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J/T140572009 J 114552009保温隔热材料性能检测操作规程Operating Regulations for Performance of Heat Insulating Material Testing20090807发布 20091001实施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2007*实施2007*发布联合发布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保温隔热材料性能检测操作规程Operating Regulations for Performance of Heat Insulating Material TestingDBJ/T 140
2、572009J 114552009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09年 10月 01日2009 济南1-1前 言本规程是依据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 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经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多次研讨、论证后编制而成。本规程共分 12章及附录,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导热系数检测方法、密度检测方法、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压缩强度检测方法、软化系数检测方法、干燥收缩率检测方法、憎水率检测方法、吸水率检测方法、燃烧性能检测方法等内容。规程对保温隔
3、热材料性能检测各分项的适用范围、仪器设备、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表示与评定、检测报告内容等做出了具体规定。请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如有修改补充,请反馈给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济南市无影山路 29号,邮编 250031,电话 0531-85595690,Email:),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 编 单 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参 编 单 位: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站检测中心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山东省建筑节能发展促进中心主 编:李明海 卢同和副 主 编:宋义仲 张 爽 王金玉主要起草人:孙洪明 王薇薇
4、 董全文 张 爽 万立华参编人员:吴美升 曹 杨 王学成 陈 文 孙元元 许红升 胡春梓 李 迪高 扬 陈 军 稽 飙 韩鲁楠 姜 燕 李明叶1-2目 次1 总 则1-42 术 语1-53 基本规定1-63.1 检测机构 1-63.2 抽样规定 1-64 导热系数检测方法.1-114.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1-114.2 仪器设备1-114.3 检测程序.1-124.4 检测结果.1-164.6 检测报告内容.1-175 密度检测方法.1-185.1 表观密度检测方法.1-185.2 湿表观密度检测方法.1-195.3 干表观密度检测方法.1-215.4 干密度检测方法.1-226 抗压强度检
5、测方法.1-256.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1-256.2 仪器设备.1-256.3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抗压强度检测程序.1-256.4 建筑保温砂浆抗压强度检测程序.1-266.5 检测报告内容.1-277 压缩强度检测方法.1-287.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1-287.2 仪器设备.1-287.3 检测程序.1-287.4 检测结果.1-297.5 检测报告内容.1-308 软化系数检测方法.1-318.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1-311-38.2 仪器设备.1-318.3 检测程序.1-318.4 检测结果.1-328.5 检测报告内容.1-329 干燥收缩率(线性收缩率)检测方法.
6、1-339.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1-339.2 仪器设备.1-339.3 胶粉聚苯颗粒干燥收缩率检测程序.1-339.4 建筑保温砂浆线性收缩率检测程序.1-349.5 检测报告内容.1-3510 憎水率检测方法1-3610.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1-3610.2 仪器设备.1-3610.3 检测程序.1-3810.4 检测结果.1-3810.5 检测报告内容.1-3911 吸水率检测方法1-4011.1 体积吸水率检测方法.1-4011.2 真空吸水率检测方法.1-4412燃烧性能检测方法.1-4712.1 可燃性检测方法.1-4712.2 氧指数检测方法.1-5612.3 不燃性检测
