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12 年入学考试复习题政治理论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1)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病逐步暴露,经济危机爆发,工人运 动兴起。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前人的学说,和恩格斯合作写了神圣家族、 德意志的意识形态,发表了费尔巴哈提纲,孕育了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1847 年,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 3)十九世纪 70 年代后,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欧美各国 纷纷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 1875 年,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提出了过度时期理论, 阐述了共产主义发展的
2、两个阶段, 论述了两个阶段的分配原则;1878 年,恩格斯写了反杜林论,进一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化。(4)1883 年,马克思逝世。恩格斯继承了亡友的遗志,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1886年,发表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全面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系统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和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1)在哲学中,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质的飞跃,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
3、统一,形成了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哲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和无产阶级贫困的本质,阐明了资本主义产生、 发展、灭亡的 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论述了共产主义未来发展的阶段和社会的基本特征。 (3)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科学社会主义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必然被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革命结论。认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新社会制度的缔造者;认为必须要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3
4、、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的历史观(1)科学的实践观。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人 类社会一切物质活动的本质是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实践证明人的思维的真理性,实践要以认识为目的。人类社会实践最首要最基本表现形式是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和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此出发,揭示了物质生产的内在矛盾, 阐明了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并在实践基础上构筑了辩证和历史的唯物主义。(2)唯物主义历史观。马恩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一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
5、济基础决定了国家及其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二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始社以来的历史全部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 须要消灭阶级划分和阶级对立;三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系统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运 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运动、空间三者密不可分。(2)辩证法的统一。马恩认为,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其普遍规律可归结为:质转化为量和量转化为质、
6、对立的互相渗透、否定之否定。 (3)认识论 的系统化。马恩认为,人的认识首先要以一般唯物主义为前提,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从 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所谓的主观辩证法也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人的思维,是至高的,极限的,同时又不是至高的,又不是极限的。所以,认识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5、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发展。马克思非常重视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发挥和论证了他与恩创建的“ 新唯物主义 ”哲学。(1)政治经济学与唯物史观的经典阐述。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将上层建筑分为政治的、法律的和社会
7、意识形态的观念上的上层建筑。 认为人在社会中形成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基础。物质生活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同生产关系产生矛盾。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成了生产力的桎梏;无论哪个社会形态,当生产力不能完全发挥出来时,这个社会就不会灭亡,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也不会出现。(2)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人的本质的揭示。将人类的本质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是“ 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指前资本主义阶段;二是“ 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指商品交换普遍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三是
8、“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共同的生产能力成为社会财富这一基础的自由个性”的阶段。(3)政治经济学研究与辩证法的拓展。马克思出色地阐述运用了主观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综合运用了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等,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 还对自己运用的辩证法进行了专门的说明。阐述了自己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在肯定黑格尔内核的基础上,特别阐明了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6、马克思的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1)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定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不同所有者的关系;商品生产经历了简单的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两个阶段;它们的共性是:通过交换获取各自的经济利益;遵循等价
9、原则;平等竞争;以货币为媒介;价值规律是商品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生产。(2)劳动价值理论。1、商品是用来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 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 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根本特征。价值是通过物与物的交换所表现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商品的使用价 值与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使用价 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者的实现互为条件;对同一个商品所有者来说二者不可兼得. 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
10、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4、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反映了私人 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3)货币及其职能。马克思认为, 货币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有五个 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 值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作用:第一,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形成 优胜劣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的扩大;第二,调节社会劳动在不
11、同部门的分配。7、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家所以购买劳动力,就是因 为它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也是价值增值过程。只要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剩余价值就一定会产生出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的秘密。(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劳动时间可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情
12、况下,通过工作日的延长而增加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增加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3)资本特殊性质和基本构成。特殊性质:第一,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第二, 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第三,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基本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8、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1)资本积累的过程。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为加速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采用暴
13、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掠夺巨额财产,以便更快形成发展资本主义的两个基本条件:大量的货币资本和大批的雇佣劳动力。(2)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方面,生产日益社会化;另一方面,生 产资料私有制日益发展,形成垄断资本的统治。(3)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首先,从生产社会化的本性来分析。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及其造成的社会病态现象达到不能容忍的地步时,必然要求社会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其次,从阶级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原因来分析。社会要发展,必然要消灭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共 产主义制度。第三,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变化趋势来分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客观存在的趋势。9、社
