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脱口秀中的真性情 比较the jerry springer.pdf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609759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0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口秀中的真性情  比较the jerry springer.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脱口秀中的真性情  比较the jerry springer.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脱口秀中的真性情  比较the jerry springer.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脱口秀中的真性情  比较the jerry springer.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脱口秀中的真性情  比较the jerry springer.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Cultural StudiesLingnan 文化研究嶺南Volume 39第三十九期 (2014) : 社交媒體的影響 Article 53-2014脫口秀中的真性情 : 比較The Jerry SpringerShow與城市論壇Guoyang ZHANFollow this and additional works at:http:/commons.ln.edu.hk/mcslnPart of theCritical and Cultural Studies CommonsThis 文化評論 Criticism is brought to you for free and open ac

2、cess by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Studies at Digital Commons Lingnan University.It has been accepted for inclusion in Cultural StudiesLingnan 文化研究嶺南 by an authorized editor of Digital Commons Lingnan University.Recommended Citation湛國揚 (2014)。脫口秀中的真性情 : 比較The Jerry Springer Show與城市論壇。文化研究嶺南,39。檢自:ht

3、tp:/commons.ln.edu.hk/mcsln/vol39/iss1/5/。1 脫口秀中的真性情:比較The Jerry Springer Show與城市論壇 湛國揚 (圖片來源:zh.wikipedia.org) 導論 城市論壇(City Foru)是直播的時事脫口秀(talk show),屬個人意見節目。每逢周日必有香港傳媒俗稱維園阿伯的長者到場,於公眾席中作現場觀眾。維園阿伯現象有其出現條件,是電視媒體的普遍功能與香港特殊的歷史時空互相交錯而出現的。維園阿伯一批普通的市民,通過節目中的激烈表現,真性情(raw emotion)顯露,嘗試由普通人(ordinary people)變

4、成名人(celebrities),引起社會關注,其背後意義值得探討。普通人在電視時事節目亮相,是跨越了所謂媒體普通人界線(mediaordinary boundary),由普通人場域的界線(boundary),進入媒體場域界線內,坦白地發表意見,而對於他們來說,這種機會其實不多。維園阿伯或其他普通人期望於電視上亮相,除滿足做名人的心理外,還想他2 們的故事、意見,通過節目這種儀式(ritual),得到公眾認可,從而增加自信,把個人的事務轉化成為具有特別及代表性的意義。 法國哲學家福阿(Michel Foucault)分析,促成這種演變,導致人們會自我供認自我揭露(self -confessio

5、n),坦白發表意見,當中涉及一種權力不對等關係(power differential)。儘管福阿並無直接討論電視脫口秀,但認為人要處於一個擁有促使自己坦白供認權力的伙伴(partner)面前,才會供認。醫生和神父能令病人或辦告解(confession)中的信徒向他們坦白就是這個道理,而電視台亦具備同樣權力。假設電視台是社會中心,也是人們與真實世界的接觸點,因而擁有這種權力。如在美國備受爭議的 真人脫口秀The Jerry Springer Show,邀請性傾向小眾主動地揭露私人關係,帶出真實感覺,城市論壇雖不是討論私人關係的節目,但維園阿伯的激情表現,亦呈現節目真實的一面。本文嘗試利用庫德瑞(

6、Nick Couldry)的媒體中介自我揭露(self -disclosure)理論,採用The Jerry Springer Show和城市論壇為文本(text),尋找他們的異同,並以The Jerry Springer Show的性小眾嘉賓和城市論壇的維園阿伯作對比,分析真性情元素如何在兩個脫口秀節目呈現出來,以證實城市論壇雖無真人秀之名,卻擁有部分真人秀之實。 城市論壇簡介 一、 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於一九八零年四月首播,主要以維園等公眾地方進行直播 二、 類型為時事脫口秀,個人意見節目 三、 逢周日中午十二時,借無線電視翡翠台直播,然後在其他有線及免費頻道錄播 四、 議題以政治,民生為

