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文献探讨创造力与创意呈现歷程.pdf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08012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30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探讨创造力与创意呈现歷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文献探讨创造力与创意呈现歷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文献探讨创造力与创意呈现歷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文献探讨创造力与创意呈现歷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文献探讨创造力与创意呈现歷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創造與創意呈現程 一、創造的定義 創造的意義為何?韋氏大字典中解釋創造(creativity)有賦予 存在 (to bring into existence) 的 意 思,具無中生有 (make out of nothing) 或首創(for the first time)的性質(陳安,1988)。對於創造的定 義,相關學者Guilford、Rhodes、陳安、毛塭都有少的探究,茲就其述 臚明如下: Guilford(1956) 的智結構(Structure of Intellect

2、)中,將創造 視為擴散性思考的一種。其組成元素歸為四大,分別是獨創(originality)、 精進(elaboration)、暢(fluency)及變通(flexibility)。 (一)獨創(originality):對於事務具有獨特與新奇的思考角及反應。 (二)精進(elaboration):從初始的構想或基本觀予以發展,使事務臻 完美。 (三)暢(fluency):其要素涵蓋文字的暢(word fluency)、意上的 暢(ideational fluency)、結的暢(associationistic fluency)及表達 的暢(expressional fluency)。 (四)

3、變通 (flexibility):一種權變的能,轉換全新同的角去分析問 題。 Rhodes(1961)將創造的定義歸納為四個P,意即個人(Person)、過程 (Process)、環境/壓(Place/Press) 與產品(Product)。 陳安(1988)提出,創造除上述獨創、精進、暢與變通, 還包含敏覺(Sensitivity)。而敏覺乃指有著高敏銳、對 問題的覺察高敏感。 毛塭(2000)則將中外學者對創造的概歸納為八: (一)創造是創新未曾有的事物:創造即指個體產生新的觀或產品,或是融合 2 現有的觀,將產品改變成一種新的形式,這種能也就是創造。 (二) 創造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意指在

4、日常生活中追求自我實現,即是一種創造。 (三)創造是一種思考程:此的學者認為,創造是指在思考過程中保持求新 求變的精神,並表現出敏覺、暢、變通、獨特和精進的特質。 (四)創造是問題解決的心程:此派的學者將創造視為一種問題解決的能 ,對問題有同體認,進而形成新的假設,予以修正以解決問題,此種解 決問題的能謂之創造。 (五)創造是一種能:除創新與問題解決的能之外,許多學者從分析的觀 點提出創造應包括其他能,如:變通、創新、表達、想像、 輯思考、空間視覺等。 ()創造是一種人格傾向:主張此的學者提出,自我實現的創造是與生俱 ,對於獨特性思考、問題解決等能,皆屬於一種基本人格的特質。 (七)創造乃是將

5、可結的要素加以統整:持此派觀點的學者認為創造乃是將 碎或無關的訊息組合成新產品的能。 (八)綜合:主張創造是一種整體性的活動,因此,創造的展現,是個人整 體的綜合表現。 由相關學者述可解,Guilford與陳安皆從個人觀點闡釋創造,認 為創造的意涵為獨創、精進、暢、變通;陳安則加入敏覺。而 Rhodes及毛塭則將面向予以擴大,如Rhodes提及用四個P解釋創造,首先 在個人方面,與毛塭整出的創造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創造是一種思考程、 創造是一種能、創造是一種人格傾向,以及創造乃是將可結的要素加以統整 相呼應,其次在過程層面,毛塭則強調創造乃是問題解決的心程,最後在 產品的向上,毛塭指出創造是創新

6、未曾有的事物,由此可知Rhodes與毛塭 對於創造的闡釋,皆從個人、過程與產品方面加以明,然而相點在於Rhodes 加入環境壓的因素。綜合上述,研究者整歸納出對於創造的闡述應是指個 體具獨創、變通、敏覺等能,在面對事務時展現出創新思考、問題解決的過程, 並產出獨特、新穎的觀、成果或作品。 3二、創造 創造的發展與時俱進,相關學者從同的觀點及場,多元化進詮 釋與明,茲就當代創造作一介紹闡釋: (一)Simonton 的史測觀點 Simonton採史測觀點(historiometric approach),1999他針對貝 爾獎得主的創造表現進研究,發現創意研究需以多元的角進;他提出影 響創造的因