7、方法.1-6412.4 烟密度检测方法.1-7512.5 水平燃烧检测方法.1-8212.6 垂直燃烧检测方法.1-90附录 A 拌和物的制备.1-94附录 B 平均泡孔直径的测定.1-95附录 C 熔化收缩制品的试验程序.1-96附录 D 泡沫塑料与橡胶线性尺寸的测定.1-100附录 E 分级系统.1-1021-41 总 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节能工程检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建筑节能检测工作水平,保证建筑工程节能质量,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和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管理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的保温隔热材料
8、的见证取样检测。1.0.3 保温隔热材料的见证取样检测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1-52 术 语2.0.1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由胶粉料和聚苯颗粒组成并且聚苯颗粒体积比不小于 80%的保温灰浆。2.0.2 胶粉料 由无机胶凝材料与各种外加剂在工厂采用预混和干拌技术制成的专门用于配制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复合胶凝材料。2.0.3 聚苯颗粒 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经粉碎、混合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级配的专门用于配制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轻骨料。2.0.4 建筑保温砂浆 以膨胀珍珠岩或膨胀蛭石、胶凝材料、玻化微珠等为主要成分,掺加其他功能组分制成的用于建筑物墙体绝热的干拌混
9、合物。使用时需加适当面层。2.0.5 基本平整制品 制品应具有以下某一个特征:a)平整受火面;b)如果制品表面不规则,但整个受火面均体现这种不规则特性,只要满足以下规定要求,可视为平整受火面:在 250mm250mm 的代表区域表面上,至少应有 50%的表面与受火面最高点所处平面的垂直距离不超过 6mm;或对于有缝隙、裂纹或孔洞的表面,缝隙、裂纹或孔洞的宽度不应超过 6.5mm,且深度不应超过 10mm,其表面积也不应超过受火面 250mm250mm 代表区域的 30%。2.0.6 燃烧滴落物 在燃烧试验过程中,脱离试样并继续燃烧的材料。本标准将试样下方的滤纸被引燃作为燃烧滴落物的判据。2.0
10、.7 导热系数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 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 1C(K),在 1h内,通过 1m2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 W/(mK)。2.0.8 环境温度 1-6试件边缘温度或整个防护热板组件的边缘温度。封闭装置为箱内温度,不封闭的为实验室温度。3 基本规定3.1 检测机构3.1.1 开展保温隔热料性能检测的检测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 所开展的保温隔热材料性能检测项目应通过计量认证;2 应取得建筑节能专项检测资质证书。3.1.2 检测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1 应经专业培训,具有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2 应有其所在检测机构的聘任证书。3.2抽样规定3.2.1 导热
11、系数检测抽样规定1 样品尺寸厚度应符合产品标准要求,试件的尺寸应该完全覆盖加热单元的表面,试样表面应用适当方法加工平整,整个表面的不平行度应小于 0.5mm。2 样品数量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 20000m2以下时各抽查不少于 3次;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 20000m2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 6次。3.2.2 密度检测抽样规定1 样品尺寸硬质材料,试样的总表面积至少 100cm;半硬质和软质材料试样体积至少 100cm。试样的形状应便于体积的计算。切割试样时,不可使原始泡孔结构产生变形。对于硬质材料当表观总密度是用从大样品上切下的试样进行测定时,则模制时形成的表皮面积与总体积
12、之比,试样和样品二者应相同。对于保温砂浆等需要成型的样品,其成型尺寸按照本规程相关试验方法进行。2 样品数量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 20000m2以下时各抽查不少于 3次;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 20000m2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 6次。硬质材料至少 5个试样;半硬质或软质材料至少 3个试样。3.2.3 压缩强度检测抽样规定1 样品尺寸1-7在使用中不保留模塑表皮的制品,应除去表皮,试样厚度应为(501)mm。使用时需带有模塑表皮的制品,其试样应取整个制品的原厚,但至少为 10mm,最厚不得超过试样的宽度或直径。试样的基面为正方形或圆形,面积在(25.0230.0)cm之间。
