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房山煤业发展历史概况.pdf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07579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4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山煤业发展历史概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房山煤业发展历史概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房山煤业发展历史概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房山煤业发展历史概况.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房山煤业发展历史概况.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房山煤业发展历史概况 张东升 说明:本篇所引资料,主要来自民国十七年 (公元 1928 年 )版房山县志。其中所引地名,有不少与现在名称不一致,为保留 历史原貌,除个别明显错讹处外,不作更动,所引一些计量单位及数据,亦依原文。 一 房山山川交错,动、植、矿物之盛甲京西。县志载:“吾县矿业以十数,而以煤为大宗。”可见,煤业的兴衰,对房山经济影响极大。 房山煤炭资源分布,主要在两个地区:一是百花山向斜南翼,东起史家营、青土涧,经霞云岭乡四马台,西至蒲洼芦子水村;一是猫耳山北岭向斜南翼,自长沟峪向西南经周口店到龙宝峪村。历史上的开采,主要集中在大房山南北麓。南麓矿区有七:长沟峪;西庄 车厂;葫芦棚

2、下寺;长流水 黄院;周口店;羊耳峪。北山矿 区有:南北窖;三安子;英水沟;杏园;南车营与万佛堂;煤岭;大安山。另外,山后有塘上、豹子水、芦子水。 房山煤的开采历史悠久,“发轫于辽金之前,滥觞于元明之后,榷税于前清中叶”。据前人考证,木岩寺碑记创自天监二年,重新修茸在天庆 (辽天祚帝年号 )元年 (公元 1111 年 ),碑上有“取煤于穴”的记载。可见,在辽之前,房山就有煤矿出现,开在埋藏较浅处掘穴取煤。然而,这只是开端。到元明以后,仍是小规模开采。到前清中叶,房山煤业才逐渐兴旺,而且由官方专司征税。畿辅通志“榷税”篇中记载,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 ),宛平有 煤窑一座,房山有煤窑九座,可见

3、房山之煤业在当时较宛平繁盛,并且开始实行纳税。当时的开采主要集中在长沟峪一带。后来,有个窑商常某,知道长沟峪一带山峦的地质情况,见其岩石都是斜层,西高东低,窑内积水必自西向东泄。于是,常某察山势,辨地形,借地利之便,选择车厂西南山,凿山为穴,来泄长沟峪一带煤窑的水 (其地俗名叫“嘴巴子” ),窑业由此兴盛起来。一晃百余年过去,煤窑越挖越深,渐渐钻到“嘴巴子”水平线以下,靠嘴巴子泄水已不可能。现在这一泄水口有壅滞之虞,又有个叫李琴舫的人,购买机器抽水,于是煤业又进一步。 从辽金之前发 现煤矿并开始挖掘,到清朝中叶以至末叶,前后几百年,采煤方法十分幼稚,而且颇不经济。矿区过小是个原因,且槽道倾斜不

4、齐,宽者数十丈,窄的数尺乃至数寸,甚至夹有无煤的断层,俗称“夹子”。再者,囿于习惯不思改良,所以,始终用土法采煤。当时,窑业已有明确的分工。用人有界里界外之分:界外有掌房,有掌作,掌房专管银钱,掌作专管庶务,即在煤场管售煤等事务;界里有大伙计,管矿洞里的事,相当于领班。有斧子手,专管窑内棚子支架。有拉头,用荆筐拉煤。有水工,专管用柳斗掏窑里的水泄于最低的邻窑,层层递泄,象长沟峪的几座煤窑,有水就都 从嘴巴子泄出。 煤业的发展,给煤区数十里左右的人们带来了实际利益。同时,围绕着采煤业,一些相关的行业也发展起来。采煤,就要开凿岩石,啃啮矿层,而这需要坚利的铁器,于是,铁匠这一行就日益兴隆起来。从窑

