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摘要:会计与经济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经济离不开会计,会计离不开经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发展。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会计的发展。另一方面,会计对经济环境有一定的反作用。Abstract: Accounting and Economic always closely linked. The economy can not do without accounting, financial accounting can not be separated, the economy develops, the more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
2、ng. On the one h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accounting of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a certain reaction.关键词:会计;经济环境;发展;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 ,系 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 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著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
3、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离不开经济,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会计的发展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会计之演变源源流长,而今蔚然成为经济学一重要分支。也许你会问,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经济需要,特别是商品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中世纪意大利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并出 现了繁荣景象, 这直接导致了复式薄记方法的产生;1819 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导致了成本会计的产生;19291933 年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使“公认会计原则“得以出现;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得普及
4、和应用,使“ 物价变动会计“ 等新问题得以出现。它们最一般地证明: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会计的发展。如果我们更进一步考察具体事件对会计的影响,将更具有说服力。历史地看,几乎每一种会计思想的形成,每一个会计方法的确立,会计准 则的制定,都与经济环境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下面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指的是工业革命。革命前,在英国没有形成复杂的、社会化的工业生产体系,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但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从而引发了对人类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业革命。之后,工商业活动便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这对英、美的会计思想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 些发展较快的
5、国家里产生了一系列的会计思想和会计技术方法,折旧会计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之一。当时美国会计学家迈克尔查 特菲 尔德在会计思想史中写下了一句话:折旧完全是一个计价的概念。1915 年美国会计学家厄尔塞利尔斯在其专著折旧原理中久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直线法、偿债基金法、年金法及单位成本法等各种折旧方法。同时,随着管理当局对生产成本和存货计价信息的增长,成本会计体系得以诞生。而且,由于资本需要的不断扩大,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进一步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发展。英国议会于 1844年颁布了公司法,允许成立股份公司。后来公司法对财务报告提出了一些原则性要求,并导致了会计分期假设,会计主体,审计,成本与市价孰低,“
6、公认会计原则“ 等会计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经济体制方面来看,不难发现,各国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经济体制有关,而且,正是由于经济体制的差异,导 致了当前各国会计论文和方法上的差异,从而使各国对会计工作的规范也不尽相同。例如:美国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 导致了它的会计是以权益投资人为导向,要求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职业十分发达,但会计都由民间会计团体具体领导和管理;德国企业资本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加之税法在德国限制比较严格,它的会计倾向于最低限额的披露,大量记提各种坏帐准备,注册会计师职业相对不发达,它则通过立法程序由政府和民间会计团体联合领导和管理;而我国在经
7、济体制改革之前,宏观上实行计划经济,微观企业则是国有国营。这一经济环境不仅要求会计能帮助贯彻执行国家计划,提供国家宏观计划调控所要求的信息,而且还要求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监督微观经济主体对国家计划的贯彻执行。之后,市场经济彻底改变了这种经济环境,新的经济环境客观上要求以各种市场为主体,政府借助各种经济杠杆引导,调节市场的机制,微观上要求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从根本上对会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的会计准则则由财政部组织制定和颁布。显然会计管理发展和经济体制密切相关。不仅如此,而且从技术进步方面也可以看出,科技越发展,经济越发展,会 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越完善。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来理解,科技不但
8、跻身于会计经济环境因素中,而且已经成为或即将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时代在不断进步,向前发展。 20 世纪中叶以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 的存在和逼近意味这科技,教育,文化将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科技作为知识的一部分,已经变成了关键的经济资源。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其著名的论文从资本主义到知识社会中所作的著名论断所言:“ 知识已经变成了关键的资源,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资源,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它创造了新的经济动力。“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它对会计的影响力就更大了,例如:原有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另外,科技革命后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也大规模的用于生产,持续