7、素,包括個體發展因素及個體所處社會文化因素,尤其社會文化層 面,人與環境交互作用,是決定個體創造為的產生。 Simonton(1999)從三個向詮釋對創造的史測觀點: 1.發展心學方面:以人發展為基礎,將研究聚焦於初生序、智慧早熟、童 創傷、家庭背景、教育訓及角色模範與導師個變項。 2.差心學方面:性的創造成就、天才與精神病學的關係,是主要的研究 主題。 3.社會心學方面:強調文化因素、社會因素、經濟因素及政治因素皆是屬於時 代背景影響之層面。 (二)Gardner 的互動觀點 Gardner(1993)提出創造互動觀點(interaction approach),他認為 個人本身、其他人及工

8、作這三者互動是創造產出的重要因素。他主張創造是 有脈絡可循的,意即一個創作者的展現,是源自於孩提時的成長程,並受到其 週遭重要他人所影響,在其專業工作域中,激盪出創新的做法或產品等。 (三)Sternberg & Lubart 的投資觀點 Sternberg 則擁抱大眾,以一般大眾為研究對象。他認為創造,是每一個 人皆有的,故人人都可以發展自己的創造,並充分展現(Sternberg & Lubart,1995)。 投資(investment theory)主張,創造者好像在進一項投資,在創 意構思過程中買低賣高。買低是主動追求別人未知或捨棄、但具潛的 想法,賣高則是在這個想法或產品產生市場價值

9、時,即放手賣掉,以進 下一次的創造。並主張下述項個人特質是影響創造的主要因素,分別為:智 慧、知、思考型態、人格、動機和環境脈絡。 4(四)Csiksentmihalyi 的系統觀點 Csiksentmihalyi(1996)從三指標系統模式 (three-pronged systems model) 的觀點解釋創造,他認為創造是由個體、域及學門三種要素 互動的過程。 所謂的個體意指創作者的人格特質,域乃是各專業域的知 ,而學門 則是指專業域中篩選新穎點子的人,即所謂守門人 (gatekeeper) 的角色,這些人擁有專業知及地位,具有關鍵性的影響,能判斷產品的價值, 並決定產品是否能得到認同

10、。 (五)Amabile 的脈絡觀點 Amabile(1983, 1996)提出社會脈絡的觀點(creativity in context),他 認為 創造 的組成要素,包含工作動機、域相關技能以及創造相關技能。 1、工作動機:乃指工作態、及從事某一工作的動機。 2、域相關技能:此為域成就表現的基礎,涵蓋域知、專業上所需技能 以及特殊域相關才能。 3.創造相關技能:包括合適的認知風格、提供生產新穎點子的知與引創意 生產的工作風格。 上述三個要素在創造程中充分交互作用後,才能進創造思考的運作,最 後才能產出創造性的成品。 綜合上述五位學者的,可解動機、域、知及學門、守門人等皆是 創造的要素。因此

11、,創造的研究必須將個人與環境、文化的各種因素納入, 藉由探討個體、相關環境、工作域等層面的交互作用,方能全面瞭解創造的 形成與發展。 5 三、創意發展程 在探討創造的同時,難免會觸及創意是如何展現?而創意的產出又是 經哪些過程?對於創造產出的程,相關域學者有Sidney J. Parnes (1967)提出創造性問題解決五階段、Gallagher(1975)所提出的創造 程四階段、Torrance (1988) 創造思考四階段、及Treffinger 與 Isaksen (1992,2001)對於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步驟,茲就各學者所提出之 做一明: (一)Parnes(1967)提出創造性問題解

12、決(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CPS) 五階段 1、發掘事實(fact finding) :搜與問題有關的一線與資,運 用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方式探討問題癥結,期 以全面性的角思考問題。 2、發現問題(problem finding) :依據所收集的資,進而對問題提出 分析,以明確界定問題之所在。 3、尋找構想(idea finding) :根據上階段所界定之問題,進各種創 意激發,以尋覓可能的解決方案。 4、發現解答(solution finding) :強調面對各式各樣的構想、點子時, 需秉持高包容,而非一昧質疑批判,