5、里往外运煤,需要用专门窑筐,这样就出现以荆编为职业的编匠。挖出的煤要运出山,还要运到京津等地,这样,便出现了以运输为营生的养牲畜户,而这又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相比之下,有煤窑的地方,如大房山南北麓,比没煤窑的地方要繁富得多。渐渐地,不但本县的一些破产农民,就是异地他乡的一些农民,也被吸引到这里来,使这里人口激增, 渐渐形成一个个较大村落。大房山南北麓一些村庄的形成,是与煤的兴盛分不开的。 二 从清朝中叶开始,房山的煤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交通运输的限制,无论采掘还是运销,都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交通不便,使山乡长久闭塞,和外界很少往来,采掘始终是原始的方法,显现出文化上的落后和愚钝。崎岖

6、的山路,运输极其艰难,直接影响到煤炭生产。 当时所产的煤,粗分可分为硬煤、软煤。硬煤即现在常见的煤;软煤即青煤,呈青灰色。又有一种是红煤,火力极大,凡熔铁者都用它,产地是大安山,因道路未修,驮运极不便。房山所产硬煤,上者销于京津,次者供烧灰、附近村庄使用。然无论销到哪里,都要靠牲畜驮运出山,所役牲畜一是毛驴,二是骆驼,骡马是少数。 当时,围绕大房山梁,南,北、东三面沟港都有驮运山璐。另外,大安山阳坡及河套沟也有驮运路。毛驴适宜走山路,无论多险陡坎坷,都能驮驮翻山梁而过。骆驼则不行,宜走平坦些的河滩路。当时一条主要驼运路,是坨里往里一直通大安山的一条路,从口头、漫水河入山,经磁家务、干河 (秋后

7、有桥 )、东庄子、滑石片、泥洼、李各庄、河北、陈家台、班各庄、黑龙关、佛子庄、红煤厂,一直到大安山。进山出山一趟往返一二百里。 由于长期的闭 关锁国的政策,使国人认识不到交通的重要性。直到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 )之后,始知交通关系到一国之盛衰,于是筑路之风兴起。光绪二十二年 (1896年 ),盛宣怀充任督办。二十三年,与比公司商议借英金四百五十万磅,勘明路线,分段并举,修筑芦保铁路,光绪二十四年路成。为解决铺路石料,光绪二十二年起,修周口店至琉璃河一段长约三十二里的铁路。先设站于韩继,续修至周口店至琉璃河。光绪二十九年,坨里至良乡二十四里铁路筑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房山的政治、经济及文

8、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口店位于长沟峪及柴厂等地运煤出山的必经 山口。未修铁路前,这里不过只是些小本经营。铁路修通后,这一地区很快发展起来,车站两侧商业林立。从前,运销外埠的一些货物,都要运到琉璃河码头,由码头装船,迤逦经水路向南到白洋淀一带,再向东可一直到天津。铁路修成后,便都由铁路运输,经周口店车站转运到外地。坨里原本无什商业,铁路修成后,商业点也纷纷涌立,和周口店情况一样,很快发展起来。 三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中国社会也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了。这一时期的特点:一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合法化,二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 势力范围。房山煤业的步步走

9、向兴盛,是和这一大的背景紧密相联的。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于是,一些有识之士也学着在中国兴办工业,修筑铁路和兴办矿山。另外是商业竞争激烈,也迫使一些资本家转到兴办实业上来。北平西部山区的煤矿,是华北有名的矿区之一,自然格外受人青睐。 光绪三十二年 (又一说是三十一年 ),即 1906年,天津商人王贤宾等人依靠德国人,拟修筑坨里至青港高线路。勘路之初,附近各村百姓以为于己不利,纷纷起来阻拦,并有北窖村张云甫等带头,联合各村士绅及以驮运为生的一些养牲畜户,群 起闹扰。公司不得已而派人协商,且通过官方,运动经年,风波才渐平息。光绪三十三年开工,三年后路成,由坨里至青

