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巩固,探究创新,1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 A绘图纸张的大小 B地形的海拔高度 C地形的相对高度 D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基础巩固,一、选择题,D,D,解析甲处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且海拔由四周向中间逐渐增高,应为山顶。,3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50 m B200 m C300 m D400 m,A,解析由题图可知,A、B两地的海拔分别是750 m和600 m,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50 m。,4A点与D点的相对高度是( ) A400 m B200 m C300 m D100 m,B,解析由图可知A点海拔高度是300 m,D点海拔高度是500 m,A点与
2、D点的相对高度是200 m。,5图中A点与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 cm。则它们的实地距离是( ) A10 km B1000 m C100 m D10 m,A,解析根据比例尺1500000,图上距离是2 cm,故实地距离是250000010 km。,A,B,二、填空题,(1)甲山峰在乙山峰的_方向。甲、乙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_米。 (2)M和N处易形成河流的是 _。 (3)P处的地形部位是(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4)该图所示的地形类型是 _。,西南,23,N,B,丘陵,解析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判断方向。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
3、向。读图可以判断,甲山峰在乙山峰的西南方向;甲山峰海拔299 m,乙山峰海拔276 m,其相对高度为23 m。(2)读图可知,N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地区,容易形成河流。(3)P处等高线重合,为峭壁。(4)读图可知,该地区主要海拔在50200 m左右,为丘陵地形。,(1)图中各测量点已注明了海拔(单位:m),试绘出等高线地形图。,绘图如下图(将数字相同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2)该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地形为_。 (3)该地形的走向大致是_向。,山地,南北,峭壁,(2)略。,相等,A点,(1)在检查点中,地势最高的是_;位于山谷的是_。 (2)从检查点到有A、B、C三条路线可供选
4、择,从地形来看你认为最合理的是_路线。,A,(1)甲村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填“”或“”)线,原因是_。 (2)小丽从丙村到丁村去上学,她应该向_方向走才可到达。 (3)现测得丙村和丁村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 cm,则两村实地距离为_km。,山谷,线易于施工,省时、省力,西南,4,探究创新,(1)同学们出发前,在图中量得周村、赵庄两村落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 cm,则两村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_km。 (2)同学们首先对两村落进行考察,发现两村落选址的共同地形特点是_。 (3)从A到B经过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当先行的第一小组到达B地时,后行的第二小组还在A地,此时两小组所在地的相对高度是_m。,1.5,地形平坦(或靠近河流),山脊,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