13、如此才能助於創意的激發。 5、尋找接受(acceptance finding) :對於解決方案加以評估,選擇最 佳方案並付諸實踐,如果該方案在實後未能獲得預期效益,則回到 階段一,重新運作以尋求適之方案。 (二)Gallagher(1975)的創造程四階段:Wallas(1926)是創造程四 階段的提出者,Gallagher則根據該,進一步加以闡述,他清楚 定義每個階段中的運作方式及必備之要素: 1、準備期:此階段屬於認知記憶的思考階段,需藉由斷自學與精進, 積及儲存相關背景知。 2、醞釀期:進入個人思考運作期,保持思想的暢性及自由,讓無限 的創意得以孕育而生。 3、豁期:充分的腦激盪與擴散性

14、思考,是該階段所高重視,同時 為確保各種意能充分表達,過程中對於失敗與渾沌明需有極高的 包容。 4、驗證期:進入整合階段的關鍵,需要聚歛性思考,對於各種創意予以 評估整合,並在付諸實施後評鑑修正。 (三)Torrance(1988)認為創造思考包含下階段 1、覺知問題與困難。 2、對於問題做出猜測與假設。 3、評鑑假設並加以修正。 6 4、溝通結果。 (四)Treffinger 與 Isaksen(1992,2001)提出創造性問題解決步驟:為讓 CPS模式於運用於生活現場,將Parnes所提出的創造性問題解決五 階段加以修正,進而提出階段: 1、發現混(mess-finding) :在Par

15、nes的創造性問題解決第一階 段前,加入發現混;指出在該階段中應尋覓各種問題解決的機會, 以建一個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通則性目標。 2、尋找資(data-finding) :將Parnes的創造性問題解決第一階 段發掘事實改為尋找資,Treffinger 與 Isaksen認為有效的 解決問題僅要將事實入考,相關資訊蒐集也是同等重要;在過 程中,嘗試從同觀點審思問題,並多方檢驗問題的細節,從多元 的資訊中進而篩選出重要的訊息。 3、發現問題(problem-finding) :對問題進各種同的陳述方式,藉 由問題多元化的呈現以釐清問題的樣貌。 4、尋找想法(idea-finding) :激發各種

16、同且創新的觀點,匯集多元 想法及意。 5、尋找解決方案(solution-finding) :分析與修改可能的解決方案標 準,一旦決定最適之標準後,則依循此準則尋求解決方式。 6、尋找接受(acceptance-finding) :揣測對於方案可能的支持及反對 源,並針對此思考解決策,形成一個明確的動方案。 在創意程的剖析中,上述學者皆贊成在創意呈現的階段,需經運思期 及檢討期,所謂運思期,意即給予充份自由的空間,進創意的各種激發與 想,之後進入檢討期,對於各種創意加以評估及統整,並在實施後加以檢討修 正。惟仍有部分差存在於各學者的述中,如Gallagher提出準備期是 個人先備知的積,也是創

17、意激發的基礎。Treffinger 與 Isaksen則認為 創造性問題解決的首要任務是發現混 ,意指先建以問題解決為基礎 的目標。而Torrance、Parnes、Treffinger 及 Isaksen則強調在運思期之前 應有察覺問題的階段,即個體需先有覺察並釐清問題,才能進一步對問 題做思考。 綜合上述學者的點,研究者歸納在創意呈現的程上應包含預備階段, 此為創意的暖身期,如Gallagher提出先備知的建,研究者認為創意的呈 現,尤其需要專業知為基礎。之後邁入察覺階段,對問題與困難有所察覺, 解並分析問題癥結所在,如此才能對於問題做出正確的猜測與假設。對問題 進充分解後,則進入運思階段

18、,此時期重視個人思考,為確保思考的暢 性、充分的腦激盪與擴散性思考,是維繫創意得以持續的主要因素,而且為 期讓各種意皆能自由而充分表達,過程中對於挫折失敗與渾沌明需有極高 的包容。最後在創意呈現及實施後,則須予以檢討及聚歛性思考的運作,當 7 創意思考進到某個程時,對於創意結果予以評鑑修正。 四、結語 綜合學者對於創造的闡釋,在創造的定義上,乃指獨創、變通、敏 覺等能,面對事務時展現出創新思考、問題解決的過程,產出獨特、新穎 的觀、成果或作品;而相關的發展,則將個人與環境、文化的各種因 素納入,以求全面瞭解創造的形成與發展;最後,創意的呈現則是經預 備階段、察覺階段至創意呈現階段,從先備知的充