14、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1)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缺陷。继承了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成果,深刻揭露、批判了 资本主义的弊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探讨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 只是从道德上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对未来社会的遇见局限于价值判断,不能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没有找到变革旧社会、创新新社会的力量和道路。(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19 世纪 40 年代产业革命在欧洲的迅速发展。产业革命促进了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19 世纪 30-40 年代,无产阶级在欧洲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
15、、力量强大的队伍,同 资产阶级展开了全面斗争。(3)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两大基石之上,使空想变成了科学。之后在近半个世纪中,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经受了实践的经验并不断得到发展。1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两个必然”思想的提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2)“两个决不会”思想的提出。无论哪个社会形态,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两个决不会” 同“两个必然”的统一。二者的思想是统一的。“ 两个必然
16、”论证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 强调的是社会主 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须的条件。11、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马恩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将 经过一个过渡时期进入未来社会。未来社会也要 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社会主义社会:在他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或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准备,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马恩认为,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
17、展。12、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1)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阐述了人类早期社会的发展历史,比较完整地阐述了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理论,揭示了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与本质,科学证明了人类走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2)恩格斯的路德维西.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次全面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概括并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阐述。(3)晚年书信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全面阐发。1890 至 1894 年间,恩格斯在书信中批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庸俗化的观点,全面阐述了经济基础和
18、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深刻论证历史运动是一种合力。13、恩格斯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新认识(1)关于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提出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纲领和政策,强调农民的政治作用;提出“通过经济 的道路 ”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 的思想,系统阐述了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恩格斯指出,真正的工人政党,必 须以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在指导各国工人政党的组织建设中丰富了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党的领导必须树立民主作风,必须置身于群众,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3)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一是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是经常变
19、化和改革的社会;二是与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差别必然存在,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三是未来社会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分配方式;四是工人阶级的解放需要有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14、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历史地位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国际垄断资本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4)国际垄断资本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地位:帝国主义是寄生、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1)帝国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的主要表现。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
20、停滞的趋势;食利者阶层增长;政治上趋向反动。(2)腐朽的趋势不排除“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第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 跃的因素;第二,帝国主义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消灭竞争。第三, 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也意味着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的大发展,因而具有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扩大资本规模方面的巨大作用。(3)帝国主义垂死性的主要表现。第一, 严重的经济危机、 连续不断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二,使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使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少数国家获得胜利;第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战争不可避免。15、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经
21、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通过跳跃形式实现。导致帝国主义大战,削弱帝国主 义力量。 (2)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帝国主义体系薄弱环节的形成。这种薄弱环节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夺取革命胜利的机会。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俄国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3)俄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实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迅速取得了胜利,列宁亲自指挥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16、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1)批判民粹派和经济派,阐述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一是批判民粹派的“ 人类天性论”,论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2、性;二是批判民粹派的英雄史观,阐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个人历史作用的辩证关系;三是批判经济派的庸俗经济决定论,阐明政治对经济的作用;四是批判经济派的自发论,阐明革命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批判马赫主义, 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一是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二是从哲学高度提出了物质的定义;三是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理论;四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五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3)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一是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二是揭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源;三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应当注意的原则。17、列宁晚年对新型民主建设的思考
23、(1)注重党内生活的民主化。第一, 扩大中央委员会的人数,从普通工农群众中吸收几十名中央委员,加强党的最高领导与普通劳动人民的联系。第二,防止 总书记和主要领袖个人专权和滥用职权;第三,让工人中央委员和工农检察院成员结合起来,共同监督党的中央机构和领袖人物。(2)强化人民监督权;第一,将党的 监察委员会与工农检查院合并,形成 强大的人民监督系统;第二,进一步提高统一起来的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工农检查院的地位和权限。(3)改造国家机构,反对官僚主义;第一, 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效率; 第二,珍惜和严格选拔人才;第三,在苏维埃国家中厉行节约,反 对任何奢华和浪费现象;第四,学 习和借鉴欧美发达资
24、本主义国家的好东西;第五,在改善国家机关的问题上要贯彻坚持不懈的原则,力避急躁(4)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民主素质。 列宁认为,文化的落后 给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带来了巨大障碍,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进行文化革命。18、列宁关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1)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第一,无产阶级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二,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向工人群众灌输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第三,无 产阶级政党必须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2)党是一个有组织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整体。它有严密的组织和统一的纪律,是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统一体系。有了严密的纪律和统一的意