13、试样两平行面的平行度公差不应超过 1%,推荐使用基面边长为(100.01.0)mm 的正四棱柱试样。2 试样制取制取试样应不改变泡沫材料的原始结构。制取试样应使其基准面与制品使用时要承受压力的方向垂直。如需要了解各项异性材料完整的特性,或不知道非均质材料的主要性能时,应制备两组试样。各项异性体的特性用一个平面及它的正交面来表示。试样不允许由几片薄片叠成。3 试样数量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 20000m2以下时各抽查不少于 3次;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 20000m2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 6次。应从硬质泡沫塑料制品的块状材料或厚板中制取试样。取样方法和数量可参照有关泡沫塑料制品
14、标准中的规定,但至少要取 5个试样。3.2.4 抗压强度、软化系数、干燥收缩率检测抽样规定抗压强度、软化系数、干燥收缩率样品尺寸及成型方法按照本规程第 6、7、8、9章节进行。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 20000m2以下时各抽查不少于3次;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 20000m2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 6次。3.2.5 憎水率检测抽样规定板状制品试样的尺寸为 300mm150mm,厚度为制品的原厚,管状制品试样长300mm,横截面为半环形或扇形,壁厚为制品的原壁厚。制备试样时应尽可能使试样具有代表性,不要从带有折皱或表面破损的部位取样。泡沫塑料制品应去除表皮。3.2.6 体积吸水率
15、检测抽样规定1 样品数量试样数量不得少于 3块。2 试样尺寸试样长度 150mm,宽度 150mm,体积不小于 500cm3。对带有自然或复合表皮的产品,试样厚度是产品厚度;对于厚度大于 75mm 且不带表皮的产品,试样应加工成 75mm的厚度,两平面之间的平行度公差不大于 1%。3 试样的制备和调节采用机械切割方式制备试样,试样表面应光滑、平整和无粉末,常温下放于干燥器1-8中,每隔 12h称重一次,直至连续两次称重质量相差不大于平均值的 1%。3.2.6 真空吸水率检测抽样规定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的标准环境下,预置试样 24h。在试样上切取两块试件。板的试件尺寸为 1
16、00mm100mm 原厚;管的试样尺寸为 100mm 长。3.2.7 可燃性检测抽样规定1 试样尺寸使用规定的模板在代表制品的试验样品上切割试样。试样尺寸为:长 mm,宽 mm。012500190名义厚度不超过 60mm 的试样应按其实际厚度进行试验。名义厚度大于 60mm 的试样,应提供完整制品或长 250mm 的试样。对于非平整制品,试样可按其最终应用条件进行试验(如隔热导管),应提供完整制品或长 250mm 的试样。2 试样数量对于每种点火方式,至少应测试 6块具有代表性的制品试样,并应分别在样品的纵向和横向上切制 3块试样。若试验用的制品厚度不对称,在实际应用中两个表面均可能受火,则应
17、对试样的两个表面分别进行试验。若制品的几个表面区域明显不同,则应再附加一组试验来评估该制品。如果制品在安装过程中四周封边,但仍可以在未加边缘保护的情况下使用,应对封边的试样和未封边的试样分别试验。3 基材选取若制品在最终应用条件下是安装在基材上,则试样应能代表最终应用状况。且应根据EN13238 选取基材。注:对于应用在基材上且采用底部边缘点火方式的材料,在试样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基材可能伸出材料底部,基材边缘本身不受火,因此试样的制作应能反映实际应用状况,如基材类型,基材的固定件等。3.2.8 氧指数检测抽样规定按产品标准或按 GB 2828 的有关规定取样。按产品标准的有关规
18、定或按 GB 5471、GB 9352、GB 11997等有关标准,模塑或切割符合尺寸规定要求的试样。试样类型、尺寸和用途见表 3.2.8所示。表 3.1 试样类型、尺寸和用途 mm长 宽 厚类型 类型基本 极限 基本 极限 基本 极限用途1-9尺寸 偏差 尺寸 偏差 尺寸 偏差 4 0.5 用于模塑材料 10 0.5 用于泡沫材料80100 1010.5用于原厚的片材自撑材料 701006.5 3 0.5用于电器用模塑料或片材非自撑材料 140-5 520.510.5 用于软片或薄膜等注:不同型式、不同厚度的试样,测试结果不可比。试样数量每组至少 15条。试样表面清洁,无影响燃烧行为的缺陷,
19、如:气泡、裂纹、溶胀、飞边、毛刺等。对、型试样,标线划在距点燃端 50mm 处,对型试样,标线划在框架上或划在距点燃端 20mm 和 100mm 处。3.2.9 不燃性检测抽样规定1 取样样品应足够大,以便能代表该材料,对不均匀材料更要注意。2 试样制备每种材料应制备五个试样。试样为圆柱形,直径 mm,高(503)mm,体积(805)cm3。0245试样应尽可能代表材料的的平均性能并按上述规定的尺寸制作。如果材料的厚度小于 50mm,则规定的试样高度可通过叠加该材料的层数并调整每层材料的厚度来保证。试验前,每层材料均应在试样架中水平放置,并用两根直径不超过0.5mm 的铁丝将各层紧捆在一起,以
