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气候变迁.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5914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气候变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气候变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气候变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气候变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气候变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气候变迁第 7 卷第 5 期2006 年 10 月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科学版)JOURNAL0FZHENGZHOUUNIVERSITY0FLIGHTINDUSTRY(SocialScience)Vol_7No.5O(t.2006文章编号 11009-3729(2006)05-0030-04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气候变迁陈隆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摘要】 作为人地关系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气候变迁影响到中国历史发展的诸多方面.从文明起源,王朝盛衰,到民族关系,人口分布与迁移,军事和政治斗争等,都有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探寻气候变化的人文影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2、关键词】历史进程;气候变迁;人地关系中图分类号 1K207文献标识码 】A一,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文明史以前的古人类还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生存和发展基本依赖生态系统提供的生物源,而生物源的扩展和退缩受制于气候的变化.即使人类到了新石器时代(文明史的前夕),有了农业,这种依赖也没有多大变化,大部分生活资料直接取之于自然界;狩猎和采集仍是重要的经济活动.总之,文明史以前的人类受生态学规律的控制.I1中原古代文化的起源及发展与古代气候的变迁息息相关.陆巍,吴宝鲁先生将中原的新石器文化分为 j 个时期:前仰韶文化期(8.36.9K

3、aB.P),仰韶文化期(6.95.OKaB.P),龙山文化期(5.04.0KaB.P).在 8.3KaB.P 的冰进气候之后,进人大暖期气候段,年平均气温比现今高 2,形成了以关中地区的老官台文化,河南裴李岗文化,河北南部的磁山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它们是中原古文明的前身,有了农业和纺织业,有了磨制的石器和手制的陶器,有了原始文字,这种大暖气候和文化繁荣一直持续到6.9KaB.P.大约在 6.9KaB.P 前后中原地区出现一次寒冷气候,使得中原地区年均气温下降了 23,终止了前仰韶文化.在前仰韶文化结束以后,中原古人类开始了大迁移,特别是关中古人向东和向东南迁移,进而创造了新的文化即仰韶文化.仰韶

4、文化期存在了 2000年左右(7 5KaB.P),这时的大暖期气候达到极盛,暖温气候造成森林或森林草原景观.仰韶文化在生产工具和制陶业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出现了灿烂的彩陶文化,同时也出现了陶符和原始文字.创造了仰韶文化的人们依靠黄河流域温和的气候及终年湿润多雨,林木茂盛的自然环境条件,过着以农业生产和饲养家畜,家禽为主的定居生活.当时的农业生产不仅以种植粟,黍等粮食作物为主,还种植了水稻.不少仰韶文化遗址中还发现有猪,狗,牛,羊等家畜的遗骸,说明当时的家畜饲养已相当普遍.整个仰韶期文化相当繁荣,其遗址数多达每 1000 平方公里 j 三四个遗址,这个数字应是中原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数的峰值.在这

5、2000 多年温暖适宜的气候期,中原新石器文化进入最后阶段龙山文化期.龙山文化期(5.04.OKaB.P)的气候是大暖期的最后一个暖温气候段,年均气温比现今高 23.龙山文化期持续存在了 1000 年,其最主要的成就是收稿日期20060428作者简介】陈隆文(1969 一),男,河南省开封市人,郑州大学副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地理学,货币经济史.第 5 期陈隆文: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气候变迁?31?陶器已轮制,焙烧火候高,器壁薄(特别是蛋壳黑陶),末期出现铜器;原始文字亦有发展,有了象意文字;农业生产工具有了较大的进步;人们的居住房屋出现很大变化,城镇开始出现.此外,那时墓的形制结构和随

6、葬品有着相当大的悬殊,还出现了奠基坑和把人骨架随便掷埋到废弃灰坑内的情况,有的学者认为这些死者是被压迫者_2l,进而认为龙山文化晚期中国已进入了阶级社会.正是在这一温暖期内,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文明的起源和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诞生都是在这一阶段.二,气候变迁与中国封建王朝的盛衰中国古代气候的变迁与封建王朝的盛衰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出现过许多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治世局面,如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较为开明的封建王朝在历史上都是以风调雨顺,万物蕃育,经济繁荣,国泰民安而着称的.而它们都是农业社会的政权,气候环境的优劣便成为王朝农业经济发

7、展的基础.所谓风调雨顺才能国泰民安,讲的就是王朝兴盛的外部自然环境条件.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有关专家对物候和柑桔分布的研究表明,唐代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 1左右.杨怀仁等对 2000 年来海平面 1变化与气温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还表明,810 世纪为一个温暖期,当时年均温约高于现代 1,称为“小高温期“;另,于希贤等通过对物候,雪线,植被等情况综合研究认为,唐代年均气温高于现代 1左右,气候带纬度北移 1o 左右.总之,现在看来唐代在中国古代2000 年的历史上属于温暖湿润期.31 由于相对温暖湿润,草原生态环境良好,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压力相对较小,中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具备一个