25、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3)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只有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党员与组织、局部与整体的关系。(4)党是无产者的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在政治上具有统一领导其他一切组织的作用。19、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内容:实行工业国有化,剥夺剥夺者;余粮征集制,国家以低价购买农民的余粮,保证红军有饭吃;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实行商业国有化;推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缩小社会成员间的差距;实行义务劳动和劳动军事化。(2)向新经济政策的过度。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受到了抵制。新经济政策
26、的内容: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3)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二是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三是应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货币和市场;四是利用资本主义,建 设社会主义;五是及时把改革提到日程上来。20、列宁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1)十月革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列宁指出,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俄国的生产力水平尚未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水平,但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据此,先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 产阶级专
27、政,再大力 发展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2)进行农业合作化。列宁认为,无 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合作社就是社会主 义组织。农业合作化,是吸引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好形式。(3)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大工业是社会主义赖以建立的物质基础,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真正的唯一的基础。(4)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为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列宁采取了加强国家的专政职能,同时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 强执政党建设,防止脱离群众,这是党员质量,保持先进性,维护党内团结。(5)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把“文化革命”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纲领,重视文化建设,提高
28、全民文化水平。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发展国民教育。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1、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革命相比(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走向,划分了整个社会历史时代。( 2)革命领导权不再有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 产阶级领导。(3)革命的前途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2、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开始建立根据地,武
29、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广泛开展,燃起了复兴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斗争期间,在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 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紧密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理论基础。(3)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通过度土地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系统理论。(4)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进一步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经验,批判了照搬照抄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科学地论证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而且能够走这条道路夺取革命的胜利,形
30、成了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理的理论,即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广大农村积蓄和发展力量,准备最后以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2、 新民主主义社会(1) 经济 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 业的个体 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2) 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3)在政治上实行以工
31、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4)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3、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有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初步构想,新中国成立前夕,他提出了过渡的任务和基本经济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他 进一步提出并阐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提出了过渡时期的“一化三改”“ 一体两翼” 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领导全党和全
32、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4、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1)1957 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不同 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团结批评团结”、“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成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及方 针政策。( 3)党的八大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
33、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毛泽东 1953 年初步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在 1956 年论十大关系报告中,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新方针,论述了要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1958 年又提出了一整套包括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 业和地方工业并举、沿海和内地工业并举的“两条腿走路 ”的方针。(2)1963 年中央工作会议在讨论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时,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步骤,第一步建
34、立一个独立的、比 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 术现代化,是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在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同时,毛泽东还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和方针。(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毛泽东指出,只要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的。(4)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他强调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5)在领导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他认为实行民主集中制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反对个人专断。( 6)在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提出坚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 为中用”
35、的方针。(7)对知识分子政策,主张应给予信任,改善关系,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积极发挥其才能。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障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统一战线是不同阶级的联盟,因此,在 统一战线中,既要坚持共同的政治基础,又要照顾同盟者的不同利益和要求,既要在共同政治基础上联合,又要保持参加同一直线的各阶级、阶层、党派和集 团的相对独立性。党 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是通过党的正确理论和路线,以及正确的方针政策、正确的行 动口号和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的。7、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1)这
36、一时期的统一战线,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以及祖国统一等问题。( 2)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成为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1956 年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又提出党同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这些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建国前后正式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 实现民族团结,按民族聚居程度 实行不同级别的区域自治,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4)对于香港和澳门问题,采取 “暂时不动”“维持现状”“长期打
37、算,充分利用”的政策, 对台湾问题,有武力解决调整为和平解决,主张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但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8、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2)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阶级性决定的,无产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彻底性。(3)党的领导地位也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集中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严密的统一整体,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4