9、的高额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的国际化、一体化的加强,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得到了普及和应用。推动了会计向新的领域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新问题,其中包括,物价变动会计,国际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网络会 计。正是科技进步,促 进了会计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出台的会计准则,就是其中典型的体现之一。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为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促进会计的发展,也表现为不良的经济环境会限制或妨碍会计的发展。比如:英国 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开始的投资热潮引发了投资狂热,直接使得 1720 年“南海公司“倒闭, 导致英国政府 损失了 1000 多万英镑。为杜绝这股热潮,英国
10、颁布了泡沫公司取缔法,使得英国在 100 多年中不能采取有限责任形式,从事经营活动。同样,美国在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之初,也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会计师采取了一些不良的会计行为,来顺应当时企业家的要求。在这里,混乱的经济环境,只能导致不当的会计实务,影响会计更快,更好地发展。经济离不开会计,会计反作用于经济环境会计的本质是以处理价值信息为基础的管理活动。首先会计作为一个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其主要目标是提供会计信息,为经济发展服务。下面仅从企业和社会两方面来阐释。企业作为经济主体,主要依靠经济信息生成的经济信息系统,在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进行有效且有序的物质和能
11、量之间的转换,并实现企业的目标-在合理的范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会 计信息好比企业的神经系统,通过它,处于开放状态的企业可以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的信息来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以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讨论,将更明显。在企业内部,会 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结构复杂,替代商品多,价格波动大,同时科技进步快,使生产设备更精密,更复杂。仅凭管理经验或直觉很难制订出有效的经济决策。所以管理当局必须借助各种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合理的预测,帮助制定科学的决策。同时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也不仅要求企业随时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这样使得生产过程日
12、趋复杂,生产环节越来越多。因此必须依靠会计信息系统,将生产各个环节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以此来控制企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而且,可以根据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处理价值运动所形成的数据,利用它有助于正确的经济决策和财务决策。 从社会的眼光来看,会计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经济流向社会效益好的企业。信息使用者根据会计信息,可以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在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包括各类经济主体,还包括千千万万的个人投资者和潜在的个人投资者。从理论上说,如果每个经济主体都作出了社会而言是最合理的经济决策,就意味着全社会作出了最合理的决策,就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为合理的分配。具体地说,在
13、其他因素不变地情况下,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及时 ,而且能 够 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其他状况良好,就相对容易吸引外界的资金投入企业,实现扩大再生产。反之,若会计信息不真实、可靠,在筹资 的时候,就可能遇到一些困难。可见,会计信息对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二是会计为经济管理活动,它突出会计的控制只能,深刻反映会计的本质,能够指导会计人员自觉地加强经济管理活动。在这里,会计不应该只包括国家的宏观作用,还应包括企业在微观上的能动的管理作用,有决策的制定、执行和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等。但在具体的经济管理中应用就表现为管理当局如何使用会计信息来为企业服务,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的效益。我们都知道
14、,决策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正确的决策不仅要求掌握各种管理信息,而且要科学地加工和应用各种管理信息,据此为决策服务或直接决策。针对反映的不同信息,确定不同的决策目标,针对不同决策目标,分别提出有效的备选方案。根据各种方案的预测结果,以经济效益和是否合理利用企业的经济资源为主要标准,评价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并纳入计划,组织实施。根据实施决策的结果,反馈的信息,及时修正方案,使整个过程处于决策-实施- 反馈- 再决策-再实施的动态良性循环中,以此来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监督和控制。另外,企业经济效益与会计工作人员的收入直接挂钩,也将使会计工作人员更加自觉地投身到本单位地经济管理活动中去
15、,根据管理的要求加强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下面的图表就比较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信息输入 提供会计资料 信息处理 开展经济分析 据此决策 为经济服务 直接服务 信息输出 落实指标 控制 核算和监督 反馈控制通过这个系统地不断循环,使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最优化原则进行,从而 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我们在看到会计信息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别忘了会计信息失真在某种程度上对经济发展的妨碍作用。比如,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由于会计未能及时披露衍生金融交易后潜在的巨大风险,未能对交易加以有效地监督,致使巴林银行损失惨重,直至其倒闭。三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发展
16、纵观中国 50 多年的会计工作,我们不难发现,它是在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中前进,并在努力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中求得自身得改革和发展。当时广大会计工作者,为了探索中国的会计工作的道路,先后进 行了三次较大的改革,对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50 年代后期,中国借鉴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但实践中暴露了在经济上的许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工作进行了以“放权、 简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由于 经济工作上的 “左“ 的错误和“大跃进“的影响,放 权等逐渐 演变成放任, 废除,直至一些 单位搞“ 无帐会计“的做法。从而使 刚刚 建立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秩序被严重破坏。1961 年中央提出了
