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带岭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带岭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1:课程计划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判断题对错 2: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单项选择题A、痛苦不安B、感到惴惴不安C、感到极端焦虑D、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3:下列有关艺术常识。说法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唐三彩”中的“三彩”是指三种颜色B、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C、山水画只是呈现自然景观,而不呈现人物形象D、“金陵三杰”是指徐悲鸿、张大千和任伯年
2、 4: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一般在()。单项选择题A、23岁B、4岁C、5岁D、78岁 5: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专属的权利有()。多项选择题A、社会实践B、获得证书C、免试入学D、就近入学E、不交学费 6: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和()。单项选择题A、社会中心课程B、技能性课程C、研究型课程D、学校课程 7: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单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8: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单项选择题A、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 9:下列哪位不是元曲
3、四大家?( )单项选择题A、马致远B、王实甫C、郑光祖D、白朴 10:发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就是找出教材中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判断题对错 11: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既有正规学习,又有非正规学习B、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自学C、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D、既有在教室学习,又有在居所学习 12: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以下哪一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单项选择题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 13:给定信息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叫问题。()判断题对错 14: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
4、解释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A、消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15: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单项选择题A、鲁班发明锯子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16: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或隐私,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这属于学生享有的()。单项选择题A、人格尊严权B、名誉权C、荣誉权D、隐私权 17: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单项选择题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18: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5、单项选择题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 19: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怎么变化的?()单项选择题A、上升B、下降C、先降后升D、先升后降 20:()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表现从技术上、伦理道德上进行回顾、重视、质疑、分析,自己考查自己,自愿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产生的原因、结果,对自己的教学有效性进行评价。单项选择题A、教学评价B、教学反思C、教学过程D、教学总结 2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判断题对错 22:有的场所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以下不属于任何时候都不应
6、该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是( )。单项选择题A、营业性歌厅B、正在营业的影剧院C、营业性的酒吧D、营业性舞厅 23: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单项选择题A、建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 24: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多项选择题A、专制型B、开放型C、说服型D、放纵型E、民主型 25: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
7、巴班斯基B、赞科夫C、加里宁D、凯洛夫 26: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关于反思的方法包括( )。多项选择题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C、交流讨论D、行动研究E、教学反思 27: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多项选择题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 28: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各布松 29:标准化测验比大部分课堂测验更具有随意性。()判断题对错 30: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 31: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8、。单项选择题A、德育B、智育C、创新教育D、全面发展教育 32: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的是()。单项选择题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当着全班学生严厉地批评了他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33:设计制作幻灯片母版的菜单是()。单项选择题A、视图B、格式C、工具D、编辑 3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进行独立作业,并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来获取知识,培养实验技能的教学方法叫()。单项选择题A、实验法B、发现法C、参观法D、读书指导法 35:学生的个别差异给教
9、师劳动造成了()。单项选择题A、 复杂性B、 创造性C、 示范性D、 长期性 36:上课拖延时间说明教师认真负责,是教师优良品质的体现。()判断题对错 37: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它符合的教学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启发性原则 38:自我教育包括()多项选择题A、自我命令B、自我认识C、自我检查D、自我奖励E、自我惩罚 39:个体创造性的标志有()。多项选择题A、创造态度B、发散思维 C、创造能力D、创造性开发 40: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判断题对错 41: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
10、发展过程。()判断题对错 42:结束了“禅让制”的是()。单项选择题A、舜B、尧C、禹D、启 43: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单项选择题A、系统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4: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45: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单项选择题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 46: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小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判断题对错 47:北京某小学设计开发了百余种具有
11、民族特色的体育游戏项目,作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从课程类型的角度看,“民族体育课”属于()。单项选择题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隐性课程 48:“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互补性C、差异性D、阶段性 49: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有意识记B、多种感官参与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D、划线 50: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多项选择题A、以教师为中心B、以儿童为中心C、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51:对学生的培养及各方面素质