38、)党的领导地位又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党成立以来, 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战胜了种种困难和风险,以伟大的历史成就,成 为人们信任、被人民考验过并因此选中的政治领导者。9、党的思想建设(1)在实施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毛泽东特别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强调共产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 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2)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经过实践在延安整风时期系统展开而达到成熟。他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巩固发展,就在于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
39、思想统一的党。(3)毛泽东提出党的思想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按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每一个党员,解决共产党员思想入党问题。党员从思想上入党说到底是要解决世界观问题,毛泽东还创造了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创造。反 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突出的问题。左、右 倾错误、宗派主义、党八股等都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对全党的一种精神束缚,给党带来严重危害。10、党的作风建设(1)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风是由党的世界观和党性决定的。毛泽东创造性地把学风和党风统一起来,揭示了学风、党 风和党性、世界观的内在联系,指出学
40、风问题是党的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的工作态度问题。党风不正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而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列主义的作风。(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共 产党人三大优良作风。( 3)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和密切联系群众是党风建设的重点,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毛泽东一再告诫全党务必要保持艰苦奋斗、 谦虚谨慎、戒 骄戒躁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官僚主义。11、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全国解放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加 强思
41、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要。1955 年毛泽东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 经济工作的生命 线。后来针对一个 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减弱的情况,毛泽东论述了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辩证关系, 进一步提出了思想和政治“ 是统帅,是灵魂”的思想,认为不重视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事务,就会迷失方向。毛泽东从理论上论述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认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 质力量。表现为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为之提供精神动力,有助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 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
42、,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2、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进行,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一道去做。不能孤立的去做。(1)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2)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决定的(3)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决定的。13、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基本内容。包括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
43、教育。 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身教与言教相结合原则;民主原则。14、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1)毛泽东认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也是制定和 实行政策策略的基本的根据。(2)实践是检验政策策略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检验一切政策策略好坏和作用大小的根本标准。(3)在区别上建立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既是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也是制定和 实行政策策略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即区 别不同阶级的阶层,对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实行不同的政策策略;区别不同历史时期及其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
44、段实行不同的政策策略;区别不同地区和条件,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政策策略。(4)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是毛 泽东的一个重要政策策略思想,也是毛 泽东的一项主要领导艺术。制定政策策略和执行政策策略都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贯彻政策策略要有很强的原则性,同时又要结合实际灵活变通,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15、革命和建设的若干政策策略原则(1)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这一思想建立在毛泽东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建立在对帝国主义和反对派两重性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2)在对敌斗争中,要对的人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3)在对敌斗争中,必须将战略
45、问题和策略问题区别开来,在战略目标上要消灭敌人,敢于和敌人进行斗争,但是,在各个策略阶段上,要善于斗争又善于妥 协。(4)“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战略思想。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当前主要问题,最大限度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尽可能 团结人民,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当前的敌人。(5)把一切积极因素都充分调动起来,并尽可能减少和化解消极因素,求同存异,将其转化为积极因素。16、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在毛泽东外交思想指引下,逐步形成了我国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政策,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关系成为新中国外交
46、的一个基本准则,并以此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17、实事求是(1)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运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群众路 线、独立自主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2)“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3)坚持实 事求是,必 须坚持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必 须始终贯穿唯物辩证法, 还需要科学的方法。18、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
47、创造者原理在自己全部活动中的创造性的运用,是党长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苦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生命线。离开群众路 线,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思想路 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坚持群众路线,世界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 难, 这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19、独立自主(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与马列主义一脉相承。(2)独立自主,就是把 马 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本国共产党人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3)自力更生,就是一个国家的
48、革命和建 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第三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1)对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新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借鉴他国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2)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同 时,借鉴苏联、东欧等国家的经验教训,为发展社会主义提
49、供了重要借鉴。(3)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解放思想和事实求是的统一,大力 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判断和始终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党在新时期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共同推进的历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不竭源泉。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都来自于基层,来自于人民群众。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创立的。探索和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艰巨的时代性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冲破了“两个凡是” 的思想枷锁。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政治风波,党拒绝走回头路,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道路不动摇。明确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方针不能变。党的十四