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市中小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word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市中小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word版】1:下列关于认知风格表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场依存型的人比场独立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B、认知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C、区分辐合型和发散型的标准是反应时问D、发散型认知风格优于辐合型认知风格 2:备课的内容包括()。多项选择题A、课堂练习B、学科课程标准C、教科书D、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3: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单项选择题A、臧克家B、田间C、艾青D、许地山 4:Excel中,通常在单元格内出现
2、“#”符号时,表明( )。单项选择题A、显示的是字符串“#”B、列宽不够无法显示数值数据C、数值溢出D、计算错误 5: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单项选择题A、案例B、命题C、反例D、正例 6: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规则学习B、命题学习C、代表性学习D、总括学习 7:漫无目的地幻想也可以看作问题解决。 ()判断题对错 8:下列对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听说关羽在东吴被害,张飞立即起兵报仇。因为丧兄心痛,他经常醉酒并随意打骂军士,末将范疆、张达无故被鞭打,心生怨恨,就趁张飞熟睡
3、之际将他杀死,投奔东吴去了。(三国演义)B、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红楼梦)C、家中,觉慧是高家年青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环鸣凤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D、“我只能接受一个能保护我的男子汉。”干果瓦脸红了一会儿,知道这是在责备他,显然艾斯梅拉达指的是两个钟头以前弗罗洛和卡西莫多想把艾斯梅拉达抢走这件事。(巴黎圣母院) 9:教师帮助学生体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主要靠()。
4、单项选择题A、发挥口语优势进行生动阐述B、利用体态语言。营造相应氛围感染学生C、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切己体验D、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实际体验 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单项选择题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其中,小学生主要处于()单项选择题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 12: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没有关系。()判断题对错 13: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没有影响。 ()判断题对错 14: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有归纳式和演绎式。()判断题对错 15:使
5、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单项选择题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 16: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单项选择题A、6岁B、7岁C、8岁D、9岁 17:在世界上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由此标志着心理学真正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巴普洛夫C、冯特D、华生 18:综合实践活动是地方性必修课,它占课时的()。多项选择题A、6%一8%B、7%一10%C、8%一10%D、10%一20%E、6%一10% 19: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多项选择题A、弗洛伊德B、华生C、孟子D、荀子E、洛克 20:班主任工作计划中比较完整的计划是()。
6、单项选择题A、月计划B、学期计划C、具体的活动计划D、周计划 2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B、教师C、教学心理D、学习心理 22:教师道德修养就是提高教师的道德认识、陶冶遭德情感、锻炼意志、培养习惯的过程。()判断题对错 23:按照记忆的干扰理论,早上起来记忆效果最好,这是因为少了( )。单项选择题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自然消退 24:“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描写的心理活动是()。单项选择题A、认识过程B、个性过程C、意志过程D、情绪情感过程 25:对教师职业道德情操方面的要求,也是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 )。单项选择题
7、A、热爱学生B、严谨治学C、廉洁从教D、尊重家长 26:小学生周某旷课一天,学校未与其家长联系。该校的做法()。单项选择题A、合法,是学生自己违反校规B、合法,是家长未尽监护职责C、不合法,学校应派学生出去寻找D、不合法,学校应及时与家长联系 27: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詹姆斯C、罗杰斯D、巴甫洛夫 28: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单项选择题A、I904年B、I922年C、1949年D、1986年 29: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其背后的教育意义。这种教育研究方法是()。单项选择
8、题A、经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 30:我国的教育体系分为()三大阶段。多项选择题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31:教学大纲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单项选择题A、教科书B、学科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 32: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单项选择题A、卢梭B、洛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33:皮亚杰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判断题对错 34:在Windows系统中启动“任务管理器”,可以使用()组合键。单项选择题A、Ctrl+Shift+AltB、Ctrl+Shift+DeleteC、Ctrl+AIt+De
9、leteD、Ctrl+Delete 35:某教师上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视这个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促使其重新专心听讲。这位教师运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 直观技能B、 体态表达技能C、 提示技能D、 批评技能 36:教学活动中,教师按领域原则和功能安排课堂空间,这两种方法并不相互排斥,可以组合使用。()判断题对错 3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反映的是()。单项选择题A、正面教育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D、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 38: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是相对独立的工作。 ()判断题对错 39: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单项选择题
10、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0: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对偶故事法B、两难故事法C、临床法D、观察法 41: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这表明()。单项选择题A、课程结构有可度量性B、课程结构有可转化性C、课程结构有客观性D、课程结构有时代性 42:王军外出时总是怀疑自己家里的门没上锁,常常要反复检查,这种心理现象属于()。单项选择题A、抑郁症B、恐惧症C、强迫症D、焦虑症 43:我国义务教育应当坚持()。单项
11、选择题A、以国家办学为主体B、以企事业办学为主体C、以学校办学为主体D、以其他社会力量办学为主体 44: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以及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是班集体的()。单项选择题A、班风B、学生干部C、正常秩序D、目标和规范 45:对俄国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建立贡献较大的是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其中,鲁宾斯坦的贡献在于( )。多项选择题A、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的理论”,并提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B、强调儿童个性统一性以及对儿童心理进行整体性的综合研究C、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D、开展了“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有利地推动了苏联教育改革E、创立联想反射理论 46:在教学过程中,
