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定远中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可复制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定远中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可复制版】1:动作技能的特点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观念性B、展开性C、客观性D、外显性 2: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单项选择题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 3: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单项选择题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 4: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单项选择题A、课堂制度B、课堂文化C、课堂纪律D、课堂气氛
2、5:教育法律关系是由假定、处理和法律后果构成的。()判断题对错 6:桑代克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为()单项选择题A、认知主义心理学B、联结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 7: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容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单项选择题A、年龄上无明显差异B、中等年龄的差异C、年龄较大的学生D、年龄较小的学生 8:实现了几何和代数结合的是()。单项选择题A、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B、牛顿建立微积分学C、莱布尼茨建立微积分学D、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学 9: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方面。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信念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 10
3、:班级规则的类型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道德规则B、强制性规则C、普适性规则D、契约型规则E、民主性规则 11:下列国家和首都对应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新西兰 惠灵顿B、意大利 米兰C、加拿大 蒙特利尔D、澳大利亚 悉尼 12: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判断题对错 13: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_为重要依据。()单项选择题A、教科书B、课程设计C、教学目标D、课程标准 14:下列事件中,揭开中国全面抗战序幕的是()。单项选择题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台儿庄战役D、平型关战役 15:按照研究的性质,教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A
4、、现状研究B、差异研究C、因果研究D、发展研究 16:对学习内容的直观形式包括()多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图形直观D、言语直观E、动作直观 17: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18:()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单项选择题A、人的完整发展B、人的全面发展C、人的和谐发展D、人的自由发展 19: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
5、于采用()。单项选择题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 20:在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判断题对错 21: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谈话法B、讲授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 22:我国中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单项选择题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 23:课堂里那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是()单项选择题A、课堂文化B、课堂纪律C、课堂气氛D、课堂目标 24: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单项选择题A、了解学生B、融洽的
6、师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课 25: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泰勒。()判断题对错 26:()是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单项选择题A、教学实验B、教学调查C、教学观察D、教学问卷 27:春夏秋冬:四季单项选择题A、喜怒哀乐:情绪B、赤橙黄绿:颜色C、早中晚:一天D、东南西北:四方 28: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教学效果()。单项选择题A、没有关系B、呈负相关C、有较高相关D、有利有弊 29: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单项选择题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一癸丑学制D、壬戊学制 3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单项
7、选择题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先后一致D、不快不慢 31: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杜威B、赫尔巴特C、洛克D、卢梭 32:下列哪一个判断不正确()单项选择题A、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B、教师备课不需要熟悉课程标准C、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D、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 33:性的成熟是一个人生长过程中生理发育极为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出现时期是在()。单项选择题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人期 34: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其作者是()单项选择题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 35:在汉语学习中,
8、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这就产生了()单项选择题A、一般迁移B、水平迁移C、具体迁移D、垂直迁移 36: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会谈B、倾听C、鼓励D、询问 37: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的,并且能通过训练获得提高。()判断题对错 38:衡量一个班级是不是一个良好的集体,关键要看()单项选择题A、有没有浓厚的学习气氛B、班干部队伍是否建立起来C、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D、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否团结合作 39: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属性的人。单项选择题A、自然B、社会C、实践D、现实 40:提出认知教学论的是()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赫
9、尔巴特C、班杜拉D、布鲁纳、奥苏贝尔 41:“建国居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单项选择题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C、教育与科技的关系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42: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 4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学与科研相结合D、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44: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多项选择题A、直觉的道德情感B、自发的道德情感C、想象的道德情感D、灌输的道德情感E、伦理的道德情感 45:领会超越
10、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单项选择题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 46: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包括认知关系和()单项选择题A、工作关系B、人际关系C、情感关系D、非正式关系 47:没有方法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选用什么样的方法。()判断题对错 48: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单项选择题A、1903年B、1913年C、1914年D、1900年 49: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单项选择题A、基础因素B、智能C、思维D、能力因素 5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单项选择题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批改D、教学评价 51:群体规
11、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单项选择题A、极大的影响B、不大的影响C、积极的影响D、消极的影响 52: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 53:结课的基本要求是()多项选择题A、结课要有针对性B、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C、结课要简洁明快D、结课要有趣味性 54: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是()单项选择题A、疲劳B、力衰C、发展D、成熟 55: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单项选择题A、外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6:
1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叫做()单项选择题A、顶峰现象B、倒退现象C、抑制现象D、高原现象 57: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 58:根据阿拉斯沃等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单项选择题A、价值的性格化B、非语言交流C、理解D、综合 59: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D、社会意识形态 60: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单项选择题A、活动课程B、潜在课程C、综合课程D
13、、学科课程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B 解析 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广域课程。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3:答案B 解析 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4:答案C 解析 5:答案错误 解析 6:答案B 解析 7:答案D 解析 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容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8:答案A 解析 笛卡尔创立的解析几何,改变了自古希腊以来代数和几何分离的趋向,把相互对立着的“数”与“形”统一了起来,使几何曲线与代数方程
14、相结合。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A,B,D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意大利首都是罗马,加拿大首都是渥太华,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故本题选A。 12:答案错误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14:答案B 解析 1937年7月7日爆发的“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 15:答案A,B,C 解析 按照研究的性质,教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现状研究、差异研究、因果研究。(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6:答案A,
15、B,D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题干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的阐述。 19:答案A 解析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速度最快。 20:答案错误 解析 在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A 解析 我国中小学仍然实行学科课程体系。学科课程强调知识的逻辑结构,但是往往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易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动作用,是一种典型的“课程即知识的表现”。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故,选择D选项。 25:答
16、案错误 解析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的是美国学者华勒。 26:答案A 解析 27:答案D 解析 春夏秋冬构成了四季,东南西北构成了四方,均为全同关系。A项情绪并不只有喜怒哀乐四种,是包含关系;同理B、C两项也是包含关系。故答案选D。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31:答案A 解析 32:答案B 解析 33:答案B 解析 34:答案D 解析 35:答案C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8:答案C 解析 39:答案B 解析 学生是社会成员,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社会发展的烙印。 40:答案D 解析 认知教学论主要由布鲁纳和奥苏伯尔提出。因此,本题选
17、择D选项。 41:答案B 解析 略 42:答案A 解析 43:答案B 解析 44:答案A,C,E 解析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遭德情感。 45:答案D 解析 领会属于理解。 46:答案C 解析 47:答案正确 解析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8:答案A 解析 49:答案A 解析 学生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水平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50:答案B 解析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1:答案A 解析 研究表明,群体规范形成的群
18、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为青少年时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所以心理和行为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群体的影响而改变。 52:答案B 解析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53:答案A,B,C,D 解析 54:答案C 解析 从“机能构造上的变化”可以排除“疲劳”和“力衰”,因为它们都不是机能构造方面的变化。从“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排除成熟,因为成熟是侧重于遗传因素的,是不需要外部经验的,生理上的成熟和外部经验的积累的累加就是儿童身心的发展。(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5:答案A 解析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56:答案D 解析 57:答案C 解析 58:答案A 解析 根据阿拉斯沃等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价值的性格化(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9:答案C 解析 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其他三项都是社会因素。 60:答案D 解析 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