7、主 五、 現今主持為謝志峰 3 六、 嘉賓以政治人物、意見領袖、學者、專業人士為主 七、 現場觀眾為兩間被邀請中學的學生、政黨代表、市民 八、 眾席開放給市民,維園阿伯就是其中部分的現場觀眾 城市論壇節目設計 一、節目全長約四十五分鐘,分四節播出 二、首兩節為嘉賓發言 三、第三及第四節為台下觀眾發言,以及嘉賓回應 四、公眾席不需申請,不會篩選觀眾。而無綫電視節目的觀眾則需要申請 電視媒體的普遍功能 電視媒體跨越社會局限,使私人與公共的範圍連結。大氣電波是免費的,貧者富者皆能參與。電視是以圖像及聲音為主要媒介的,文字佔極少比例,不會因為是文盲而不能觀賞。 普通市民親身亮相電視節目的機會少之又少,

8、因此能在電視亮相是很有吸引力的。傳統電視節目上,包括時事脫口秀的嘉賓,大都是知名的電視明星,政商界人士、意見領袖、學者、專業人士等。嘉賓不一定是富人,但多為在各自領域中能獨當一面者,例如工會領袖。有人認為,能夠有機會在電視亮相,可以賺取名利。 真人秀(Reality T elevision) 真人秀在歐美等國大行其道,人人都有機會在節目上釋放真性情;人人也有機會滿足偷窺、品評別人的慾望,尤其是因為電視節目上的人本是普通市民,無形中打破了電視明星的神話。 The Jerry Springer Show簡介: 4 在真人秀的類型(genre)中,其中最備受爭議的節目之一是The Jerry Spr

9、inger Show,它是真人秀的輕裝版本,不會派攝影師隊到嘉賓家居或辦公空真實地紀錄生活。1節目型式是邀請性傾向小眾,即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以及變性人士,在主持及現場觀眾面前,自我披露私生活。主持會先安排一位嘉賓到台前,訪問他或她,讓其自我揭露私生活,然後再請一位或以上與第一嘉賓有恩怨的人上台對質(confront),雙方很多時會因言語不合而大打出手,需要現場保安上前分隔。廣告時段後,另一組嘉賓會上台,用同樣方式試圖解決糾紛。整個節目過程中,現場觀眾會喝采或喝倒采。節目結束前,主持人會作總結及評論。由於節目一反傳統,嘉賓時有粗言穢語,甚至裸露身體,所以需要把錄影再審查,用影音效果處理過

10、火的部分,符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的尺度後方可播放。 (圖片來源:http:/ 1http:/ 5 城市論壇節目設計本非真人秀,它是以時事為主題,也不會說及私生活。然而,節目是直播以及公眾席是開放的,普通市民可參與其中,發表意見之餘,可一嘗亮相電視的滋味。 產生維園阿伯的香港特殊歷史時空 維園阿伯大多七、八十歲,大多成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教育水平低,大部分人經歷過日本侵華、國共內戰、文化大革命以及對香港戰後歷史其中最重要事件之一的六七暴動等大事件。特殊的歷史時空影響了當時香港左派,特別身處權力最邊緣的左派命運。曾幾

11、何時,他們參加工人運運、學生運動,呼叫著革命的口號,與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隔著深圳河呼應,和殖民主義者鬥爭。他們認為自己在港英政府統治年代下是被壓迫的一群。 維園阿伯在政治上沒有權力,在經濟上沒有資本,且學識少,大多是香港的低下階層,不受社會重視,沒有社會發言權。他們演說技巧大多很差,咬字模糊,邏輯不嚴謹。他們的論點多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欠缺全面的分析,也往往在其他討論者的發言期間出言插入。 維園阿伯以親建制的姿態出現於城市論壇,逢反中共必反。藉著該節目對外開放、舉辦地點(大部分時間在維多利亞公園)交通方便、讓市民自由進出的參與討論的便利,便三五成群,積極參與 城市論壇,與他們認為反對中國政府的