8、较好的外部条件.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农业地区也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使中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具备了一个较为优越的外部条件.张家诚_4l先生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做过研究,他认为假设1的温度变化和lOOmm 的降水变化为单位气候变化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在1的温度变化时具有 300 亿公斤的可能变化,在100mm 的降水量变化时具有 800 亿公斤的可能变化.就粮食的单产而言,中国古代在元朝以前粮食亩产量以唐代最高,达 167 公斤._5l 所以如果气候变得温暖湿润,则农牧线北移,农耕区扩大;气候转暖往往使自然灾害频率减小,农业生产相对稳定,且农作物生长周期增长,熟制增加,复种指数增大

9、,单位面积总产量增大;同时气候温暖使水源更充足,水稻种植面积扩展,粮食产量提高,而竹类,桑类植物在北方生长更好,随生物多样性而来的产出多样性往往使北方地区有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往往更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唐代前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建立在唐代中期以前温暖的气候条件基础上的.三,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演变气候的变迁还影响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王会昌_6l 先生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1) 偏居塞外 ;(2)割占黄河流域;(3)游牧民族政权与农业王朝长期分庭抗礼;(4) 入主中原.

10、在第一个阶段中游牧民族和农耕政权二者的界线基本上维持在长城一带;第二个阶段中内迁游牧民族割占中原,黄河流域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前秦疆域南界推进到淮河一线(3218N);在相当于北宋辽西夏南宋时期的第三阶段,一个单独的游牧民族政权已经能够稳居黄河流域并敢于同农业王朝分庭抗礼;在从元朝至清朝的第四个阶段,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先后建立了元,清两个“ 牧者王朝“. 后三个阶段分别与中国历史上三次寒冷期的王朝公元 17 世纪的东汉 j 国两晋南北朝,公元 1113 世纪的北宋西夏金和南宋,公元 15 世纪以后的明清王朝相对应.从气候变迁的角度来看,从公元后 2000 年以来中国气候历史变迁出现

11、了一个转折,第一个 1000 年是中国历史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第二个 1000 年则是中国历史气候相对寒冷的时期.在这样不断转寒的气候背景下,使得 2000 年来温暖湿润气候期不断缩短,寒冷干旱气候期不断延长,干旱化程度日益严重,一次又一次地引发了塞外游牧民族深入黄河一长江流域,而其活动地域也越来越靠近中原农耕政权的核心地区.气候作为人类必须面对的生存条件,其对中国农耕民族和古代游牧民族以及两大族类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农耕民族而言,气候的温暖湿润意味着农业生产具备了良好的热量和水分条件,而这一自然条件的形成自然会有利于?32?郑kl1 轻工业学院(社会科学版)2006 年农

12、产品产出的多样性和农业单产的提高,如果再加上垦田面积的不断增加与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那么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具备了一个相当优越的环境条件,而这一环境条件正是农业政权不断强大的基础.对于游牧民族而言,气候的温暖湿润意味着草原生态环境良好,而灾害性的天气对草原生态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某些地方牧草产量与夏季降雨量相关系数达 0.68.13因此草原上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灾害频繁的时候,往往是游牧民族南下牧马劫掠中原的时期.王会昌【6_先生在谈到气候的变化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中的作用时曾经指出:气候的变冷变干同样使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游牧民族面临牧草枯竭,水源干涸,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威胁.

13、他们向南部的农耕世界发起攻击,寻找扩大新的宜牧地区.尽管当时的游牧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军事组织才能和人口的数量,素质方面都落后于农业民族,但其强悍的民族性格,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等军事优势是农业民族所无法比拟的.而此时中原农业王朝又因国势衰微无力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势,弃都南逃,偏安江南,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到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寒冷气候周期的延长和寒冷程度的加剧,促使北方游牧民族向农耕世界进攻,中原农业政权步步退却,出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统治农耕世界的局面.四,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人口分布与移迁气候变迁还成为影响中国古代人口分布格局和迁徙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秦汉之际的移民与人口流动方向就与气候的变化有密

14、切关系.战国至秦时,气候普遍温暖,移民多由内地的中低纬度向西北的中高纬度地区迁移.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今河套地区),在阴山之下黄河以南置 44 县,是谓新秦中.史记?平淮书载:“徙贫民于关以西及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汉武帝元鼎六年,又在西北地区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徙民以实之 “.这些移民到达一个新的地区后,仍然要从事农耕业,而温暖适宜的气候是这些农耕民族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但自此以后,气候逐渐转冷.公元前 50 年至公元 70 年这 120 年里,严寒冬灾的记载更为集中.据王子今 I先生统计,在这段时间里因气候异常寒冷所致灾害的历史记录多达 20 余次;元

