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代“公天下”思想溯源.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59173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公天下”思想溯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公天下”思想溯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公天下”思想溯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公天下”思想溯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公天下”思想溯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公天下”思想溯源中国古代“公天下 “口胡发贵着名学者赵俪生先生在说(吕氏春秋中的一股思潮(文史知识)2004年第 7 期)一文中,深刻地揭示了吕氏春秋中出现的一种“很新鲜 ,很奇特“ 的政治观念,这就是“ 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论 .不过赵先生认为这一思想只是昙花一现,秦以后,因君主专制的关系,它就成为“绝学“ 了 .其实,秦汉以降日益加强的封建专制,并未能窒息公天下思想的滋生与蔓延,相反,历史上不断有仁人志士鼓吹“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在明清之际甚至还出现了颇为壮观的天下为公的思潮.(吕氏春秋 提出“ 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 论后 ,后来的很多智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了肯定和发扬.如西汉

2、名臣鲍宣,在其上书中就对皇帝直言:“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夫官爵非陛下之官爵,乃天下之官爵也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汉书?鲍宣传)史称“专攻上身与后宫“ 的忠介之臣谷永,在上奏中也一再申论“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臣闻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方制海内非为天 y-,列土封疆非为诸侯,一32思想溯源皆以为民也.垂三统,列三正,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明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汉书 ?谷永传)身怀 “致君望尧舜“理想的北宋大儒王禹偶,接前人思绪,也明确提出了“天下 “属于“天下人“的主张 :“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理之得其道则民

3、辅,失其道则民去之,民既去,又孰与同其天下乎?“(小畜外集卷十一)这一观念到了明,清之际,更因历史鼎革,思想激荡的缘故而酿为时代思潮.当时的诸大儒,从抨击君主专制的角度,更为激切地表达了“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理念 .如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读通鉴论 -叙论一)在黄书-宰制中,王夫之更直截了当地说:“ 不以天下私一人.“ 他还主张土地归天下人共有:“若土,则非王者之所得私也.天地之间,有土而人生其上,因资以养焉.“( 噩梦)当时另一位大儒顾炎武也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日知录 ?守令),他严辨“ 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4、前者只是改朝换代,而后者则是人类文明的灾难,因此他呼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初最负盛名的大儒黄宗羲,更以历史上少见的思想气势和尖锐言词猛烈抨击帝王的私天下恶行,宣扬天下为公.他说:“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 ?原君) 显然在黄氏看来,将天下据为己有,化为一姓之私产,既是一种罪恶,更是一种道德的倒退,他认为天下理应是为公的,是

5、属于天下人的,所以天下治理的好坏,不是看政权落入谁家,而是看人民生活得如何,即“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明夷待访录?原君 )由上可见,“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思想,自秦汉以来一直赓续相传 t 而且它并非只是一时一地个别思想家的空谷足音,而是历史长河中奔涌不息,且日趋激越的一种思潮.中国古代奉行“王有天下“,在此历史背景下,“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 之类的主张何以会产生和发展呢?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个中原因也甚为复杂,本文想侧重于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提出这样几点认识:其一是哲学上天地无私,天道为公观念的影响.先民崇拜天地,认为它是万物所从出,是世界之源,而天地的本性则是大公无私,“天

6、公平而无私 ,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大小莫不载“(管子?形势解).历史上不同学派在此问题上大都持一致或相近的看法,如墨子说:“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墨-y-? 兼爱下 )庄-y. 主张:“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庄-T-. 大宗师 )吕氏春秋延续了庄子的思绪,强调:“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 吕氏春秋 -去私) 除天地外,“道“ 也被先民认为是世界的本源之一,而老子认为“道“ 的一大特性 ,就是长养万物而不居功的无私性:“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 老子 第十章)老子这一思想被吕氏春秋)所

7、发挥:“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吕氏春秋 ?贵公)天地与道是万物之母,是至上的本体,它们的大公无私,贝 U 为“公天下“ 的合理性提供了最权成的形而上的凭证,也为天下为公给出了绝对的理由,因为天不私,地不私,道不私,帝王何以能背天地和道,而以天下为一己之私产?其二是为圣人无私的牺牲精神所激励.在传统文化中,圣人之为圣人,其一大特征就是牺牲小我的奉献精神.黄宗羲说:“ 有生之初 ,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33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8、明夷待访录原君) 文中 “有人者出“之人 ,就是圣人,他为了大家的利益挺身而出,超越了“人各自私 “的状态 ,所以顾炎武说:“ 古之圣人 ,以公心待天下之人.“(亭林文集?郡县论一)历史上的圣人大都被描述成“公心“ 的典范 ,如神农“养民以公“, 尧 “公正无私“(淮南-T-?汜论训).大禹更为杰出,他为治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尧,舜为政,也是公而忘私,史称“尧有子十人, 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吕氏春秋 ?去私 ).上引墨-T-?兼爱中的“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也是夸赞文王的大公品德.圣人是古代世界人们敬仰的最高精神偶象,他们的大