12、泛民主派及同道者作敵我矛盾鬥爭。每個星期只要扭開電視,便能見到他們坐鎮論壇的身影。 儘管維園阿伯的政治取向與本地傳統左派相同,但他們欠缺參政及獲邀做嘉賓的條件,日常生活中並無公開議政機會,意見未受傳媒重視,城市論壇節目成為他們唯一公開論政場合。 6 藉著大氣電波,維園阿伯能有機會暢所欲言,真情流露,並不一定是打架,它可能是喜怒哀樂,以及愛與恨的各種表現釋放在城市論壇上。他們透過與其他人的激辯,能再為中國共產黨立功,晚有所用,自感光榮。他們往日曾在很多香港傳統左派運動扮演了一個角色,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刻的情意結,熟稔革命的口號,如今借參與 城市論壇的機會,期望再讓他們能成為政治舞台的焦點。(東週

13、刊, 2013) 評論家李怡曾經這樣形容部分與他同時期的香港傳統左派人士:還有不少一生緊跟左派的同學,雄心壯志逐漸在現實消失,最後覺醒時,已經掉落社會的低下層。(蘋果日報,2012) 根據李怡的標準,維園阿伯並未到達最後覺醒時的一群。一般而言,電視節目嘉賓多是政商界人士、意見領袖、學者、專業人士等,他們或有政治考慮及計算,而維園阿伯則比較單純。 庫德瑞的自我供認自我揭露理論 普通人亮相電視的分析 一、從私人空間走進公共空間 二、把私人經驗交給有權力的一方,即電視台 三、 儀式化、顯著化、合法化 四、不保證成為名人 五、禮儀化過程不會改變,普通人與電視台之間永遠存在權力不對等關係 六、普通人對亮

14、相電視的想像 一、從私人空間走進公共空間 學者庫德瑞把從私人空間(private space)走進公共場域(public sphere),在脫口秀作嘉賓的普通人的過程,稱之為跨越了所謂媒體普通人界線(Couldary, 2003, p120)。普通人之所以這樣做,原因是現代生活社會空虛,缺乏朋友,傳媒變成唯一分享、傾訴和表達意見的地方(Couldry, 2003, p116)。 他又指普通人在脫7 口秀表演,即作嘉賓,猶如跨進了一個罕有地可以進入受公眾注意的空間 (Couldry, 119),另一學者Priest也形容此舉是跨入(step in)一個有,價值的地方(valued place),

15、因為在電視亮相可給予人一種有地位的感覺。脫口秀被假設成為一個如此有價值的地方,正因在媒體之中,進入它的界線內就是由普通世界踏入媒體世界。 城市論壇的公眾席不設任何限制,採用先到先得的方法,無需申請。維園阿伯,一群普通人,每個星期天可以自由進入論壇,由普通世界踏入媒體世界,成為電視節目現場觀眾。這個電視節目,亦是全港唯一對入場觀眾無需作任何挑選程序的定期節目。據了解,設有最多現場觀眾的無綫電視,市民要申請才可成為現場觀眾。而且,城市論壇是直播的,不經刪剪,現場觀眾幾乎保證可以亮相,發表的言論可以傳播給香港所有觀眾。 二、把私人經驗交給有權力的一方,即電視台 庫德瑞認為普通人向傳媒傾訴,等於把自己

16、個人的經驗交給在中介過程中的權力層面(power dimensions)(Couldry, 116)。The Jerry Springer Show的嘉賓與城市論壇的維園阿伯本屬不同類別,前者多為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者等性小眾人士,後者是差不被社會遺忘的傳統左派長者。兩批人在他們生活的社會,曝光機會同樣的少,且缺乏表達意見的渠道。一旦可以在電視節目亮相,面對場內場外觀眾,暢談己見,就有如從隱蔽中走出來(emerge from invisibility)。正如庫德瑞引述一位學者約書亞甘森(Joshua Gamson)的論述: It is because of the cynical use

