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节 群落的结构,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 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肉食性鱼,浮游植物,植食性鱼,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007年4月11日,群落的概念,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全部的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不是,例1、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大蒜,活鸡,鱼,以及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种群 B.群落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例
2、2、下列实例中属于群落的是( ) A.一片草地里的全部跳蝻和蝗虫 B.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 C.一个池塘中的藻类、鱼类、真菌、昆虫、蜗牛等所有生物 D.海洋中全部的鱼,D,C,研究池 塘群落,一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空间结构,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群落物种的组成是不同的。,不同的群落如何进行区分?,一、群落的物种组成,部分物种名录 西伯利亚红松 西伯利亚冷杉 西伯利亚云杉,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
3、为丰富度。,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的群落物种的组成是不同的。,南方 北方群落的变化?,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苔原,从赤道到两极生物种数目(丰富度)如何变化?,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 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海拔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水深度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平原 山地草地 林地远离大陆的岛屿 大陆附近的岛屿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 非过渡地带,三、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捕 食,捕蝇草,捕 食,捕 食
4、,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用坐标系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生物A捕食生物B,1、捕食,后增后减者为捕食者(A), 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B);,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2、竞争,结果:,水稻和稗子的竞争,1.表现为相互抑制,,2.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用坐标系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相互抑制,竞争与捕食作用的结果有何区别?,竞争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捕食的结果是两个种群相互制约,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例如: 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
5、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 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体表寄生,体内寄生,用坐标系表示寄生关系:,寄生能量关系图:,A宿主(寄主),B寄生虫,A宿主(寄主),B寄生虫,体表 寄生,体内 寄生,寄生者受益,寄主受害。,寄生的结果:,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豆科植物和根瘤菌,4、互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互利共生,用坐标系表示两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彼此有利,彼此依赖,种间关系辨析 (1)寄生与共生的区别 相同的是两者都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同的
6、是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而寄生的两种生物,对寄生者来说,当然是有利的,但对寄主来说,则是有害的。,(2)寄生与捕食的区别 寄生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从而对寄主造成危害。寄生者在寄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汁液、血液或寄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而不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如果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那就不是寄生关系,而是捕食关系了(捕食致伤致残甚至致死,寄生只致病虫草真菌等的捕食性寄生除外) 。,下列生物的关系是竞争还是捕食?,1、桦木林中出现云杉幼苗后,不断生长,最终桦木林被云杉林取而代之。 2、狼以
7、兔为食,兔以草为食。,下列生物的关系是共生还是寄生?,1、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2、白蚁与它肠内的鞭毛虫 3、菟丝子与大豆 4、根瘤菌与大豆 5、鸟与羽虱,种间关系,(“”表示有利,“”表示有害),彼此有利,彼此依赖,地衣、根瘤,一方有利,一方受害,彼此抑制,种群得利 种群有害,蛔虫和人,水稻和稗草,羊与草 狼与羊,5、种内关系,思考:为什么田间的植物种植不能过密?,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1.几十年前,欧洲的一种百灵鸟被引进美洲,这种鸟的生活习性与当地的草地百灵鸟相似,后来发现草地百灵鸟绝
8、迹了,这种现象在生物 学上称为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 2.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 触动腺毛,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 营养。这种关系在生物上是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B,B,课 堂 练 习,3.狼狗常把排尿点作为与同种其它个体交流情报的“气味标记站”。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C种间斗争 D种间互助,4.大肠杆菌中的某些种类生活在人的大肠内,吸取养料,同时又可合成一些维生素供人需要。 这些大肠杆菌与人的关系是 A共生 B捕食 C寄生 D竞争,B,A,5、冬虫夏草是一位名贵的中药,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一种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
9、虫体,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而死亡,仅残存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之间的关系是( ),共生 B.竞争,C.寄生 D. 捕食,C,6、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钩上,从而使钩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属于(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A,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镶嵌的现象。,1、垂直结构,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在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
10、、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 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 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 鲢鱼在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在池塘生物群落中,存不存在垂直结构?,(3)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栖息场所等,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总结:,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
