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学科素养下的高三历史试题命制研究.doc

  • 上传人:无敌
  • 文档编号:158635
  • 上传时间:2018-03-22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44.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学科素养下的高三历史试题命制研究.doc
    资源描述:

    1、学科素养下的高三历史试题命制研究 叶少勇 晋江市子江中学 摘 要: 学科素养是指学习主体在学科体系内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这是教育职能中的基本赋予, 也是对学习者的一项重要培养要求。鉴于我国一贯主要采取考试机制来评测学习成果的特征, 试题命制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结合命题类型、模式、数据等来判断试题开发和原创倾向。试题命制研究是双向的, 从高三学生角度来说, 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内容学习、加强重点, 对于教师 (或“出题人”) 而言, 可以更好地进行题型、考点分布, 以实现试卷的专业性、综合性及学术性。本文中笔者立足科学素养背景, 针对高三历史试题命制展开研究, 并提出若干教学策略。关键词:

    2、学科素养; 高中历史; 试题命制; 研究; 作者简介:叶少勇, 福建省晋江市, 晋江市子江中学。基金:“学科素养下高三历史试题命制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JGX03-029) 传统历史学科教育中, 方式方法较为单一, 学生通过大量笔记和记忆的模式, 对于“死知识”较为熟悉, 但缺乏“活学活用”的技能, 这违背了科学素养评测的目的。近年来, 高三历史试题命制的不断改革, 突出了强烈的科学素养要求, 教学工作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同时, 不同地区在高中教育中的独立性, 也造成了历史试题之间的形式、内容差异, 笔者基于高三复习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一、近年来我国高三历史试题命制分析第一, 题型分

    3、布较平稳。与区域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的题型差异中, 全国卷减轻了对文史知识的容量考核, 而注重展开文史知识的理解性储备。从 2014 年, 全国卷的命制上就突出了“先中国、后世界”的顺序特点, 选择题量 12 个共计48 分, 采取中国古代史 4、近代史 3、现代史 1 的题量编制, 世界史方面则采取 1、1、2 的题量编制。从整体内容比例上判断, 中国史的部分无疑较多, 约占整体的三分之二。第二, 难度性有所提升。全国卷与区域卷的历史试题命制都采取了“必考”和“选考”两种设置体例, 但全国卷的难度明显较高, 这也是综合更大范围考核需求。如 2016 年全国文综历史考题中, 选考共分为战争和平、人

    4、物评说、改革回眸、民主实践四个模块, 除了最后一题“民主实践”之外, 可从其他 3 道题中任选一个完成。但是, 关于“改革回眸”和“人物评说”的内容, 与高中历史教材、教学工作没有直接关系, 完全取决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解读、分析、概括, 难度较高, 得分率也远低于区域卷;这种改变, 规避了以往试卷问题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简析的单一型, 注重史论结合, 培养综合素质, 对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启示作用。第三, 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近五年来的高三历史试题内容中, 都体现出学科素养能力的重要性, 如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史证、辩证法等, 不局限于历史“死知识”的技艺, 而是促

    5、使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从而体现出全面发展的教育导向。较为明显的是, 历史论述题一直在发生变化, 高三学生不可能通过固定的模式、套路去掌握大体技巧。例如 2013 年是针对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和东汉十四州示意图提取相关的历史变迁信息, 2014年要求对“抗日战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状提出意见, 2015 年融入了数理关系, 通过“生产关系=科学技术 (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的公式结合近代史知识展开讨论;创新一直存在, 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相关能力培养产生持续推动作用。二、学科素养下的高三历史试题命制应对策略(一) 依据考试大纲及教材做到全面结合历史学科具有自身的

    6、规律性和局限性, 通过考试大纲和教材中明确基础知识的范围, 进行知识的条理化、细分化处理, 可以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所谓“点”, 包括知识点、难点、考点, 是限定考试范围的基础要素, 所谓“线”, 可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设计的“内容标准”进行确定, 而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目录”, 即可视为是知识掌握的“面”。高三历史试题命制应对的本质, 最终是针对高考展开的答题策略, 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 “死知识”的记忆、背诵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需要通过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帮助学生实现自主研究, 强调宏观、微观结合, 为考试奠定基础。需要强调的是, 所谓全面不是“面面俱到”, 尤其是教材,

    7、 不需要全面去展开要求, 可以适当地调整、简化, 但要确保系统、概括, 知识活用才是最重要的技能。(二) 历史知识复习兼顾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高三学习进入后半程, 新知识的涉及逐渐减少, 复习成为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及考试技巧的关键。从复习的价值上说, 传统观点中认为是为了加强记忆力, 而从学科素养上分析, 其内容还包括知识结构梳理、转向训练、技巧领悟等。学生要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上, 全面梳理基础知识、理清脉络,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一方面, 针对结构上要秉承整体性原则, 如文综方面, 综合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 建立融合性意识。另一方面, 针对层次上, 结合历史背景、时代热点等相

    8、关资源, 展开针对性的转向学习。(三) 通过分门别类借鉴展开专题训练以高考题型为对象展开分析, 选择题作为必然涉及之一, 单项试题中所涵盖的知识量有限, 通过细分总结, 可以将中国古代史、现代史、近代史, 以及世界古代史、现代史、近代史等部分做成“专题”, 通过收集历年来高考题目, 反复揣摩命制倾向, 而不要过度关注内容押题。同时, 主观题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 但训练上, 要加强掌握规律、思考方法, 突出“万变不离其宗”的答题原则,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也符合学科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三、结束语整体上, 基于高考需求, 高三历史试题命制遵循了全国统一和区域自主两大划分, 这为历史试题命制提

    9、供了较大的自由空间, 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层次差异。以 2017 年全国文综卷历史命题为参考, 其命题人员在规格上远超过本地省级高校教师为主导的团队, 因此更具有学术性, 在人才专业性考核层面也更具有优势, 主要命制方向包括思维能力、概念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例如, 历史试题选择设计中, 从“四选一”改为“三选一”,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读题、审题的难度, 突出学科考查指向性的变化, 从能力立意转入素养立意。参考文献1吴富林.激活问题意识滋育历史智慧高三历史复习“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 2017, (22) :51-52. 2廖成林.高考历史全国卷综合类选择题解答策略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 2017, (02) :56-58.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学科素养下的高三历史试题命制研究.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5863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