20、以排除各层间的气隙,但不得施加显著的压力。叠层的布置应使试样中心热电偶的热接点位于该材料内部,不应处于层间界面上。在式样的顶部中心沿轴向应预留一直径为 2mm 的孔,孔深应使试样热电偶热接点处于试样的几何中心。3.2.10烟密度检测抽样规定标准的样品是(25.40.3)mm(25.40.3)mm(6.20.3)mm,也可以采用其他厚度,但它们的厚度应该和烟密度值一起在报告中说明。试验可以采用厚度小于 6.2mm 的材料进行试验,也可以按照其通常实际使用厚度或者直接叠加到厚度大约 6.2mm。同样,试验可以采用厚度大于 6.2mm 的材料进行试验,也可按照其通常实际使用厚度或将材料加工到厚度 6
21、.2mm。试样最大厚度为 25mm,当材料厚度大于 25mm,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受火面,并在切割时保留受火面。每组试验样品为 3块,试样的加工可采用机械切磨得方式,要求试样表面平整,无飞1-10边、毛刺。3.2.11水平燃烧检测抽样规定所有试样应从材料有代表性的样品上切割(片材或最终产品)。切割完成后,应注意去除表面灰尘与颗粒。切割边缘应平整。标准试样为(1501)mm 长,(501)mm 宽。超过 13mm 厚的材料应制成(131)mm,一边带表皮。材料厚度小于或等于 13mm 的,不必去除表皮,以原厚试验,最低不得小于 5mm。如果需试验带有胶黏剂的材料,只能使用一面带胶黏剂的试样。试
22、样不少于20块。在距一端 25mm、60mm 和 125mm 的整个宽度上各划一条标线。一面带高密度表面(表皮)的试样应该面朝下试验,一面带胶黏剂的试样应该面朝上试验。3.2.12垂直燃烧检测抽样规定试样为长方体,试样长度应为(2541)mm,宽度和厚度应分别为(191)mm,试样数量为 6个。试样应无灰尘,切割边应光滑。试样应从密度均一的材料上切取。若某一试样的密度高于每组 6个试样平均密度的5%以上时,则此试样不适合于本组试样,应重新更换一个试样至符合要求。1-114 导热系数检测方法4.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4.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保温隔热材料干燥匀质试件导热系数(被测试件的热阻
23、应大于 0.1 m2K/W)的测定,且所测定的结果均为在给定平均温度和温差下试件的导热系数。4.1.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GB 4132 绝热材料名词术语GB 10294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GB 10295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 GB 10296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圆管法 GB 10297 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热线法GB 3399 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 护热平板法 4.2 仪器设备4.2.1 量具应符合 GB6342 规定。4.2.2 导热系数仪导热系数仪根据测试原
24、理不同可分为分为防护热板式导热系数仪、热流计式导热系数仪等。防护热板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见图 4.2.2-1,热流计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见图 4.2.2-2。a双试件装置 b 单试件装置图 4.2.2-1 防护热板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1-12 a 单热流计不对称布置 b 双热流计对称布置c 双试件式装置图 4.2.2-2 热流计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4.3 检测程序4.3.1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导热系数检测程序 EPS 板导热系数的测定按 GB 10294或 GB 10295规定进行;仲裁方法时执行 GB 10294。1 状态调节样品应去掉表皮并自生产之日起在自然条件下放置 28d后进
25、测试。样品按 GB/T 2918中 23/50 二级环境条件进行,在温度(232),相对湿度(4555)的条件下进行 16 h状态调节。2 厚度测量试件厚度应为(251)mm。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平均值。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5。3 测试温度的选择冷热板温差(1520),平均温度(252)。4 试件安装安装试件前,确保试件表面干燥清洁。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 2.5kPa。5 环境条件当检测设备对周边环境条件有所要求时,实验室应通过空调或其他方式将实