17、 of real people, people who feel themselves to be disrespected and in need of television affirmation, that talk shows have offered the most diverse visibility for gay and lesbian and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people available (in public). 8 (Gamson 1998: 215, original emphasis) 誠然,自覺不受尊重的人,極需要在電視上曝光來

18、肯定自己,脫口秀正好提供一個廣泛的曝光機會給性傾向小眾人士,讓他們自我揭露私人恩怨。另外一位學者Laura Grindstaff 則指出,類似The Jerry Springer Show的節目之所以吸引,皆因它們讓性傾向小眾等普通市民亮相。之所以造成這個局面,一般來說是直接與電視台建構的權力架構,以及人們對權力關係的定位有關。它是一個象徵性的權力不對等問題。維園阿伯非性傾向小眾,但Grindstaff的分析也適用於他們身上。一批社會最低階層的人,當然亦有權發表政見,但社會不會重視,傳媒,包括電視新聞,通常都不會報導。在城市論壇成為現場觀眾,則保證家庭觀眾以致全港市民見到他們的容貌,聽到他們的

19、聲音的地方。因為進入了電視節目,等同接受電視台的權力,經過節目儀式中介,把自己個人經驗,包括意見,交給電視台傳播出去(Couldry, 118)。 三、儀式化、顯著化、合法化 電視脫口秀節目型式其實是一套儀式,設有一種儀式界線(ritual boundary)。參與節目的普通人,全部需經歷這種儀式(ritualization)的洗禮,儘管這種儀式是否給予他們永久性質上的改變,即變為名人,是沒有必然關係。然而,這種儀式的地位,是建築於普通人與傳媒之間不對等的權力關係上,傳媒的權力總比普通人高得多。因此,一旦進入了儀式界線之內,參與者表演者的角色會變得顯著(significance),因為這個儀式

20、原先只是給名人參與的,普通人現有機會參與節目,便有變成名人的想像。若然雙方的權力是對等,根本不需要進入這條界線內。進入儀式界線也帶來了合法化(legitimization)(Couldry, p122)。合法化其中一項體現,就是通過亮相的儀式,使其故事或言論得到確認或保證(validated or certified),使普通人相信。儘管傳媒仍然只會報導維園阿伯在城市論壇中的行為,而不是他們的言論,但他們仍相信自己的說話,一如其他透過電視傳9 播的其他訊息,同樣能獲得公眾重視和確認,因為所有這種訊息都有其合法地位,在其他場合做同樣的事,沒有這般效果。由於亮相電視會帶來如此的轉變,更加確定(co

21、nfirm)媒體普通人界線的存在。 四、不保證成為名人 當然,絕大部分的普通人都未能夠憑這種脫口秀的中介儀式,一夜成名。電視節目是可以令普通人成名,但絕非保證。The Jerry Springer Show 中的每一組嘉賓到台上只能表演十至十五分鐘,隨即便會換上另外一組,與製造名人必需一套穩定以及長期亮相的模式,背道而馳。城市論壇的節目設計則有所不同,維園阿伯每人發言時間雖然只有最多一分鐘,但他們每個星期天都能夠到場亮相,具穩定性,加上言詞激烈,因此,他們或多或少也擁有輕微知名度,但只是有名氣,而不是金錢。知名度來自香港傳媒,甚至部分海外傳媒報導維園阿伯現象,偶然更有專題報導(東週刊,2013

