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电气工程接地的质量控制摘 要:接地系统是影响用电系统可靠运行以及人身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各行业对接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电气接地的监理尤其重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接地的基本知识,并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阐述了监理工作的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接地;监理;质量控制 接地是指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某一部分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接地系统基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按接地系统的功能而单独设计的各自的专用接地系统,二是将各种功能的接地系统联在一起组成一个公用接地系统。 一、接地的主要类型 通常将接地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等。 工作接地是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
2、接或经特殊设备(如阻抗,电阻等)与大地作金属连接。其主要作用是系统电位的稳定性,即减轻低压系统由于一相接地,高低压短接等原因所产生过电压的危险性,并能防止绝缘击穿。 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装置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装置连接起来,以防止该部分在故障情况下突然带电而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防雷接地是指为把雷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 二、接地的形式 接地的主要形式包括单独接地、共同接地、重复接地。 单独接地是指将电器装置和金属外壳各自分别就近进行接地;或将同一性质的装置集中连组再单独接地。 共同接地是指不同性质的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或将不同性质的接地装置用等电位连结成共同接地装
3、置。 重复接地是指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再次接地。其目的是当零线一旦断线时,接地保护不致失效,它还可以降低零线的对地电压,可以减轻事故。 三、接地施工的质量控制 1.接地装置的选择 各种接地装置应利用直埋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体。 建筑物一般是将整个基础做为接地体,要求将基础圈梁连通成闭环状,并与至少两根柱内钢筋连通做为引下线。 发电厂、变电站等大型接地装置除利用自然接地体外还应敷设人工接地体,用裸铜线或扁铜带按一定的间距敷设网格状接地网,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增加接地极,使用降阻剂。 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接地装置的敷设 接地体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
4、无规定时,不应小于 0.6m。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 100mm 范围内应做防腐处理。 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 2 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 5m。 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热镀锌钢才焊接时将破坏的热镀锌防腐,应在焊痕外 100mm 内做防腐处理。 地下接地装置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监督地下接地装置经检查无问题后,才允许进行土方回填,回填土不得混有石块和建筑垃圾,回填时应分层夯实,回填经检验合格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 3.接地体(线)的连接 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
5、接地网相连接。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 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铜质接地线的连接应焊接或压接,钢质接地线的连接应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扁钢为其宽度的 2 倍(且至少 3 个棱边焊接);圆钢为其直径的 6 倍;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6 倍。 电缆桥架全长不大于 30m 时,不应少于 2 处与接地干线相连;全长大于 30m 时,应每隔 2030m 增加与接地干线的连接点;
6、电缆桥架的起始端和终点端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电缆桥架连接部位宜采用两端压接镀锡铜鼻子的铜绞线跨接。跨接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 4mm。 4.避雷带及引下线安装 建筑物避雷带多采用 10 镀锌圆钢,用支架固定,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避雷带必须与顶部外露的其它金属物体连成整体电气通路,且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可靠。 每个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线不得少于两条,防雷引下线不宜经过门口,走道和人员经常经过的地方。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别固定,建筑物上防雷设施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 1.51.8m 处设置断接卡作检测接地电阻用,断接卡应加保护措施。 明敷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固定牢固,固定点
7、均匀,间距不应大于 3m,引下线与墙壁距离宜为 1015mm,与支架焊接牢固,油漆防腐完整,固定紧固件均应为镀锌制品。 独立避雷针应装设独立接地装置或按设计要求,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 3m,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口距离也应大于 3m。 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 0.51.5m ;垂直部分宜为 1.53m ;转弯部分宜为 0.30.5m 。 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宜为 250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 1015mm。 接地线跨越伸缩缝、沉降缝时,应设置补偿器或本身弯成弧形。 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 15100m
8、m 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可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作出标志。 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7.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接的目的,在于减小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 总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在于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它应通过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接地母排)将下列导电部分互相连通;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如上、下水、热力、煤气等管道;如果可能,应包括建筑物金属结构;如果做了人
9、工接地,也包括其接地极引线。 建筑物每一电源进线都应做总等电位联结,各个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互相连通。 辅助等电位联结 将两导电部分用导线直接作等电位联结,使故障接触电压降至接触电压限值以下,称作辅助等电位联结。 局部等电位联结 当需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作多个辅助等电位联结时,可通过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下列部分互相连通,以简便地实现该局部范围内的多个辅助等电位联结,被称作局部等电位联结:PE 母线或 PE 干线;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如果可能,包括建筑物金属结构。 为保证等电位联结可靠导通,等电位联结线和接地母排应分别采用铜线和铜板。 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的截面不得小于所接等电位联结线截面。 8.接地电阻测试 监理工程师应旁站监督接地电阻的测试(雨后不应立即测试)接地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所有的技术记录和试验报告齐全、正确、书写规范,各级质量验收人员都已认真审查签章,各项工作符合规范要求后,可对接地工程进行验收。 参考文献: 【1】GB 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2】GB 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3】DLT 5161.6-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