26、验室环境达到相关要求。1-136 测试过程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冷、热板温度、过渡时间、测量间隔等),开启检测装置,进行试验。当试验进入稳定状态后,进行数据采样,试验结束。4.3.2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导热系数检测程序 XPS 板导热系数的测定按 GB 10294或 GB 10295规定进行;仲裁方法时执行 GB 10294。1 状态调节样品应自生产之日起在自然条件下放置 90d后进测试。样品按 GB/T 2918中 23/50 二级环境条件进行。2 厚度测量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
27、平均值。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5。3 测试温度的选择测定平均温度为:(102)和(252),试验温差为(1525)。4 试件安装安装试件前,确保试件表面干燥清洁。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 2.5kPa。5 环境条件当检测设备对周边环境条件有所要求时,实验室应通过空调或其他方式将实验室环境达到相关要求。6 测试过程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冷、热板温度、过渡时间、测量间隔等),开启检测装置,进行试验。当试验进入稳定状态后,进行数据采样,试验结束。4.3.3 喷涂聚氨酯硬泡体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检测程序 喷涂聚氨酯导热系数的检测按 GB 10294 规定进行。1
28、状态调节现场喷涂的样品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 72h后进测试。2 厚度测量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平均值。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5。3 测试温度的选择测定平均温度为:(232)。1-144 试件安装安装试件前,确保试件表面干燥清洁。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 2.5kPa。5 环境条件当检测设备对周边环境条件有所要求时,实验室应通过空调或其他方式将实验室环境达到相关要求。6 测试过程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冷、热板温度、过渡时间、测量间隔等),开启检测装置,进行
29、试验。当试验进入稳定状态后,进行数据采样,试验结束。4.3.4 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醋泡沫塑料导热系数检测程序 硬质聚氨醋泡沫塑料导热系数的测定按 GB 10294 或 GB 3399 规定进行。1 状态调节试样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4555)的环境中进行至少48h状态调节,要求进行陈化的试验,48 h的状态调节期可以包含在28天陈化期中。2 厚度测量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平均值。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5。3 测试温度的选择试验温差取(1520)。4 试件安装安装试件前,确保试件表面干
30、燥清洁。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 2.5kPa。5 环境条件当检测设备对周边环境条件有所要求时,实验室应通过空调或其他方式将实验室环境达到相关要求。6 测试过程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冷、热板温度、过渡时间、测量间隔等),开启检测装置,进行试验。当试验进入稳定状态后,进行数据采样,试验结束。4.3.5 柔性泡沫橡塑绝缘制品导热系数检测程序 橡塑海绵导热系数的测定按 GB 10294进行,也可按 GB 10295或 GB 10296或 GB 10297进行;仲裁时执行 GB 10294。1 状态调节样品的状态调节按 GB/T 2918 进行。1-152 厚度测
31、量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平均值。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5。3 测试温度的选择测定平均温度分别为-20、0、40。4 试件安装试件安装前,在冷板角(或边)与防护单元的角(或边)之间垫入小截面的低导热系数的支柱以限制试件的压缩。在确保试件表面干燥清洁情况下,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 2.5kPa。5 环境条件当检测设备对周边环境条件有所要求时,实验室应通过空调或其他方式将实验室环境达到相关要求。6 测试过程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冷、热板温度、过渡时间、测量间隔
32、等),开启检测装置,进行试验。当试验进入稳定状态后,进行数据采样,试验结束。4.3.6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导热系数检测程序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导热系数的测定按 GB 10294进行,也可按 GB 10295或 GB 10296进行;仲裁时执行 GB 10294。1 状态调节样品的状态调节按 GB/T 5480.1 的规定进行。2 厚度测量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平均值。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5。3 测试温度的选择测定平均温度分别为(7075)。4 试件安装试件安装前,在冷板角(或边)与防护单元的角
