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阶段提升练(二、三)(时间:40 分钟 满分:85 分)编者选题表考点 角度 题号秦律的特点 1东汉班固对汉武帝削藩的认识 2唐代中书门下机构的出现 3秦汉至隋唐的政治唐代科举制的局限性 4汉代的市场管理 5西汉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6隋唐时期手工业行会的发展 7秦汉至隋唐的经济唐代的坊市制 8儒家的天命观 9汉代的“外儒内法” 10唐代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11秦汉至隋唐的思想文化魏晋时期文化观念的多元化 12综合 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秦律中记载:“父盗子,不为盗。今假父(即继父)盗假子(即继子),何论?当为盗。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2、)A.秦朝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B.继子未被当作家庭成员看待C.体现秦律同罪不同罚的原则D.秦律保护继子的私有财产权解析:C 结合题意可知秦朝对亲生父子与继父子在盗窃问题上的量刑、定罪方面有所不同,这体现出秦律中的一个特点同罪不同罚原则,与此吻合的是 C 项。A 项“规范经济关系”材料无体现,排除;B 项是对材料的误解;D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故排除。2.班固认为汉初分封“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 。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 。据此推断班固认为( )A.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 B.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C.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 D.
3、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解析:A 由材料可知,班固认为汉初分封成就了文帝大业,而武帝实行推恩令,导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造成王莽叛乱,由此可知 A 项正确。3.(2018皖南八校联考)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一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 )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 B.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C.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 D.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解析:D 材料反映的“中书门下”设立的原因是中书省与门下省争论不断,没有体现皇权加强,故 A 项排除;三省制下,唐代即为多相制,故
4、B 项排除;材料“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表明唐朝还是实行中书决策、门下审议机制,故 C 项排除;材料表明在政事堂设立中书门下,是为了避免中书省、门下省的争论分歧过多影响决策,故答案为 D 项。24.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解析:D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小姓子弟均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士族子弟所占比重过大,而寒素子弟及小姓子弟所占比重太小,一方面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各阶层,另一方面说明其还不完善,故 D 项正确。A 项本身表述
5、有误,唐代科举制是为扩大官吏来源而设,并不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科举制比九品中正制有较大进步,故 B 项错误。科举制与前代选官制度相比,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 C 项错误。【知识纠偏】 在学习科举制时,大多认为到唐代科举制从理论到实践已非常完善,是社会上人们的主要入仕之途,其实不然,唐代常科每年应试者多则有两千人,少则也有一千人,而“所收百才有一” “没齿而不登者甚众” 。显然,在政治权力的分配体系中,唐代科举起着非主流的辅助作用,对政治生活的影响相对有限,不足以改变士庶地主在政治权力分配上的不平等。宋代科举制度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竞争,为整个地主阶级乃至寒门士人敞开了
6、科举入仕的大门。科举已成为宋代社会上人们一条主要的上升之途,其他入仕之途越来越失去分量,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主导地位完全确立。 “取士不问家世”原则、 “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在宋代得以实现。5.(2017豫晋冀三省调研)在四川新繁和成都出土的汉代市井画像砖上有汉代“市”的景象:市列分明,商肆整齐,“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 。这反映出( )A.汉代政府对市场贸易进行垄断B.四川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C.市井画像的景象与史实不符D.汉代的市场监管较为严密解析:D 材料中 “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说明政府对市场管理比较严格,故 D 项正确。A、B 两项材料体现
7、不出,C 项市井画像能反映一定的史实。6.(2017湖北武汉调研)如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依然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B.从墓葬的规格可见当时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3C.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D.该墓葬的竹简、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佛教思想精髓解析:C 图中文物字体属于篆体,但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是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故 A 项错误;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已经解决,对中央集
8、权威胁不复存在,故 B 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因此题干中这些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故 C 项正确;佛教是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当时还没有相关记载,故 D 项错误。7.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 )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 B.突破了政府管理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 D.部门间联系减弱解析:C 根据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
9、维持市场秩序”,可知行会只是起到协调和配合作用,不能说明在隋唐时期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故 A 项错误;根据“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知隋唐时期的手工业受到政府的监管,没有突破政府的管理,故B 项错误;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说明行会注重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有利于部门间联系,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新知生成】 行会:在封建社会,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一种手工业的同业团体兴起,由同一行业的工人组成,订有行规,调解会内纠纷,对外办交涉。行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行会后期的规定,不只限制了自由竞争,限制了从业人员数量,限制了商品的大量生
10、产,也限制了新生产工具的应用。8.(2017云南大理一模)历史学家根据敦煌文书,考证出唐代敦煌县城内建有儒风坊、永宁坊、修文坊、定难坊、政教坊、钦贤坊、怀安坊、释教坊等。由此可推断,在唐代( )A.长安城的坊市规划起源于敦煌地区B.所有城市都依照坊市制规划和管理C.除了长安城,地方上的城市也实行坊市制D.长安城的坊市制对地方城市规划影响巨大解析:C 由材料中敦煌县城内坊的设置,可知敦煌县城也实行了坊市制度,因此可以表明除了长安城,地方上的城市也实行坊市制,故 C 项正确。9.(2017江苏南京一模)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对三者
11、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遵循“天命观” B.旨在神化君权C.彼此存在继承关系 D.都属唯心主义解析: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不愿意讨论死亡和鬼神这种命题,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荀子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自己运行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统治天下,应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将天的道德性,与儒家的仁义相结合。故对三者理解正确的是儒家遵循“天命观”,故 A 项正确。旨在神化君权与董仲舒主张相符,但与孔子、荀子主张不符,故排除 B 项。三者的观点不存在继承关系,C 项错误。荀子的天命观具有朴素的唯