22、)。但維園阿伯的言論質素乏善可陳,他們的知名度就只有徘徊在輕微的程度。 五、儀式化過程不會改變,普通人與電視台之間永遠存在權力不對等關係 媒體普通人界線,亦反映在嘉賓現場觀眾與製作人員的關係上。庫德瑞認為,電視台製作人員和主持經常指導各人用何種方式表現自己,要求嘉賓(普通人)必須在節目上以此方式來表現自己,以得出非凡的(extraordinary)的效果(Couldry, 2003, p121) 。這樣無疑存在著一種等級制度,權力不對等界線清晰可見,兩者之間有著身份地位距離。若權力對等,則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要求。 六、普通人對亮相電視的想像 一夜成名 故事(意見)獲認可 10 亮相於電視上會增

23、強他們的重要程度,例如學者Priest 引述一位脫口秀的嘉賓(普通人)說:我覺得自己已為社會做了一些事 (Couldry, 2003, p121)。至於城市論壇的維園阿伯,他們更認為這個媒體世界,是晚年再為國家民族立功的場所。兩者皆被一種社會上超卓力量(transcendence of society)的想像所感召(Couldry, 2003, p126)。 不過,儘管主觀上普通人成名之夢難以因於電視亮相而實現,但這種中介儀式,起了一個轉化作用,把他們從前只是個人(personal)的事,變成很特別(special)以及具代表(representative)的事(Couldry, 2003,

24、p122)。這個分析對The Jerry Springer Show的性小眾嘉賓與維園阿伯同樣可以應用。 普通人亮相電視為何會自我供認自我揭露 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 分析普通人自我供認的權力關係 在“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1” 福阿寫道: The confession is a ritual of discourse in which the speaking subject is also the subject of the statement; it is also a ritual that unfolds

25、 within a power relationship; for one does not confess without the presence (or virtual presence) of a partner who is not simply the interlocutor but the authority who requires the confession, prescribes it and appreciates it, and intervenes in order to judge, punish, forgive, console and reconcile;

26、 a ritual in which the truth is corroborated by the obstacles and resistances it has had to surmount in order to be formulated; and finally a ritual in which the expression alone independently of its external consequences, produces intrinsic modifications in the person who articulates it: it exonera

27、tes, redeems, and purifies him(Foucault 1981a: my emphasis) 11 福阿分析自我供認條件的要點: 需要一位擁有足以促使人坦白供認權力的伙伴(partner),無論是真人或虛疑人物(神); 使人坦白供認的人既是對話者(interlocutor),也是一位可以提供指引、欣賞、及干預下作出判斷、懲罰、安慰及和解的人; 在儀式中,克服障礙和抗拒才可把事實確定; 不論外在效果如何,儀式中製造了內在轉變(intrinsic modifications),經歷者可以免受指控,亦可獲贖罪及潔淨 沒有權力不對等,就沒有坦白供認。醫生和神父亦具備同樣權力,

28、能令病人或辦告解(confession)的信徒向他們坦白就是這個道理。福阿並無評論電視台脫口秀中的權力關係,但學者Mini White就首先應用他的論述來分析脫口秀。但她認為此類節目有別於與醫生、神父在診斷及聽告解的一對一工作,因為出席脫口秀的嘉賓會面對不同的情況(Couldry, 2003, p123): 站在台上要面對主持及電視台內的觀眾,同時要面對家庭觀眾; 節目中坦白供認的結構亦不一樣,此與電視台的經濟及規限有關 至於電視脫口秀促使嘉賓坦白或自我揭露的權力來源問題,庫德瑞認為主持(host)本身並無此力量。儘管他或她本身是名人,但大多數欠缺了一種更廣的文化或個人權威(a broader

29、 social and personal authority)。反之,電視台被假設成為社會中心的代表,以及與社會真實情況(social reality)最重要的接觸點。脫口秀是一種儀式,在節目中,主持和現場觀眾就代表了這種假設儀式裏的權威(authority)(Couldry, 2003, p123)。 脫口秀中的真性情(Raw Emotion) 12 脫口秀是真人秀的一種,既然要真實(real),製作人員便要做到真的真實(really real)。據庫德瑞引述Gamson和Grindstaff的分析,電視台要在有限的經費下,從難以預測的人性原材料 (unpredictable human r