9、公无私,就在道德的境界和人格的层面上,为“公天下 “的合理提出了道德上的依据.其三是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鼓舞.中国古代有关理想社会的描述有很多,影响比较大的是儒家的“王道政治 “,其显着特征就是公平与正义,即所谓“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尚书 ?洪范).这一公平与正义社会的典范就是“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一34礼运)显然,“大同“社

10、会的根本属性正在于“天下为公 “,实即是人人都是天下的主人,天下是属于大家的,不是属于哪个人的私产,所以人人都相互亲爱.“大同 “社会虽然只是一种理想,但它在古代中国却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努力“致君尧舜“, 以实现 “大同 “作为最高的政治奋斗目标.清末康有为着大同书,向往着“ 大同 “的太平盛世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也以“天下为公“来标榜自己所从事的革命.虽然历史上从来都没有真正出现过“天下大同 “的社会,但作为一种理想,它仍树立了一个崇高的社会价值目标.如果说“大同“社会是种美好的理想,那么它所包含的“天下为公“ 的理念 ,当然也就是值得追求的,于是这也就

11、为“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 思想的滋生,提供了很好的精神氛围.其四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感召.历史上关于王权的来源,最初是信奉天赐神授的,像商纣王所说的“我不有命在天乎“.后来 ,在历史的进步中 ,人的力量慢慢展现出来,特别是小国周打败了强大的殷商的事实,使人们更加深信人才是历史的最终主宰,“夫民 ,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 ),社稷江山的得失最终还是看人民支持与否.殷商之失败,“ 惟不敬厥德,79 早坠厥命 “,只有那些善待人民,得到人民拥护的人,即有“ 德“的人,方可坐有天下,于是出现了“ 天命有德“ 思想.这一判断将 “有德“ 和“天命“,即得天下联系起来,实际上已经暗示帝王必须做人民满

12、意的事,必须为人民谋利益,换句话说,只有获得人民的支持,方能坐稳江山.孟子发展了“天命有德“ 思想 ,提出了着名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论断一次弟子万章问他,是否有过尧以天下让给舜的事? 孟子说没有, 因为天下的转移不是某个个人的意志所能左右的,而是决定于民意,即“ 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 ),并进而得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名论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孟子的“民心“ 论大大突出了人民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它不仅否定了传统的君权神授迷信,而且着意彰显了人民的力量:君权是尊贵和强大

13、的,但它是人民赋予的,因此,赐给君主权力的人民才是第一位的,才是终极权力的拥有者.显然,孟子的“民心论“,为“ 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论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思想根据.最后是“民本论 “的支持.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极为丰富,其要义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国家的组成上说,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如司马光将人民比喻成国家的“ 堂基 “,“民者,国之堂基也“( 惜时).没有基础自然盖不起房子,同理,没有人民当然也就没有任何国家可言,人民是国家建立的前提,“人皆日 :天下,国家孰为天下? 孰为国家 ?民而已.有民则有天下,有国家,无民则天下空虚矣,国家名号矣“( 宋文鉴卷一C-)二是从建立国家的目的上说,是立君为民.苟

14、子说得好:“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苟子?大略)历史上这类主张比比皆是,像“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立官长以为官,非立官以为官长也“(慎子?威德),“天之立王 ,以为民也 “(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等等.三是从国家的主导力量上来看,是民贵君轻.孟子最早揭橥了民贵论,他说:“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的“民贵论“是其“ 民心论“ 的自然结论,因为君是人民选择和认同的结果,而不是相反,因此在人民与君的这对关系中,人民当然是更为主要和关键的一方.清初的黄宗羲,则从民贵论中发展出“民为主 “.他说:“古

15、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明夷待访录?原君)其意是君主只是受人民委托的管理者,是为人民办事和服务的;人民是永恒的,而君主却是不断更换的,是暂时的,故民为主,而君为客.可能也正是基于这样三层考虑,所以先哲断定人民为“国之根本 “(宋文鉴卷一.二).民本说既强调了人民的价值与作用,又从存在的角度突出了国家的命运,帝王的命运系之于人民既然国家建基于人民,人民是天下兴衰,安危的关键,是左右国家的决定性力量,那么天下就与广大的人民息息相关,进而言之,天下是天下人的.可见,民本说为公天下的思想,又提供了一种思想论证.在中国古代,“天下“ 是一个泛指的35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种政治权力概念.天子分封的各诸侯领地称作“国“,而天子控制的更大的范围则为“天下“,故史称:“ 天下 ,谓天子所主,国,谓诸侯之国.“(左传 桓公二年注疏 )其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