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岭东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可复制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岭东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可复制版】1: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是()。单项选择题A、间接强化B、直接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 2:传统“师遭尊严”的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多项选择题A、“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B、“以儿童为中心”的放任型师生关系C、民主合作式的师生关系D、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3:班会的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集体性B、客观性C、自主性D、针对性 4: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
2、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单项选择题A、单维性B、不可逆性C、自我中心性D、抽象逻辑性 5:“三教九流”中的“三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单项选择题A、儒教B、清真教C、道教D、佛教 6:法国思想家卢梭是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代表人物。()判断题对错 7: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 8: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形象编码B、物理编码C、意义编码D、语音编码 9:有甲、乙、丙三个学生,一个出生在北京,一个出生在上海,一个出生在武汉;他们中一个学
3、国际金融专业,一个学工商管理专业,一个学外语。 其中: 甲不是学国际金融的,乙不是学外语的;学国际金融的不出生在上海;学外语的出生在北京;乙不出生在武汉。请根据上述条件,判断甲的专业是()。单项选择题A、国际金融B、工商管理C、外语D、3种专业都可能 10: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单项选择题A、内部而稳定的归因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11: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具有主导作用。()判断题对错 12:你认为该班级学生心理发展处于下列哪个阶段?()单项选择题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 13:下列各句中,有
4、语病的一句是()。单项选择题A、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B、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在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C、要彻底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D、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水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 14: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
5、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多项选择题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 15:“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来的?()。单项选择题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16: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单项选择题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7:学生小李在放学期间,因闯红灯被汽车刮伤,学校()。单项选择题A、承担主要责任B、承担次要责任C、不承担责任D、承担部分责任 18:“环境决定论”完全
6、否定了()。多项选择题A、遗传的作用B、教育的价值C、家庭的影响D、文化的功能E、人的能动性 1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 20: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即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判断题对错 21: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单项选择题A、健康的舆论B、共同的目标C、干部队伍D、良好的秩序 22:导致儿童言行不一致的原因有()。多项选择题A、虚荣心强B、不加选择地盲目模仿C、只会说,不会做,缺乏行为技能D、缺乏主动调控自己言行的意识 2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7、。单项选择题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 24:在师生关系的问题上,持有“教师中心论”这一观点的是()。多项选择题A、洛克B、倍尔C、斯宾塞D、高尔登E、赫尔巴特 25:受教育者权利的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国家保护、司法保护。()判断题对错 26: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搜集研究对象的具体资料。这种研究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分析法 27: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判断题对错 28: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单项选
8、择题A、皮亚杰B、布鲁纳C、维果斯基D、埃里克森 29:在中国,出现学校教育的时代是()单项选择题A、原始社会后期B、夏朝C、商朝D、西周时期 30:刚柔、急缓、轻重、提按等是指书法艺术中的()。单项选择题A、用墨B、用笔C、结构D、章法 31: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单项选择题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32: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33: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知识、智力、能力B、基本知
9、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D、知识、智力、情感 34:相对于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判断题对错 35:在Word中,如果在输入的文字或标点下面出现红色波浪线,表示()。可用“审阅”功能区中的“拼写和语法”来检查。单项选择题A、句法错误B、拼写错误C、格式错误D、系统错误 36:近年来,海洋中的珊瑚虫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地球环境具有( )。单项选择题A、整体性B、地域差异性C、独特性D、表现复杂性 37:以下属于原型定向教学要求的是()。多项选择题A、了解活动的结构
10、B、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独立性C、要变更活动的对象D、教师示范要正确 38: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内容B、学习方法C、学习过程D、学习目标 39: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单项选择题A、比特B、字节C、组块D、词 40: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规则系统或技能构成,是学习技巧和学习技能的组合。()判断题对错 41: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判断题对错 42: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多项选择题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 43:班级
11、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形成凝聚力B、形成良好学习氛围C、实现教育目标D、加强班主任的主导地位 44: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多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E、因材施教原则 45: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效果较好,这个程度经研究为()。单项选择题A、100%B、80%C、150%D、200% 46:采取一个模式,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这根本上是对教育上的()的关系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单项选择题A、自然性与社会性B、受动性与能动性C、共性与个性D、方向性与现实性 47:()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
12、要保证。单项选择题A、科学的教材设计B、优秀的教师C、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正确的教学原则 48: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课程的学习基础。()判断题对错 49: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特征是学校的产生。()判断题对错 5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单项选择题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 51: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是理想和信念。()判断题对错 5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单项选择题A、勤奋感对自卑感B、自
