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目标、建制与职能.doc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5862682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目标、建制与职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目标、建制与职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目标、建制与职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目标、建制与职能 科组是学校发展的支撑单元,也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平台。科组构成了学校的教师群体结构和专业结构,是支撑学校总体教学质量水平的基本单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依赖于科组教研活动的开展以及科组专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新增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没有专任教师,指导老师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学校没有综合实践活动的科组建制,从而使学校缺乏一支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师选任的临时性、变动性和应景性突出,教师缺乏开展校本教研的平台,专业发展受限,因此,成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将从组织形式上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具有一个相对

2、稳定的执行机构,从而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规范、有效实施。 一、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科组作为学校新增设的组织机构,必须明确科组建设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形成合理的科组建制,释放科组的工作职能。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目标的构建需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的属性以及指导教师选任的特点,确立科组建设的理想追求。 1、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向。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增设的课程,许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缺乏相关的师范教育背景,以及教学经验基础,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需重新充实、丰富、拓展自己的专业结构,建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解,把握其形态和特征、内容及实施方式

3、,确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因此,促进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的第一要务,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升课程指导能力的基础。 2、以课程执行为任务取向,不断提升课程执行力。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常被看作是四无课程(教师无对口师范培养、无专任教师、无教材、对考试升学无用),致使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课程实施中往往处于课程悬缺或候补的状态,科组作为课程实施的执行机构,必须以课程执行为任务取向,不断提升课程执行力,科组的课程执行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规范、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 3、培养、塑造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骨干、名师。骨干、名师即代表着教师专业发展的

4、水平和境界,也表征着一门学科的教学水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的骨干、名师涌现出来。科组是培养骨干、塑造名师的摇篮,骨干、名师的成长需要在这一摇篮中吸取养分,淬炼经验,科组教研是综合实践活动骨干、名师成长的催化剂。 4、创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特色。科组的建设与发展,将积淀成学校的教学特色,甚至成为学校的品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无既定的教材,有赖于科组依据学校自然、社区、人文等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规划、主题开发将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同时,科组探索、形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途径、模式及策略,也将凸显科组在课程实施方式上的个性特点。综合

5、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与实施方式的多样性为学校创建课程实施特色提供了广阔的场域和空间。 二、综合实践活动科组的建制建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形成相对稳定的科组团队,是发挥科组职能,实现科组建设目标的基础。经过调查研究,目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1)学校成立综合实践课程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任组长,负责课程管理与实施,行使科组职能。(2)学校教导处(或德育处、团委)负责课程的管理与实施,行使科组职能。(3)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科组,由教导处(或德育处、团委)负责人兼任科组长,有(或无)组员。(4)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科组,由专人负责,有(或无)相对稳定的组员。(5)学

6、校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实施机构,有指导教师,归属其他学科。实践表明,在以上五种形式中,只有学校成立由专人负责,有相对稳定组员的科组,才能有效推进学校课程实施。完善的科组建制不能一蹴而就,需结合学校规模、师资队伍情况探寻科组建制的方式和策略。 1、“专兼结合,以兼为主”是当前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制的一般原则。学校选任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专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精力投入将在课程实施中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在当前教师编制普遍紧缺的情况下,要完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任务,还必须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指导教师,学科兼任是指导教师队伍的主体。这种学科兼任有利于拓展学科资源,开发与实施课程,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学科学习互补互促,共享共进。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会议纪要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