30、aw material )中取材製作脫口秀,致使一種任意性(arbritrariness)和人為性 (artificiality)的效果就出現在節目中,所以有失控場面出現亦不足為奇,例如在The Jerry Springer Show出現的打鬥場面(Couldry, 2003,125)。這樣,製作的性質已經改變了,從前製作人員需要控制節目,盡力使節目不會有失控場面,但現在脫口秀製作人員反而刻意設計一套增加出現失控場面機會的節目。不過,他們認為失控不一定是壞事,反而視之為黃金鏡頭(golden shot)。當出現這些真性情時刻(moment of raw emotion),他們則可向外宣稱,這些

31、畫面足以證明脫口秀如何真的真實,沒有作假。Grindstaff引述一名製作人員稱,失控鏡頭如何真實,且甚具威力:“there was so much emotion there. It was a wild card and we got lucky.”他更認為,能夠在節目裏出現失控是一種幸運(Couldry, 2003,125)。 脫口秀如The Jerry Springer Show節目之所以有如此突出的表現,除了是基於節目本身的設計外,其中一個原因,是電視台製作人員和主持經常指導嘉賓(普通人)用何種方式表現自己,要求表現非凡效果。當然,並不是所有節目皆像The Jerry Springe

32、r Show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般突出,有意料不到的真性情,但製作人員往往聚焦於衝突時刻(moments of confrontation),希望出現極端情緒爆發,以求逼真,達到他們認為的真人秀效果,一條由真實感(reality)與情緒(emotion)組成的聯繫線(link)因此而自動形成(Couldry, 2003,125)。美國如此,香港又如何呢? 城市論壇中的真性情 香港曾經出現過以衝突時刻和極端情緒爆發為賣點的電視和電台時事脫口秀,例如亞洲電視的龍門陣,以及商台的風波裏的茶杯與政事有心人。二零13 零四年封咪事件後,這類型的節目完全結束了。與The Jerry

33、Springer Show比較,香港的時事脫口秀沒有類似或相近於自我揭露的場面,同時,除龍門陣外,其他均沒有安排現場觀眾。而由一九八零年啟播的城市論壇則是唯一開放式,設有現場觀眾的定期時事脫口秀。每個星期天中午十二時至一時,在論壇節目中,維園阿伯對台上被視為反對中共及特區政府的泛民人士或疑似持親泛民人士喝駡、辱罵,甚至動手,成為了香港一個現象。 案例一(二零零九年九月十三日城市論壇): 當日議題:香港記者在新疆採訪時被毆打事件 網上短片標題:維園阿伯齊齊發癲果然全部係食屎狗http:/ 此Youtube片段是由節目第二節開始,當時,相信不止一位維園阿伯未能安坐,正擾亂節目程序,不讓其他人發言,

34、節目因而無法進行。謝志峰努力嘗試維持場內秩序,多次勸喻警告要安靜和遵守規則,可惜無效。結果,香港電台的工作人員把他們驅逐出場。相信香港絕大部分經歷過小學階段的人,都會對這種情景似曾相識,就像老師正在維持課堂內秩序,勸喻警告頑皮學生要安靜坐在座位中,不聽話的便要趕出去,在班房門外罰站立。維園阿伯正是那些年裏的頑皮學生的老年人版本,謝志峰則是那位維持課堂內秩序老師,他企圖以他的權力控制的場面、恢復秩序。維園阿伯表露出與主持不合作的態度,同時在衝突(confrontation) 場面中表現出真性情(raw emotion),電視直播把驅趕維園阿伯出場的畫面傳送給家庭觀眾,是何等真實,亦是一種黃金鏡頭