15、成时代较为集中的 23 年中计6 起;王莽专政时最为集中的 10 年大约 7 年都曾发生严寒导致的灾害;除王莽末年至建武四年所谓“天下旱霜连年“ 外,东汉光武帝及明帝在位时关于严寒的记载亦有 6 起.西汉末年起的气候连续转寒使得边境地区的农耕民族不得不大规模内迁,这在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张奂传 刘陶传等中都有明确记载.比较汉书? 地理志 与续汉书郡国志中记录的北边敦煌,酒泉等 19 郡人口可知,这时东汉北部,西部,东北部边境地区的人口较西汉减少54.46%.其中朔方郡人 El 骤减 94.25%,是北边人 El减少最典型的郡.总之,气候的变化是影响秦汉之际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12 世纪之前

16、,中国人口主要分布在秦岭一黄河以北的黄河流域.以气候暖湿的汉代而言,当时北方人口约 4300 万,南方人口约 1400 万,南北人口比例约 1:3.I8_除关中泾渭两水的下游之外,黄河中游和济水两侧,太行山东平原以至相当于现在山东半岛各处,包括现在河南的汝,颖两水和白河,湍河流域的人口也都较为稠密.【9_唐代中叶,秦岭淮水南北的人口已渐趋于平衡,而北方略占优势.到了北宋,南方人口明显超过北方,北方绝大部分地区的人口都在减少,黄河下游南北各地,特别是太行山东人口的减少,更为显着,已不能复称人口重心区域.【10人口分布的南北差距到了元代更为扩大,长江下游三角洲和太湖流域的鄱阳湖滨成为人口最为稠密的

17、地区.至明代弘治年间,南北人口稳定下来,呈现 3:2的格局,这一比例一直持续到近代.南北人口分布格局的时间与发生于 AD1230s 一 1260s 年间的中国历史时期气候最大转变时间相一致决非偶然.因为在这 2000 年里,中国以 AD1230S 为界,前期较温暖,后期较寒冷.由于气候的寒冷,农业种植带南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农业人口的大量南迁改变了原有的南北人口分布格局.【8_气候变化也引起了中国东西人口的分布变化.中国现代的人口分布,以连续腾冲,黑河的胡焕庸线为界,胡线以东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94.4%,胡线以西人口比重仅为 5.6%.研究表明,胡线表征的事实,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现象.在 AD

18、1230S 以后.胡线表征的分异特征明显存在,此前的胡线仅在旱灾发生时稳定存在.大涝发生频率的等值线走向并不稳定,在汉,唐时代,沿纬线分异性明显,在 AD880s 一 1230s 年间,等值线显平行经线特征.换言之,在 AD880S 以前,在湿润的年份,西域能得到较多降水,因而胡线被突破.AD880s 一1230S 年间呈过渡状态.降水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引起人口分布的变化.在暖湿的汉唐时期,西域可以第 5 期陈隆文: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气候变迁?33?养活更多的人口;AD1230S 以后,气候相对较冷,西域土地承载力下降,人口随之减少,从而为今天胡线以东人口占总人口 94.4%的分布格局奠定了自然

19、基础.【8五,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政治与军事斗争中国古代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也受到了气候的影响.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逐驱了中原的蒙古残余势力,为了防备蒙古势力的卷土重来,就在明朝北部国境地区大致沿阴山,大青山南麓斜向东北至西拉木伦河一线设置了 40 多个卫所.明朝政府依托这些军事卫所屯田养军,驻兵防守,形成了一条防御蒙古南侵的军事防御线.可到了 l5 世纪初,这条军事防御线的各段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东部和中部地段几乎南移了一个纬度,这使明朝政府防御蒙古入侵的军事防御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朝军队开始以长城为依托,然后辅之以“九边“ 重镇,并以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 “和雁门,宁武,偏并“外关“ 为

20、枢纽 ,构成了两道长城防线.1 明军虽占燕山,军都山,太行山以及恒山,管涔山,吕梁山之地利,加大防御纵深,瞰制了主要战场,但军事防御线却已大大向南收缩.这一重大政治军事转折事件的起因与 l4 世纪开始我国气候的普遍转寒有关.由于气候转寒,明代北边诸卫所所在的环境脆弱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发生了极大变化,瘠薄的土地和恶劣的气候使得农牧交错地区的军粮供给问题难以就地解决,军屯费用之巨使政府不胜其累.以开平卫而言,其治所起初设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辖境相当于今正蓝旗及多伦县附近一带.运粮一石至此,其花费相当于粮价的 2.7 倍,所以明宣宗实录宣德元年五月丙午中记载:“开平极边之地,岁运粮地,而军士戌守者皆有妻子,粮不足赡其家.“所以,宣德五年开平卫不得不移治独石堡(今河北独石口),清康熙三十二年并人赤城县.开平卫之西的东胜卫在未迁之前自然条件较好,明经世文编?卷二百三十七载,这里是“土地沃豪, 草木繁藏,禽兽生息“ 之地.明洪武四年之后,分为左,右两卫,所属兵民皆耕牧河套.可到了 l5 世纪中叶以后,河套地区气候趋寒,其南缘的毛乌素沙漠面积不断扩展,风沙弥漫,无法耕种,所以宣大总督许纶说:“边地瘠薄,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