17、“八字“方针,我 们社会主 义重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得到了良好的转变。会计又一次在我国完善。这时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又一次放到了会计制度改革上。在 1965 年,财政部先后提出了会计工作改革纲要、预算会计改革要点等。使许多单位的财务工作在民主理财等方面得到恢复和发展。但不久就被“文化大革命“淹没了。好在 70 年代后期, 经济建设 成为了各项工作的重点,尤其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从城市到农村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再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这种形势下,80年代,财政部召开了会计工作会议,提出会计体系改革。经济体制被逐渐打破,会 计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在 88 年就提出了会计
18、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对会计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1992 年邓小平南巡和十四大,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对我国的会计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按照市场歼击机规则,建立新的会计体系。在这过程中,我国的会计理论、方法、 会计准则,等逐步建立并与国际会计衔接。同时,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也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规范化。从这三次改革,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会计的发展应当根据客观的经济环境。重视会计工作,按照经济规律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要求,指导、推动会计工作的发展。否则,将不利于会计的健康发展。另外,当前我国的具体经济环境,特别是职业道德问题,对我国会计发展有明显影响。具体而言,我国经济正处于上升时期,
19、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加上现在社会体制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计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这导致了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要治理这个问题,同样需要完善经济环境。四会计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 国民 经济的发展需要计算与计量,会计则 采用专业方法,将各种物质量统一以价值量的形式予以科学的分类、汇总、计算并采用公认的方式为使用者提出报告。国民经济的发展总量、资源的消耗量、利用率以及其他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都离不开会计人员在一线的辛勤工作。 “经济 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五会计在经济预测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会计的职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一些新的职能不断出
20、现。一般认为,除了会计核算、监督两个基本职能之外,还有分析经济情况、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各种职能控制。随着管理对会计要求的提高,会计核算不仅仅包括对经济活动的事后核算,还应包括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进行经济预测,参与决策;而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则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核算和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按计划和预定的目标进行。 国家历来对会计工作都相当重视,要求每一个作为企业家的厂长、经理,除懂得学好必须的经济理论外,还需要具备一些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即:各项财务制度、经济法律、商品的流转、核算,通晓资金、费用、利润情况,企 业计划, 预算、统计知识。运用
21、计划、 统计的数据,分析内部、外部情况,进行组织指挥工作。因此,一个标准的企业家,既要具备生产知识,更应较多地懂得财务知识,有经济头脑,熟悉本企业的成本,资金利润等项经济指标,随时掌握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经营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开拓新路子,取得新成绩。特别是当前,企 业“转型变型”的形势下,对经营知识的素养尤为重要。因此,会计人员除做好日常的业务工作外,还应担负着为经营者和管理者做好经济参谋的工作,让管理者和经营者能真正关心财务人员,支持会计工作,这样才能使会计工作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核算、管理及经济参谋的作用六正确处理会计业与经济的关系(一) 会 计与企 业营运
22、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下,当一个企业成为金融工具时,企业务必在其资产负债表上提出金融资产;当构成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失去了控制的时候,经营企 业立刻要终止金融资产或金融资产的;而一旦企业已经行使合同中权利或者放弃权力时,则表明企业对这些权利失去了管理控制。还有一种,当金融负债一部分被消除后,企业才能在负债表上将其取消。从会计行业提供的信息的来看,经理者和管理者控制了会计信息的形成,当会计信息因为监督契约的履行获得协调利益时,他们会其进行修正,引发了会计信息的失真,这个风险是比较大的。例如,管理者的分红可以通过提成利润提高,而作为股东则可利用会计的操纵来获得融资等。(二) 会 计与 经济增值的关系我们都
23、知道,企业是追求利益的。为了获得增值,就务必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获得最大的增值,使企业获得长期持续的优势。传统的的会计主要是历史记录的登记,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业相对单一,所以会计也所发挥的作用,也就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而提供的相关信息只为经营部门所利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的信息是没有真正走进市场的。要能够使会计在的经济增值中增强,就必须发挥会计的作用。会计业只有在市场上得到认可,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 实现企 业的增值。因此,人 们应当把会计 的观念从简单的数字登记转为业务和价值共同牵连的的价值增值上通过信息传递,从而协调各部门、各环节间的协作关系。(三) 会 计与 经济市场化的关
24、系当经营公司的产权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的时候。企业方面便能推动会计信息市场化的进程,也为信息失真条件。随着公司的产权结构出现分化,在 经济市场条件下,会计业也要依赖一个具有支持作用的机制来运作,以保证会计规则能够被严格运用和理解。同时,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强化,企业还要积极稳妥地开为会计制度和准则的正确执行创造必要的经济条件和环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定能得到有效治理。在现代社会里,更应该把影响会计的经济市场化因素考虑再内。经济环 境在一个大的环境中为会计审核提出了新的环境。七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会计是人们有明确目的的社会行为,目标就是这种行为的具体方向.任何活动都应有其明确的目标.以便组织力量