19、實,對問題的深刻認 與分析,進擴散性思考及創意激盪,到獲得創意成果之後的實施與檢討。 8 第二節 英語創意教學 創意教學,僅可激起學習動機和興趣,可培養學生思考和創造能,而 這些能正是未知經濟最重要的資產,所以創意教學有其時代迫性和必要 性。 吳清山(2003)指出創意教學乃勢在必,因為其具有時代意義: 1、突破教師傳統教學巢臼:傳統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而創意教 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重視學生於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感受。 2、符應知經濟需求:二十一世紀是知經濟時代,科技與創意是知經濟社 會的重要動,透過科技使作業有效,經由創意使組織具競爭。 3、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可補足目前強調

20、升學主義之足,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增進學生學習興趣。 4、因應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教育改革最重要趨勢之一就是激發學生創造,帶 好每位學生。 本節將從創意教學、英語教學及英語創意教學三個面向進探討與明: 一、創意教學( Creative teaching ) (一)創意教學的定義 學者們對於創意教學的定義,提出以下的看法:依據 ERIC Thesaurus的定 義,創意教學是指:對於新奇、原創或發明的教學方法予以發展及運用。 陳安(2000)認為創意教學是一種培養學生創造思考能的教學,也就是在 支持的環境中,教師透過各種課程內容,運用啟發創造思考的原則和策,以激 發學生創造思考能的一種教學模式 。

21、黃湘媛(2001)認為創意教學指教師運 用創造、新奇或發明的教學方法以達成教育目標,其目的在於啟發學生創造的 動機,鼓學生創造之表現,以增進創造才能的發展。偉文(2002)將創意教 學定義為:發展運用新奇的、原創的或發明的教學方法或教學設計,以達成教學 或教育的目標。黃琬琪(2002)主張,創意教學是讓教師活化教學、學生有創意 且於學習。而吳清山( 2002)則於台灣教育雜誌中闡釋創意教學,是指教師 運用多元教學方法及多樣化的教學設計,引發學生學習動機,並提升其學習能 。史美奐(2004)指出教師運用教學經驗及對學生的解判斷,斷嘗試找 出最適合這個班級的教學策與方法,即是創意教學。 綜合上述,

22、相關學者對於創意教學一詞的闡釋,可歸納為以下個向: 1、強調教學方法的創新:此乃針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革,如偉文指出創意教 學為發展新創的教學方法或設計,以達成教學或教育的目標;史美奐表示教 師斷嘗試找出最適合的教學策與方法,即是創意教學。 9 2、以提升學生學習為目標:陳安提及教師透過各種課程內容,以期激發學生 創造思考能的一種教學模式。黃湘媛強調其目的在於啟發學生創造的動 機,鼓學生創造之表現,以增進創造才能的發展。而吳清山則主張教師的 教學設計,旨於引發學生學習動機,並提升其學習能。 從以上學者的述,可歸納出 創意教學 的內涵,乃指教師於教學程中, 採用活潑且創新的教學策與材,提高學生的學

23、習興趣,以有效達成教學目 標。 (二)創意教學的特色 創意教學既然是對原有的教學方式予以融合、調整或取代,而其特色與內涵 為何? Fryer (1996) 、吳靖國(2003)對此提出以下看法: Fryer 在1996針對1028個教師所做的一項研究指出,創意教學的特色有: 1、使學生深入解所處的世界。 2、相信所有學生皆具備創造。 3、讓課程適應每個孩子的需求。 4、激發學生移情作用。 5、重視學生創意表達。 吳靖國(2003)指出創意教學的特質有: 1、統整綜合:並非課程內容的統整,而是個體內在的自我統合,包含 (1)自我內在時間的統合:即讓自己以過去為基礎,以未目標作為 導向,把握現在進

24、規劃,活在整體的自我態中。 (2)個體與環境間的密可分:個體乃存在於社會團體中,故個體需與環 境達到平衡態。 2、傳承延續:創意教學並非對既有的教學全然否定,而是一種傳承,尤其教 育是一種深層的文化,創意教學是基於原有的文化,予以創新調整,賦予 其嶄新的面貌。 3、超越創新:創意教學應優於原有的教學,如此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習, 自然而然亦帶動教師自我成長,此一程即為教學的超越性。 由相關學者對創意教學特色的闡釋中,可解Fryer由學生學習方面進 剖析,吳靖國則從教師教學層面探討創意教學,惟教學材與方法的調整革 新,無非就是期待讓課程能夠符合學生需求,並能同步啟發學生的創造,因 此,創意教學的

