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尧都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docx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598777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尧都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尧都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尧都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尧都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尧都小学教师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1:问题解决的两类型是()。多项选择题A、认知性问题解决B、常规性问题解决C、发展性问题解决 D、创造性问题解决E、理论性问题解决 2:五(3)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忽然班长王某发出“哎哟”的叫声。张老师询问之后发现原来有人在几个班干部的凳子上钉了几个钉子。这时,张老师应该()。单项选择题A、立即查找肇事者B、让同学们把钉子敲平,先上课然后处理C、幽默带过,开始上课D、让班干部自我反思 3: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多项选择题A、 自我认识B、

2、自我体验C、 自我监控D、 自我感觉E、 自我调节 4: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单项选择题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 5: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6:绅士教育放在首位的是()单项选择题A、德行的教育B、骑士技术C、军事教育D、文化知识教育 7:童年期的年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36、7岁B、6、7岁11、12岁C、11、12岁13、14岁D、13、14岁17、18岁 8:一般说负迁移是暂时性的,经过

3、练习可以消除。()判断题对错 9: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单项选择题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0: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的能力叫()单项选择题A、操作能力B、一般能力C、特殊能力D、认知能力 11:“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单项选择题A、嗅觉适应的结果B、嗅觉对比的结果C、嗅觉补偿的结果D、嗅觉统合的结果 12:低碳城市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可借鉴的模式。专家指出,对低碳经济的认识问题上,首先需要澄清“低碳等于贫困”、“低碳等于高成本”等误区。低碳经济是在较高的文明发展水平下,出现的一种碳生产

4、力水平较高、但人均碳排放水平较低的经济形态。在这个过程中,能源结构的清洁化和资源禀赋起着决定性作用,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 “这个过程”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B、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C、降低人均碳排放水平的过程D、转变对低碳经济认识的过程 13:用“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发生的明显的变化有()。多项选择题A、课程功能B、课程内容C、课程实施D、课程管理E、课程核心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单项选择题A、当地教育行政部门B、当地政府C、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D、当地教育督导组织 15:根据在不同种类活动

5、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可以将能力分为()。多项选择题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流体能力D、晶体能力 16:测验前的计划包括()。多项选择题A、确定测验目的B、确定测验要考察的学习结果C、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D、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E、针对计划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 17: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单项选择题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B、它不必客服认知障碍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18: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素质教育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B、素质教育以全面传授更

6、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C、素质教育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D、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 19:吹拉弹唱属于( )。单项选择题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 20: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思想是采取平凡的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判断题对错 21: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22:某学生看到自己的同学因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而受到老师

7、表扬,自己从此也暗下决心努力学习,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外部强化B、内部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23:参观法与讲授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叫做()。单项选择题A、参观教学B、教具教学C、现场教学D、感知教学 24:布卢姆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六个不同水平的层次,其中最高水平的认知教学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应用B、分析C、评价D、综合 25:小学课程应突出体现社会发展要求、儿童自身身心发展要求与儿童身心现有发展水平,以及符合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备完善程度等客观条件。()判断题对错 26: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构成要素包括()。多项选择题A、不耻下问B、教

8、书育人C、为人师表D、献身教育E、钻研业务 27: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为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岁的儿童。单项选择题A、511B、512C、612D、713 28: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单项选择题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 29: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多项选择题A、导向功能B、强制功能C、调控功能D、示范功能E、评价功能 30:为了能让孩子获得进入优质初中就读的“敲门砖”,家长们不惜投入大把财力和时间,送孩子上各种校外培优班、特长班,以求能获得更多含金量高的证书。结合素质教育的相关知识,以下关于上述现象的说法正

9、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家长重视利用课外资源,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B、家长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自由充分发展C、家长重视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D、家长没有真正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其做法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31: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单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 32:()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单项选择题A、教学B、教育C、自学D、智育 33: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判断题对错 34:道德两难