11、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镶嵌分布,例1:受水制约,芦苇、泽泻等水生植物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红树、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附近;松、杉、柏树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仙人掌、沙棘等可长在极干旱的沙漠。鸭子、青蛙只可在水中或水源附近活动,而鹰、黄羊、沙鼠等可在干旱的陆地自由活动。,例2:八面山(在湖南桂东县)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_。,水平结构,解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造成的,是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而不是生物自身差异
12、引起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1、垂直结构分层原因: 生物本身的高度、活动空间的高度2、水平结构分段原因: 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3、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A,四、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鼠妇,鼠妇又称“潮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
13、亚门软甲纲等足目。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瓜子形,长5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蜈蚣,蜈蚣是蠕虫形的陆生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蜈蚣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每一节上有一对足,所以叫做多足动物。,马陆,马陆(也叫千足虫) 属多足纲动物 ,它的脚足不到200对,跳虫,跳虫是一种弹尾目的昆虫,密集时形似烟灰,又称烟灰虫。,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初步学会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2能对土壤中部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3学会设计表格进行观察和统计。 4、探究影响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因素,1调查方法:2采集方法:3统计方法:,三用具:,取样器、诱虫器、吸虫器等
14、,能否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为什么?,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诱虫器采集法;简易采集法,诱虫器的选择:,土壤小动物的特点:,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根据这个特性,我们应选择怎样的吸虫器呢?,吸虫器的使用:,虫子,问题1:,某某处小竹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吗?,假设:,某某处小竹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较丰富。,制定计划:,实施计划:,1、准备:,、制作取样器:,如图:,5cm,、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注意断口处锋利,操作时注意安全,注意: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并事先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2、取样:,、选择取样点,将表土的落叶轻轻拨开,、如图:,用手来回旋转罐
15、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乎平齐。,、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同罐子一起挖出,将罐子中的土壤倒入塑料袋中。,注意: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等。,、采集小动物,、用诱虫器采集:,如图:,将取到的土壤样品倒置在金属网上。,土壤和花盆壁之间为什么要留一定的空隙?,为了使空气流通。,将花盆放在诱虫器上,打开电灯。,酒精起什么作用?,使小动物固定,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成什么?,湿棉花,诱虫器,、简易采集法:,、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瓷盆内(注意防止小动物逃走),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小动物可用吸虫器采集,或
16、,A,B,如果作为标本长时间保存应选择哪个?,如果用于实验室培养应选择哪个?,4、观察和分类:,、观察,用肉眼观察,借助放大镜、实体镜观察,普通显微镜:四倍的物镜和五倍的目镜,、分类,借助有关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5、统计和分析:,6、结论:,问题是2:,不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如何?,假设:,是否设置对照?,要,该实验自变量是什么?,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与贫瘠的土壤,如何控制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潮湿的土壤与干燥的土壤,正常土壤与盐碱地土壤,光照较弱处的土壤与光照充足处的土壤,、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竞争 捕食 寄生 互利共生,、群落的
17、空间结构,本节小结:一、群落的概念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1、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温度、食物 、温度、光照、温度、温度 、光照、食物,课 堂 练 习,2、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 共生 B.竞争 C. 寄生 D. 捕食,A,4、 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
18、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3、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 A.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以上都正确,C,D,5、将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内培养,得到图a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b所示结果。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存活个体数,时间,0,时间,0,存活个体数,A种,B种,A种,B种,图a,图b,A,6、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 (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 A
19、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 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 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C,7.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8.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A.当海拔高度上升时温度下降 B.空气逐渐稀薄 C.阳光照射到山坡的角度变小 D.云雾量增加,B,A,9、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下: 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他 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 ) 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 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 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 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B,10、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