25、,更好更快的实现这个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管理系统运行所要达到的境地或结果.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一切经济管理都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必然应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自己的总体目标.中国会计学会曾提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依据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我们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一 )经济 效益是会 计管理的中心 1.会计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如果没有经济效益,社会就不可能前进,甚至不可能存在.无论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26、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经济活动,都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在社会主 义社会,讲求劳动的经济效益,以最小的劳动耗费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这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的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社会产品仍然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形态.因而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必定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一切商品的价值必须运用货币来表现,只有运用货币量度,才能对各种商品的耗费与收回进行综合的比较.会计的特点就是主要运用货币量度进行有关计量,会计通过价值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管理,促进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从而提高经济效益.2.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提高经济
27、效益的需要马克思说:“ 在一切社会状 态下,人们对生产生活资料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关心的.“(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 83 页)列宁说:“计 算和监督也就是对劳动量和产品分配的计算和监督.(列宁全集第 22 卷,第 163 页)基于对劳动时间 耗费的关心,适应计算劳动耗费和产品分配的需要,会计早在原始公社后期就产生了.原始社会的会计,“仅仅 用头脑记帐“,或者在“ 生产时间 之外跗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载下来“以便比较耗费和收回,核算劳动时问的节约程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会计方法和理论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在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了作用.(二)
28、 经济 效益是会 计对象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对象是价值运动.7 第 13 卷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在价值运动就是运用货币形式表现的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过程,亦即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人们常说:记帐,算帐,用帐,也就是记经济效益之帐,算经济效益之帐,报经济效益之帐,运用会计信息,强化经济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例如作为会计方法之一的会计分析主要是从分析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成本的降低,收益的增加即从分析经济效益的高低人手,抓矛盾,挖潜力,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且会计分析的一系列指标都是价值运动某一方面的具体表现.由此可见经济效益是会计对象的核心.(三) 会 计与 经济效
29、益具有“血缘“关系会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血缘“关系表现为 “孪生性“和“同步性“的特点.孪 生性是说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谁也离不开谁,具有辩证的内在联系.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会计,没有会计就没有经济效益.同步性,是说两者共同存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会计管理加强了,经济效益就提高;会 计管理削弱了,经济效益就降低.从另一方面看,重视经济效益必然重视会计,轻视经济效益必然轻视会计.这就是会计与经济效益的“血缘“关系的表现.(四) 经济 效益是会 计理论研究的中心会计理论与会计(工作) 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然会计产生于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也就是会计工作的中心,会计
30、对象的中心.传统会计理论的一种倾向就是片面地强调会计是一种工具,认为会计只要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信息就行了,只讲记帐,算帐,报帐,不讲用帐,不讲管理;只讲会计的技术性,不讲会计的社会性.只重视会计的反映职能,忽视会计的管理职能,从而防碍了会计人员参与经济管理的积极性.既然会计与经济效益具有血缘关系,经济效益是会计管理的中心,也应当是会计理论研究的中心.会计属于经济管理的分支,它研究蕴藏在经济中经济效益的客观可能性和现实性,探索会计管理方法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因此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科学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既具本国特色,更具有国际共性,是国家化和国际化的辩证统.理
31、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既然会计工作以经济效益为 8 中心,作为会计工作理论指导的会计科学也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研究如何建立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如何促进会计工作,强化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五)提高经济效益离不开会计既然经济效益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那么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就成为每个社会一直关心的重大问题.要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计量经济效益,确定经济效益的太小,比较经济效益的升降.经济效益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可采用会计,统计,业务等三种方法进行核算统计和业务核算主要采用使用价值尺度,会计则主要采用价值尺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效益的计量,主要依靠会计核算资料.因为只有采用价值尺度才能对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计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没有数据,计划,预算,预测,决策,控制,考核都将成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