33、(或边)之间垫入小截面的低导热系数的支柱以限制试件的压缩。在确保试件表面干燥清洁情况下,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 2.5kPa。5 环境条件当检测设备对周边环境条件有所要求时,实验室应通过空调或其他方式将实验室环境达到相关要求。1-166 测试过程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冷、热板温度、过渡时间、测量间隔等),开启检测装置,进行试验。当试验进入稳定状态后,进行数据采样,试验结束。4.3.7 其他材料导热系数检测程序 其他保温、隔热、绝热材料导热系数检测程序可参照上述方法或其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4.4 检测结果4.4.1 防护热板法防护热板法中导热系数 按公
34、式(4.4.1)计算。2 1T T A Qd(4.4.1)式中:Q 加热单元计量部分的平均热流量,其值等于平均发热功率,单位为W;d 试件平均厚度,单位为 m;T1 试件热面温度平均值,单位为 K;T2 试件冷面温度平均值,单位为 K;A 计量面积(双试件装置需乘以 2),m2。注:当双试件装置时,导热系数 为两块试件的平均值。4.4.2 热流计法 热流计法中导热系数 按式 4.4.2计算。2 1T T fed(4.4.2)式中:热流传感器的标定系数,单位为 W/(m2V);e 热流传感器的输出,单位为 V;T1 试件热面温度平均值,单位为 K;T2 试件冷面温度平均值,单位为 K;d 试件平
35、均厚度(双试件为两试件厚度的平均值),单位为 m。注 1:当采用单试件双热流传感器对称布置时,=0.5(+);注 2:当采用双试件装置时,导热系数 为两块试件的平均值。4.4.3 原始数据记录1 样品名称及规格型号;2 样品的制备过程;3 样品的状态调节情况;4 检测依据、检测装置的型式及运行情况;fe1 1e f2 2e ff1-175 测试条件下试件的厚度及夹持压力;6 数据采集:达到稳定条件后采集的试验参数;7 数据整理:检测结果的计算及表示;8 检测时间、检测人员、审核人。4.6检测报告内容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 委托和生产单位;2 样品名称、规格、样品状态及状态调节的情况;3 检
36、测依据、检测设备、检测项目、检测类别和检测时间,以及报告签发日期;4 检测参数:测定时试件的厚度、夹持压力、冷热面的平均温度、平均温差及加热功率或热流密度等参数;5 检测结果:试件的导热系数;6 检测、审核、批准人员签名;7 检测单位;8 其他需要注明的事项。1-185 密度检测方法5.1表观密度检测方法5.1.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硬质泡沫塑料表观总密度和表观芯密度,半硬质、软质泡沫塑料和橡胶体积密度的测定,也适用于模制时形成表皮的泡沫材料表观总密度和表观芯密度的测定。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GB/T 2918 塑料试
37、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6342 泡沫塑料和橡胶 线性尺寸的测定5.1.2 仪器设备1 天平称量误差在 0.5%之内。2 量具应符合 GB 6342 的要求。5.1.3 检测程序1 状态调节材料制成后,应至少放置 72h,才能进行测试。试样应在下列任一种环境中至少进行 16h的状态调节:温度:232,相对湿度:(505)%;温度:272,相对湿度:(655)%;干燥器中 232或 272。2检测步骤测量试样的尺寸,按 GB 6342 的规定进行;称重试样,精确到 0.5%。3 原始数据记录检测报告原始记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样品名称和样品编号;样品规格型号、试验编号和检测依据;1-
38、19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和设备状态;记录说明。5.1.4 检测结果由公式(5.1.4-1)计算表观(体积)密度,取其平均值,并精确至 0.1kg/m。(5.1.4-610 V ma1)式中:a 表观(体积)密度(表观总密度、表观芯密度、体积密度),单位为kg/m;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 g;V 试样的体积,单位为 mm。密度低于 30kg/m闭孔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应用式(5.1.4-2)计算:(5.1.4-610 V m ma a2)式中:a 表观(体积)密度(表观总密度、表观芯密度、体积密度),单位为kg/m;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 g;ma 排出空气的质量,单位为 g;V 试样的体积,单位