1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应相结合,但应以直接经验为主。()判断题对错 47: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在一起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教室多的情况下教学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48: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昆体良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4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开始的。单项选择题A、组建班集体B、评定学生操行C、了解和研究学生D、教育个别学生 50: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单项选择题A、小
13、学教育培养目标B、小学教育内容C、小学教育方法D、小学教育目的 51:教师通过带学生参观博物馆让学生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 52:“活到老,学到老”,要求教师坚持()的职业道德规范。单项选择题A、为人师表B、关爱学生C、终身学习D、教书育人 53: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单项选择题A、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和内化性C、内化性和意志性D、适应性和社会性 54:想象的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超前性B、形象性C、流行性D、独特性E、新颖性 55:科学家利用蝙蝠飞行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和雷达,其中促进科学家问题解
14、决的主要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问题表征B、迁移C、定势D、原型启发 56: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判断题对错 57: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沃尔夫B、桑代克C、布鲁纳D、奥苏伯尔 58: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中有一个特征是()单项选择题A、生成性B、客观性C、不平衡性D、变通性 59: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单、灵活,以()为中心,并有预见性。单项选择题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师思想 60: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单项选择题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
15、位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认知风格的理解。场依存型的人更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故排除A。区分辐合型和发散型的标准是思维的指向性,故排除C。发散型和辐合型认知风格各有特点,不能简单地说哪种认知风格更好,排除D,故选B。 2:答案B,C,D 解析 备课内容包括钻研学科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3:答案A 解析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因此有“泥土诗人”之称。故选A。 4:答案B 解析 Excel中单元格内“#”符号,表明单元格的列宽不够,调整列宽即可显示出正常的数值。 5:答案D 解析 正例的分析可以具体说明概念的关键特征。 6:答案D 解析 略。
16、 7:答案错误 解析 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因此题干错。 8:答案B 解析 先是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然后三月十五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错误 解析 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13:答案错误 解析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影响。 14:答案错误 解析 提出假设的常用方式是算法式与启发式。 15:答案A 解析 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16:答案D 解析 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
17、9岁左右)。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时分配问题,它一般占课时的6%一8%。 19:答案B,D,E 解析 持“性恶论”观点的荀子认为人的发展依靠外在的力量,英国洛克的“白板说” 和美国的华生都是外铄论的代表。 20:答案B 解析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其中,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基本情况;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本学期中的主要活动与安排。 21:答案D 解析 22:答案正确 解析 23:答案A 解析 早起记忆效果好,是由于少了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即少了前摄抑制。故选A。
18、24:答案C 解析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有感情地体验现实,还能自觉、能动地变革现实。这种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 25:答案C 解析 廉洁从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情操方面的要求,是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问关系的道德规范,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故选C。 26: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题干中,学生旷课,学校未与家长取得联系,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 27:答案A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 2
19、8:答案A 解析 1904年我国小学教育最早被规定为义务教育。 29:答案D 解析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30:答案B,C,D 解析 我国的教育体系,一般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 31:答案B 解析 32:答案C 解析 班级授课制亦称班级上课制,与个别化教学相对,它是一种分班级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初尝试于西欧16世纪,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给以理论上的确定,l9世纪开始在
20、世界各国大规模推广,一直沿用至今。 33:答案错误 解析 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34: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在Windows中,可通过右击任务栏空白处,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任务管理器”命令打开“任务管理器”;也可以通过使用Ctrl+Alt+Delete组合键实现。 35:答案B 解析 36: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7:答案B 解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是因材施教原则。 38:答案错误 解析 三者是相互联系在一起而工作的,学生一般先认识自己的任务,然后监视进展情况,并根据监视结果采取补救措施。 39:答案C 解析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
21、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A 解析 课程内部各要系、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这表明课程结构有可度量性。 42:答案C 解析 43:答案A 解析 44:答案C 解析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生活节律。 45:答案C 解析 【解析】鲁宾斯坦的贡献在于他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他认为心理过程不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且也在活动中形成 46:答案错误
22、解析 47:答案C 解析 48:答案D 解析 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 49:答案C 解析 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对班级群体和班级个体的了解和研究,是做好各项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 50:答案D 解析 小学教育目的贯穿于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对小学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51:答案B 解析 52: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活到老,学到老”,说明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崇尚科学精神,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因此本题选C。 53:答案A 解析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稳定性。 54:答案B,E 解析 55:答案D 解析 56:答案正确 解析 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个顺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57:答案A 解析 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Wolff,Cvon1679年1754年),理论基础是官能心理学。认为各种心灵的官能可以由一种科目或一种题材上受了训练而整体发展起来,因此被称为形式训练说。 58:答案C 解析 59:答案A 解析 专家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所以他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60:答案C 解析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