35、。 當日台上的一位嘉賓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被視為親泛民人士。維園阿伯站起來質疑為何香港記者在大陸採訪頻頻發生事故,又引述主持謝志峰指香港記者在內地犯規。謝志峰隨即反駁,稱並無說過此話。其實當時建制派也要求中共政府跟進事件,查明真相,台上嘉賓葉國就是其中之一。但維園阿伯14 往往認為,大部分香港記者也是親泛民,他們刻意針對中共及特區政府,既然麥燕庭為他們的代表,於是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文革年代的鬥爭心態就湧上心頭,不分事非黑白,總之,香港記者就是不對!應被痛駡一頓!活該!維園阿伯其實並無質素可言,但比諸於政客,他們有話直說,快人快語,顯示了真性情的一面,

36、因為不少人相信,政客說話是經計算過的。 案例二(二零一二年二月十二日城市論壇): 當日議題:中國人身份民調引起學術自由問題 網上短片標題:城市論壇 陳士齊比人擲電芯 http:/ 這集是討論香港大學學者鍾庭耀的民調計劃對香港人身份調查引伸的學術自由問題,在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高級講師陳士齊與前港區全國政協前委員劉夢熊,爭論關於港人質疑中國人身份以及香港獨立問題時,陳士齊稱自己是愛國者。節目進行過程中,有人向陳士齊投擲電芯,幸未被擲中。雖然鏡頭未有拍攝到誰人所為,但由於當日議題涉及香港人身份這具爭議的題目,陳士齊又是泛民人士,而在他發言期間,維園阿伯叫囂不斷,由此推論極可能是有人因憤怒而向陳

37、士齊投擲電芯。 這裏再次以學校生活作比喻,在中小學課室內學生投擲各種物品的事情並不鮮見,但這是青少年時期的行為。在一個以成人世界模式進行的電視節目城市論壇裏,呈現青少年在課室的行為,儘管它未必受欣賞,或者應被譴責,但極端的情緒,亦顯示其真性情的一面。因為在一個儀式中,包括上課或節目,投擲各種物品也屬於失控場面,同時亦是真性情的時刻(moment of raw emotion)。真性情會產生真實感,而真實感出自真性情,兩者是連繫起來的 ! 家庭觀眾目睹這種畫面,亦會被具真性情的真實感所吸引。 15 應用福阿理論分析兩節目 The Jerry Springer Show和城市論壇的主持也具權威,因

38、他們是社會中心的代表,以及與社會真實情況的接觸點,足以使性傾向小眾嘉賓或維園阿伯坦白發言,同時可以用權力控制場面。兩批人士之所以聽從或大致上聽從主持的安排,是因為他們把自己個人的經驗交給在中介過程中的權力層面電視台的主持和現場觀眾。在權力的不對等下,主持人主導了整個節目的進程,只有在他們發出命令時,嘉賓或台下觀眾才有機會發言。儘管他們發出命令時態度客氣,但畢竟是一道命令。The Jerry Springer Show的主持人Springer有時會面露微笑,以示欣賞嘉賓的說話,可能是節目題材各異,城市論壇的主持謝志峰則甚少這樣做。 在處理粗言穢語方面,The Jerry Springer Sho

39、w因為節目是錄影進行,因此製作人員會行使權力,會以影音效果修飾處理後才播出。直播的城市論壇則無這種奢侈,謝志峰會作出判斷及干預,命令有關人士停止發言,不聽從者要馬上離場。在The Jerry Springer Show的打鬥場面,電視台的保安會上前分隔與制止,同樣地,若城市論壇出現疑似打鬥或推撞的情況,主持或已獲授權的工作人員會制止。由此可見,電視台雖不是執法機構,但對進入節目這種中介儀式的人,的確可向他們運用有權力。 在電視節目中面對鏡頭發言,把自己的意念清楚表達出來絕非一件易事,對普通人來說無疑是一項挑戰。兩節目中的性傾向小眾和維園阿伯確實勇氣可嘉,具膽識接受挑戰,克服面對觀眾的壓力。經歷