39、为 mm。注:ma指在常压和一定温度时的空气密度(g/mm)乘以试样体积(mm)。其中,在气压 101 325Pa(760mmHg),温度 23;或气压 101 325Pa(760mmHg),温度 27时,空气密度为别为 1.22010-6 g/mm和 1.195510-6 g/mm。标准偏差估计值 S 由公式(5.1.4-3)计算,并取二位有效数字。(5.1.4-12 2nX n XS3)式中:S 标准偏差估计值;X 单个测试值;X 一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n 测定个数。5.1.5 检测报告内容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 委托单位和生产单位;2 样品名称和样品状态;3 检测依据;1-204
40、 检测参数;5 检测结果;6 检测、审核、批准人员签名。5.2 湿表观密度检测方法5.2.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及其他保温浆料湿表观密度的测定。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JG 158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5.2.2 仪器设备1 标准量筒容积为0.001m,要求内壁光洁,并具有足够的刚度,标准量筒应定期进行校核。2 天平精度为0.01g。3捣棒直径10mm,长350mm的钢棒,端部应磨圆。4其他油灰刀、抹子。5.2.3 检测程序1 环境要求标准试验室环境为空气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
41、在非标准试验室环境下试验时,应记录温度和相对湿度。本规程试验方法中所述脱模剂是采用机油和黄油调制的,稠度大于100s。2检测步骤将称量过的标准量筒(要加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机油和黄油调制,稠度大于100s),用油灰刀将标准浆料填满量筒,使稍有富余,用捣棒均匀插捣25次(插捣过程中如浆料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填加浆料),然后用抹子抹平,将量筒外壁擦净,称量浆料与量筒的总重,精确至0.001kg。3 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原始记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样品名称和样品编号;样品规格型号、试验编号和检测依据;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和设备状态;1-21记录说明。5.2.4 检测结果湿表观密度按公式(5.2.4)计
42、算,结果取 3次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保留 3位有效数字。V m ms 0 1(5.2.4)式中:s 湿表观密度,单位为 kg/m;0 m 标准量筒质量,单位为 kg;1 m 浆料加标准量筒的质量,单位为 kg;V 标准量筒的体积,单位为 m。5.2.5 检测报告内容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 委托单位和生产单位;2 样品名称和样品状态;3 检测依据;4 检测参数;5 检测结果;6 检测、审核、批准人员签名。5.3 干表观密度检测方法5.3.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干表观密度的测定。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
43、条文。JG 158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5.3.2 仪器设备1 烘箱:灵敏度2;2 天平:精度为0.01g;3 干燥器:直径大于300mm;4 游标卡尺:(0125)mm;精度0.02 mm;5 钢板尺:500mm;精度1mm;6 油灰刀,抹子;7 组合式无底金属试模:300mm300mm30mm;8 玻璃板:400mm400mm(3-5)mm。1-225.3.3 检测程序1 环境要求标准试验室环境为空气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在非标准试验室环境下试验时,应记录温度和相对湿度。2 试件制备成型方法:将3个空腔尺寸为300mm300mm30mm的金属试模分别放在玻璃板上,用
44、脱模剂涂刷试模内壁及玻璃板,用油灰刀将标准浆料逐层加满并略高出试模,为防止浆料留下孔隙,用油灰刀沿模壁插数次,然后用抹子抹平,制成3个试件。养护方法:试件成型后用聚乙烯薄膜覆盖,在试验室温度条件下养护7d后拆模,拆模后在试验室标准条件下养护21d,然后将试件放入(652)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3 检测步骤取制备好的3块试件分别磨平并称量质量,精确至1g。按顺序用钢板尺在试件两端距边缘20mm处和中间位置分别测量其长度和宽度,精确至1mm,取3个测量数据的平均值。用游标卡尺在试件任何一边的两端距边缘20mm和中间处分别测量厚度,在相对的另一边重复以上测量,精确至0
45、.1mm,要求试件厚度差小于2%,否则重新打磨试件,直至达到要求。最后取6个测量数据的平均值。由以上测量数据求得每个试件的质量与体积。4 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原始记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样品名称和样品编号;样品规格型号、试验编号和检测依据;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和设备状态;记录说明。5.3.4 检测结果干表观密度按公式(5.3.4)计算,结果取三个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保留三位有效数字。V mg(5.3.4)式中:g 干表观密度,单位为 kg/m;m 试件质量,单位为 kg;V 试件体积,单位为 m。5.3.5 检测报告内容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231 委托单位和生产单位;2 样品名称和
