能开发,提升承载项目的能力。各园区要围绕发展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功能,增强对项目的吸引力。医药城南园要科学规划、快速启动;核心港区临港产业发展与港口开发要同步推进;高新区产业发展平台与城市功能要快速完善;临港经济园启动步伐要进一步加快,力争快出形象。要及早谋划来年工作思路,按照快于今年、快于周边的要求,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作目标,及早理清工作思路,及早研究工作举措,力争明年一开局就形成新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攻势。 二要以更多的精力投入项目。项目建设是“一把手
18、”工程,必须坚持“一把手”亲自抓,任何情况下都要不分心、不偏离、不动摇。各园区、镇街和项目服务部门的领导要始终绷紧项目建设这根弦,拿出主要精力走出去跑项目、引客商。要进一步强化“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机制,落实推进措施、抢抓时间进度,使项目建设在量化、细化、具体化中提速度、赶进度,早投产、真见效。各级各部门都要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协调联动、形成合力, 11一切围绕项目建设想办法、出主意、见行动。重大项目办作为全区项目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对项目建设的全程监管,加大对项目实施单位的工作指导,切实发挥好牵头作用。 三要以更严的督查推进项目。健全重点项目督查制度,采取领导督查、部门督查、跟踪督查、现场督查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建设环境等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人大、政协要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开展视察调研活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健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与经济利益相挂钩,与干部任用相挂钩,切实形成争先进位、争作贡献的工作氛围,确保重点项目大力度、快节奏推进。 第 10 页 共 10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