10、故事法的创始人是()。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弗洛伊德C、班杜拉D、柯尔伯格 35:“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传承的。单项选择题A、柏林大学B、剑桥大学C、巴黎大学D、哈佛大学 36: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单项选择题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 37: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单项选择题A、德育原则B、德育途径C、德育方法D、德育模式 38: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单项选择题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 39:课业及进程的结合是指()。单项选择题A、教程

11、B、课程C、课表D、学期 40: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4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42: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在()单项选择题A、1932年B、1924年C、1919年D、1903年 43: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单项选择题A、19世纪8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44: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12、单项选择题A、编码B、提取C、保持D、加工 45: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46: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这符合桑代克的学习规律中的()。单项选择题A、准备律B、效果律C、学习律D、练习律 47: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其形成条件和前进动力是()。单项选择题A、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奋斗目标 48: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判断

13、题对错 49: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单项选择题A、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B、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演示法、练习法C、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游戏法D、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诵读法、练习法 50: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单项选择题A、卢梭B、洛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51: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以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2:言语讲解在技能形成中不起作用。 ()判断题对错 53: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校外活动

14、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这告诉我们课外校外教育()。单项选择题A、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B、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C、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D、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54: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多项选择题A、身体状态的剧变B、内心世界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觉醒D、独立精神的加强E、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55:()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永动机”。单项选择题A、在职教育B、教学实践C、校本培训D、教学反思 56: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多项选择题A、接受B、反应C、评价D、组织E、性格化 57:从教师

15、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的影响。单项选择题A、社会生活和群体B、教育对象C、教育法规D、教育原则 58:班级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形成凝聚力B、形成良好学习氛围C、实现教育目标D、加强班主任的主导地位 59:我国的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判断题对错 60:在德育工作中,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这主要遵循的德育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知行统一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查看答案 1:答案B,D 解析 略。 2:

16、答案B 解析 教师在面对偶发事件时正确的做法是暂时冻结,仍按原计划进行教学活动,课后处理,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是首要的。故选B。 3:答案A,B,E 解析 本题考察第二章自我意识的组成,经历了三个过程。 4:答案C 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A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9:答案B 解析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的感觉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12: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

17、】C 【名师点睛】文中的关键句是“但人均碳排放水平较低的经济形态”,“这个过程”与这句话相对应,并且“这个过程”之后均为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13:答案A,B,C,D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识记性试题,对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5:答案A,B 解析 16:答案A,B,C,D,E 解析 见大纲相关内容。 17:答案C 解析 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 18: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

18、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19:答案C 解析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0:答案正确 解析 21: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行动研究方法,即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方法。 22:答案C 解析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6:答案B,C,D 解析 2

19、7:答案C 解析 小学教育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28:答案C 解析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 29:答案A,C,E 解析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30: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略。 31:答案B 解析 瓦根舍因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的主张。 32:答案A 解析 3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4:答案D 解析 35:答案A 解析 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作是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36: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

20、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37:答案C 解析 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德育方法。 38:答案D 解析 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 39: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课程的含义,即课业及其进程。 40:答案C 解析 学记中说: “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中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41:答案B 解析 42:答案B 解析 识记性知识。1924年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本解析由

21、张恩凯提供) 43:答案C 解析 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4:答案B 解析 45:答案C 解析 贾德在“水下击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经验类化说。 46:答案A 解析 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47:答案D 解析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共同的奋斗目标。 48:答案正确 解析 49:答案A 解析 50:答案C 解析 班级授课制亦称班级上课制,与个别化教学相对,它是一种分班级进行的教学组织形

22、式,最初尝试于西欧16世纪,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给以理论上的确定,l9世纪开始在世界各国大规模推广,一直沿用至今。 51:答案C 解析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归类。 52:答案错误 解析 言语讲解在技能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定向映象的形成更重要。 53:答案A 解析 课外、校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广阔天地,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发挥其创造性。 54:答案A,B,C,D 解析 身心两方面逐步成熟是青年期的年龄特征,其余选项为少年期阶段特征。 55: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在职教育相对于职前培养和入职指导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全面性,

23、因此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在职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永动机”。 56:答案A,B,C,D,E 解析 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 57: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58:答案C 解析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5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60:答案C 解析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题干所述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之一。 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他考试类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