46、样品状态;3 检测依据;4 检测参数;5 检测结果;6 检测、审核、批准人员签名。5.4 干密度检测方法5.4.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建筑保温砂浆干密度的测定。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GB/T 5486.3 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 密度、含水率及吸水率GB/T 20473 建筑保温砂浆 5.4.2 仪器设备1 试模:70.7mm70.7mm70.7mm钢质有底试模,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试模的内表面平整度为每100mm不超过0.05mm,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应小于0.5;2 捣棒:直径10mm,长350mm的
47、钢棒,端部应磨圆;3 油灰刀;4 电热鼓风干燥箱;5 天平:量程满足试件称量要求,分度值应小于称量值(试件质量)的万分之二;6 钢直尺:分度值1mm;7 游标卡尺:分度值0.05mm。5.4.3 检测程序1 环境要求拌和物拌和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养护室温度(203),相对湿度(6080%),或按生产商规定的养护条件。2 试件制备成型方法:试模内壁涂刷薄层脱模剂。将按附录A.2制备的拌和物一次注满试模,并略高于其上表面,用捣棒均匀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轻轻插捣25次,插捣时用力不应过大,尽量不破坏其保温骨料。为防止可能留下孔洞,允许用油灰刀沿模壁插捣数次或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
48、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最后将高出部分的拌和物沿试模顶面削去抹平。至少成型6个三联试模,共18块试件。1-24养护方法:试件制作后用聚乙烯薄膜覆盖,在(205)温度环境下静置(484)h,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即在(203)、相对湿度(6080)%的条件下养护至 28d(自成型时算起),或按生产商规定的养护条件及时间,生产商规定的养护时间自成型时算起不得多于28d。养护结束后将试件从养护室取出并在(1055)或生产商推荐的温度下烘至恒重,放入干燥器中备用。恒重的判据为恒温 3h两次称量试件的质量变化率小于 0.2%。3 检测步骤将试件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1105)下烘干至恒质量(若粘结材
49、料在该温度下发生变化,则应低于其变化温度10)然后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恒质量的判据为恒温3h两次称量试件质量的变化率小于0.2%。称量烘干后的试件质量G,保留5位有效数字。在试样相对两个面上距两边20mm处,用钢直尺分别测量试样的长度和宽度,精确至1mm。测量结果为4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在试样相对两个面上距两边20mm处和中间位置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的厚度,精确至0.5mm。测量结果为6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根据上述测量计算试样体积。4 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原始记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样品名称和样品编号;样品规格型号、试验编号和检测依据;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和设备状态;记录说明。5.4.4 检测
50、结果试件的密度按公式(5.4.4)计算,精确至 1kg/m。V G(5.4.4)式中:试件的干密度,kg/m;G 试件烘干后的质量,kg;V 试件的体积,m。试验结果以6块试件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kg/m。5.4.5 检测报告内容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 委托单位和生产单位;2 样品名称和样品状态;3 检测依据;1-254 检测参数;5 检测结果;6 检测、审核、批准人员签名。6 抗压强度检测方法6.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6.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和建筑保温砂浆抗压强度的测定。6.1.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