10、港七十四里。老百姓口头常说的“车轱辘朝上的车”,即指高线罐斗。空中一根钢缆,从这山头到那山头,三安子、南北窖的煤,便通过罐斗源源不断运出山,比牲口驮运效率不知高出多少倍。因这条线路要经过河套沟二十七村,经协商,公司与地方订立合同,自运煤之日起,每年津贴四千元作为二十七村贫民生计及国民学校东庄子高小校常年的款。 当王贤宾等合股修“坨青”高线路,北区 (大房山北麓 )绅商恐不敌,计合全县来抗阻时,王贤宾神疲意沮 ,不得不与北区绅商议和。南区绅商见此情景,怨恨王贤宾等人不与自己同谋,面官诉讼。王贤宾等又用圆滑手段回头和南区接洽,以讨南区绅商喜欢。结果,南区乡绅不但不再争,并且将周长 (周口店至长沟峪

11、 )路权也许给了人家。双方在官厅立案,“由是路权全归外人矣”。 这时,周口店到车厂的轻便路已在修筑。此路也是由私人组合,路资分摊。修筑这条轻便路,目的在于越过东岭 (即猫耳山一线主山梁 )来收三安子的煤。公司并在车厂穿井,名曰“大丰”矿,声言自采自运,不妨碍周长高线路权。高线方面明知有妨碍,但知道对方有要人作后盾,心下畏惧,也无可 奈何。所以,津商虽占有路权,并不想真正修筑,只是见周车路动工,不得已而修,故工料全不如坨里至青港高线路。 这样,短短几年间,在房山出现了三条运煤线路:两条高线路,即坨里至青港七十四里高线路和周口店至横门的十四五里长的高线路;一条轻便铁路,即周口店到车厂的周车轻便路。

12、房山所产煤炭,除少量仍由牲口驮运外,大部靠这三条线路运输,特别是坨青高线路。运输线路的畅达,促进了煤炭的开采,从而使房山煤业渐渐步入一个鼎盛时期。 四 房山窑业的第一个兴盛期,始于中华民国成立之后。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达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在经济上,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后不久即出现了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各地纷纷掀起了办实业的热潮。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外地资本家风尘千里前来投资,在房山办起了一个个较大的煤矿。 外地资本家前来办矿,自然和当地封建势力会发生尖锐的利害冲突,

13、但民族工业的发展,已成为不可遏止的潮流。为开发矿山,兴利除弊,政府颁布了“矿业条例”。条例中明确提出了“矿业权”问题。按当时当地习惯称呼:一曰“山主”, 即原有地主,不在矿业上投资,仅有收租的权利;二曰“工本”,即由山主允许,可以在矿山投资与雇用劳力而取得采矿权,任其开采或转移他人的人;三曰“私查”,即由工本许可而进行开采的人,但定有年限。自矿业条例颁布后,大些的矿全要依照矿业条例呈请开采,小矿依照暂行条例,以取得矿权。 当时,在大房山南北麓办矿的,本地人虽居多数,但多是经营小煤矿。经营大矿,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实业家,有不少矿区面积在千亩以上。当时,登记在册的较大的煤矿就有三四十个。 比较有名

14、的煤矿有: 北窖窑业公司,矿区五百三十六亩,民国二年开办,承办人为 山西太谷人吴叔明; 长沟峪会兴矿,矿区面积三百三十七亩四十八方丈零六方尺,民国二年建,承办人为房山人常振兴; 车厂 (属宛平 )、长沟峪 (属房山 )大丰矿,占地三千五百四十一亩,民国四年建,承办人为江苏无锡人姚真。 另有几个占地千亩以上的矿: 李各庄 至前山的伟业矿,占地一千七百三十九亩,民国七年建,承办人是四川华阳人孔庆睿; 三安子的三安矿,占地三千五百四十四亩,民国八年建,承办人为房山余杰臣; 安子的车大矿,矿区面积三千四百九十二亩九分一方丈七十五方尺,民国十一年建,承办人为家居北京的任济安 除了一些较 大的煤矿以外,房