12、物主义色彩,故 D 项不正确。10.(2017山东潍坊一模)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 ”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以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 )A.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 B.儒法对立现象严重C.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 D.依法治国趋势出现4解析:A 材料“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以德教,用周政乎?”说明汉朝治国并非只是单纯用儒家思想,也包括法家理论,形成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故答案为 A 项。材料反映的是儒法互补,不是儒法对立,排除 B 项;C、
13、D 两项表述不能由材料推出,排除。11.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解析:D 董仲舒用儒家经典里的事例补充法律,长孙无忌用儒学理论解释法律,这说明儒家思想被运用于国家法律上,儒学理念逐渐法制化,故 D 项正确。材料是在强调儒学在确立其主流地位之后的变化,故 A 项错误;儒家所提倡的仁政思想不等同于法律,故 B 项错误;材料只列举了两个文官对法律有影响,不能证明“文官阶层主导立法”,故 C 项错误。12.魏晋南北朝
14、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表明当时( )A.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 B.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C.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 D.三教合一有了新的发展解析:A 汉朝时期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地位,为官方意识形态。材料体现了除儒学之外的“魏晋风流”,可知文化观念不是单一的,呈现多元化,故 A 项正确;儒学在魏晋时期,正统地位受到冲击而不是失去,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仅提到“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不能体现 C 项;D 项应指理学的形成,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5、2 小题,其中 13 题 25 分,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狩三年(公元前 120 年),汉武帝在长安西南“大修昆明池,列观环之,造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元鼎五年(公元前 112 年),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于次年攻灭南越,至此整个东南沿海归入中央政府统辖。武帝一生七次巡海,积极开拓海疆,探索域外航线,且每次出巡随从数万,率船队涉江过海。经过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文景时,“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一度凋敝的工商业又重新繁盛起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古
16、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宗藩体系也在逐渐形成,东南亚一些国家纷纷派出使臣,沿着新开辟的海上通道来中国朝贡。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也促成了中国和罗马两大帝国之间的往来。浅说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材料二 罗马帝国建立后,对东方奢侈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奥古斯都曾派出一支专门的远征军深入阿拉伯半岛南部,为罗马占领一些最重要的港口。之后征服埃及使帝国的航路向东延伸,在鼎盛时期打败波斯帝国,掌握了波斯湾地区的控制权。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城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城市和巨大富足的市场,无数货物从海上不断地输入这个市场。同时,自由贸易政策也刺激着海上贸易量。在公元前 2010 年期间,普林尼随船航行至印度期间的相关记录可显
17、示出,在当时希腊和罗马商人已经大致掌握了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奥古斯都时期,每年至少有 120 艘船从米奥斯贺而莫斯港出曼德海峡到达印度,得到了来自中国、印度的第一手货源,在价格上也有不少优惠。郝鹭捷罗马帝国时期印度洋的海上贸易(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汉朝和罗马帝国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10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和罗马帝国海外贸易的相似之处,并分别指出其影响。(15 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造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整个东南沿海归入中央5政府统辖” “武帝一生七次巡海,积极开拓海疆” “一度凋敝的工商业又重新繁盛起来”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18、信息概括汉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据材料二中“奥古斯都曾派出一支专门的远征军深入阿拉伯半岛南部,为罗马占领一些最重要的港口” “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城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城市和巨大富足的市场” “自由贸易政策” “在当时希腊和罗马商人已经大致掌握了印度洋的季风规律”等信息概括罗马帝国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第(2)问,“相似之处”结合材料一、二从海外贸易兴盛的基础、统治者的态度及经济发展需求等方面归纳;“影响”从对本国、对周边国家(世界)等角度分析。答案:(1)汉朝:手工业的发展,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国家的统一,统治者对于海疆的开拓;工商业的发展与沿海商贸活动的频繁。(5 分)罗马帝国:征战夺得制海
19、权为海上贸易创造了条件;稳定的政局、政府的鼓励政策及经济的发展为帝国创造了巨大的商机;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及掌握了印度洋季风规律。(5 分)(2)相似之处:海外贸易的兴盛都基于国力的强盛;两国统治者都重视海外贸易;都有商业发展的需要和推动。(6 分)影响:汉朝:促进了汉朝商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汉朝与周边国家宗藩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汉朝与罗马帝国的经济文化交流。(6 分)罗马:促进了罗马海上贸易的发展;使罗马可以直接获得来自亚洲的商品。(3 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唐帝国初期,执政者为了解决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对地方治理的困境,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中央政府经常性地派出特使巡省天下,以便监
20、察州县” 。景云二年(公元 711 年),唐睿宗发布政令“分天下为二十四都督府,察刺以下善恶”,这等于在州县之上另置一级机构,朝廷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最后以权重难制为理由取消上述改革,依然设置十道巡察使。“开元二年(公元 714 年)改为按察采访处置使,至四年又罢,八年复置,十年又罢这样置而旋罢、罢而复置的举措,充分说明了唐王朝既惧怕地方事权过重,又无力直接控制千百个郡县的矛盾心理” 。陆贽集权与分权的相对平衡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唐代的治国方略。结合史实,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展开论述。(12 分)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作者的观点。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唐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治理(加强中央集权
21、),统治者不断调整地方行政管理政策。其次,结合从秦到清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论述,注意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示例:观点: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古代统治者不断调整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政策。论述:中国古代大多数王朝都是因为地方权力过大,导致地方势力割据一方,最终演变为战争,因而历朝统治者大都非常重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他们通常通过设立新一级的行政机构或者监察机构来管理地方郡县,如两宋增设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路”,元朝设行省等。这是古代政治家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解决管理幅度有限性与统治区域辽阔性之间的治理困境而长期探索的成果,体现出一定的必然性。(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符合设问且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