40、這種中介儀式洗禮,猶如火鳳凰,令他增添自信。維園阿伯接受其他傳媒訪問時的態度,亦充分顯示出這份自信。(東週刊,2013) 出席脫口秀的性傾向小眾嘉賓及發言觀眾如維園阿伯,是從私人空間走進公16 共空間,道出他們難以在其他場合告訴別人的私事或觀點。這種過程一方面可達到如釋重負或不吐不快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他們的思想裏起了內在轉變,原本是私人的事經發表之後,公道自在人心的想像,假設廣大觀眾已作出了裁決,是非黑白有了定案,把這一切轉化為重要且合法的事了。 結論 城市論壇的節目設計基本上是沉悶的,主持甚少發及表個人意見,也無明顯立場。他與嘉賓之間,很少互相駁斥,主要是一問一答的形式。嘉賓們相當聽從主持的

41、引導,輪流發言,很少中斷對方說話,互駡情況亦不多見,事實上,亦無這種安排。它的設計與The Jerry Springer Show邀請兩位或多位有恩怨嘉賓互相對質的衝突場面比較起來,理應欠缺很大的吸引力,唯獨現場觀眾中的維園阿伯的真性情表現,在整個節目中的叫囂,對泛民人士採取敵我矛盾態度,發表質素低且邏輯欠奉的言論,客觀上注入不少娛樂性元素,改變節目沉悶的氣氛,大大增添吸引力。城市論壇沒有真人秀之名,但擁有部分真人秀之實,因為真人秀必具備真性情的元素。真性情為節目帶出一種逼真的感覺,因為真實的世界就有這種赤裸裸的愛與恨,沒有掩飾和包裝的極端情緒表現,儘管不一定常見。無證據顯示,城市論壇的製作人

42、員刻意設計節目形式,讓維園阿伯發言和干預,增加失控場面的機會,吸引觀眾。節目形式多年來沒有多大改變,只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現了維園阿伯一類現場觀眾,加上香港自回歸問題出現後,涉及中國或中共的議題無日無之,維園阿伯現象只是這個特定時空裏應運而生的產物。也許有人形容如此一個現象是城中的笑料(joke of the town),但從另一角度看,它反映了香港社會言論自由和對弱勢社群包容的一面,畢竟,維園阿伯差不多處於社會最低層的一群。 維園阿伯現象也帶來另外幾項要思考的問題,教育水平與勇於在公眾面前發言,兩者在香港是否有必然關係呢?我們的教育制度,是否忽略訓練公開演說的17 技巧呢?美國的The Je

43、rry Springer Show模式的電視節目,在觀眾面前自我揭露私事,為何沒有在香港出現呢?中國大陸已經有自我揭露家庭問題的電視節目,內容涉及不給家用的糾紛等現實社會題材,但被稱為自由開放的香港社會,是否存在著較中國大陸更保守的一面呢?這是傳統華人問題,還是香港廣東人過於世故的考慮呢?若果真正達到普選,全面民主化後,電視節目會否更開放呢?這一連串的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 參考書目: 1. Silverstone, Roger (1999) Why study the Media?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Publishions

44、. 2. Roger Silverstone著,陳玉箴譯:媒介概念十六講。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3,頁141-152。 3. Couldry, Nick (2003) Media Rituals: A Critical Approach.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4. Jerry Springer (undated) The Jerry Springer Show, (節目日期不詳,但片段於2012年12月28日獲上載至網上,在此假設該集於2012年拍攝。) retrieved on May 31, 2013. http:/ 5. 陳明慧:患癌時日無多 維園阿伯:人生無遺憾,東周刊,第505期,2013年5月1日,頁36-38。 6. 蘋果日報 (2012)。品味蘋果:李怡從左到右的掙扎,2012年8月5日。 7. 謝志峰 (2009)維園阿伯齊齊發癲果然全部係食屎狗,9月13日,retrieved on May 31, 2013. http:/ 8. 謝志峰 (2012)城市論壇 陳士齊比人擲電芯,2月12日,retrieved on May 31, 2013.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