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 会 主 义社会过渡7独 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同步测试岳麓版.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598768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 会 主 义社会过渡7独 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同步测试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 会 主 义社会过渡7独 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同步测试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 会 主 义社会过渡7独 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同步测试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 会 主 义社会过渡7独 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同步测试岳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 会 主 义社会过渡7独 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同步测试岳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同步练习 基础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的 B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C.只适用于亚非发展中国家 D解决民族争端的原则2.在 50 多年前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求异的。”这次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26 届联大3.关于亚非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B共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C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

2、五项原则”4.建国后的第一年里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 )A 15 个 B16 个 C 17 个 D18 个5.下列内容属于“求同存异”中的“同”的内容的有( )反对帝国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共产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制度A. B. C. D. 6.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C合作共赢 D不结盟政策 能力题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因素包括( ) 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国家利益对撞剧烈南北矛盾突出国际政治军事集团对立明显 A. B. C. D. 2.和平共处五

3、项原则由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基本准则,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它的影响( ) A.得到大多数亚非国家认可B.消除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C.打击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使中国脱离了苏联阵营 3.下列与中国建交较早的国家中,符合新中国外交“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是( ) A.印度 B.瑞典 C.罗马尼亚 D.缅甸 4.观察下面两图: 图一 周恩来等人步入日内瓦会场 图二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两图都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B. 图一中国为解决印度支那和朝鲜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C.

4、 图二中周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 中国政府在两次会议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5.1949 年 12 月,毛泽东主席访苏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 70 寿辰庆典,同斯大林会谈有关两国关系问题及其他问题;二是处理 1945 年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是二战后,美、苏、英三国首脑背着中国所达成的有损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协定的产物。(1950 年 2 月)两国外长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即由中苏共管改为交还中国,修正了雅尔塔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 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中国“一边倒”方针的

5、重大步骤雅尔塔体系在中苏盟约签订后走向瓦解新中国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此条约签订促进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A. B. C. D. 6.建国初期的外交措施中,哪项直接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二、材料题1.阅读下列材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请回答:(1)上述内容通常被称做什么原则?(2)上述原则最早提出于哪一年?这项原则是何时由哪些国家共同倡导发表的?(3)它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提升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参与的国际事件的排序,

6、正确的是( ) 第一次亚非会议日内瓦会议朝鲜战争中苏建交 A. B. C. D. 2.新中国初期大学生出国留学的目的地绝大多数是苏联东欧国家,下面的理解中,哪项不正确( ) A.主要是为了学习先进的工业和科技知识 B.反映了国内人民对于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 4C.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苏联和东欧地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教学制度 3.与中国的周恩来总理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任印度总理是( ) A.甘地 B.尼赫鲁 C.吴努 D.古尔扎里 41955 年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主要背景是( ) A.与会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意识形态的差异引发对新中国的疑

7、惧 C.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的差异 D.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严重的领土分歧 二、材料题材料一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回答:(1)亚非会议是何时

8、召开的?这次会议有何特点? (2)周恩来在讲话中提出应该“求同存异”。你认为亚非国家和人民有哪些共同之处? (3)“存异”的含义是什么? (4)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5)请你说一说什么是万隆精神。 答案和解析 基础题一、选择题1.【答案】B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 1953 年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来的,1954 年又与印度、5缅甸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此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不只适用于亚非国家,也适用于世界其他国家,它主要是处理国家关系,而不是解决民族争端。故答案是B2.【

9、答案】C【解析】材料所说是 1955 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故选 C。3.【答案】D 【解析】此次会议是在 1955 年由众多亚非独立国家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这次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在 1953 年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的,故此答案为 D 4.【答案】C【解析】本题为识记题,新中国成立后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与苏联、印度等 17 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5.【答案】C 【解析】同:相同的遭遇和共同任务;异: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A、B、D 三项都是相同点,C 项是不同点。6.【答案】

10、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 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故选 B。 能力题一、选择题1.【答案】B 【解析】两项属于当时中国外交的基本条件,毋庸置疑;1955 年万隆会议的召开,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和斗争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中重要的一面;1955 年随着华约组织的建立,两大集团的对峙已相当明显。 2.【答案】D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对外交往的

11、基本准则之一,目的是增加各国的相互了解,增进国家之间的友好交往;国家的外交方针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所以五项原则不可能使中国脱离苏联阵营。 3.【答案】C 【解析】“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印度和缅甸属于当时的友好邻邦,但社会6制度和中国并不一样;瑞典是位于北欧的西方国家;罗马尼亚当时属于苏东阵营,是社会主义国家。4.【答案】D 【解析】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并使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获得初步解决;万隆会议则使中国通过“求同存异”方针获得与会各国接纳,促进了会议的团结;五项原则是在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提出。 5.【答案】A 【解析】和从材料中均可轻易

12、得出结论;条约的签订促进了中苏之间的互信,易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的合力,故是正确的;由的成立,可以推断出条约因为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不但没有削弱雅尔塔体系,反而加强了它,所以不正确.6.【答案】C 【解析】“另起炉灶”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故 C 项正确.二、材料题1.【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953 年;1954 年 6 月,中国、印度和缅甸等国共同倡导发表的。(3)这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升题一、选择题1.【答案】A 【解析】1955 年, 1954 年, 1950 年1949 年. 2.【答案】D

13、【解析】当时中国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包围和封锁,双方的文化教育交流也减少到最低点,所以中国留学生极难选择欧美国家;国内的工农业建设热潮对大学生出国学习的专业选择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A 和 B 其实是一个道理;苏联的教育制度存在严重的“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综合”的问题,故错的是 D。 3.【答案】B 【解析】印度实行的是总理掌握实权的责任内阁制。尼赫鲁是印度独立以来的第一任总理,1951 年当选为印度第一届民选总理,后连选连任到 1964 年病逝。吴努则是时任缅甸总理。4.【答案】B 【解析】亚非会议期间,帝国主义分子散布新中国会带来共产主义威胁,引起部分国家对中国代表团的怀疑和敌意,故周总理以“求同存异”进行还击。二、材料题7【答案】(1)1955 年。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2)亚非国家有着共同的经历,即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此外还有共同的愿望,即解除殖民主义的奴役和灾难。 (3)“存异”是指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4)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促进了大会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反映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就叫万隆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