12、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单项选择题A、能力B、学识C、态度D、方法 52:“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的观点。单项选择题A、乌申斯基B、波斯纳C、阿尔波特D、斯金纳 53:学生在做问答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单项选择题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54: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示范的有效性( )。多项选择题A、示范的场合B、示范者的身份C、示范的准确性D、示范的时机 55:主张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逻辑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到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
13、行为矫正理论B、 现实疗法理论C、 目标导向理论D、 和谐沟通理论 56:()强调应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单项选择题A、雅典教育B、斯巴达教育C、古埃及教育D、古印度教育 57: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单项选择题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58:下列图形可以衍变成双向表的是()。多项选择题A、系统结构图B、模型图C、层次结构图D、流程图 59:观察法是学校教育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为标准,可以将观察法分为()。单项选择题A、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B、开放式观察与封闭式
14、观察C、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D、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60: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单项选择题A、后记部分B、原则部分C、说明部分D、序言部分 查看答案 1:答案错误 解析 上述定义是课程标准是定义。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的上位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答案C 解析 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也就是产生焦虑行为o 3
15、: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唐三彩是指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金陵三杰”是指徐悲鸿、张书旗和柳子谷。故本题选B。 4:答案B 解析 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5:答案C,D,E 解析 6:答案A 解析 7:答案B 解析 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效度是一个比信度更为重要的指标,因为一个低效度的测验,即使
16、具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8:答案A 解析 课堂气氛会导致学生发生连锁性感染。 9:答案B 解析 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0:答案错误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A 解析 根据成败归因论,只有将成败归因为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时,产生的激励性最强。四个选项中只有A是内部、可控制的因素,因此,将学习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所能产生的激励性最强。 13:答案正确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消退说是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 15:答案A 解析 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16: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隐私权是
17、指学生有权要求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得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不得外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结合题干可知答案选D。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种观点属外铄论的观点。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题干
18、描述的是教学反思的内涵。 21: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2:答案B 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厅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故选B。 23:答案D 解析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故选D。 24:答案A,D,E 解析 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
19、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25:答案B 解析 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赞科夫。 26:答案A,B,C,D 解析 【解析】关于反思的方法,布鲁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了以下四种: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行动研究 27:答案A,B,C,D,E 解析 略。 28:答案D 解析 全身松弛训练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 0年代首创。 29:答案错误 解析 标准化测验具有更强的计划性而不是随意性。 30:答案D 解析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31:答案C 解析 【参考答
20、案】C 【名师点睛】略。 32: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体罚是指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体罚必须是惩罚,不为惩罚而实施的,不是体罚,如体育课时跑步热身、定期段考等。体罚必须诉诸身体,不诉诸身体的惩罚,不是体罚,如语言羞辱、罚款等。体罚必须造成身体或心理的痛苦,不造成这两种痛苦的惩罚,不是体罚,如私下罚站两分钟。但痛苦的有无,应考量惩罚本身的合理性、受罚者的身心状况、施罚者的执行态度等,例如明知学生脚伤,却罚他站两分钟,是体罚。未造成身体痛苦,但造成心理痛苦,又系借由控制身体而行之者,是体罚,如强 33:答案A 解析 设计制作幻灯片母版的菜单
21、是【视图】菜单。 34:答案A 解析 35:答案B 解析 选B。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不可能用一种模式、一个标准去塑造他、要求他。需要教师有教育的机敏性,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36:答案错误 解析 37:答案D 解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学生)没有努力求知的意图就不要去引导他,没有想弄清问题的好奇心就不要去启发他。它旨在说明实行启发性教学原则时启发时机的选择,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38:答案A,C,D,E 解析 39:答案A,C 解析 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 4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1:答案正确 解析 42:答案D 解析 尧帝禅帝位于舜,舜
22、帝在死后又禅帝位于禹,禹死后,禹之子启建立夏王朝,结束了“禅让制”。故选D。 43:答案B 解析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故正确答案为B。 44:答案A 解析 本题描述的是品德评价法。 45:答案C 解析 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46:答案错误 解析 47:答案C 解析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
23、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48:答案C 解析 人与人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教育要针对差异进行,即因材施教。 49:答案C 解析 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是对知识的最好复习。 50:答案C,D,E 解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人格平等、师生关系相互促进、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51: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无论是教师的能力、学识还是方法,影响学生的只是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方面,而教师的态度更多影响的是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对学生的全面
24、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52:答案A 解析 略。 53:答案D 解析 54:答案B,C,D 解析 示范可以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但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示范者的身份、示范的准确性、示范的时机等。 55:答案C 解析 56:答案A 解析 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强调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57:答案C 解析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58:答案C,D 解析 双向表是从纵横两个维度罗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双向表。 59:答案D 解析 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 60:答案C 解析 学科课程标准包括本文部分和说明部分两部分内容。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