15、山小煤窑鳞次栉比,大多分布在西北矿区,而且大小不一,窑名亦不乏稀奇古怪者。其中长沟峪一带有大桶窑、下河沟、炕洞、南坡窑等四十七座;葫芦棚、下寺一带有康家沟、王作、猪窝窑等十八座;羊耳峪一带有大兴窑、奉先煤矿等十五座;三安子到前后山一带有义顺、得禄、小泉等二十四座;周口店一带有六座大安山、堂上、豹子水、芦子水一带小窑未统计在内,便有小煤窑一百一二十座。 随着采掘的逐渐加深,人们对大房山两麓矿层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不但对煤质能辨析,而且一一分出槽口。按当时习惯提法,房山煤藏共计十三槽 (指硬煤 ),长沟峪一带仅七槽:一麻叶 (或称蚂蚁 )槽;二为三合槽;三黑煤大槽;四腰石大槽;五爆煤大槽;六红煤槽;

16、七封口槽。 山北安子至车营 (南北车营 )一带有十三槽:一三合槽;二子儿槽;三黑煤大槽;四黑煤小槽;五腰石大槽;六腰石小槽;七犁儿光;八爆煤大槽;九臭煤槽;十红煤槽;十一封口大槽;十二封口小槽;十三二铉槽。 当时,究竟有多少人在煤矿干活 ?又有多少人是本地人,多少人是外地来的 ?因没这方面的资料,无从谈起。但是,从房山煤炭的产额上,可以想象出煤业兴旺的程度。虽然所提供的数字只是粗略的统计,无确实调查,仍可以看出个大概 。 据民国九年 (1920年 )统计,长沟峪一带煤矿冬日最多每日约出八百吨,平均年产十二万吨上下。每吨煤售价一元五角,块煤每吨三元,合计得利三十万元上下。周口店、葫芦棚、下寺、黄

17、院、西庄到羊耳峪一带,年产不下十二万吨。南北窖、三安子、杏园、南北车营一带,有煤窑八十余座,其中三安子附近产煤由高线枝头福字号运至坨里,约计五万吨,其余煤靠驮运,不下八万吨,每吨一元二角。总计起来,长沟峪十二万吨不计在内,尚不下五十七万吨。由此推算:房山年产煤约七十万吨左右,每年获利当在五六十万元上下,得利不为不厚。 五 房山煤业在 经历了辛亥革命后十年左右的昌兴之后,又渐呈萎缩状态。这主要是受时局的影响,兵匪为患,官绅压榨,流弊丛生,使一些煤矿难以维持。另外,还有经营者间的矛盾和经营不善等一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煤业的发展。 仅以运输线路为例:三条线路的修筑,从一开始修筑,就有不少波折在其中,

18、几经周旋,及至路成之后,仍有不少坎坷。坨里至青港高线路,修成后没几年,风波又起。初承办人王贤宾获利甚薄。自孙鸿钧承办后,方获利甚厚。王贤宾见路有起色,想重新恢复。加上孙鸿钧获利后不履行旧约,引起当地百姓的怨恨。于是地方人众与王氏联合,遂起风波。事平 后。地方上稍得利。后来战争迭起,高线的利益全归了军饷。 周长高线路,民国八年 (1919年 )修筑,自周口店至横门计十四五里,为坨里高线公司筑。当初路权本非该公司所有,是北线阻路风波掀起时,南线煤商不知保护路权,反与北线内讧,使路权落入津商手中。后人为此屡争,终不能得。周长路虽修通,一时工料皆劣,另外聘用日本之修造工程师,修造不甚得法,成后屡经损坏