13、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C、主动感对内疚感D、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53: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划分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B、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C、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D、学习动机的理论 5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教育发展的“两基”“两全”“两重”目标,其中“两全”指()。单项选择题A、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55: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等。多项选择题A、
14、学习的兴趣B、爱好 C、努力D、学习的信念 56:“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单项选择题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 57: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 58: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的作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华生C、巴甫洛夫D、斯金纳 59: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下列情况仍然存在的是()。单项选择题A、川流不息B、万马奔腾C、五光十色D、短斤少两 60:明代以后使科举考试形成固定格式的是()。单项选择题A、八股文B、程朱理学C、“四书”、“五
15、经”D、六艺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我强化的概念。 2:答案A 解析 3:答案A,C,D 解析 班会有三个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4:答案B 解析 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 5:答案B 解析 “三教”一般指儒教、佛教和道教。故选B。 6:答案错误 解析 7:答案D 解析 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 8:答案C 解析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意义编码。 9:答案C 解析 由“学国际金融的不出生在上海”和“学外语的出生在北京”可以推出“学国际金融的出生在武汉”和
16、“学工商管理的出生在上海”。由“乙不是学外语的”“学国际金融的出生在武汉”和“乙不出生在武汉”可以推知“乙是学工商管理的”。甲不是学国际金融的,也不是学工商管理的,所以甲的专业是外语。三人的情是:甲出生在北京,学的是外语。乙出生在上海,学的是工商管理。丙出生在武汉,学的是国际金融。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错误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B 解析 B暗换主语。“文化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应改为“我们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14:答案A,B,D 解析 以业余为主、自学为主和短期为主是组织教师进修的方法。 15:答案D 解析 根据个人身心发展常识,“长善救失”、“
17、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特点提出来的。 16:答案D 解析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三个特征,即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者缺一不可。 17:答案C 解析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生在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问题,学校不承担责任。故选C。 18:答案A,E 解析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人也具有主观能动性。而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则是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9:答案C 解析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是内发论的观点。 20:答案错误 解析 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智力超常和才能非凡的儿童,也包括各种身
18、心障碍的儿童。 21:答案A 解析 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健康的舆论,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22:答案B,C,D 解析 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以上选项均为导致言行不一致的原因。 23:答案C 解析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 24:答案E 解析 赫尔巴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教师的中心地位,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25:答案错误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正确 解析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教育影响必须经过学生选择内化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师的教育
19、教学互动并不是单向的传输过程,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28:答案C 解析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重要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提出了重要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从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角度为教学提供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非常有代表性的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关于学习的重要教育理论。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略。 31:答案B 解析 32:答案C 解析 33:答案C 解析 3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5:答案B 解析
20、文字下方的红色波浪线表示的是可能有拼写错误,文字下方的绿色波浪线表示的是可能有语法错误。 36:答案A 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37:答案A,B,D 解析 C项为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 38:答案C 解析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9:答案C 解析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4
21、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1:答案正确 解析 42:答案B,D,E 解析 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分为三种即以上选项。 43:答案C 解析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44:答案A,B,C,D,E 解析 略。 45:答案C 解析 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46:答案C 解析 略。 47:答案D 解析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正确和灵活地运用
22、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48:答案错误 解析 49:答案错误 解析 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特征。 50:答案D 解析 自制性就是一个人自己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品质特性。而题干中所述正是意志品质的自制性。 51:答案正确 解析 52:答案A 解析 53:答案C 解析 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是所有的动机划分方法中,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而且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 54:答案C 解析 “两基”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重”指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55:答案A,B
23、,D 解析 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56:答案D 解析 形态扩散是以事物的形态为扩散点,设计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可能性。 57:答案C 解析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见教学事项的定义。 58:答案A 解析 识记性知识。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9:答案C 解析 假如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就漂浮在空中,不会有万马奔腾、川流不息;没有重力,称也不能使用,所以也就没有短斤少两;只有光的传播与重力无关,所以C项符合题意。 60:答案A 解析 明代以后规定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