25、特色乃是藉由既有課程的改進、創新,讓教學目標能貼近學生 10 需求,如此一,僅提昇教學效,亦能帶動學生的創意發展。 (三)創意教學的策 既然創意教學能貼近學生需求,又能引導學生創意發展,如何將創意教學的 ,運用於實際的教學現場?相關學者提出以下主張: 1、Callahan(1978)認為,所謂合適的學習環境即是一個無權威壓的學 習環境,或是提供一個緊張、無壓迫感的學習氣氛。 2、Timberlake(1982)則提出獨特的原則,如: (1)允許學生獨完成工作。 (2)安排遊戲時間,並主動提供所需材。 (3)鼓學生嘗試接觸之事物。 (4)保護學生創造,避免其接受評鑑或批評嘲笑。 3、張玉成(19

26、88)主張自由民主的學習氣氛是孕育創意教學的基礎;其歸 納整出九種企業常採用之思考訓,包括:腦激盪、創造式問題解決 思考術、查核表思考術、強迫組合思考術、型態綜合思考術及自由想思 考術等。 4、彭震球(1991)提出在進創造思考教學時,教師應注意 (1)提供適當的思考問題。 (2)啟發學生對問題的敏感。 (3)啟發學生思考的變通性。 (4)引導學生對問題作整體的考。 (5)鼓學生百折撓的精神。 5、綸新(2003)提出創意教學具體做法有下五點 (1)將創造思考為課程目標,納入能指標中,以進具體規劃。 (2)將創造培養融入各域教學中,讓全體教師皆重視該課題。 (3)培育有創造的師,在師資培訓過程

27、中,強化創造課程的訓, 讓師具有發展創意教材之能。 (4)將學習材減,要求相同的進,讓師有空白課程時間做創意 思考的規劃。 (5)對於創意教法、創新教材,應予以鼓,並用公開刊載方式促進 11 教師間的分享與溝通平台。 6、雅(2003)提出在課程設計方面,應該鼓學生對假設提出疑問, 讓學生在錯誤中學習,提供機會協助其自尋找題目並設計方案,同時在 這過程中,給予足夠的時間,鼓創造性思考,包容學生在嘗試階段中可 能出現之渾沌明情形。 綜觀上述學者對於創意教學方法的實施,雖然皆強調創新的重要性,然而卻 因側重角的差,而有同的實施策,分別從觀創新、課程創新及環境創 新的層面加以分析: 1、觀認知的創新

28、 彭震球、Timberlake皆強調創意教學應以啟發學生創造,引導學生以嶄 新的觀去思考事物。 2、教學材的創新 張玉成、綸新、雅則主張課程內容的創新,讓師有充裕的時間投 入事創意教學,由課程設計帶動整體創新。 3、環境規範的創新 Callahan、張玉成提出一個民主且開放的學習氛圍,僅提供學習者一個 安全的環境,有助於創意教學的實施與發展。 綜合上述的分析,研究者認為創意教學在內涵上,乃指結合活潑且創新 的教學策與材,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在實施方式 上,應是一種啟發式教育,兼顧高層次的認知域;在策上,創新的課程設計、 創造思考的訓、開放鼓的學習氛圍與師生雙向的互動交,皆

29、是創意教學 可或缺的要件。 12 二、英語教學 英語教學法隨著時代潮,斷推陳新,從文法翻譯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直接教學法 (Direct Method) 、情境教學法 ( Situational Method)、聽教學法(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社區語言學習法 (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默示教學法(The Silent Way)、肢體回 應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暗示感應教學法(Suggestopedia)、 多元智教學法(Multiple Int

30、elligence Method)到全語言教學法(Whole Language Method )等。茲就各教學法的主要內涵做一明: (一)文法翻譯法 源於西歐的文法翻譯法,是最古的外語教學法,在1840 至1940 代盛 於歐洲,主導當時的外語學習。 此種方法將母語視為外語學習的媒介,主張藉助母語為翻譯的橋樑,能加速 學習者對內容的解;此外強調書寫能勝於口語能的他們,重視學習者的寫 作,忽視聽、的能,學習者常在接觸外語久即開始閱艱深的課文。 教學活動上所顯現的特色有:(1)教師在教室中具有絕對主導的地位:主 張學生依照師所的,學生就能學到師所傳授的知 (Larsen-Freeman,2000