19、。况且运路太近,运费不多,所以未能获利。周车轻便铁路,由周口店修至车厂,原为转运大丰矿的煤。后因开采不盛,兼因时局有关,于是无形中停止下来。后来,又增添资本家合股,打 算开山凿洞,外运三安子的煤,因时局有变,不久又停止下来。后来,坨青高线路又遭到严重的破坏,使山里的煤外运受阻,直接影响了煤的开采。一些煤矿,在这复杂的局面中难以维持,出现了倒闭的现象。另有些煤矿,虽未关闭,也是时开时停。房山煤业,从而出现了衰落景象,但仍具有一定的规模,较之灰、石板等业,煤业仍是房山的大宗。 六 马克思曾经指出;“雇佣劳动制度是奴隶制度,而且社会劳动生产力愈发展,这种奴隶制度就越残酷,”房山煤业的兴发,不知倾注了

20、多少煤窑工人的血汗 ! 窑工的境遇是十分悲惨的。他们地位低下,被人称作“窑 黑子”。当时分拉门子和背门子。拉门子干活,是用一根带子拽住窑筐,把煤从巷里拉出。有些小窑钻得很深,不能拉,只能背。窑工要背一二百斤的背篓,从“梯子”上一磴磴向上抓,有的窑最多下有十几个梯子。有的窑内闷热,在掌头上做活的要赤身裸体。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来年五月初一是开窑时间。窑工下窑,等于把自身卖给了窑主,无论挖煤、背煤或拉煤,都有定额,由工头监督,完不成要遭毒打,受惩罚。“奴隶一次就被完全卖掉了,无产者必须一天一天、一小时一小时地出卖自己!”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下窑的人,一天要干十三四个小时的活。到算 帐时,还要

21、扣去锅火费、筐费、电石费、打人费等。最酷毒的要数“关门屋子” (或叫“倒关门子” ),工人被招来后,一进去先被剥光衣服,关进几间小黑屋子,做活在窑里,吃住都在黑屋子里,合同期满才被放出。设备简陋,采掘方式落后,使窑里事故频出。冒顶,崩水,毒气很多人死后,被窑主偷偷抛到荒沟,任狼撕狗扯,家属连尸骨都找不到。 1937年夏,长沟峪兴宝矿崩水,为抢救深层泵,一次夺去六十九名窑工的生命。直到解放后,事搁十几年,尸骨才被挖出来。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不少窑工被迫联合起来进行反抗,有的在窑洞里集体罢工,有的想方 设法对压迫工人的工头和窑主进行报复。据现在调查到的情况,房山长沟峪和前山等地煤矿,抗战前曾有个

22、别从宛平过来的共产党员,在秘密地深入工人中,有组织地领导工人进行斗争。 七 房山煤业的发展,客观上促成了房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半解体,破坏了几千年封建经济的根基。由于煤业、灰业以及其它矿业的兴办和随之前起的商业的繁盛,使房出步入了一个崭的经济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应是房山经济由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渡的时期。但是,同全国一样,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封建势力的强大,房山的经济不可能发 展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而只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 1937 年 7月 7日,抗日战争爆发。 1939 年春,日寇对平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这次行动之后,日军退到南窖,并在南窖构

23、筑据点,做长期踞盘的打算。从此,房山大房山南北麓的煤炭资源,成了敌寇疯狂掠夺的目标。日军在南窖建了据点后,接着在坨里至青港高线路沿线各村建了据点,安子、北窖、河南、磁家务、坨里,据点林立。另外,日军在大房山南麓的房山、周口店、孤山口、长沟峪等地都建了据点。日军修复高线路,疯狂掠夺房山的煤炭资源,使房山煤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矿床遭到 严重破坏,工人命运更加悲惨,困苦不堪。日本投降后,不到一年时间,国民党军队又控制了这一地区。直到 1948年底,房良全境解放,矿区才又回到人民手中。 解放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房山的煤炭事业才真正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在家做了主人,旧社会的“窑黑子”成了自家的工人阶级。本文因着重反映房山煤业在历史上的发展状况,故不再细写解放后房山煤业展现的这新的辉煌篇章,以后有机会,定将补上这一页的,因为,这才是房山煤业光灿的一页。 (房山文史资料第 1 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