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采掘机械学习心得5篇.doc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605873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掘机械学习心得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采掘机械学习心得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采掘机械学习心得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采掘机械学习心得5篇 采掘机械一体化教学的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是同煤集团旗下的高等职业学院,是企业的“一库两中心”即人才库,人才中心和技术中心,我院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煤炭高科技职教学院,努力建设煤炭国家一级、非煤国家二级的安全培训中心,努力打造全煤培训基地,努力抢占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要为发展煤炭装备制造业、煤炭开采与综合利用,提供坚实的科研支撑,更好的服务煤炭行业未来发展。我们培养的是煤炭经济建设和煤炭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而通过课改我们培养的学生正是具备这种能力设备的操作和维修能力。山西省作为煤炭能源基地,使用着大量的机械设备,更需要具有设备的操

2、作和维修方面的人才。通过毕业生的反馈和下厂矿调研,现场这方面的人才确实是比较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采掘机械这门课程进行改革。 采掘机械是煤炭行业的主体设备,采掘机械是全国高职高专院校采矿、机电类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和能力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门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把这门课程做精、做细、做深,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根据调研,现在我国进行采掘机械课程改革与研究的高职院校只有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有限的几所。山西省作为煤炭能源基地,更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是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各种新型采掘机械不断

3、投入使用,我们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这些新的设备,并对在岗职工进行培训,所以在教学中能更好的融入相关知识,使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 二、课题的界定 1、理论依据 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作为机电系专业教师,有幸参加了2021天津自动化专业建设学习研讨班,听了中国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的报告后受益非浅。他谈到:“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专业要以职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要以过程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学习要以行动为导向”。笔者将学科体系的采掘机械课程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采掘机械一 1体化课程,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一体化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认为

4、。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传授的是实际存在的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即理论性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是培养科学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而基于工作过程这一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为逻辑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一般指实践经验,并可进一步发展为策略,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这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 “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是。课程设置一体化、教学环境一体化、职业资格一体化。 2、研究的内容 (1)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运用高职教育的先进理念、方法,结合高职学生形象思维强而逻辑思维较弱的特点,通过解构学科体系和重构行动体系

5、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采掘机械一体化课程体系。 (2)构建一体化教学环境 依托同煤集团的大力支持,集团公司的多个矿和亚洲最大的维修厂同煤集团中央机修厂已成为我院的实训基地,而且同煤集团已为我院调拔了先进的成套的采煤机、液压支架、大量的液压阀及液压系统剖切模型系统。 (3)构建一体化职业资格 以就业为导向,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通过课内教学、专项技能实训考取综采维修钳工或者综采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三、预设目标 1、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撑。为该类专业的高职毕业生能真正掌握就业本领,培养“短过渡期”或“无过渡期”具有设备操作和维修能力的技术人才。 2、以课程改革带动专业建设

6、,努力打造煤炭高科技职教学院。 3、为煤炭行业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且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劳动者。 4、培养学生追求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系统工程理论开发高职课程体系,通过解构学科体系和重构行动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 2、高职教育的先进理念。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支撑 1、职业分析法来研究教育载体。由职业或岗位分析入手列出这些职业或岗位所需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对工作态度的要求形成教学门类。 2、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过程。常见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引导问题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兴趣小组教学法。

7、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1、本地区及周边教地区人才市场调研; 2、职业分析(见课程标准); 3、提炼本课程所设计的职业行动领域; 4、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解构和重构; 5、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6、学习情景设计(见课程标准);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创新点及突破性贡献 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采掘机械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模式,最后确定基于这种模式下的采掘机械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标准。 重点是职业分析、课程的职业行动能力、知识的解构与重构,课程设计与过程设计、课程情景设计。 理论创新点: 1、知识的解构与重构。关键在于如何在学科体系中提取适度、够用的知识并与工作过程整合,它在

8、数量上没有变化但在排序上发生了变化。 2、行动与思维的关系:在未来和现实间,变化的是过程要素,不变的是过程步骤通 过系统化、结构化的设计,可以训练学生在变化的工作过程中获取掌握不变的思维过程。 3、潜在的技术转变成现实的技术。 突破性贡献是为我院的教学改革开了个好头,为从事高危职业教育的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做法,为山西省及周边地区提供了具备现实技术的人才,缓解了高危职业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 八、课题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 1、研究成果 (1)、制定了采掘机械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并开发了相关的同步教材; (2)、筹划了采掘机械一体化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3)、正在筹划采掘机械一体化鉴定站; (4)、调查

9、报告; (5)、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的书面材料。 2、应用情况 (1)科学意义 一体化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更具有科学性。 (2)经济社会意义 _指出“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

10、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那怎么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怎么可能满足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艰巨要求。”(_文选第104-105页)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经济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是_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新发展。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这种人才不仅应用性强,技术性强,而且职业针对性强。高等职业学校作为相对稳定和独立的社会系统,在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时不可避免地显示出滞后性,而它又必须服务于变化速度日益加快的企业。从高等职业教育每一个专业具体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11、的确定,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制定,再到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都需要有产业部门、用人部门参与,以保证培养出来的人能适应社会各个行业不同岗位的需要。产学结合,使高等职业学校能够按照企业需求设置专业,确保高职培养的人才适合市场需求。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课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例”等等,高职人才培养的这些基本特性决定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

12、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了保证和加强实践教学,高职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或到产业部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需要经常得到产业部门的指导,校外实训更需要学校和产业部门密切合作,由产业部门提供实训环境,指导学生进行实训。企业最了解本行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并能够提供最有效的实习和培训场所,可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动态,并亲身经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等等。产学结合将有利于高职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进而大大推进高职教学模式和办学模式改革。 再者,高职人才培养基本特征,决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成功的关键。它要求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

13、)不仅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产学结合,一方面,学校教师可以到企业去通过与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或承担生产、科研实际工作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及时了解掌握新工艺、新技术;另一方面,利用企业人力资源,通过聘请一些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产学结合将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总之,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这充分说明一体化教学更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也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零距离上岗人才最好的方法。可见其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非同一般。 九、课题研究的遗憾和思考 1、一体化实训室需进一步完善; 2、职业资格鉴定站正在筹划之中; 3、课程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4、采掘机械的校本教材需在使用中进一步完善。 十、比照研究工作计划,分析超过或未达到预定目标、进度和研究内容的原因 比照研究工作计划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只是精品课程由于主持人身体的原因没有及时完成。 第 9 页 共 9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会议纪要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