31、)。(2)教師使用學生的母語授課:教師在講述課程內容時,幾乎使用外語。 (3)教學重點在語法及詞彙上:學生需大背誦單字、詞彙,並進大翻譯 習(Celece-Murica,2001)。 (二)直接教學法 直接教學法的誕生,乃源自於對文法翻譯法的反動,於十九世紀下半所提 出的改革;主張語言的發展程是先有口語後有文字,所以學習者應學習常之 日常用語,且強調以子為單位的教學,讓學習者僅習得單字,亦可同時解 語法,並重視中的單詞及語音教學。 本教學法的特色如下:(1)直接接原則:意即在教授英語時,需將每個 詞語與其所代表的事物或意義直接作,故教學時教師能用學習者的母語作 解釋,需借用肢體語言或輔具明闡釋

32、。(2)強調學生模仿能:語言是一 種習慣,而習慣的養成是透過斷的重複、精熟而到達自動化,故英語的教學亦 先從聽寫著手,在其能積具相當基礎,自然而然能歸納出英語的架 構知。 (3)用想強化記憶:如學生在背誦 red時,即可想到 green . pink 等顏色相關之單字,如此舉一反三的方式,可加強記憶(廖曉青,2004)。 目前兒童英語課程所之No Chinese方式即為直接教學法的應用。 13 (三)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在1930 至1960 代,由英國語言學家 Palmer和 Hornby 發 展出的一套語言學習法( Richards &Rodgers,1986)。強調課堂中的英語教 學

33、,要如同真實情景中那般,方能引起學習者的學習動機,進而協助其解並獲 取語言知。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主張:(1)教學目標設定在學習者能於真實情境中做出 正確且快速的反應。(2)採用情境大綱模式,即教材的設計是圍繞情境為主軸 (廖曉青,2004)。 強調教師為主體的情境教學法,除由教師決定教學進及內容,指示學習 者作各種習外,Davis, Roberts & Rossner(1975)提出,教師尚須肩負創造 情景、示範及督促的角色。 (四)聽教學法 聽教學法是因為二次大戰爆發後,美國亟需精通語言的專業人才,由美國 軍隊所發展的一個教學方法,在1950 至1960 代頗受歡迎(Richards Rod

34、gers,1986)。 以結構主義語言學和為心學為基礎的聽教學法。其特色有:(1)以 對話方式進口語教學,透過反覆習以達到學習目的。(2)主張教師正增強 的給予,能提升學習者的型與發音(Larsen-Freeman,1986)。(3)依據聽 寫順序,進這四項技能的訓。(4)充分用圖片、音、影等視聽 器材,旨於強化教學效果(Brooks,1964)。 (五)社區語言學習法 社區語言學習法又稱為諮詢學習法,在二十世紀十代,由美國心學 教授 Curran 所發展出的,其將心諮詢的與實務應用於語言教學,認為 師在進英語教學時,除處學習者語言學習相關問題外,要關學習者 面對英語學習伴隨而的心恐懼,如此,

35、方能真正發揮英語教學之最大成效。 社區教學法是一種 全人教學模式 (a whole-person model for education) (Curran,1972)。其特性有:(1)口語溝通為其主要教學目的,主張過程中需 假借學習者的母語,逐漸過渡至用英文表達。(2)無特定之教學材,因為課 程源自於成員間的交,所以師的課程設計亦隨著師生、學習者彼此互動交 而彈性調整。(3)採取一種教師扮演人電腦(Human Computer)活動 即教師站在圈外,學習者有問題舉手,師即刻走到學習者背後並給予協助(廖 曉青,2004)。 14 ()默示教學法 默示教學法是由美國教育家 Galeb Gatteg

36、no在二十世紀七十代提出,強 調要激學習者話,課堂中教師講話時間超過一節的10(Bowen, Madsen & Hilferty, 1985)。 其特色有(1)主張教師保持沉默且干預的態,學生自然可從中學習。 (2)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常借用手勢、掛圖、彩色木條、字彙表、指示棒等 教具,引導學生話(陳淳,1999)。(3)教師無須機械式重複口述,而 是引導學生主動觀察、摸,歸納出英語的學習重點。 (七)肢體反應教學法 肢體反應教學法是將與動作二者予以統整的教學方法。美國加州 大學心學教授James Asher 在二十世紀的十代創該教學法。 Asher(1996)提到,人的左腦為主掌學習、視覺的

37、語言區,右腦為專司肢 體動作的非語言區。主張英語教學應從發展聽開始,當語言聽積相當基礎, 口語的能就自然而然地產生( Richards & Rodgers, 1986)。肢體反應教學 法的主張有:(1)要求學生開口,僅強調聽訓,並要求學生能以肢 體動作回應教師所表達的外語命即可。(2)教學目的方面,短期目標為提 升學習者口語能,並以動作為訓之基礎。(3)教學架構以型為主,要求 學習者須解結構所表達的意義(廖曉青,2004)。 (八)暗示教學法 暗示教學法於二十世紀七十代,由保加亞籍醫生Lozano 所提出,主張 將教室佈置如客廳一般地舒適,並播放古典等幫助學習者放鬆,期能袪除學 習者擔心學習佳

38、的恐懼。 其特點有:(1)讓學習者捕捉嬰兒時的學習能,強調放鬆的心環境有 助於學習者的專注及學習效果。 (2)教師在教學上須排除學習者的心障礙, 透過教學環境,包括教師、教材、教室、活動設計等,都要讓學生感到舒適愉快 。(3)教學過程中可使用母語的翻譯,但隨著課程的繼續,母語的使用越越 少(Larsen-Freeman,2000)。(4)教師需費心設計有趣的課程,並成為一個有 魅的師,吸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高動機。 ( (九 九) )多元智教學法 二十世紀的八十代,美國心學家 Howard Gardner所提出,注重學習者 智的多元性、整體性及差性;Gardner(1983)提到,人的智包含下七

39、 15 種:語言智、音智、輯學智、空間智、肢體運動智、人際交 往智與內智。 對於教學注入同的想法及做法:(1)因應人的多元智,教師應設計 各種同活動及課程內容,協助學習者對英語的學習。(2)強調學生智的 差性,故教師應該因材施教,以符合學習者的個別需求。主張多元智教學法, 對於學習材、教學方法等,皆強調必須因應個別差予以適當調整及規劃。 (十)全語言教學法 主要倡導者 Ken Goodman的整體語言教學法,顧名思義即將語言視為一個整 體,故反對英語採字母、單字片斷式的教學,取而代之用文學作品與其他教材相 結合,藉由討及其他活動,讓學習者能與此整體性的教學活動。 他的教學觀為:(1)將語言視為

40、一個整體教:Goodman (1986)認為, 如果將語言視為一個整體,對學習者而言會容許多。強調將真實的情境、真實 的語言教材及真實的活動皆納入,因為語言教學之目的,在於培養學習者此時此 刻使用語言的能。(2)學習語言是一個社會過程:語言教學要和文化、社區 結合,貼學習者的學習需求。(3)學習者是合作者的角色:與教師及其他學 習者合作學習。 英語教學法的演變,從強調以母語為媒介、文法翻譯為課程主軸、教師為教 室中唯一的主導者,到強調情境安排為考的重要因素、及整體課程設計的概 ,英語教學的概,已逐漸以學習者為中心進思考。惟這些調整與改變, 是否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抑或有其他向的介入,能

41、有效引起學生 的學習動機並提高學習效? 16 三、英語創意教學 當創意教學遇到英語教學,會呈現麼風貌呢?茲就部分學者與教育 部創造教育中程發展計畫之相關研究,做一明: 張湘君(2003)從20031月至200312月,開放對英語教學有興趣之 大學生、國小教師、社區人士等一同加,活動內容包含英文歌謠創意教學講座、 故事融入英語教學講座、英文故事歌謠創意唱大賽、活節慶祝活動、萬聖節 創意造型比賽、感恩節餐會;在該項研究中,藉由英文童謠故事創意表演、延請 專業人員進講座的方式,讓教師對英語創意教學設計有所認,並引發其創作 興趣。 藝瑄(2005)於200410月至200512月,對澎湖縣英語域輔導

42、團成員,進在地化的英語科創意教學動研究,其做法乃由教材研發開始,之 後則著手課程設計發展,當課程初稿完成後,走入學校現場從事教學實驗,再將 實驗後的意予以彙整,作為課程調整依據,在課程已趨成熟完整,推廣工作就 成為主軸。在策上,鼓教師將創意教學融入九一貫課程中;並對於教師的 教學設計予以寬廣的自主空間。上述的規劃與執,藉由問卷回收解英語創 意教學的實際效益有: (一)能提升學生英文閱及表達能。 (二)協助教師教學創新與專業成長。 (三)帶動教師創意教學動。 (四)營造閱風氣及多元社區文化的議題。 陳詩雯(2005)結合248位國內外對創意童話及英語學習有興趣的師與學 生,範圍遍佈台縣市、桃園、

43、新竹,甚至在海外部份還將加拿大、美國、澳洲 及英國皆納入,進創意英語的研究,內容涵蓋故事接、自傳性童話創作、傳 統童話改編、顛覆童話演出等活動;目標定位在啟發學生的創造及想像,並 同步提升英文聽寫能,帶動英文創作潛能;計畫期程自20049月至2005 1月,從與者的回饋中解:故事接的設計,能激發無限想像空間;且整 體而言,學生指出能激發其自身想像,僅富趣味且有創意。 因此,在相關學者述中,對於英語創意教學的呈現上,內容皆以創意活動 為主軸,無是故事融入英語教學、英文故事歌謠創意唱,甚或將童話故事作 為素材,其課程設計皆是以引導與啟發學生的創造為宗旨,此創意教學方式, 僅讓英語學習具趣,亦同步提

44、升學生的聽寫能。 17 四、結語 綜合上述,創意教學的內涵指認知觀、課程設計及教學環境的創新,進而 引發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英語教學方法的演變,則從初始強調文法講述的教學 法,到爾後將情境及學習者需求納入考慮,最後則是強調應將英文視為整體概 的學習;而在英語創意教學上,巧妙將創意教學運用英語域,從相關研究中, 看到創意教學策的運用,可以彌補一般英語教學法的足,僅提高學生英語 學習興趣及能,亦激發其無限的創造。 18 第三節 創意團隊的發展程與相關因素 教育部所公佈的國民中小學九一貫課程綱要 ,乃以學生應習得之能 作為教學主要目標。在十項基本能中,除欣賞、表現與創新直接點出學生 應有創新能外,其

45、他各項指標亦或多或少與創造有關, 尊重與團隊合作 是創意的新走向,將創新的重點由個人移向團隊的新域; 規劃、組織與實踐 則強調在創意點子出現後,需將創意付諸實現。 一、創意團隊發展 (一)團隊研究 在探討創意團隊時,首先須釐清團隊的意義;關於團隊的研究可追溯到1920 代的霍桑實驗(Hawthorne studies),Kurt Lewin在1930 與1940 代的團 體動研究,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對美國軍所做的心學實驗。惟二次大 戰後,團隊的研究議題並無很大的進展,直到1980 代有關團隊的研究才逐漸 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引自涂嘉峪,2003)。 Quick(1992)認為團隊最顯著的特徵

46、是團隊成員都將團隊目標的完成為 最高的優先地位,團隊成員各自擁有專業的技能,相互支持對方,且充分合作, 並開誠佈公與其他成員溝通。Lewis(1993)認為團隊是由一群認同並致達 成共同目標的人所組成,這群人相處愉快並於一起工作,共同為達成高品質的 結果而努。Dorothy Leonard & Walter Swap(1999)在激發團隊創意(When Sparks Fly)中對於團隊的定義為:團隊是由個或多人所組成,彼此具某 種程的互動,並擁有團隊認同感。三位學者所做的闡釋中可得知,對於團 隊成員的專業及互動的寙學者們雖有同的看法,但其一致認為團隊所具備 的要件有: 1. 為人或人以上之團體

47、。 2. 為共同的目標而努。 3. 成員間進一定程合作與互動。 故綜合上述學者共同的述,團隊的定義可是人或人以上彼此進 相當程合作與互動,求團體目標的完成。 (二)創意團隊 1、創意團隊特質 在創意掛帥的今日,企業中亦愈愈強調團隊戰鬥勝於個人秀,團 隊蔚然成為發展之主,然而創意團隊的形成包含哪些要件?Jehn、 19 Eileen、Amabile、張菁萍提出以下點: Jehn (1997) 指出團隊中所產生的衝突,經常是嘗試引發創意的要件, 惟衝突的型可分為三:第一,因任務產生的衝突,對於工作上的想法 及意分歧而產生的討與爭辯;第二,因關係產生的衝突,團隊成員間 互動情形而產生的摩擦衝突;第三,因過程產生的衝突,包含團隊成 員對策、計畫、角色及責任分配上的滿而產生的爭執;這三種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